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中唐。<br />
韩愈的嘴角终于彻底撇了下去:“科举文章!齐梁之风当真流毒无穷!”<br />
他愤然提笔,决意要再为古文摇旗呐喊。<br />
另一边。<br />
柳宗元凝神思量片刻,开口道:“我还是修书一封与韩退之。”<br />
至少在推行古文上,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br />
【只可惜,李商隐上岸后令狐楚就撒手人寰了。弥留之际,令狐楚将李商隐叫到身边,嘱他写作遗表,其用意,既见情真,或许又在为这位时运不齐的弟子筹谋。什么感天动地师徒情!】<br />
水镜下的许多人都被感动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商隐遇上这样一位伯乐,可真是三生有幸。”<br />
“令狐楚也很高兴的吧,能发现这样一位才子。”<br />
“他们师徒的感情真好啊不想让老师那么早去世。”<br />
……<br />
众人看得非常有代入感。李宅之中,李商隐也想起了自己这位人生的伯乐,眼中半是怀念半是哀伤:<br />
“老师待我很好,既授我以诗书,又带我外出增长见识,我一身才学,尽是老师深恩。只可惜……”<br />
斯人已去,自己和令狐家又落得这般田地,如何不令人唏嘘?<br />
李商隐颇负才名,二人又是夫妻,王晏媄当然知道自家丈夫与令狐家的渊源,也知他对恩师的感情,心疼地更握紧了他的手,柔声道:“夫君勿要伤心,以后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br />
李商隐看着妻子温柔含情的面庞,心中的悲意冲淡几分,点头微笑:“好,你我二人永不分离。”<br />
令狐家。<br />
不同于李宅之中的温情脉脉,令狐绹从刚开始听就没什么好脸色,此时更是忍不住一拍桌案面带薄怒:“哼!此等小人,枉费我爹一番苦心!”<br />
【再后来,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王茂元也很欣赏李商隐,新科进士,又是位才子,谁不喜欢呢?于是,王茂元将自己的女儿王晏媄许配给李商隐。】<br />
【王晏媄名门闺秀,不同流俗,一心爱慕小李才华,两人婚后的感情十分美满。】<br />
“考中进士,又遇贵人,还娶到了一个名门闺秀,李商隐的运气也太好了吧!”<br />
围观群众羡慕了。<br />
“也不只是运气,人家可是才子,有实力的!”一旁的人接着道。<br />
盛唐。<br />
杜甫忍不住笑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商隐可谓是二喜已俱啊!”<br />
都说文章憎命达,可算又听见了一个达者。<br />
老杜十分欣慰。<br />
令狐家。<br />
令狐绹的脸上阴云密布,后世那些知道内情的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人都不由得别开了脸。<br />
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危机暗藏啊!【但尴尬的是,其时朝堂上有牛李两党,令狐楚属牛党阵营,而王茂元和里的李德裕关系好,是李党成员。】<br />
哈?<br />
正在翻阅奏章的刘彻难得愣了一下,停笔向下面的卫青说道:“他的老师是牛党,他却娶了个李党的妻子?”<br />
虽然为政者忌讳党争这件事,但李商隐这操作……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干好吧!<br />
猪猪大为震撼,再次发问:“这李商隐难道真是个缺心眼?”<br />
被问到的卫青也沉默了一下,他在宫中素来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实在是不能理解李商隐的行为动机。<br />
太极宫。<br />
贞观群臣也对这后面的渊源感到颇为意外:“难道李商隐娶妻之时并不知晓王家和李党的渊源?”<br />
孔颖达说出口连自己都觉得荒谬,果然长孙无忌不赞同地道:“两党之争势同水火,即便王茂元有心隐藏又能藏得多少?两党之间,派系已明。”<br />
“那李商隐,可就犯了两重忌讳了。”<br />
投奔李党臣子,又娶其女,时人眼中,可不是将自己与李党绑得牢牢的么?<br />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默然,以他们这些朝堂顶尖人物的眼光来看,这位小李才子在官场一道上,实在是单纯得很。<br />
盛唐。<br />
杜甫神情顿住:“这……如此行为,世人看来岂非背主?”<br />
中唐。<br />
白居易也懵了一下:“李商隐应下亲事之前,不曾细思过么?”<br />
“岂止是应下亲事之前?”元稹默默补充,“投奔王茂元任下,便已是一步错棋了。”<br />
酒楼。<br />
李商隐的的事先前闹得沸沸扬扬,杜牧自然也有所耳闻,拧眉又哼了一声:“李商隐,没脑子!”<br />
其他吃瓜群众的反应也很强烈,他们前一秒还在感动于令狐楚和李商隐的感天动地师徒情,结果李商隐给他们玩了这么一个展开???<br />
众人纷纷捂脸:“老师尸骨未寒他就投向李党,这不是忘恩负义背德叛主么?”<br />
“李商隐糊涂啊!娶妻之前不能想想么?”<br />
“所以令狐家培植一位新科进士,到头却为李党做了嫁衣?”<br />
“我若是令狐家的人我气死了!”<br />
“最难消受美人恩,贵人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啊!”<br />
而令狐绹听到这里终于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大骂道:“忘却家恩放利偷合,如此诡薄无行之人,天下共弃!”<br />
他满腔怒火,目眦欲裂。父亲爱重李商隐,常将人带在身边,久而久之,令狐绹和这位青年才子也成为了知己好友,二人亦曾诗酒唱和,共论诗文。
韩愈的嘴角终于彻底撇了下去:“科举文章!齐梁之风当真流毒无穷!”<br />
他愤然提笔,决意要再为古文摇旗呐喊。<br />
另一边。<br />
柳宗元凝神思量片刻,开口道:“我还是修书一封与韩退之。”<br />
至少在推行古文上,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br />
【只可惜,李商隐上岸后令狐楚就撒手人寰了。弥留之际,令狐楚将李商隐叫到身边,嘱他写作遗表,其用意,既见情真,或许又在为这位时运不齐的弟子筹谋。什么感天动地师徒情!】<br />
水镜下的许多人都被感动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商隐遇上这样一位伯乐,可真是三生有幸。”<br />
“令狐楚也很高兴的吧,能发现这样一位才子。”<br />
“他们师徒的感情真好啊不想让老师那么早去世。”<br />
……<br />
众人看得非常有代入感。李宅之中,李商隐也想起了自己这位人生的伯乐,眼中半是怀念半是哀伤:<br />
“老师待我很好,既授我以诗书,又带我外出增长见识,我一身才学,尽是老师深恩。只可惜……”<br />
斯人已去,自己和令狐家又落得这般田地,如何不令人唏嘘?<br />
李商隐颇负才名,二人又是夫妻,王晏媄当然知道自家丈夫与令狐家的渊源,也知他对恩师的感情,心疼地更握紧了他的手,柔声道:“夫君勿要伤心,以后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br />
李商隐看着妻子温柔含情的面庞,心中的悲意冲淡几分,点头微笑:“好,你我二人永不分离。”<br />
令狐家。<br />
不同于李宅之中的温情脉脉,令狐绹从刚开始听就没什么好脸色,此时更是忍不住一拍桌案面带薄怒:“哼!此等小人,枉费我爹一番苦心!”<br />
【再后来,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王茂元也很欣赏李商隐,新科进士,又是位才子,谁不喜欢呢?于是,王茂元将自己的女儿王晏媄许配给李商隐。】<br />
【王晏媄名门闺秀,不同流俗,一心爱慕小李才华,两人婚后的感情十分美满。】<br />
“考中进士,又遇贵人,还娶到了一个名门闺秀,李商隐的运气也太好了吧!”<br />
围观群众羡慕了。<br />
“也不只是运气,人家可是才子,有实力的!”一旁的人接着道。<br />
盛唐。<br />
杜甫忍不住笑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商隐可谓是二喜已俱啊!”<br />
都说文章憎命达,可算又听见了一个达者。<br />
老杜十分欣慰。<br />
令狐家。<br />
令狐绹的脸上阴云密布,后世那些知道内情的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人都不由得别开了脸。<br />
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危机暗藏啊!【但尴尬的是,其时朝堂上有牛李两党,令狐楚属牛党阵营,而王茂元和里的李德裕关系好,是李党成员。】<br />
哈?<br />
正在翻阅奏章的刘彻难得愣了一下,停笔向下面的卫青说道:“他的老师是牛党,他却娶了个李党的妻子?”<br />
虽然为政者忌讳党争这件事,但李商隐这操作……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干好吧!<br />
猪猪大为震撼,再次发问:“这李商隐难道真是个缺心眼?”<br />
被问到的卫青也沉默了一下,他在宫中素来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实在是不能理解李商隐的行为动机。<br />
太极宫。<br />
贞观群臣也对这后面的渊源感到颇为意外:“难道李商隐娶妻之时并不知晓王家和李党的渊源?”<br />
孔颖达说出口连自己都觉得荒谬,果然长孙无忌不赞同地道:“两党之争势同水火,即便王茂元有心隐藏又能藏得多少?两党之间,派系已明。”<br />
“那李商隐,可就犯了两重忌讳了。”<br />
投奔李党臣子,又娶其女,时人眼中,可不是将自己与李党绑得牢牢的么?<br />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默然,以他们这些朝堂顶尖人物的眼光来看,这位小李才子在官场一道上,实在是单纯得很。<br />
盛唐。<br />
杜甫神情顿住:“这……如此行为,世人看来岂非背主?”<br />
中唐。<br />
白居易也懵了一下:“李商隐应下亲事之前,不曾细思过么?”<br />
“岂止是应下亲事之前?”元稹默默补充,“投奔王茂元任下,便已是一步错棋了。”<br />
酒楼。<br />
李商隐的的事先前闹得沸沸扬扬,杜牧自然也有所耳闻,拧眉又哼了一声:“李商隐,没脑子!”<br />
其他吃瓜群众的反应也很强烈,他们前一秒还在感动于令狐楚和李商隐的感天动地师徒情,结果李商隐给他们玩了这么一个展开???<br />
众人纷纷捂脸:“老师尸骨未寒他就投向李党,这不是忘恩负义背德叛主么?”<br />
“李商隐糊涂啊!娶妻之前不能想想么?”<br />
“所以令狐家培植一位新科进士,到头却为李党做了嫁衣?”<br />
“我若是令狐家的人我气死了!”<br />
“最难消受美人恩,贵人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啊!”<br />
而令狐绹听到这里终于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大骂道:“忘却家恩放利偷合,如此诡薄无行之人,天下共弃!”<br />
他满腔怒火,目眦欲裂。父亲爱重李商隐,常将人带在身边,久而久之,令狐绹和这位青年才子也成为了知己好友,二人亦曾诗酒唱和,共论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