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第218节
不足?<br/> 听起来好像很谦虚的样子,但怎么听着就是感觉这么奇怪?<br/> 天雷都被你们父子俩引下来了,还指哪儿劈哪儿,还能有什么不满?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br/> 景泰帝已经许久未曾睡一个踏实觉了。<br/> 他想要当明君,想要成为千古赞颂的帝王。<br/> 却在愈演愈烈的压力下,不得不为了平民愤下罪己诏,明知道没有用,明知道若下了罪己诏蝗虫还止不住,他会陷入更为糟糕的境地,背上难以磨灭的污点。<br/> 但为了云州官员能再多几分统治力,传达下去的政令能更有说服力,为了百姓不至于彻底落入绝望放弃抵抗,他短短半月内,连下了两道罪己诏。<br/> 犹如亲握匕首捅入脏腑,那匕首,还是他想要尽力庇佑的子民递上,其中酸楚,自是难言。<br/> “轰隆——”<br/> “轰——!!”<br/> 在电闪雷鸣中,景泰帝放下千里眼,看向远方半空。<br/> 他压下翻涌的情绪,问:“此物神通威然,竟还有不足之处?”<br/> 狄昭昭点头:“有的!”<br/> 他看向狄先裕:“咱们本来想的是,让引过来的雷电,全部传到地下,这样地上就不会有人受伤了,也不需要清空周围了,对吧?”<br/> 不仅引雷,还直接使其威力全无,不能损人分毫?<br/> 众人忍不住跟着狄昭昭一起转头看向狄先裕。<br/> 咸鱼:?<br/> 什么对吧?<br/> 这难道不是你小子想的吗?<br/> 还是他又在什么时候不经意间说漏嘴了?<br/> 狄先裕绷着脸,心噗噗的跳,但诡异的,竟然觉得这个场面熟悉,好像也不那么吓人?<br/> 在大家惊讶、好奇、疑惑、震撼的目光中,狄先裕努力让自己淡定地点头说:“本来是这样计划的没错。”<br/> 他人高腿长,表情“淡定”,语气还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好像此引雷而来的神器,真能做到化雷于无形。<br/> 并且还是“计划”好的。<br/> 景泰帝:?<br/> 已经僵成石雕立像的众臣:??<br/> 景泰帝语气都变得有点艰难,且谨慎地问:“所以此物若再精进,不仅可以纵天引雷,还能化解雷霆之力于无形?”<br/> 狄先裕卡了一下。<br/> 为什么避雷针的功效,用文绉绉的话这么一说出来,就好像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起来了?<br/> 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他说:“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可以的。”<br/> 众人咽了咽口水,还是觉得有点接受不了。<br/> 那可是天雷,能把巨树劈得焦糊,能把人劈成焦黑尸体的天雷。<br/> “天打雷劈”这个词,在这会儿,可不是开玩笑的。<br/> 雷雨天,在田野里,旷原上,都有可能直接被劈成焦炭。每年各地都会有田地里干活的农民被雷击而亡。<br/> 正是因为时不时有人目睹,且看到被雷劈死的人是如何一副凄惨的模样,这才会将“天打雷劈”这个词,作为违背誓言、背信弃义的惩罚。<br/> 有人恍然:“竟然还能化雷电之力于无形。”<br/> 狄昭昭正琢磨呢,听到这话,他反问道:“为什么不行呢?”<br/> 小孩看过碎画,明明还没头绪,但底气莫名很足,还提问:“是发现哪里有问题,会导致行不通吗?”<br/> 要是谁发现了问题,他就不用费力去找问题出在哪里了。<br/> 众人:“……”<br/> 狄昭昭语气太有底气了,像是做不到才应该是有问题的神色,一下让大家都有些不知该如何作答。<br/> 难道能做出能化解雷霆之力的东西,才是正常的?<br/> 瞬间变成景泰帝等人欲言又止。<br/> 狄昭昭见大家的表情,从袖口掏出一张笔记纸:“那我来给大家讲讲吧!”<br/> 小孩语气振作:“刚好引雷棍要好好用起来,不能只做这一根,大家都要懂它的道理才好。”<br/> 学会了,然后做多多的引雷棍!有了引雷棍,总有办法可以让云州百姓相信不是天罚的!<br/> 不管是讲道理,还是装神仙!<br/> 届时众志成城,只要还没有形成遮天蔽日的蝗虫,说不定还能挽救。<br/> ***<br/> 当天,雷雨都还没有停。<br/> 就有一群臣子匆匆从家中、各个衙门中赶来,想要进宫面圣。<br/> 而相比狄昭昭的“精品课”,众人默默找到狄先裕,先要了一个“傻瓜教程”<br/> 主打一个暂时不管其中道理,先直接学会怎么做就好。<br/> 幸好的是,引雷棍的制作并不复杂。<br/> 从父子俩路途上,边赶路边见缝插针的捣鼓都能做出来,就知道没有太难的地方了。<br/> 长棍、磨尖、用拉金丝的工艺来拉铜丝……<br/> 一晚上的时间,就紧急生产出了一大批引雷棍。<br/> 而当天,着急入宫的群臣,也商讨出了该如何使用。<br/> 其实要论短时间内凝聚人心的效果,肯定是装神一派更好使的。<br/> 以百姓绝望中对神明的渴望,若此刻真有神明降世,绝对能爆发出巨大的希望和凝聚力。<br/> 但极好的效果,背后也藏着极深的雷。就像最厉害的药多半伤身一样。<br/> 若是情况没有按照预期的走向,反而变得更坏,百姓会不会要求神明出手,替苍生解决眼前的难题?<br/> 毕竟在百姓眼里,对身负神力的人来说,消灭蝗虫岂不是随手一挥的事?<br/> 背负了过多的期待,一旦没有做到,就会有更大的反噬。<br/> 不得不下第二次罪己诏的景泰帝,对此深有感触,绝不想见到类似的事再次发生。<br/> 其实有点来神,跃跃欲试的萧徽:“……”<br/> 他一早就请命去云州了。<br/> 但没有被同意。<br/> 纵观萧徽的功绩,与官斗、与各地势力斗更多,反而亲身与百姓接触的不多。<br/> 云州如今最需要的是稳住,可禁不起萧放之这个家伙去折腾一遭了——这是朝中诸位大人的共识。<br/> 萧徽叹口气,只能在京城隔空暗暗心急。<br/> 在看到“雷神”这个人设的时候,萧徽一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br/> 危险怕什么?有风险怕什么?这可是眼瞧着效果最好、凝聚力最强的办法,他萧放之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就爱这种雷厉风行、果断出击的奇招!<br/> 但是被驳回了。<br/> 萧徽当真是叹气:“昭哥儿你说,你觉不觉得师父去云州,是最好的选择?”<br/> 狄昭昭盘腿坐在萧府书房,抬头看了一眼萧徽,摇摇头道:“这事不管谁去,背负的代价实在太大了。”<br/> 但凡出一点差错失败了,那就是遗臭万年、遭万民唾骂的罪人。<br/> 余生都要背负数不清的人命和罪恶感。<br/> 他想了想,“皇上不许师父你去,也是想保护师父你吧。”<br/> 如今的办法,不依靠某一人之力,而是靠整个国家运转,靠所有人众志成城。<br/> 也许才是最好的办法,狄昭昭想。<br/> 萧徽静静地看着小昭昭,一笑,伸手揉了一把他的脑袋:“出去一趟是不一样了。”<br/> 狄昭昭一抬下巴,得意道:“是吧!我也觉得我又变厉害了好多。”<br/> 小孩美滋滋,连师父都发现了!<br/> ***<br/> 云州有旱。<br/> 周围州府降雨也变少,人人自危,生怕云州蝗虫成灾,再飞过来,将他们的粮食啃食一空。<br/> 在更远的州府,又神奇的发生内涝,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br/> 在京郊雷塔被证实有用的第二天清晨,数不清的引雷棍就被送往各个州府。<br/> 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云州周围的州府,五百里加急沿途每个州府都留一批。<br/> 随着引雷棍而来的,还有来自景泰帝的政令。<br/> 诏各州府起高塔,以引雷霆之力入无人之境,免除百姓在雷雨天遭受雷击之苦。<br/> 各州府附近的驻军,也都被调动,以搭建瞭望塔的经验,不惜人力,不惜物力、不惜畜力赶制一座座高塔。<br/> 全都建在无人荒野,但又恰好是城内外百姓能亲眼看到的地方。<br/> 这时没有什么高耸的建筑,对百姓们来说,视野都是无遮挡的。<br/> 即使高塔在远方,但在城中大部分地方,都能看清塔身、塔尖。<br/> 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各地官员以最快的速度,修好引雷塔。<br/> 不论是为了心中秉持的道义,还是因为不敢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出差错被记住,总之各地官员的效率非常高。<br/> 即使是更远一些,暂时送不去引雷棍,只是传书一封,告知其怎么做高塔的,也没有人敢拖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