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的男妻[穿书] 第65节
云清用下巴指了指旁边的棉花:“便是用此物织成。”<br />
黎风禾立即把手伸向了棉花,捋着仔细地看。<br />
云清把织布的流程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道:“我已让人种下棉花,秋日便可收获。”<br />
黎风禾将棉花放回箱子,起身看向云清。她知道云清不会无缘无故和她说这些,迟疑着应道:“表哥是想让黎家来做这棉布的生意吗?”<br />
按照云清的说法,这种棉布的成本比麻布高,却比丝绸低了许多。<br />
棉布触感远远好于粗麻布,比起细麻布也好了一大截,必定会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绝不愁卖。<br />
黎家有布料生意,有现成的销路,因此她第一反应便是云清想让黎家来帮忙。<br />
云清却摇了摇头:“我不想让黎家和宁州的牵扯太深,太打眼了,对黎家不安全。”<br />
黎风禾默了默,听明白了云清的言外之意。<br />
之前她和爹爹送稻种来宁州时其实便有所猜测,只是没想到云清会把这件事摊在牌面上和她说。<br />
不过既然不打算让黎家来做这棉布生意,那叫她来看这棉花又是为什么呢?<br />
云清没有卖关子,直接问道:“若我说想让你来做,你可愿意?”<br />
黎风禾懵了懵,重复道:“让我来做?”<br />
见云清点头,她才反应过来似的,眼睛吃惊地瞪大,胸口里的心也剧烈的跳动起来。<br />
她从小听得最多的话便是“你是要嫁人的,学这些没用”。<br />
等她大了一些,便又有人说她整日抛头露面嫁不出去。<br />
后来她接了铺子,做得比许多人都要好,便又常听人说“一介女流懂什么”“运气好罢了”“谁知道是不是她自己做的呢”<br />
“……”<br />
她听过太多诋毁,深知那些人对她的偏见和不认同。<br />
只有爹娘和祖父是不同的,还有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表哥,他们会纵容她,也会鼓励认可她。<br />
可即使如此,她也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云清竟然会把这么大的事交给她。<br />
黎风禾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胸口冲上头顶,冲得她眼眶发酸。<br />
她重重地点头:“我愿意!表哥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br />
她神情坚毅,说出这句话时眼角有亮光闪烁。<br />
比起家中长辈的纵容宠爱,这样的信任更让她心潮澎湃,豪情满怀。<br />
云清笑道:“我等着看我们风禾成为这天下最大的棉布商人的那天。”<br />
……<br />
屿县山里,贺池拆开刚收到的信件。<br />
他刚展开信,眼里便不可抑制地浮上笑意。<br />
纸上是一幅小画,云清坐在栏杆边喂鱼,湖里的鱼全都胖乎乎的,云清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疑惑,撒鱼食的动作也有点迟疑。贺池几乎在顷刻间便想象出了云清的模样,他伸手摸了摸画中人的脸,心里的想念一层一层地泛起波澜。<br />
“王爷,您让小的做的□□已经做好了,请王爷过目。”<br />
屋外有人禀报,是周武的声音。<br />
贺池收起信,神情也恢复成寻常的冷漠模样。<br />
他到了这里以后,一边整顿操练新兵,一边将之前外公和舅舅想做的兵器告诉周武,让周武试着做出来。<br />
这些武器都是程家两位将军在和延军的交战过程中产生的灵感,现在贺池知道以后可能会对上延军,自然要试着做出来。<br />
周武经过两个月的实践,对灌钢法的应用已经十分纯熟,他这些时日都在研究云清教给他的苏钢法,打算改进一下现在使用的方法。<br />
他对云清的佩服难以言表,贺池和云清一体,连带着对贺池的态度也更好了。<br />
贺池让他打制的兵器,他细心研究后终于试着做出了第一把,这便拿来给贺池看。<br />
不远处的山谷,将士们操练的声音传进他的耳中。<br />
周武看着自己手中泛着寒光的大刀,不知他打出的兵器最终将会劈向何人。<br />
第69章 早稻丰收<br />
黎风禾在和孙管事了解过情况之后, 又亲自上手根据孙管事的指点试着织布,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岩州。<br />
孙管事虽然也努力了解了制作棉布棉花的方法,但他毕竟是外行人, 经过他的转述, 一些关键的地方便有些模糊。<br />
黎风禾不想等到开始织布才发现走了弯路, 左右现在棉花刚种下去,她便让孙管事带路,带着两名织娘一起出发前往岩州。<br />
……<br />
随着春衣换为夏衫,田间地头喜人的绿意中,有一部分已经慢慢染上了金黄。<br />
从早稻种下开始,便一直被所有人紧密关注着。<br />
除了种下早稻的村民本人, 对这些稻种最上心的恐怕要属那些看热闹的人。<br />
其中有想种却没能抢到稻种的,也不乏自己不敢种却又怕别人真的种出来的。<br />
人性向来如此,总不会盼着别人比自己好。<br />
进入五月,种植早稻的水田和别的便产生了极大的差距。<br />
旁边正常的水稻还在拔节,早稻已经齐穗,快要成熟。<br />
观那些早稻的稻穗,虽然穗长, 结出的穗粒也偏细, 和他们本地的品种有所差别,可光看那挂穗的粒数便知道,产量大概率是不会低的。<br />
说风凉话的人闭了嘴,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起来。<br />
王栓子现在每天都要到田里看看自己家的宝贝稻子,前些天便有人使坏去拔大壮哥家的水稻, 幸好被及时发现没能拔多少, 却也让村里人心惊。<br />
可那人只拔了几株水稻也说不上要处以多重的惩罚,最后也只是让他赔了银子了事, 王大壮气不过把他揍了一顿,却也阻止不了这种人继续坏事。<br />
种了早稻的人家都坐不住了,约定好每晚轮流守夜才能稍微放下心来。<br />
众人都紧绷着精神,等着收获的那一天。<br />
陈乐生带着手下的人一直盯着这一季水稻的情况,知道这件事之后十分重视。请示云清后,他直接将人抓进大牢,游街示众,又将此事的危害写成告示张贴出来。<br />
“王妃历经辛苦找来新稻种,便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饭,不饿肚子,等到明年,大伙儿都能从官府买到新稻种,都能种两季水稻,这些水稻便是我们宁州的未来,大伙儿难道不应该努力去保护吗?”<br />
陈乐生在张贴告示的地方慷慨激昂地宣讲。<br />
他是当真气得不轻,没想到竟真有人短视阴暗到这种地步,自己不敢冒险,又看不得别人一点好。<br />
大部分百姓没那么坏,就算心里不平衡也不会真去做坏事,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看热闹。<br />
他们看不了那么长远的事,听他这么一说才似有所悟。<br />
“他多拔一株水稻,明年便少了一家人的稻种,这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家亲戚,这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吗?”<br />
百姓们的愤怒被点燃,一旦这件事和他们的利益相关,他们便不会再袖手旁观。<br />
众人都紧张起来,这么好的稻种,明年若是种不上可怎么行?<br />
正好押解犯人游街的队伍经过,百姓们纷纷唾骂起来。<br />
陈乐生松了口气,只要百姓们都有这样的意识,那些想捣乱的人也得好好掂量掂量。<br />
转眼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种了早稻的村子里气氛火热,没有种早稻的都早早跑来田里看热闹。<br />
种了早稻的人家现在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他们自己也兴奋极了,干起活来都不觉得累。<br />
村里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很多人看着热闹便忍不住上手帮忙,现在他们已经知道这两季稻是可行的了,都迫不及待想看看产量有多少。<br />
另一边,云清也带着人去了农庄。<br />
陈乐生之前制作的土豆种植手册已经随着土豆发放给了百姓,反响很好,正好张至被分到他手下,他便带着张至做早稻的种植手册。<br />
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整个人都晒黑了两个度。<br />
一行人依旧是来到了陈四家的地里,王府农庄的水田都种了早稻,放眼望去一片金黄。<br />
田间穿插着佃农们弯腰忙碌的身影,一派丰收景象。<br />
割下的水稻被整齐地码好,挑到晒谷场用石磙碾压脱粒,得到稻谷,最后再用谷砻碾米脱壳,才能得到大米。<br />
一整套流程下来,用的人力不可谓不多。<br />
云清之前便已经把脚踩打谷机和其他一些农具的图纸交给了陈乐生,只是木匠那边现在都忙着做水车和筒车,暂时腾不出手来做别的工具,需要一步一步来。<br />
陈四一家人齐上阵,管事也让人跟着帮忙,很快便把众人都关注着的亩产报了上来——竟有足足两百四十五斤!<br />
陈乐生等农官当即便喜极而泣。<br />
要知道,之前宁州水稻的亩产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一百出头,现在足足翻了两倍!<br />
而且这还只是一季水稻,今年还能再种一季!<br />
农庄是最先用上曲辕犁、筒车和肥料的,产量的提升因为什么显而易见。<br />
别的村庄或许到不了这么高的亩产,可只要筒车和水车这些工具普及下去,肥料的使用也被百姓掌握,这样的产量也是指日可待的。<br />
白忱溪当过一州的长官,自然知道提高粮食的产量有多难,有多重要。<br />
他连想没敢想过粮食的产量还能翻倍提升,云清却做到了。而且照现在的形势来看,翻的或许还不止一倍。他心中情绪激昂,当即便赋诗一首,称颂这丰收盛况。<br />
几日后,早稻的收成情况便报了上来。<br />
因为稻种的限制,陈乐生一直在紧跟着这些人了解情况,因此没等收税他便把收成整理好上报给了云清。<br />
正如他们所料,王府农庄的亩产普遍偏高,达到了均产二百三十斤。<br />
而其余村庄的亩产便有些参差不齐,好在大家都跟着用了肥料,因此早稻的均产最终还是达到了二百斤出头。<br />
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让人疯狂,更别说在这之上还有进步的空间。<br />
陈乐生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喜色,他把整理好的早稻种植手册和施肥手册一起呈了上来,云清翻看之后,便同意了印刷分发给村民。
黎风禾立即把手伸向了棉花,捋着仔细地看。<br />
云清把织布的流程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道:“我已让人种下棉花,秋日便可收获。”<br />
黎风禾将棉花放回箱子,起身看向云清。她知道云清不会无缘无故和她说这些,迟疑着应道:“表哥是想让黎家来做这棉布的生意吗?”<br />
按照云清的说法,这种棉布的成本比麻布高,却比丝绸低了许多。<br />
棉布触感远远好于粗麻布,比起细麻布也好了一大截,必定会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绝不愁卖。<br />
黎家有布料生意,有现成的销路,因此她第一反应便是云清想让黎家来帮忙。<br />
云清却摇了摇头:“我不想让黎家和宁州的牵扯太深,太打眼了,对黎家不安全。”<br />
黎风禾默了默,听明白了云清的言外之意。<br />
之前她和爹爹送稻种来宁州时其实便有所猜测,只是没想到云清会把这件事摊在牌面上和她说。<br />
不过既然不打算让黎家来做这棉布生意,那叫她来看这棉花又是为什么呢?<br />
云清没有卖关子,直接问道:“若我说想让你来做,你可愿意?”<br />
黎风禾懵了懵,重复道:“让我来做?”<br />
见云清点头,她才反应过来似的,眼睛吃惊地瞪大,胸口里的心也剧烈的跳动起来。<br />
她从小听得最多的话便是“你是要嫁人的,学这些没用”。<br />
等她大了一些,便又有人说她整日抛头露面嫁不出去。<br />
后来她接了铺子,做得比许多人都要好,便又常听人说“一介女流懂什么”“运气好罢了”“谁知道是不是她自己做的呢”<br />
“……”<br />
她听过太多诋毁,深知那些人对她的偏见和不认同。<br />
只有爹娘和祖父是不同的,还有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表哥,他们会纵容她,也会鼓励认可她。<br />
可即使如此,她也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云清竟然会把这么大的事交给她。<br />
黎风禾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胸口冲上头顶,冲得她眼眶发酸。<br />
她重重地点头:“我愿意!表哥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br />
她神情坚毅,说出这句话时眼角有亮光闪烁。<br />
比起家中长辈的纵容宠爱,这样的信任更让她心潮澎湃,豪情满怀。<br />
云清笑道:“我等着看我们风禾成为这天下最大的棉布商人的那天。”<br />
……<br />
屿县山里,贺池拆开刚收到的信件。<br />
他刚展开信,眼里便不可抑制地浮上笑意。<br />
纸上是一幅小画,云清坐在栏杆边喂鱼,湖里的鱼全都胖乎乎的,云清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疑惑,撒鱼食的动作也有点迟疑。贺池几乎在顷刻间便想象出了云清的模样,他伸手摸了摸画中人的脸,心里的想念一层一层地泛起波澜。<br />
“王爷,您让小的做的□□已经做好了,请王爷过目。”<br />
屋外有人禀报,是周武的声音。<br />
贺池收起信,神情也恢复成寻常的冷漠模样。<br />
他到了这里以后,一边整顿操练新兵,一边将之前外公和舅舅想做的兵器告诉周武,让周武试着做出来。<br />
这些武器都是程家两位将军在和延军的交战过程中产生的灵感,现在贺池知道以后可能会对上延军,自然要试着做出来。<br />
周武经过两个月的实践,对灌钢法的应用已经十分纯熟,他这些时日都在研究云清教给他的苏钢法,打算改进一下现在使用的方法。<br />
他对云清的佩服难以言表,贺池和云清一体,连带着对贺池的态度也更好了。<br />
贺池让他打制的兵器,他细心研究后终于试着做出了第一把,这便拿来给贺池看。<br />
不远处的山谷,将士们操练的声音传进他的耳中。<br />
周武看着自己手中泛着寒光的大刀,不知他打出的兵器最终将会劈向何人。<br />
第69章 早稻丰收<br />
黎风禾在和孙管事了解过情况之后, 又亲自上手根据孙管事的指点试着织布,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岩州。<br />
孙管事虽然也努力了解了制作棉布棉花的方法,但他毕竟是外行人, 经过他的转述, 一些关键的地方便有些模糊。<br />
黎风禾不想等到开始织布才发现走了弯路, 左右现在棉花刚种下去,她便让孙管事带路,带着两名织娘一起出发前往岩州。<br />
……<br />
随着春衣换为夏衫,田间地头喜人的绿意中,有一部分已经慢慢染上了金黄。<br />
从早稻种下开始,便一直被所有人紧密关注着。<br />
除了种下早稻的村民本人, 对这些稻种最上心的恐怕要属那些看热闹的人。<br />
其中有想种却没能抢到稻种的,也不乏自己不敢种却又怕别人真的种出来的。<br />
人性向来如此,总不会盼着别人比自己好。<br />
进入五月,种植早稻的水田和别的便产生了极大的差距。<br />
旁边正常的水稻还在拔节,早稻已经齐穗,快要成熟。<br />
观那些早稻的稻穗,虽然穗长, 结出的穗粒也偏细, 和他们本地的品种有所差别,可光看那挂穗的粒数便知道,产量大概率是不会低的。<br />
说风凉话的人闭了嘴,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起来。<br />
王栓子现在每天都要到田里看看自己家的宝贝稻子,前些天便有人使坏去拔大壮哥家的水稻, 幸好被及时发现没能拔多少, 却也让村里人心惊。<br />
可那人只拔了几株水稻也说不上要处以多重的惩罚,最后也只是让他赔了银子了事, 王大壮气不过把他揍了一顿,却也阻止不了这种人继续坏事。<br />
种了早稻的人家都坐不住了,约定好每晚轮流守夜才能稍微放下心来。<br />
众人都紧绷着精神,等着收获的那一天。<br />
陈乐生带着手下的人一直盯着这一季水稻的情况,知道这件事之后十分重视。请示云清后,他直接将人抓进大牢,游街示众,又将此事的危害写成告示张贴出来。<br />
“王妃历经辛苦找来新稻种,便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饭,不饿肚子,等到明年,大伙儿都能从官府买到新稻种,都能种两季水稻,这些水稻便是我们宁州的未来,大伙儿难道不应该努力去保护吗?”<br />
陈乐生在张贴告示的地方慷慨激昂地宣讲。<br />
他是当真气得不轻,没想到竟真有人短视阴暗到这种地步,自己不敢冒险,又看不得别人一点好。<br />
大部分百姓没那么坏,就算心里不平衡也不会真去做坏事,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看热闹。<br />
他们看不了那么长远的事,听他这么一说才似有所悟。<br />
“他多拔一株水稻,明年便少了一家人的稻种,这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家亲戚,这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吗?”<br />
百姓们的愤怒被点燃,一旦这件事和他们的利益相关,他们便不会再袖手旁观。<br />
众人都紧张起来,这么好的稻种,明年若是种不上可怎么行?<br />
正好押解犯人游街的队伍经过,百姓们纷纷唾骂起来。<br />
陈乐生松了口气,只要百姓们都有这样的意识,那些想捣乱的人也得好好掂量掂量。<br />
转眼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种了早稻的村子里气氛火热,没有种早稻的都早早跑来田里看热闹。<br />
种了早稻的人家现在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他们自己也兴奋极了,干起活来都不觉得累。<br />
村里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很多人看着热闹便忍不住上手帮忙,现在他们已经知道这两季稻是可行的了,都迫不及待想看看产量有多少。<br />
另一边,云清也带着人去了农庄。<br />
陈乐生之前制作的土豆种植手册已经随着土豆发放给了百姓,反响很好,正好张至被分到他手下,他便带着张至做早稻的种植手册。<br />
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整个人都晒黑了两个度。<br />
一行人依旧是来到了陈四家的地里,王府农庄的水田都种了早稻,放眼望去一片金黄。<br />
田间穿插着佃农们弯腰忙碌的身影,一派丰收景象。<br />
割下的水稻被整齐地码好,挑到晒谷场用石磙碾压脱粒,得到稻谷,最后再用谷砻碾米脱壳,才能得到大米。<br />
一整套流程下来,用的人力不可谓不多。<br />
云清之前便已经把脚踩打谷机和其他一些农具的图纸交给了陈乐生,只是木匠那边现在都忙着做水车和筒车,暂时腾不出手来做别的工具,需要一步一步来。<br />
陈四一家人齐上阵,管事也让人跟着帮忙,很快便把众人都关注着的亩产报了上来——竟有足足两百四十五斤!<br />
陈乐生等农官当即便喜极而泣。<br />
要知道,之前宁州水稻的亩产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一百出头,现在足足翻了两倍!<br />
而且这还只是一季水稻,今年还能再种一季!<br />
农庄是最先用上曲辕犁、筒车和肥料的,产量的提升因为什么显而易见。<br />
别的村庄或许到不了这么高的亩产,可只要筒车和水车这些工具普及下去,肥料的使用也被百姓掌握,这样的产量也是指日可待的。<br />
白忱溪当过一州的长官,自然知道提高粮食的产量有多难,有多重要。<br />
他连想没敢想过粮食的产量还能翻倍提升,云清却做到了。而且照现在的形势来看,翻的或许还不止一倍。他心中情绪激昂,当即便赋诗一首,称颂这丰收盛况。<br />
几日后,早稻的收成情况便报了上来。<br />
因为稻种的限制,陈乐生一直在紧跟着这些人了解情况,因此没等收税他便把收成整理好上报给了云清。<br />
正如他们所料,王府农庄的亩产普遍偏高,达到了均产二百三十斤。<br />
而其余村庄的亩产便有些参差不齐,好在大家都跟着用了肥料,因此早稻的均产最终还是达到了二百斤出头。<br />
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让人疯狂,更别说在这之上还有进步的空间。<br />
陈乐生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喜色,他把整理好的早稻种植手册和施肥手册一起呈了上来,云清翻看之后,便同意了印刷分发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