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厮灵巧地从人群中挤进客栈,如离弦的箭一般,一路冲到客栈二楼的天字号房:“少爷——!”<br/><br/> 他刚一进门,房中的锦衣公子忙紧张问:“怎么样?少爷我可上榜了?”<br/><br/> 因为跑得快,小厮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说不出话,只能连连点头,断断续续道:“恭、恭喜少爷——”<br/><br/> 得知自己榜上有名,锦衣公子登时松了口气,晃着折扇大剌剌地回到椅子上坐下,很自然地翘起腿,洋洋自得道:“姓骆的果然识相。这回中了贡士,本少爷可不会被父亲数落了。好极!”<br/><br/> 房中的其他小厮登时七嘴八舌的恭贺道喜。<br/><br/> 冯易笑呵呵道:“数你们嘴甜。本少爷今天高兴,有赏,统统有赏!”<br/><br/> “少爷英明!”众小厮异口同声道。<br/><br/> “不、不止——”出去看榜的小厮匀了口气,重重道,“少爷是榜首头名的会元!”<br/><br/> 似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好成绩,方才还七嘴八舌道喜的小厮们瞪圆了眼睛,面面相觑。<br/><br/> 冯易也惊了下,手中的折扇“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br/><br/> 清脆的一声响仿佛碎石被投进无波无澜的湖泊,冯易下意识抖了下,猛地冲到小厮跟前儿,抓着他的两只胳膊开始晃,不敢置信地问:“你说的可是真的?本少爷是榜首头名?”<br/><br/> 小厮被晃得声音都打着颤儿:“真、真的。少爷确实是榜首头名!”<br/><br/> 冯易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沾沾自喜地喃喃:“本少爷居然是会元,是会元!”<br/><br/> 客房里一时间喜气盈天。<br/><br/> 冯易大手一挥,指着其中一位小厮道:“冯五,去,给我爹写信,就说本少爷今日光宗耀祖,让我爹也高兴高兴。”<br/><br/> 这位名唤冯五的小厮先前跟在骆修文身边,是冯家的家生子,打小便是冯易的伴读,忠心耿耿。<br/><br/> 在一众喜气洋洋的小厮中,冯五显得尤为冷静。他并未动作,而是皱着眉提醒:“少爷,点了会元是要参加殿试的。”<br/><br/> 冯易浑然不在意地摆摆手:“这有什么,不过是见见陛下朝臣,本少爷何曾怯过场。”<br/><br/> 冯五叹了声气,无奈道:“少爷,殿试是现场出题考校,即答即交。”<br/><br/> 冯易登时面如土色。<br/><br/> 【作者有话说】<br/><br/> 没想到叭,今天我有二更。<br/><br/> 第56章 殿试<br/><br/> 客房中的小厮似是也意识到了不妥,登时敛了笑意,噤若寒蝉地站在原地。<br/><br/> 就算这些小厮皆是可信之人,有些事也不宜让他们听得太多。<br/><br/> 冯五朝他们用了个眼色。<br/><br/> 小厮们意会,从房中鱼贯而出。<br/><br/> 冯易战战兢兢地瘫坐在圈椅中,方才的嚣张气焰尽数烟消云散。他面色变了几变,越想越觉得惊惧,脸上血色尽褪。<br/><br/> 他下意识颤着声音问:“那、那怎么办?”他像是看到救命稻草一样,猛地冲向冯五,焦急道,“冯五,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少爷我知道你打小鬼主意就多,你一定有办法的是不是?你知道的,我哪儿会写什么厉害的文章啊!”<br/><br/> 冯五努力安抚他:“少爷你先别急——”<br/><br/> “怎么可能不急?”冯易忽然高声打断,“稍有差池,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br/><br/> 冯五顿时哑口无言。<br/><br/> 冯易倏地推开冯五,暴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抓着头发愤怒道:“姓骆的考乡试时不是险些落榜吗?怎么这回走了大运,居然——”<br/><br/> “少爷!”怕冯易不管不顾地再说出旁人不知的内情,冯五猛地打断他,低声提醒,“这里不是梓州,隔墙有耳。”<br/><br/> 冯易被这一喝吓得颤了下,险险从暴怒中拽回几分理智,深吸一口气道:“给我爹写信,让他处理。”<br/><br/> 冯五无奈道:“少爷,如今已经进了三月,再过五日就是殿试。老爷如今人在梓州,鞭长莫及。”<br/><br/> 冯易跌坐回椅子中,泄气似的道:“那你说,如今怎么办。”<br/><br/> 冯五一脸苦笑,无计可施。<br/><br/> 本朝殿试只定名次不落第,按照原本的计划,骆修文考得贡士后,少爷只需在殿试中露个脸。就算文章写得差,也能捞得进士的名头,顺利入朝为官。<br/><br/> 可谁能料到,当初乡试险些落榜之人,居然有会元之才。<br/><br/> 会元不比普通的贡士,这样的人,在殿试中必然备受瞩目。若是水平相差太大,惹得旁人生疑,届时替考一事被捅出来,小命都难保。<br/><br/> 两人都没开口。除了呼吸声外,房中没有任何杂音,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慌。<br/><br/> 大堂中的欢呼声和哭嚎声错杂交缠,见缝插针得四处散开。<br/><br/> 似有人三五成群地上楼,脚步声窸窸窣窣,交谈的声音由远及近,隔着一道墙穿进来。<br/><br/> “……听说今岁那位会元的文章写得极好,真的假的?”<br/><br/> “当然是真的。我有亲戚在朝中做事,他说摄政王对这位会<br/>
第(1/3)节
<第(2/3)节
元的文章很是赏识,赞不绝口呢。”<br/><br/> 另一个人顿时唏嘘道:“若当真如此,只要殿试上不出差错,那他岂不是板上钉钉的状元?”<br/><br/> “当然。”<br/><br/> “若非冯公子甚少露面,我倒是想结交一番,提前瞻仰一甲的风姿。”<br/><br/> 众人说笑着走远。<br/><br/> 冯五担忧地转头,却见方才还忧色重重的少爷如今一扫沉郁,问:“姓骆的呢?”<br/><br/> 仔细听来,还有几分轻快和洋洋得意。<br/><br/> 冯五斟酌着回答:“按照约定,他如今已经在回梓州的路上了。少爷怎么忽然问起——”<br/><br/> 问到一半,冯五顿时生出不好的预感,“少爷不会是想如法炮制,让他再去考一次殿试吧?”<br/><br/> “有何不可?”冯易翘着腿,大剌剌地反问。<br/><br/> “这可是殿试!”<br/><br/> “富贵险中求,和状元比起来,这点儿危险算什么。”<br/><br/> 冯五最了解自家少爷的秉性,明明胆小怕事,却总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平时也就算了,总归梓州是自家的地盘,吃不得大亏。<br/><br/> 可殿试毕竟不同以往。<br/><br/> 冯五抬头觑了眼,冯易一脸喜色,仿佛已经沉浸在得到状元之位的狂喜中。<br/><br/> 冯五试图劝道:“少爷,若是骆修文不听话,届时恐怕不好收场。”<br/><br/> “怕什么?”冯易不以为然道,“他未婚妻和岳家都被我爹派人盯着呢,谅他不敢做什么。”<br/><br/> “话虽如此,可——”<br/><br/> “没有可是。我爹不是说我有个姑丈在朝中做大官?他总会为我兜底的。”冯易摆了摆手,耐心尽失,催促道,“别杞人忧天了,快去把姓骆的带回来。”<br/><br/> *<br/><br/> 殿试之期转眼便到。<br/><br/> 三月十五,宫门大开,榜上有名的贡士在太监的带领下鱼贯进入红墙金瓦的皇宫。<br/><br/> 举办殿试的场所设在了集英殿。<br/><br/> 此时时辰尚早,偌大的宫殿内尚且只有守卫和侍奉的宫人。<br/><br/> 贡士们进入殿内,迫于森严宫城的威慑,均不敢语出高声。<br/><br/> 与大部分或是窃窃私语、或是悄悄打量陈设的人不同,大殿角落里的那位贡士安静坐着。他年岁不大,垂着眼,很是安分,但并不显得拘谨。<br/><br/> 不多时,一道“陛下、摄政王到”的尖锐高声划破寂静。<br/><br/> 贡士们登时起身,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br/><br/> 江怀允牵着小皇帝从殿外走来。<br/><br/> 待到高阶之上,小皇帝坐上龙椅,用稚嫩的嗓音一本正经道:“平身。”<br/><br/> 礼部尚书适时出列,宣读殿试的规矩和流程,末了,合拢起手中的折子,朝上躬身道:“此次春闱所选贡士俱已准备妥当,请陛下、摄政王赐题。”<br/><br/> 小皇帝眨了眨眼,下意识望向一侧。<br/><br/> 江怀允神情淡淡,起身走到桌案旁,执笔蘸墨,敛着宽袖运笔如飞。不消片刻,两个架构和谐、工整又不失气度的大字便跃然纸上。<br/><br/> 赶在太监拿起前,小皇帝探着脑袋看了眼,有些茫然地偏了下头。<br/><br/> 江怀允搁下笔,居高临下,望着下首的一众贡士。扫视一圈,最后在第三排定了片刻。<br/><br/> 太监们举着写了题目的纸去给贡士们展示。<br/><br/> 江怀允淡声开口:“本王昨夜读《孟子》,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一句,感触颇深,故得此题。诸位久读诗书,见识卓远,便以'善'、'法'二字为题作论,畅所欲言。本王与陛下在此,静待诸位高见。”<br/><br/> 众贡士异口同声道:“是。”<br/><br/> 骆修文隐在一众贡士间,听到上头传来的声音,不起波澜的神情忽然一变,仿佛怀疑自己听错了般,趁着众人应“是”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朝上望去。<br/><br/> 高阶之上,一位身形颀长的男子负手而立,站姿笔挺如松,俯瞰着众人。身着墨色朝服,金线滚边,内敛却不失尊贵,令人不敢直视。<br/><br/> 隔得远,看不清他的表情。可已然辨认出那人相貌的骆修文,却在满心惊讶中勾勒出了摄政王漠然冷淡的神清。<br/><br/> 似是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江怀允侧过头来,正对上骆修文的视线。<br/><br/> 眸光淡淡,并未露出分毫意外。<br/><br/> 骆修文忙不迭垂下头去,听到摄政王淡声吩咐:“开始吧。”<br/><br/> 一场殿试持续三个时辰。<br/><br/> 第一个时辰,小皇帝看着底下的贡士们奋笔疾书,饶有兴致地观望着。<br/><br/> 第二个时辰,小皇帝开始感到厌倦,兴致缺缺地打着小哈欠,勉强乖乖坐在龙椅上。<br/><br/> 第三个时辰,小皇帝腹中空空,又倦又饿,耷拉着脑袋,分外可怜地揉着小肚子。<br/><br/> 江怀允盯着考生的间隙,偏头看了眼。小皇帝似是困极,眼皮打架得厉害,却还是坚强地撑着精神。<br/><br/><br/>
第(2/3)节
<第(3/3)节
年纪小的孩子经不得饿,江怀允给候在一侧的云青递了个眼神。<br/><br/> 云青登时会意,弯下身子,凑在皇帝耳朵边小声道:“陛下,小的带您去用膳?”<br/><br/> 小皇帝颓色一扫,当即就要喜气洋洋地点头。刚坐直身子,想起什么,迟疑着看向一边。<br/>
第(3/3)节
<
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厮灵巧地从人群中挤进客栈,如离弦的箭一般,一路冲到客栈二楼的天字号房:“少爷——!”<br/><br/> 他刚一进门,房中的锦衣公子忙紧张问:“怎么样?少爷我可上榜了?”<br/><br/> 因为跑得快,小厮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说不出话,只能连连点头,断断续续道:“恭、恭喜少爷——”<br/><br/> 得知自己榜上有名,锦衣公子登时松了口气,晃着折扇大剌剌地回到椅子上坐下,很自然地翘起腿,洋洋自得道:“姓骆的果然识相。这回中了贡士,本少爷可不会被父亲数落了。好极!”<br/><br/> 房中的其他小厮登时七嘴八舌的恭贺道喜。<br/><br/> 冯易笑呵呵道:“数你们嘴甜。本少爷今天高兴,有赏,统统有赏!”<br/><br/> “少爷英明!”众小厮异口同声道。<br/><br/> “不、不止——”出去看榜的小厮匀了口气,重重道,“少爷是榜首头名的会元!”<br/><br/> 似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好成绩,方才还七嘴八舌道喜的小厮们瞪圆了眼睛,面面相觑。<br/><br/> 冯易也惊了下,手中的折扇“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br/><br/> 清脆的一声响仿佛碎石被投进无波无澜的湖泊,冯易下意识抖了下,猛地冲到小厮跟前儿,抓着他的两只胳膊开始晃,不敢置信地问:“你说的可是真的?本少爷是榜首头名?”<br/><br/> 小厮被晃得声音都打着颤儿:“真、真的。少爷确实是榜首头名!”<br/><br/> 冯易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沾沾自喜地喃喃:“本少爷居然是会元,是会元!”<br/><br/> 客房里一时间喜气盈天。<br/><br/> 冯易大手一挥,指着其中一位小厮道:“冯五,去,给我爹写信,就说本少爷今日光宗耀祖,让我爹也高兴高兴。”<br/><br/> 这位名唤冯五的小厮先前跟在骆修文身边,是冯家的家生子,打小便是冯易的伴读,忠心耿耿。<br/><br/> 在一众喜气洋洋的小厮中,冯五显得尤为冷静。他并未动作,而是皱着眉提醒:“少爷,点了会元是要参加殿试的。”<br/><br/> 冯易浑然不在意地摆摆手:“这有什么,不过是见见陛下朝臣,本少爷何曾怯过场。”<br/><br/> 冯五叹了声气,无奈道:“少爷,殿试是现场出题考校,即答即交。”<br/><br/> 冯易登时面如土色。<br/><br/> 【作者有话说】<br/><br/> 没想到叭,今天我有二更。<br/><br/> 第56章 殿试<br/><br/> 客房中的小厮似是也意识到了不妥,登时敛了笑意,噤若寒蝉地站在原地。<br/><br/> 就算这些小厮皆是可信之人,有些事也不宜让他们听得太多。<br/><br/> 冯五朝他们用了个眼色。<br/><br/> 小厮们意会,从房中鱼贯而出。<br/><br/> 冯易战战兢兢地瘫坐在圈椅中,方才的嚣张气焰尽数烟消云散。他面色变了几变,越想越觉得惊惧,脸上血色尽褪。<br/><br/> 他下意识颤着声音问:“那、那怎么办?”他像是看到救命稻草一样,猛地冲向冯五,焦急道,“冯五,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少爷我知道你打小鬼主意就多,你一定有办法的是不是?你知道的,我哪儿会写什么厉害的文章啊!”<br/><br/> 冯五努力安抚他:“少爷你先别急——”<br/><br/> “怎么可能不急?”冯易忽然高声打断,“稍有差池,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br/><br/> 冯五顿时哑口无言。<br/><br/> 冯易倏地推开冯五,暴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抓着头发愤怒道:“姓骆的考乡试时不是险些落榜吗?怎么这回走了大运,居然——”<br/><br/> “少爷!”怕冯易不管不顾地再说出旁人不知的内情,冯五猛地打断他,低声提醒,“这里不是梓州,隔墙有耳。”<br/><br/> 冯易被这一喝吓得颤了下,险险从暴怒中拽回几分理智,深吸一口气道:“给我爹写信,让他处理。”<br/><br/> 冯五无奈道:“少爷,如今已经进了三月,再过五日就是殿试。老爷如今人在梓州,鞭长莫及。”<br/><br/> 冯易跌坐回椅子中,泄气似的道:“那你说,如今怎么办。”<br/><br/> 冯五一脸苦笑,无计可施。<br/><br/> 本朝殿试只定名次不落第,按照原本的计划,骆修文考得贡士后,少爷只需在殿试中露个脸。就算文章写得差,也能捞得进士的名头,顺利入朝为官。<br/><br/> 可谁能料到,当初乡试险些落榜之人,居然有会元之才。<br/><br/> 会元不比普通的贡士,这样的人,在殿试中必然备受瞩目。若是水平相差太大,惹得旁人生疑,届时替考一事被捅出来,小命都难保。<br/><br/> 两人都没开口。除了呼吸声外,房中没有任何杂音,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慌。<br/><br/> 大堂中的欢呼声和哭嚎声错杂交缠,见缝插针得四处散开。<br/><br/> 似有人三五成群地上楼,脚步声窸窸窣窣,交谈的声音由远及近,隔着一道墙穿进来。<br/><br/> “……听说今岁那位会元的文章写得极好,真的假的?”<br/><br/> “当然是真的。我有亲戚在朝中做事,他说摄政王对这位会<br/>
第(1/3)节
<第(2/3)节
元的文章很是赏识,赞不绝口呢。”<br/><br/> 另一个人顿时唏嘘道:“若当真如此,只要殿试上不出差错,那他岂不是板上钉钉的状元?”<br/><br/> “当然。”<br/><br/> “若非冯公子甚少露面,我倒是想结交一番,提前瞻仰一甲的风姿。”<br/><br/> 众人说笑着走远。<br/><br/> 冯五担忧地转头,却见方才还忧色重重的少爷如今一扫沉郁,问:“姓骆的呢?”<br/><br/> 仔细听来,还有几分轻快和洋洋得意。<br/><br/> 冯五斟酌着回答:“按照约定,他如今已经在回梓州的路上了。少爷怎么忽然问起——”<br/><br/> 问到一半,冯五顿时生出不好的预感,“少爷不会是想如法炮制,让他再去考一次殿试吧?”<br/><br/> “有何不可?”冯易翘着腿,大剌剌地反问。<br/><br/> “这可是殿试!”<br/><br/> “富贵险中求,和状元比起来,这点儿危险算什么。”<br/><br/> 冯五最了解自家少爷的秉性,明明胆小怕事,却总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平时也就算了,总归梓州是自家的地盘,吃不得大亏。<br/><br/> 可殿试毕竟不同以往。<br/><br/> 冯五抬头觑了眼,冯易一脸喜色,仿佛已经沉浸在得到状元之位的狂喜中。<br/><br/> 冯五试图劝道:“少爷,若是骆修文不听话,届时恐怕不好收场。”<br/><br/> “怕什么?”冯易不以为然道,“他未婚妻和岳家都被我爹派人盯着呢,谅他不敢做什么。”<br/><br/> “话虽如此,可——”<br/><br/> “没有可是。我爹不是说我有个姑丈在朝中做大官?他总会为我兜底的。”冯易摆了摆手,耐心尽失,催促道,“别杞人忧天了,快去把姓骆的带回来。”<br/><br/> *<br/><br/> 殿试之期转眼便到。<br/><br/> 三月十五,宫门大开,榜上有名的贡士在太监的带领下鱼贯进入红墙金瓦的皇宫。<br/><br/> 举办殿试的场所设在了集英殿。<br/><br/> 此时时辰尚早,偌大的宫殿内尚且只有守卫和侍奉的宫人。<br/><br/> 贡士们进入殿内,迫于森严宫城的威慑,均不敢语出高声。<br/><br/> 与大部分或是窃窃私语、或是悄悄打量陈设的人不同,大殿角落里的那位贡士安静坐着。他年岁不大,垂着眼,很是安分,但并不显得拘谨。<br/><br/> 不多时,一道“陛下、摄政王到”的尖锐高声划破寂静。<br/><br/> 贡士们登时起身,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br/><br/> 江怀允牵着小皇帝从殿外走来。<br/><br/> 待到高阶之上,小皇帝坐上龙椅,用稚嫩的嗓音一本正经道:“平身。”<br/><br/> 礼部尚书适时出列,宣读殿试的规矩和流程,末了,合拢起手中的折子,朝上躬身道:“此次春闱所选贡士俱已准备妥当,请陛下、摄政王赐题。”<br/><br/> 小皇帝眨了眨眼,下意识望向一侧。<br/><br/> 江怀允神情淡淡,起身走到桌案旁,执笔蘸墨,敛着宽袖运笔如飞。不消片刻,两个架构和谐、工整又不失气度的大字便跃然纸上。<br/><br/> 赶在太监拿起前,小皇帝探着脑袋看了眼,有些茫然地偏了下头。<br/><br/> 江怀允搁下笔,居高临下,望着下首的一众贡士。扫视一圈,最后在第三排定了片刻。<br/><br/> 太监们举着写了题目的纸去给贡士们展示。<br/><br/> 江怀允淡声开口:“本王昨夜读《孟子》,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一句,感触颇深,故得此题。诸位久读诗书,见识卓远,便以'善'、'法'二字为题作论,畅所欲言。本王与陛下在此,静待诸位高见。”<br/><br/> 众贡士异口同声道:“是。”<br/><br/> 骆修文隐在一众贡士间,听到上头传来的声音,不起波澜的神情忽然一变,仿佛怀疑自己听错了般,趁着众人应“是”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朝上望去。<br/><br/> 高阶之上,一位身形颀长的男子负手而立,站姿笔挺如松,俯瞰着众人。身着墨色朝服,金线滚边,内敛却不失尊贵,令人不敢直视。<br/><br/> 隔得远,看不清他的表情。可已然辨认出那人相貌的骆修文,却在满心惊讶中勾勒出了摄政王漠然冷淡的神清。<br/><br/> 似是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江怀允侧过头来,正对上骆修文的视线。<br/><br/> 眸光淡淡,并未露出分毫意外。<br/><br/> 骆修文忙不迭垂下头去,听到摄政王淡声吩咐:“开始吧。”<br/><br/> 一场殿试持续三个时辰。<br/><br/> 第一个时辰,小皇帝看着底下的贡士们奋笔疾书,饶有兴致地观望着。<br/><br/> 第二个时辰,小皇帝开始感到厌倦,兴致缺缺地打着小哈欠,勉强乖乖坐在龙椅上。<br/><br/> 第三个时辰,小皇帝腹中空空,又倦又饿,耷拉着脑袋,分外可怜地揉着小肚子。<br/><br/> 江怀允盯着考生的间隙,偏头看了眼。小皇帝似是困极,眼皮打架得厉害,却还是坚强地撑着精神。<br/><br/><br/>
第(2/3)节
<第(3/3)节
年纪小的孩子经不得饿,江怀允给候在一侧的云青递了个眼神。<br/><br/> 云青登时会意,弯下身子,凑在皇帝耳朵边小声道:“陛下,小的带您去用膳?”<br/><br/> 小皇帝颓色一扫,当即就要喜气洋洋地点头。刚坐直身子,想起什么,迟疑着看向一边。<br/>
第(3/3)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