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带了一个奶娃娃过来
秦九微看着他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由轻笑。<br /><br />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语气里带着些许宠溺。<br /><br />“母亲怎么会生气呢?你喜欢学珠算是好事,能想到自己去找门路,也是好事。”<br /><br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br /><br />要学会自己处理,解决,安排事情。<br /><br />心里会有一丝怅然和不舍。<br /><br />感慨之余,更多的是对他的祝愿。<br /><br />谢珏听了立刻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嗯,我下次一定会先告诉母亲的!”<br /><br />“你不用先告诉我,只要是你自己思考,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就去做,出了什么事情,我跟你父亲为你兜着。”<br /><br />秦九微可以放心跟谢珏这么说。<br /><br />她了解他,他本性善良,不会做出恶事。<br /><br />谢珏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眼睛里闪动着一点亮光。<br /><br />他用力点了点头,“母亲,谢谢你。”<br /><br />秦九微看着他黑亮亮的眼睛,心中不禁软了几分。<br /><br />她夹了一块软糯的豆腐到谢珏的碗里。<br /><br />“好好吃饭,先不要这些,今天晚上睡好一点,明天去了,才有精神见沈夫子。”<br /><br />谢珏立刻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母亲。”<br /><br />随后他立刻埋头吃饭,小脸鼓鼓的,嘴里塞满了饭菜。<br /><br />含糊不清地说道:“真好吃!”<br /><br />桌上人见状,不由轻笑起来。<br /><br />徐宅。<br /><br />书房内,徐清正坐在书案前,手里执着一支毛笔。<br /><br />“再看这一句。”徐夫子坐在一旁,低头指着书卷上的一行字,细细教道。<br /><br />“对仗要工整,字句要押韵,慢慢来,不要着急。”<br /><br />“是,父亲。”<br /><br />“你按照这个,自己写一句。”<br /><br />片刻后,徐夫子走近看了看,摇头。<br /><br />“这句的对仗还算工整,句意却有些不顺畅,重写。”<br /><br />徐清唇角抿着,有些不悦。<br /><br />徐夫子温声道:“诗句要做得出色,得花更多心思。清儿,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别急。”<br /><br />他看着桌上的诗,思绪不由就飘远。<br /><br />“谢景对诗句的理解就很透彻,真是难得,小小年纪,竟有这等才情。”<br /><br />这话让徐清停住了笔,“谢景就那么厉害?你总是夸他。”<br /><br />徐夫子轻叹一声,“清儿,谢景的长处并不只在于他背得快,而是他能从经史中读出别人读不出的东西。”<br /><br />“他的思路清晰,解题巧妙,作诗更是用词精当。这是你目前还需要下功夫的地方。”<br /><br />徐清听着父亲对谢景的连番夸奖,脸色渐渐变得阴沉。<br /><br />手中的笔越握越紧,墨迹在纸上洇开了一小片。<br /><br />心底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怨恨。<br /><br />翌日。<br /><br />一大早上,清澜院就开始忙碌。<br /><br />秦九微站在正堂内,细细叮嘱着丫鬟侍从:“再去检查一下书箱,笔墨纸砚不要忘带。”<br /><br />“马车可备好了吗?再去看看。”<br /><br />小荷打开谢珏的书箱,仔细看了看。<br /><br />“少夫人,都齐了。”<br /><br />“嗯,那就好。”话语刚落,秦九微的神色不由一变。<br /><br />“珏哥儿去哪了?”<br /><br />谢景和谢惊春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br /><br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br /><br />秦九微抬起头,就见谢珏从外头跑进来,小脸上带着急色。<br /><br />“母亲,我差点把这个忘了!”<br /><br />谢珏气喘吁吁地跑到秦九微面前,将玉算盘高高举起给她看。<br /><br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br /><br />这可是母亲送给他的生辰礼物,也是他最宝贝的东西,可不能忘带了!<br /><br />“竟把这个给忘了。”秦九微不由失笑。<br /><br />她转眸,吩咐侍女把玉算盘装到书箱里。<br /><br />夫子收学生,自然是要考核的,就只不知,沈夫子会考谢珏些什么。<br /><br />还是都带着好。<br /><br />见一切准备妥当,秦九微缓缓舒了一口气。<br /><br />谢砚礼此时眉头忽然一皱。<br /><br />走到她身边,伸手搂住她的腰,“我们好像都忘了一件事。”<br /><br />秦九微转头看向他,疑惑道:“什么事?”<br /><br />“那个假夫子。”谢砚礼正色道:“谢珏今日去静远书院,不知何时回来,这件事自然不能让他知道。”<br /><br />秦九微听后,神色也严肃起来。<br /><br />这假夫子,是一定要留下的。<br /><br />他背后之人还没查到。<br /><br />顺着他,也能找到其他线索……<br /><br />“今天先让他休息一天,明天再从长计议吧。”<br /><br />秦九微转头,吩咐侍女去告知他。<br /><br />谢珏将书箱合上盖子,拍了拍手,歪着头问道。<br /><br />“父亲母亲,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br /><br />“母亲就不去了,你一个人去就好。”秦九微轻声说道。<br /><br />“去见见沈夫子,好好表现,记得听夫子的话。”<br /><br />她语气中满是鼓励。<br /><br />这是谢珏第一次外出。<br /><br />他必须要试着迈出这一步,以后才能走得更稳更好。<br /><br />好在,这一次有谢景陪着。<br /><br />总归不会出什么大问题。<br /><br />谢砚礼出声道:“我等会要去文渊阁。”<br /><br />“好吧,那我就跟二哥哥一起了。”谢珏听了,嘴巴微微一撇。<br /><br />秦九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嗯,乖乖听你二哥哥的话。”<br /><br />一个时辰后。<br /><br />谢景和谢珏乘车一路行至静远书院。<br /><br />车夫将车停在山脚,兄弟二人下车后。<br /><br />走过长长的青石小路,一座古朴的书院坐落在山腰。<br /><br />四周围绕着一片片修竹。<br /><br />书院正门匾额上书有“静远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遒劲有力。<br /><br />门口有几位书童正在扫地,见到两人到来,连忙上前行礼。<br /><br />谢景带着谢珏来到一个书堂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响亮的说话声。<br /><br />“那部《周官注》是否仍在架上?”一个低沉而带些磁性的声音。<br /><br />紧接着是谷夫子的声音,“自然在,等会我给你拿。”<br /><br />谢景抬手轻敲了两下门框,唤了一声。<br /><br />“学生谢景,带弟弟来见谷夫子和沈夫子。”<br /><br />门内的声音顿时停下,片刻后,木门被人打开。<br /><br />两人踏进屋中。<br /><br />堂内陈设简朴,书架上整齐摆放着许多古籍。<br /><br />书堂正中的书案后,坐着一名中年男子,神态清朗,双目如炬。<br /><br />身着淡灰色长袍,脸上带着笑,看起来很好相处,正是沈夫子。<br /><br />沈夫子比谷夫子年轻许多,如今不到四十。<br /><br />谷夫子却已经六十。<br /><br />两人抬眸看向谢景和谢珏。<br /><br />目光落到谢珏身上,顿时一怔。<br /><br />谷夫子一脸惊讶。<br /><br />他上下打量了小小的谢珏好几遍,嘴巴微张,半晌才说道:“谢景,这个……就是你弟弟?”<br /><br />这么小!<br /><br />这,这才五岁啊。<br /><br />这样的孩子应该还在开蒙吧。<br /><br />怎么能来书院读书呢?<br /><br />他字认全了吗?<br /><br />之前谢景跟他说,带他弟弟过来。<br /><br />原以为估计会和谢景年岁相差不大,八九岁的样子。<br /><br />谁知,他竟然带了一个奶娃娃过来!<br /><br />谢景看出谷夫子的意思,立刻道:“先生,我弟弟早已开蒙,千字文已经学完。他的记性很好,认字不成问题。”<br /><br />“而且,他对珠算格外擅长,小小年纪便能心算许多复杂的账目。学生这才斗胆带他来,希望沈夫子能稍加指点。”<br /><br />谢珏见状也连忙行礼,脆生生地道:“谢珏见过谷夫子,沈夫子。”<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