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曹叡死了以后,司马懿先是据河南,然后又与蒋济联合,再据河内。<br /><br />可以说,一下子占了中原最精华的地方。<br /><br />虽仍自称魏臣,但实则已经算得上拥兵自重。<br /><br />特别是在面对代表着魏国天子的曹爽,“听调不听宣”都不足以说明司马懿的态度。<br /><br />可谓是既不听调,亦不听宣。<br /><br />只是这种事情,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表面功夫做得再好,都未免落人口实。<br /><br />所以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内部的掌控就必须达到足够的程度。<br /><br />作为魏国元老级人物,司马懿自然不会不深刻明白这一点。<br /><br />故而如今还能留在军中,并且有资格到帅帐中议事的将领,无不是司马懿支持者。<br /><br />司马懿定下弃攻晋阳而东进冀州的策略,除了有人担心上党会不会失守,其余竟是再无异议。<br /><br />待诸将下去准备,司马懿又吩咐道:<br /><br />“让马博士过来。”<br /><br />马钧很快听令而至:<br /><br />“太傅,你找我?”<br /><br />“那石砲……”司马懿顿了一顿,这才继续问道:“打造得如何了?”<br /><br />一提起这个,马钧脸上就露出兴奋之色:<br /><br />“太,太傅请,请放心,下官在洛阳试制多次,早就了……了然于胸,如今定不会误太傅的大事。”<br /><br />司马懿听一这个话,脸上却是露出有些不甘心,又有些惋惜的神色:<br /><br />“吾之大事……唉!马博士,这石砲,还是暂缓打造吧,你现在就回去,把所有的机件都统统毁去。”<br /><br />“记住,是全部毁去,不得有丝毫存留!”<br /><br />听到司马懿的吩咐,马钧不禁一愣,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br /><br />要么……是太傅说错了?<br /><br />“太傅,你是说……说……”<br /><br />马钧本就有口吃,心急之下,口吃的毛病就更是严重起来,连话都说不完整:<br /><br />“毁,毁,毁?”<br /><br />“对,毁去!”<br /><br />司马懿点头,语气坚决:“贼军援军已至,这石砲看来是没有机会用上了。”<br /><br />“吾等军中有石砲之事,在没有对敌之前,需要保密,所以你要把它们彻底销毁!”<br /><br />“贼,贼军已至?”<br /><br />马钧同样是不甘心,此时听到贼人援军已至,他的眼中一暗,只能听令而行。<br /><br />待马钧离开后,司马懿独自一人在帐中呆坐好久,这才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br /><br />“天下大势,已不可扭转矣!”<br /><br />向来注意修心养性魏国太傅,在发出感叹后,在刹那之间,身子竟是有了些许的句偻,面容也跟着染上了一丝颓然。<br /><br />此番数年布局,司马懿心里,未免不是存了力挽狂澜的心思。<br /><br />特别是在汉国丞相诸葛亮死后,汉国还能否像以前那般咄咄逼人,势不可挡,乃是个未知数。<br /><br />毕竟前丞相府长史杨仪叛汉投魏,左骠骑将军魏延又与冯永不和,更别说汉国后宫妇人干政。<br /><br />而轻取上党,更是给了司马懿一种错觉:汉国,说不得要走下坡路了?<br /><br />这一次出兵,特别是进攻太原,看起来是有些冒险,但未必不是一种试探。<br /><br />只要汉国当真内耗不休,那这次出兵就算是冒险成功。<br /><br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明明冯永已经被调离了长安,汉国反应之迅速,仍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br /><br />可以说,关大将军这么快就通过了冠爵谷,到达祁县以南,让司马懿心底油然生出一股无力感,让他不由地对天长叹:<br /><br />“吾不得其时,天意难为啊……”<br /><br />这些年来,一边要独自承受关中的巨大压力,一边又要小心许昌的背刺,委实让他有些心力憔悴。<br /><br />换源app】<br /><br />大汉延熙四年,魏国太傅司马懿袭取上党,又领军攻太原。<br /><br />大汉镇东将军关索率骑军急援太原,司马懿料晋阳不能下,又不欲与关索纠缠,于是从井陉退兵,入冀州。<br /><br />同时,荆州襄阳战事也有了结果。<br /><br />吴国上大将军陆逊,兵围襄阳,利用汉水涨水之际,让长安号临靠汉水岸边,借武侯遗下的搭桥枪,搭桥登城。<br /><br />襄阳守兵本就少,再加上多是布置南边,根本想不到吴人能从水上登上城墙。<br /><br />猝不及防之下,襄阳外城失守。<br /><br />对岸的毌丘俭和胡质等人,虽欲从樊城突破汉水,救援襄阳,奈何魏国水军近乎无。<br /><br />再加上面对的又是吴国水军,以及吴国最知兵势的陆逊。<br /><br />魏军莫要说突破汉水,就是想要乘船至汉水中央,都是一种奢望。<br /><br />站在樊城城头,明知道襄阳外城已经失守,但却是无能为力。<br /><br />数日后,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内城火光黑烟冲天而起……<br /><br />**于大火中的襄阳守将蒲忠,在临死前悲声大呼:<br /><br />“襄阳失守,非吾之罪,罪在毌丘俭!先为贼所欺,后救援不力,实乃大魏之罪人是也!”<br /><br />在众人的陪同下进入襄阳城的陆逊,看着大火中的人影,不由地感叹:<br /><br />“惜哉,如此壮士,奈何为贼子效力?”<br /><br />跟在陆逊身边的马田,看着大火,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br /><br />这时,陆逊转过头来,收敛起感叹之色,脸上换上了笑意:<br /><br />“马先生,若非有你相助,恐怕想要攻下襄阳,还没有那么容易。”<br /><br />马田同样是微微一笑:<br /><br />“上大将军言重了,汉吴两国,互为盟国,相约伐贼,田不遇到此事便罢,但只要遇上了,又岂会有坐而旁观之理?”<br /><br />“先生有心了!”陆逊感慨道,“若是吴汉两国,人人皆如先生这般,又何愁不能早日灭贼?”<br /><br />我不愁啊!<br /><br />以大汉现在的势头,只要内部不出什么问题,灭贼是迟早的事。<br /><br />说不定……<br /><br />马田环视了一下襄阳城,嘿然一笑:<br /><br />“上大将军说的是,只要我们两国,能一直这般精诚合作,贼子必会被剿灭。”<br /><br />听到马田这个话,脸上露出些许憧憬之色,然后又有一丝暗然一闪而过,语气里稍有叹息:<br /><br />“希望我能看到那一日吧。”<br /><br />马田闻言,不禁惊异道:<br /><br />“上大将军何出此言?”<br /><br />沉默了一下,陆逊看向远处正庆贺胜利的将士,喟然一叹,低声道:<br /><br />“吾老矣,再有一年,吾就要至耳顺之年!”<br /><br />马田认真地看了一眼陆逊,但见对方已是双鬓染霜。<br /><br />他在心里掐指一算:<br /><br />魏国司马懿早已是年过六十,吴国陆逊也差不多了,而我们大汉的中都护,才多少岁来着?<br /><br />嗯,反正妥妥地能熬死他们!<br /><br />妥了!<br /><br />马田又看了一眼陆逊,说实在的,吴国其实也有个贤君与大汉中都护年纪相彷来着,可惜是个短命鬼。<br /><br />不,应该说幸好是个短命鬼。<br /><br />察觉到马田屡次看向自己,陆逊有些奇怪地问道:<br /><br />“先生可是有话要说?”<br /><br />马田一惊,生怕对方看出自己的心思,连忙咳了一声:<br /><br />“咳咳,确实是有话欲对上大将军讲,只是不知合不合适。”<br /><br />陆逊笑道:<br /><br />“先生帮了吾这么一个大忙,有话但请讲就是,何须拘束?”<br /><br />马田左右看看,攻入城中的吴国将士,早就争先恐后地跑去抢掠,生怕慢人一步。<br /><br />此时跟在身边的,都是陆逊最信任的亲卫。<br /><br />“上大将军攻破襄阳城,乃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吾陪上大将军入城以来,发现上大将军面容偶有忧色,这是为何?”<br /><br />陆逊似乎是没有想马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如此仔细观察到自己的心思,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对方,并没有立刻回答。<br /><br />看到陆逊的神情,马田连忙说道:<br /><br />“是田孟浪了,不该问上大将军这等问题……”<br /><br />陆逊脸上的喜意已经散去,只见他摆了摆手,略有叹息:<br /><br />“此事没有什么不能说的。”<br /><br />他顿了一顿,目光看向东边,好一会,这才声音低沉地说道:<br /><br />“吾在西边虽取得大胜,但建业那边,却是有国丧明嫡之殇啊!”<br /><br />“若是可以,吾宁愿拿这个襄阳城,换取太子殿下的健康无事……”<br /><br />马田听到这个话,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着。<br /><br />方才我还想着幸好吴国太子是个短命鬼呢!<br /><br />心里想着,马田脸上亦是换上了一副惋惜而略带悲伤的神情:<br /><br />“吾久在江东,亦曾与太子殿下有数面之交,太子殿下爱人好善,有茂美之德。”<br /><br />“太子殿下早逝,江东失贤明储君,非百姓之福啊,惜哉,惜哉!”<br /><br />连连叹息之下,马田又安慰陆逊道:<br /><br />“不过吴主子嗣甚众,听闻皆是出众之辈,想来定能再择贤而立。”<br /><br />陆逊长长地一声叹息:“希望吧……”<br /><br />他与孙登同守武昌数年,两人虽是君臣有别,更别说年纪相差甚远,但却算得上是意气相投。<br /><br />陆逊视太子为明君,孙登视陆逊为贤臣。<br /><br />没想到……唉!<br /><br />陆逊再次叹息,也不知道,陛下会立谁为太子?<br /><br />马田所言的陛下子嗣皆出众之辈,实不过是安慰之语。<br /><br />在陆逊看来,观诸皇子,能与太子相比者,竟无一人。<br /><br />这才是他心里的愁郁所在。<br /><br />只是这个话,自然不能与马田说。<br /><br />看到陆逊失去了说话的兴致,马田对此时襄阳城内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兴趣。<br /><br />他对着陆逊拱了拱手:<br /><br />“上大将军,此间事已了,吾只怕亦不能再久留,不日将要带学生们回大汉,还请上大将军允许。”<br /><br />孙权几个月前从合肥退回,随军的学生们亦跟着返回建业。<br /><br />孙登的病逝,建业城虽然没有大乱,但马田这几年来,交游广泛,又岂会察觉不到建业已经是暗流涌动?<br /><br />所以他打算就立刻带着学生们返回大汉。<br /><br />谁料刚到荆州,恰逢陆逊围攻襄阳。<br /><br />同时关中,准确地说,是中都护送来密信,正好涉及陆逊与襄阳。<br /><br />马田权衡一番后,决定利用学生们的身份,帮忙打探一番。<br /><br />同时相比于孙权攻打合肥,陆逊这位上大将军断绝汉水,围攻襄阳的含金量显然更高。<br /><br />学生们能更好地近距离观察吴国水军的水战水平。<br /><br />马田自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br /><br />果然,在此役中,学生们不但能看到吴人水军如何作战,还能看水军战舰之间,是如何协调的。<br /><br />甚至在马田拿出拱桥枪后,学生们还能登上吴人的最核心战舰长安号,协同吴人作战。<br /><br />可以说,在此役中,是收获满满。<br /><br />虽然他屡次小心试探与查探,也没能确认陆逊究竟有没有与司马懿勾连。<br /><br />但此行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大半。<br /><br />是到了撤退的时候。<br /><br />倒是陆逊,听到马田辞行,脸上竟是有些不舍之色:<br /><br />“先生这就要走了?”<br /><br />“某奉朝廷之命,领学生至江东习操船之术,如今已有数年矣,是该到了回去的时候了,岂敢耽搁?”<br /><br />陆逊执起马田之手,真诚地说道:<br /><br />“先生助我攻破襄阳,我还没有好好道谢呢,若是就这么让先生走了,那岂非显得我太过寡情?”<br /><br />马田哈哈一笑,态度却是潇洒:<br /><br />“上大将军刚破襄阳,汉水之北,仍有强敌,不知还有多少事情等着上大将军去处理呢。”<br /><br />“若是因为田一人之故,误了上大将军的大事,那就真是死罪亦难赎也!”<br /><br />“道谢之事,吾且先记在心里,待上大将军有空,吾再来讨要。”<br /><br />看到马田都这么说了,陆逊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br /><br />何况对方说的也是事实。<br /><br />攻破襄阳仅仅是开始,如何善后,也是一件大事。<br /><br />陆逊看向襄阳城的街道,已经有满脸兴奋的吴军将士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从民宅里出来……<br /><br />他的眉头一皱,终是不好再过多挽留。<br /><br />马田再次拱手:<br /><br />“那某就先告退了。”<br /><br />转身,正好看到不远处的罗宪和傅俭两人,正探头探脑地看向城里,同时似乎还在指指点点。<br /><br />马田走过去,挥了挥手:“走了,有甚好看的?”<br /><br />二人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不看就不看。”<br /><br />待离开一段距离之后,马田这才放缓了脚步,问道:<br /><br />“有什么想法?”<br /><br />“什么想法?”二人面面相视,有些疑惑。<br /><br />“我是说,你二人对吴人在襄阳城的做法有什么想法?”<br /><br />“世人皆诟言曹贼屠城,依我看,那吴人劫城也没什么两样,二者皆可谓贼是也!”<br /><br />傅俭抢先答道。<br /><br />他的大人,是死在吴狗手里,自然不会对吴人有什么好感。<br /><br />就算是被派到吴国求学,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看法。<br /><br />相比于傅俭有些个人化的看法,罗宪倒是更客观一些:<br /><br />“吴军诸营精锐多是将领部曲为主,对外作战,只喜劫掠百姓子女财帛,而攻城野战却是不力,韧性不够。”<br /><br />“故而就算是明知破城之后劫掠会留下后患,陆逊亦不得不按军中诸将之意行事。”<br /><br />“由此可见,吴军诸营之间,协调不足,有各自为战之嫌。以小观大,吴国难成大气。”<br /><br />马田一听,笑了。<br /><br />本站域名<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oxiangg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oxiangge.cc <br /><br />\n\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