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 章 宁夏学生徒步祭奠英烈
('“朱元璋显然不知道复利的厉害。”<br /><br />“明朝初年,亲王、郡王,郡主数量50多个。”<br /><br />“明朝财力还可以供养这么多宗室。”<br /><br />黎洛讽刺一笑,缓缓开口道:“明朝中期,藩王宗室的数量喷井式增长。”<br /><br />“仅河南一省,宗室成员就有1000多人。”<br /><br />“万历年间,明朝宗室成员激增8万人。”<br /><br />“朝廷负担不起宗亲的俸禄,又不允许他们自食其力。”<br /><br />“即使削减藩王俸禄,这笔开支依旧庞大。”<br /><br />“后面开始拖欠俸禄了。”<br /><br />黎洛开始用长远的目光,审视朱允炆的削藩政策。<br /><br />“看来朱允炆削藩是正确的,只是太心急了。”<br /><br />……<br /><br />大明位面。<br /><br />朱允炆望着天幕哈哈大笑,他一扫之前的郁闷,眼神更是亮得可怕。<br /><br />“削藩政策是正确的。”<br /><br />“只是朕的手段太过心急了。”<br /><br />朱允文握了握拳头,眼里闪过一丝志在必得。<br /><br />“这一次,朕会吸取教训,同样的错误绝不会再犯。”<br /><br />朱允文的声音越发淡漠。<br /><br />“朕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想来四叔会理解朕的一片苦心的。”<br /><br />“配合削藩的,对吗?”<br /><br />同位面的明神宗朱翊钧头疼得厉害,现在的他更是进退两难。<br /><br />朝廷如果足额给宗室发俸禄,朝廷压根儿负担不起。<br /><br />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宗室就会去民间找食,后果更加不堪设想。<br /><br />烦躁的明神宗双眼通红望着天幕,内心极度不平衡。<br /><br />“帝王一脉,子嗣稀少。”<br /><br />“宗室倒是人丁兴旺。”<br /><br />“好想把他们拉去……绝育啊。”<br /><br />……<br /><br />洪武位面。<br /><br />朱元璋听着黎洛的吐槽,脸色阴晴不定。<br /><br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他辛辛苦苦制定的藩王供养制度,竟从头到尾被喷了个遍。<br /><br />他的口碑好像在藩王供养制度面前急剧下滑,原本称赞他的声音彻底消失了。<br /><br />朱元璋呆愣愣地望着天幕,感觉自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br /><br />“咱也没有想到子孙会这么多呀?”<br /><br />此时朱棣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喃喃自语道:<br /><br />“难道朱允炆削藩是对的?”<br /><br />“我错怪他了?”<br /><br />太子朱标也成功被带偏了,他茫然地眨了眨眼睛。<br /><br />“所以朱允炆立了大功,杀了许多藩王,为大明强行续命100年?”<br /><br />……<br /><br />大清位面。<br /><br />乾隆的尾巴简直快要翘到天上了,他不断为自己机智的决策点赞。<br /><br />“想继承爵位,上战场杀敌立功啊。”<br /><br />“让藩王去开疆拓土,都死了,不就好办了?”<br /><br />……<br /><br />就在历朝历代的古人都在讨论大明王朝的藩王供养制度时,天幕画面再次发生变化。<br /><br />大明位面的帝王见状,心头顿时松了一口气。<br /><br />藩王制度可以慢慢修改,但大明的脸面不能再丢了。<br /><br />天幕一黑,再次出现画面时,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他们在漆黑的夜幕下披荆斩棘,一路向前。<br /><br />天幕一侧文字缓缓浮现:<br /><br />1600余名师生徒步108里祭英烈。<br /><br />这一传统已坚持30年。<br /><br />文字落下的瞬间,历朝历代的古人大惊失色。<br /><br />“徒步108里……”<br /><br />“祭奠英烈……”<br /><br />李世民震撼万分,虽然通过天幕,他看到过许多祭奠英烈的感人场面,但依旧会被后世所作所为感动。<br /><br />“他们从未忘记过英雄。”<br /><br />李世民的目光继续移向天幕,一眼望不到头的学生队伍,鲜红的赤旗在灯光的照亮下格外鲜亮。<br /><br />李世民在心中感慨:“少年强,则华夏强。”<br /><br />画面一转,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强烈的对比照片。<br /><br />左边是青春朝气的学生,举着赤旗,从容地穿行在蜿蜒的山里。<br /><br />右边是扛着钢枪的战士,冒着战火,紧张地奔赴未知的前线。<br /><br />一边是岁月静好,一边是战火纷飞。<br /><br />看到这张照片的瞬间,黎洛心头一震,鼻子酸涩得厉害。<br /><br />“他们好像回来了。”<br /><br />“故人之后,自有故人之资。”<br /><br />“那是他们走过的路。”<br /><br />照片消失,天幕之上,镜头逐渐拉近,一声声警鸣响彻云霄。<br /><br />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点,警车开道,铁骑护送,救护车跟随,医护人员全程护航。<br /><br />一排排整齐的学生队伍,在镜头中一闪而过。<br /><br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山河。”<br /><br />看到红底白字的横幅,李世民彻底被震撼到话都说不出来了。<br /><br />就在这时,天幕上响起了低沉而有力的声音。<br /><br />“同学们,你们将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108里的红色之旅。”<br /><br />“你们将用自己的心灵,去告慰烈士们的灵魂。”<br /><br />“今天你们脚下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将成为你们明天人生道路上一道靓丽的灯塔。”<br /><br />……<br /><br />学生们凌晨4点出发,从天黑走到了天亮。<br /><br />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穿行在蜿蜒的大山深处,一如当年的战士们。<br /><br />画面一转,学生们捧着花篮缓慢走上台阶,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庄严献上花篮。<br /><br />紧接着,天幕视角俯瞰整个烈士陵园,孩子们站在墓碑前,在每一个碑前郑重放上一束束鲜花。<br /><br />历朝历代的古人看到学子们庄严擦拭纪念碑时,依旧震撼不已。<br /><br />……<br /><br />大秦位面。<br /><br />所有将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手持刀剑,在盾牌上奋力拍打,口中不断发出豪迈的吼声。<br /><br />“风!风!大风!”<br /><br />如若他们牺牲,大秦百姓像后世那样缅怀、祭奠他们。<br /><br />为国战死,为民战死又有何惧?<br /><br />突然,老秦人吟唱了起来:<br /><br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br /><br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br /><br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br /><br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br /><br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br /><br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br /><br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br /><br />……<br /><br />大汉位面。<br /><br />刘彻连连点头,心中顿时豪情万丈。<br /><br />“孩子们用脚步证明,有些路永远不会被遗忘。”<br /><br />“这一趟走的不是路,是对英雄的敬重,对历史的铭记。”<br /><br />霍去病的心脏仿佛被一双大手狠狠揪住,透过天幕,他仿佛看到了无数战士奔赴战场,血洒疆土的场面。<br /><br />他的心乱了,久久不能平静。<br /><br />“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来看你们。”<br /><br />“你们也走了很远的路,才有了后世华夏。”<br /><br />“我相信,这样的路,还会有人一代一代继续走下去。<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oxiangg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oxiangge.cc <br /><br />\n\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