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财气养人
('几天过后,刘基回到了京都。<br /><br />自从年初去了松江特区,他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回来了。<br /><br />刘基掀开窗帘,透过马车的车窗望着曾经熟悉的一切,不禁有几分感慨。<br /><br />突然,刘基朝车外喊了一声:<br /><br />“停一下。”<br /><br />刘基叫停马车,然后从马车上走下来,走向一处人声鼎沸的地方。<br /><br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朝廷的一个铺面。<br /><br />今天怎么这么热闹?<br /><br />是在卖什么东西吗?<br /><br />刘基带着疑惑走近,便见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龙。<br /><br />刘基随便找了一个年轻小哥问道:“小哥,这是在买什么东西呢?怎么这么多人排队?”<br /><br />小哥转头看了一眼刘基,道:“老伯,你是从外地来的吧?”<br /><br />刘基呵呵一笑,道:“我是离开了京师半年多了,刚刚回来,所以对京师近来的情况不是很熟悉。”<br /><br />“哦,原来是这样。”<br /><br />年轻小哥恍然,道:“这是报纸,朝廷最近刚推出的,可火爆了,你要不要也排队买一份?保准值!”<br /><br />“报纸?”<br /><br />刘基眉头微微一皱,随后点头道:“好,我也排队买一份看看!”<br /><br />说罢,刘基也排起了队。<br /><br />队伍看着长,但其实速度还挺快,都是交钱拿了一份报纸就走,要么带走,要么直接就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起来。<br /><br />很快就轮到了刘基。<br /><br />“多少钱?”<br /><br />“一蚊钱。”<br /><br />这么便宜?<br /><br />刘基有些惊讶,连忙掏出了两蚊钱递过去,然后迫不及待的接过报纸。<br /><br />“明报?第二期?”<br /><br />刘基看着手中报纸的大标题,不禁莞尔。<br /><br />他已经大概猜到了什么。<br /><br />看样子类似于以前的邸报,但应该不一样,而且他也能猜出这是出自何人之手。<br /><br />然而,当他往下看的时候,他还是被震惊到了。<br /><br />因为报纸的内容可比以前的邸报丰富多了,不仅涵盖了朝廷的时政,京师以及全国各地的趣闻,而且还有一个版面专门介绍生产的知识,这一期介绍的正是甘蔗的种植以及糖的炼制。<br /><br />而且上面都是白话文,通俗易懂。<br /><br />一文钱能够买到这么多知识。<br /><br />简直不要太值!<br /><br />难怪刚刚那小哥极力推荐他买一份看看呢。<br /><br />看来皇上并不是想要靠这个报纸赚钱,而是要通过报纸传递朝廷想传递给天下百姓的讯息和知识。<br /><br />太妙了。<br /><br />刘基拍大腿叫绝,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旁的一位屠夫模样三大五粗的壮汉骂骂咧咧的道:“一期才一章,他娘的,这是故意吊人胃口呢!”<br /><br />刘基闻言,不禁哈哈一笑。<br /><br />回到马车上,刘基一边饶有兴致的看着报纸,一边慢悠悠的往皇宫而去。<br /><br />好有意思。<br /><br />刘基不自觉的就沉浸了进去,可是当他看完《西游记》第二章的时候,他也笑不出来了。<br /><br />美猴王学艺归来,得了名字孙悟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正欲往下看的时候,却到这里出现了一行字:且听下回分解。<br /><br />好在这报纸真是打发时间的神物,不知不觉间便已经来到了皇宫。<br /><br />“臣,拜见皇上!”<br /><br />“起来吧。”<br /><br />行了君臣之礼后,朱元璋上下打量了一眼刘基,啧啧了两声,笑道:“伯温啊,你去了松江特区之后,气色是越来越好了啊。”<br /><br />刘基赶紧回道:“托皇上的福,臣这把老骨头还能撑个几年。”<br /><br />说罢,刘基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转移话题道:“那个报纸?”<br /><br />“看了?”朱元璋眉开眼笑反问道。<br /><br />“嗯。”刘基点头。<br /><br />“你觉得怎么样?”朱元璋又问。<br /><br />“好,非常好!”刘基由衷的赞叹。<br /><br />“没有恭维?”<br /><br />“绝无半点恭维之意,全是肺腑之言!”<br /><br />朱元璋哈哈一笑。<br /><br />笑罢,朱元璋正色问道:“松江府那边怎么样?棉花的问题解决了吗?”<br /><br />“解决了。”<br /><br />刘基回道:“现在外海的渠道已经打通,棉花从外海运回来,加工成布料,然后再出海销售,有了外海的棉花和市场,现在已经实现了产销平衡。”<br /><br />朱元璋点头。<br /><br />对于刘基的回答,朱元璋并不意外。<br /><br />犹记得去年年底去松江特区的时候,朱元璋就被那里的变化吓了一跳,松江特区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虽然脆弱,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没有理由解决不了棉花的问题,不知道如果今年年底再去,会不会又给他惊喜?<br /><br />朱元璋没有深想这些,而是轻叹一口气,道:“伯温啊,凤阳那边又出现了旱灾,你也知道,朝廷库银紧张,再加上今年还要搞煤炭搞钢铁,所以,国库实在是抽不出银子了。”<br /><br />不等朱元璋说出口,刘基主动问道:“还需要多少?”<br /><br />“八十万两。”朱元璋回道。<br /><br />刘基也没有犹豫,道:“应该没有问题,臣回去盘算一下,就给您送过来。”<br /><br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br /><br />银子真是个好东西啊。<br /><br />看看刘基红润的气色,再看看自己这两天苦哈哈的脸色。<br /><br />财气养人啊。<br /><br />朱元璋愈发感受到了白花花银子的美好。<br /><br />不管如何,解决了赈灾银两的难题,朱元璋盘旋在心头的阴霾总算是散去了,对刘基笑道:“伯温啊,你把松江特区搞得很好,这次凤阳赈灾的功劳咱会给你记住的。”<br /><br />“谢皇上!”<br /><br />刘基连忙拜谢,而后道:“这一切都依仗皇上的英明领导,臣只是尽力把皇上交代的做好罢了,万万不敢贪功。”<br /><br />朱元璋点了点头,显然很满意刘基的回答。<br /><br />“对了,你难得回来一趟,和咱去趟书店,如何?”<br /><br />“好啊!”<br /><br />听到这话,刘基的眼神不由得一亮。<br /><br />他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去书店了,不过那也不是他想去就去的,要皇上带他去才行。<br /><br />事实上,刚刚说松江特区依仗皇上的英明领导,多少就有些恭维的味道了,因为这一切的改变,不是因为皇上也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书店的那位……<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oxiangg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oxiangge.cc <br /><br />\n\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