[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第217节
李承乾肃然起敬的同时心里微微一酸,再次戳系统:【你看人家,多大气!】<br/> 再看看你亲爱的宿主,多贫穷。<br/> 系统:【……】<br/> 孙思邈的名气摆在那里,他出了医书,学医的都想看看写了什么。于是《千金要方》初版一千册,辅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br/> 但大唐学医的人就那么多,等他们这波冲动消费(bushi)过去之后,销量就逐渐变少了。<br/> 李承乾看着增速变缓的积分,知道该是他出手的时候了。<br/> 他先是让《长安日报》的记者对《千金要方》做了一个专题报道,并采访了好几位买了此书的杏林圣手,不出意料地得到了极高的评价。<br/> 之后李承乾又安排了一些托,宣扬《千金要方》的妙处。诸如邻家大娘按方调养,年近五旬容颜回春;隔壁老爷子三副药治好多年老毛病等等。<br/> 脚本都是李承乾亲自写的,极近渲染之能事,杜构看得眼角直抽:“这是不是太夸张了?”<br/> 李承乾理直气壮:“市井传言哪个不夸张?我又没有骗他们,按照《千金要方》调养确实有效果啊。”<br/> 孙思邈是养生达人,他的医书里自然不乏养生办法,百姓如果认真照做,对身体确实有诸多好处,只是没有他写得那么立竿见影而已。<br/> 但是广告嘛,不夸张一点哪有吸引力?百姓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里面有水分,不会那么当真的。<br/> 李承乾一点不慌。<br/> 之后李承乾又去《长安日报》登广告,还指名让李素立写宣传词。<br/> 李素立就是之前弹劾李承乾卖玻璃制品,但弹劾词写得太好,反而给玻璃制品带去一大波销量的御史。<br/> 因为这事他也算红了一场,被欧阳询要去报社做了记者,很多广告商慕名而来,指定让他写宣传文案。<br/> 李素立:“……殿下,下臣已经许久不写宣传词了。”<br/> 他是正经记者!正经记者!正经记者!重要的事说三遍。<br/> 李承乾“咦”了一声:“这么快就过气了吗?”<br/> 李素立:“……”<br/> “你也别往心里去,人都是善忘的,这不是你的错。”李承乾一本正经地安慰他,“这次宣传词你好好写,重新翻红不是梦!”<br/> 李素立:“……”并不是很想翻红谢谢。<br/> 倒是李素立的领导很积极,想当初李素立还红的时候,他们报社的业绩多好看啊!<br/> 也不是现在不好看,就是没有当初排队等李素立的盛况了。<br/> 很快长安百姓就见到了这则广告,用偌大的版面写了一首小诗——是的,文化人写广告词都这么讲究。<br/> 不过为了照顾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群众,这小诗非常简单直白,大意就是:大病治不起,小病熬一熬?《千金要方》——神医孙思邈鼎力巨作,做自己的大夫,摆脱看病困扰!<br/> 简单有力度,直戳百姓痛点,还方便传播。李素立不愧是大唐广告商都想得到的男人。<br/> “你太适合写广告词了。”<br/> 李承乾夸道。<br/> “……”李素立并不想接这句话,转移话题道,“接下来就没我的事了吧?”<br/> “怎么可能?”李承乾眼睛微微睁大,“我答应让你翻红还没有做到呢!”<br/> 李素立:……大可不必!真的!<br/> 但他不敢说。<br/> 几年前李承乾才一丁点大,就能把他忽悠瘸了,他固然吃一堑长一智,但这两年冷眼瞧着,李承乾干的那些事,诸如炮轰打残突厥,大骂李神通等等,一件比一件凶残,显然长进比他更大。<br/> 惹不起惹不起。<br/> 于是李承乾又借着李素立炒作了一波,诸如“报社名笔重出江湖,到底是人性的沦丧,还是《千金要方》值得”之类。李素立以前确实红过一阵,现在一提,百姓又想起来了,对他时隔许久再次写词推荐的《千金要方》也有点好奇。<br/> 这样密集的营销,填鸭式塞到百姓脑子里,李素立果然成功翻红,《千金要方》也迅速出圈,销量暴增,几次加印都销售一空。<br/> 真的买到手了百姓才发现这书的确很有用,盖因孙思邈早知道李承乾打算把医书卖给更多人,所以花费不少心思,将医书写得深入简出,又加了很多日常用得上的方子,尤其是后面的养生部分。<br/> 孙思邈于养生一道十分精通,《千金要方》中写了大量养生知识,从药方、饮食、日常习惯、按摩、锻炼应有尽有,不需要医学基础也可以用起来1。<br/> 于是这本书就更火了,销量和口碑一起爆表。<br/> 很快的,李承乾就趁着这波东风推出了壮阳药。<br/> 这次他没有费很大心思营销,虽然李承乾是挺想登几个广告宣传一下的,但是其他人坚决不让,说这个广告不太健康。<br/> 李承乾:“?”<br/> 虽然不太明白,但看杜构恨不得以死相谏的样子,李承乾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br/> 也是因为壮阳药产量有限,即便登了广告,知道的人多一些,也没那么多货品卖给他们。<br/> 李承乾本来是想利用人多货少的情况,抬高壮阳药的价格,达到多赚点钱的目的,反正这药不是救命药,跟《千金要方》不一样,他一点也不觉得亏心。<br/> ……算了算了,现在壮阳药的价格已经够高了,他们还能借着孙思邈的名气和产品本身质量再提一提价,赚得不算少了,其他的等药的产量提上来再说吧。<br/> 李承乾踢了踢坐在地上抱着他腿不撒手的杜荷,虚弱道:“都说不打广告了,可以放开我了吧?”<br/> 杜荷看向杜构,见杜构点了点头,才松开李承乾,拍拍屁股站了起来。<br/> 李承乾无语望天:“说好的一辈子和我最好呢,你太让我伤心了!”<br/> 杜荷弱弱解释:“不是我不帮你,但是大哥这回说得对,打这个广告确实对你不好。”<br/> 李承乾:“不听不听!”<br/> 杜荷有点着急了,抓耳挠腮地问:“你要怎么才能原谅我啊?”<br/> 李承乾眼睛一转,背着手笑眯眯道:“今天的功课我不想写了。”<br/> 杜荷:“……”<br/> 他倒是愿意帮这个忙,但是他也不会啊,李承乾的学习进度早就超过他很多了。<br/> “没关系,你可以去问杜构嘛,我会的他也会。”李承乾拍着杜荷的肩膀道。<br/> 杜构:“……”总觉得殿下在罚他,大概是因为他为了阻止殿下举止有些失当,还唆使杜荷耍无赖的缘故。<br/> 这事是他做得有些过了,虽然是为了殿下好,且他也并不后悔,但主子就是主子,容不得底下人冒犯,点下雪生气也是应该的。<br/> 所以杜构看了杜荷一眼,忍着头痛应了下来:“殿下放心,我会好好教杜荷的。”<br/> 杜荷:虽然但是,没有人替我发声吗?<br/> 杜构移开目光,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是的,没人替他发声。<br/> 杜荷:“……”<br/> 杜荷:“我的字和你不像。”<br/> 李承乾:“没关系,我再抄一遍。”<br/> 杜荷:“我写文章的风格跟你也不一样。”<br/> 李承乾:“那也没事,我抄的时候润色一下。”<br/> 杜荷弱弱:“那你还不如自己写……”<br/> 李承乾理直气壮:“我就乐意让你写!”<br/> 杜荷:“……”<br/> “先生发现怎么办?他肯定会罚我们的。”<br/> “你也别太担心了。”李承乾宽慰他,“陆先生一直操心你的学业,知道你多学了点东西应该会很欣慰。”<br/> 杜荷:“……”<br/> 李承乾:“会不会罚你不知道,反正肯定不会罚我。”<br/> 杜荷:“……”<br/> 最后杜荷还是苦着脸去帮李承乾做功课——拉着杜构一起,李承乾则是高高兴兴玩了半天。<br/> 果然,只要善于用人,这世上就没有真正做不完的事。<br/> *<br/> 壮阳药一经推出就迅速引起长安贵族圈的注意。<br/> 原本孙思邈的药铺是不卖这个的,只有人求到门上才能得到一些,但脸皮厚成这样的人毕竟不多,故而知道此药效果的只有一小部分。<br/> 但因为《千金要方》的事,孙思邈正处在风口浪尖,他的药铺也格外受到关注,故而新药一上架就引起了其中一部分人注意。有需求的人本着对孙思邈的信任买来一试,顿时惊为天人。<br/> 一传十十传百,壮阳药引起贵族和富商哄抢,因为货源不足,还有客人自发提议采用拍卖模式。<br/> 李承乾非常心动,被杜构再次拼死拦住:“殿下,这样做不妥!”<br/> “知道了,不像话是吧?”<br/> 杜构讪讪一笑:“殿下如今还小,长大就明白了。”<br/> 李承乾叉着腰不满道:“你别把我当小孩子糊弄,我都知道的!”<br/> 不就是生理上的那点事嘛!明明是很正常的需求,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上不得台面。不止壮阳药,大唐羞于谈论大部分生理方面的东西,好像人的正常需求和反应是什么不堪的事一样。<br/> 他也知道大唐不是外面那些国家,没有那么开放,作为大唐太子,他少不得克制一些,免得太过惊世骇俗了。<br/> 只是可惜那些钱了。<br/> 想到即将飞走的小钱钱,李承乾默默流了会儿口水,悲伤地说:“以后再想赚钱,不做这样的药了。”<br/> 限制太大了。<br/> 他问苏琛:“现在卖药赚到多少钱了?”<br/> 苏琛一直关注这件事,不假思索地回:“截止昨天下午,净赚三千二百两。”<br/> 李承乾:……他收回刚才的话,这样的药还是做得的!<br/> 短短十几天就赚了三千多两,这也太能赚了!<br/> 这些钱会直接送到太医署作为义诊的费用,李承乾并不会插手,但他派人去义诊的地方看过,百姓果然能用上药了,对朝廷可谓感恩戴德。<br/> 李承乾很满足。<br/> 苏琛又告诉他一件事:“王家也派人来买药了。”<br/> “哦。”李承乾应了一声,“怎么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