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怡说的口干舌燥,从丫鬟手中接过温茶,咕咚咕咚灌进肚,抬头恰好对上少女清凌凌的双眼,顿时心软成一团。<br/> 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过几日祖母和二叔他们从陇西回来,家里又要热闹一阵。<br/> 桑老夫人和二房是去岁前往的陇西老家,得知大房找到了失踪多年的桑宁,恨不得立刻返京,偏生二夫人齐氏诊出有孕,胎象一直不太稳当,人瘦了一大圈,近段时间才好转。<br/> 桑宁心里还惦记着妇孺失踪案,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声,而后便回到自己所住的小院。<br/> 当天夜里,桑宁正在沐浴,忽然想到了什么,她急忙用软布擦干身上的水珠,换了干净的衣裳,走到桌前,提笔写下簿记的违和之处。<br/> 那些妇孺失踪前均去过罗汉殿,说明他们笃信神佛,亲人只怕也不例外。<br/> 这种人家将失踪者的头发悬挂在檐下,怎么看都与鬼神之说脱不了干系,只要在附近打探下类似的风俗,应该能查出些有用的线索。<br/> 桑宁弯下腰,吹干墨迹,将纸张折好,塞进绣了棠梨图案的荷包中。<br/> 翌日清早,桑宁给母亲请安后,带着盈朱及两名小厮出了门。<br/> 她没有贸然前往乌衣巷,反而去了另一条满是茶坊的街道,她挑了一间临街的铺面,直接上了二楼,点了壶白毫银针,手心里握着几两碎银,冲着小厮吩咐:你去找三四个机灵的乞儿,我想打听些事情。<br/> 小厮自然不会违拗主子的吩咐,接过碎银,忙不迭的出去了。<br/> 没多久,他们领回来四个乞儿,大的十二三岁,小的不过八九岁,身上的衣服虽然破烂不堪,眼神却颇为清明。<br/> 姑娘,您想打听什么?最大的孩子上前一步,面上流露出对银钱的渴望。<br/> 听说胡屠夫家的娘子失踪了,胡家还把萧氏的头发挂在屋檐下,难道是心中有鬼?桑宁直截了当问。<br/> 隔着一层面纱,乞儿看不清桑宁的容貌,却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br/> 他撇撇嘴,道:哪里是心中有鬼,分明是心狠才对!萧氏被拍花子,失踪了,家里人不想着寻找,反而把萧氏的几缕头发挂在房檐下,如此一来,家里其他人就不会被拍花子了。<br/> 桑宁拧眉,这和拍花子有何关联?<br/> 姑娘还不知道,那些妇人和幼童之所以消失无踪,全都是被游方和尚拍花子,勾走了魂魄,魂没了,肉身可不就跟着走了么?<br/> 乞儿大着胆子,一步步挨到桌前,直勾勾地盯着刚出锅的茯苓糕。<br/> 拿去分着吃。桑宁笑道。<br/> 桑宁又从荷包中取出些碎银,问:你说的游方和尚,可是住在罗汉殿的那些?<br/> 就是他们。乞儿大口咀嚼着茯苓糕,说话含糊不清。<br/> 罗汉殿的香火如何?<br/> 以前没几个人,是数月前香客才多起来的。<br/> 香客为什么突然变多?桑宁有些不解。<br/> 有人说罗汉殿求子十分灵验,好些人为了绵延香火,便去罗汉殿拜佛进香。<br/> 脑海中有什么一闪而过,还没等桑宁厘清头绪,守在外面的小厮突然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尺见方的木盒。<br/> 桑宁打开木盒,一条镶嵌各色宝石的细金链映入眼帘。<br/> 正是谢三曾经的战利品。<br/> 第12章<br/> 风吹过窗棂,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br/> 桑宁浑身僵硬,这瞬间,她心中残存的所有侥幸尽数湮灭。<br/> 那天在城楼上,谢三果然发现了她。即使没有当即发难,也不准备轻易放过,否则何必把这样的恶心人东西送到她面前?<br/> 宝石冰冷又绚丽,曾经盘踞在她的颈间,毒蛇般迤逦缠绕,与拴住禽畜的锁链没有本质区别。<br/> 唯一不同的是,细金链外表更华美。可即便宝石再价值连城,依旧束缚着她的肉.体,更践踏了她的尊严。<br/> 谢三就是想提醒自己,别忘记宅邸中堪称屈辱的过往。<br/> 她越狼狈。<br/> 谢三的兴致就越浓。<br/> 毕竟主人怎会顾及玩具的想法?<br/> 她所有的反抗与挣扎,不过是供他取乐的趣事罢了。<br/> 桑宁捏住木盒的指骨泛起青白,她强忍着把细金链扔出去的冲动,抬眼望着小厮,哑声问:这是谁给你的?<br/> 小厮恭声回答,有位年轻的侍女交给奴才的,说是您无意间遗落的爱物。<br/> 爱物?<br/> 桑宁暗骂谢三无耻,这东西除他以外,没有任何一名女子会喜欢,哪里称得上爱物?<br/> 她还说什么了?<br/> 小厮连连摇头。<br/> 事到如今,谢三明显对她的身份了如指掌,他知道自己是桑家的女儿,可仅凭长夏侯府,还不足以让身为皇子的他生出忌惮之心。<br/> 这条细金链就是最好的证明。<br/> 姑娘,有何不妥之处?小厮见桑宁脸色不好,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忐忑不安的发问。<br/> 没什么,我以为再也看不见这东西了。桑宁自嘲的弯唇,是她高兴得太早,那段让人透不过气的梦魇一直未曾远离,反而如影随形,肆意纠缠。<br/> 她按手按住胸口,反复默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