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节
这么一看,就看完了前五集。<br />
小沈:“……”<br />
你别说,它这东西,还挺、挺好看的。<br />
节奏快,转折不多不少,感情线几乎没有,只有一点悸动,主角两眼一睁就是冰场竞争,摄像在线拍得好看,小孩子们十三四岁掐出水的嫩,那生机勃勃的,让她这个行走的尸体都回温了呢!<br />
小沈:喜欢。<br />
伴着东奥下饭,比赛看完了就看电视剧,等到奥运会结束了,电视剧也来到了大结局。<br />
时间刚刚好,漂亮。<br />
小沈:“花滑原来是这样的!”<br />
还得到了科普!<br />
明年蹲冬奥!<br />
一无所知的状态下看比赛已经够刺激了,现在知道了花滑是什么,明年看比赛岂不是要爽死?!<br />
小沈:一把子期待住了!<br />
·<br />
东京奥运会落幕的时候,褚晓彤的《冰刀之上》也来到了大结局。<br />
主角团队拿下了团体金,也得到了女单金,还有其他的一些奖牌。<br />
这一个故事并未完结,目前只拍到了一场冬奥会的节点。<br />
她踏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是竞技生涯另一阶段的开始。<br />
观众们看得很过瘾,冰迷也将这部剧加进了“科普花滑必备”的选项。<br />
文字、比赛解说、专业科普,这些都有它的受众,而电视剧的受众面要更广,观看者也更多。<br />
所以竞技体育项目的电视剧也好,电影也罢,体育迷既希望能有,更担心主题偏移,剧本对项目理解有误,连基础的技术动作科普都是错的。<br />
这很常见。<br />
或者说,非常常见。<br />
大家对这类剧集的要求甚至不是“拍得优秀”,而是“在你们谈情说爱之余,赛事设定技术基础是正确的,哪怕仅仅批皮恋爱”。<br />
这不费事,只要找一个专业人士来看看剧本就行,导演制片演员总编剧不要乱发挥自己搞创新就行。<br />
可惜连这都做不到。<br />
否则褚晓彤就不会憋着一股气,硬要自己拍这么一部剧出来了。<br />
它可能在某些情节上有夸张,在细节方面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但无人能否认,它是真正以花滑为核心,而非其他,来制作的一部剧。<br />
很好看,特别好看,好看到不仅收视播放拿到了相关榜单的第一,还趁着夏奥的东风,吸引了此时正对竞技项目上瘾的人们——这个时机,真的太巧了!<br />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疫情很烦,”褚晓彤跟丛澜聊天的时候,说话就没那么的官方,不似她在采访里那么谨慎,“夏奥跟冬奥相撞,太罕见了。”<br />
延期这件事,有人欢喜有人忧。放在褚晓彤这里,固然,花滑属于冬奥,不在这次的东京奥运项目里,可是,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半年后的冬奥啊!而且还是自家举办的冬奥!能直接打脸东京的奥运会!<br />
让你们看看泱泱华夏能办出来多么盛大的奥运会!<br />
褚晓彤:“她们说,我这是踩着东奥上位,吸他们的血,笑死了。”<br />
天才的冰迷们,夸褚晓彤这剧播放时机卡得好。<br />
大赛党非常多。<br />
人们其实很难会每年都关注比赛,世锦赛一年一次都不算稀罕了,唯独这个四年一办的奥运会,对国人来讲是“最重要的”。<br />
褚晓彤:“又有两个冬奥综艺找我,我最近超级忙,你训练要注意身体!”<br />
每次她都要反复叮嘱,不厌其烦。<br />
丛澜:“好的知道啦,彤麻麻!”<br />
褚晓彤给她发了个666的红包。<br />
丛澜:“给我钱做什么?”<br />
褚晓彤:“新赛季即将开始,祝你一切顺利啊!六六大顺!”<br />
丛澜愉快收下:“借你吉言!”<br />
电视剧的分账要等上许久才能到,褚晓彤也是来给丛澜报告这个好消息的。<br />
那群人等着褚晓彤赔本,看她哭,没想到东风频来,褚晓彤赚得盆满钵满。<br />
她也用自己的方式给当下的电视剧环境打了个脸,告诉这群高高在上盛产垃圾并把黑锅都推给“观众喜欢”的废物们,不是观众不支持,是你们给的东西,太烂了。<br />
·<br />
时间来到八月之后,b级赛里的夏日杯终于再次举办了!<br />
但这回没让丛澜她们去,参加的是都是二队,jr阶段也是国青队里的“二队”,管汀筠这些“借读生”们去的。<br />
钻石赛也想办,可惜的是种花家防疫政策有点苛刻,对很多运动员来讲都不太方便,他们要趁着今赛季再度开放的各种赛事,来为冬奥做准备。<br />
于是最后干脆转为了国内赛。<br />
但又因为没有瓜队成员参与,哪怕放了一点观众进去,这场比赛也不是很热闹。<br />
九月份的时候,jr开拔外出去参加各种jgp分站赛,sr和部分jr也都排到了定好的b级赛。<br />
雾笛杯虽然不用去争落选冬奥名额,但这个比赛相对来讲比较大,正常参赛也是完全可以的。<br />
俱乐部和省队市队再次开放了自报名b级赛,优先积分高的挑战者系列,冰协会居中协调,为想外出参赛的运动员们提供帮助。<br />
丛澜八月和九月都没比赛,于谨带人去参加jgp的时候,她正在研究怎么搞一个短节目的曲子出来。<br />
“我想自己写哎,”她跟曲矜连麦,“之前写了几个曲子,但一直不太满意,所以就没继续下去了。”<br />
这次挑出来了一个,只是当时就写了半曲。<br />
丛澜:“你给我看看。”<br />
曲矜:“稍等。”丛澜看了看视频对面的曲矜,他好像回国了,背景是一个酒店。<br />
“你不要有压力,其实也不单单找你了,我还问了两个别的朋友。”趁着他低头看谱子,丛澜随意地聊天,“集思广益一下。”<br />
曲矜抬头,笑了笑:“还是会很有压力的。”<br />
丛澜:“你今年给我写曲子了吗?”<br />
曲矜:“写了。”<br />
丛澜好奇:“但你前几个月没跟我说哎,什么样的,能看吗?”<br />
休赛季就应该定下来的,如果到了八月份连曲子都没影儿,运动员不急,教练都要急得冒火。<br />
后续编排也特别费事,这不是能很快完成的工作。<br />
曲矜不知道想起来了什么:“比《皓月》和《17》都差一点,所以没敢给你。”<br />
丛澜:“感觉我在班门弄斧。”<br />
她也会作曲,但太久没搞音乐,生疏了。<br />
曲矜道:“这话就有点过于谦虚了,看完了,我去给你弹一下,你先听听。”<br />
他端起笔记本就往钢琴那边走去。<br />
丛澜:“咦你不是在酒店吗?”<br />
曲矜:“酒店有钢琴,这个屋子里就有。”<br />
他的演奏会加入个人的处理,同一个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给出不同的颜色。<br />
丛澜挺喜欢听曲矜的钢琴演奏,隔着不太好的收音,也能听出来他的技巧。<br />
“收回那句话。”听完后,丛澜说道。<br />
曲矜一下子没明白什么意思:“嗯?”<br />
丛澜:“我写得还不赖。”<br />
虽然才一半,算不上一个完整的。<br />
一愣后蓦地一笑,曲矜连连点头:“何止是不赖。”<br />
·<br />
反复斟酌又跟三人不断修改,最后丛澜作曲的谱子终于完成了。<br />
并且顺道被曲矜接了改编的工作,会给她加工成适合短节目的编曲。<br />
只是最终的效果还得丛澜找人去做。<br />
曲矜:“有名字吗?”<br />
丛澜点头:“有啊。”<br />
彼时九月下旬,jgp已经比到了第五站,雾笛杯也刚刚结束。<br />
“叫做《降临》。”新赛季征战冬奥的短曲,叫做《降临》。<br />
·<br />
十月的亚洲公开赛里,参赛者不少,这还是一场带观众的压力测试赛。<br />
据说是张简方竭力申请下来的。<br />
雪上项目那里也会带观众,不过他们的人在室外。<br />
这次在首都体育馆,是室内。<br />
翻新后的场馆真的完全不一样了,丛澜进来后差点没敢认。<br />
壳子还是那么个壳子,里面的设备和重新规划的装修,说是给改了个新馆都无人质疑。<br />
她仰着脖子:“这个天幕,疯了,张总想了八百年的东西,原来给了冬奥。”
小沈:“……”<br />
你别说,它这东西,还挺、挺好看的。<br />
节奏快,转折不多不少,感情线几乎没有,只有一点悸动,主角两眼一睁就是冰场竞争,摄像在线拍得好看,小孩子们十三四岁掐出水的嫩,那生机勃勃的,让她这个行走的尸体都回温了呢!<br />
小沈:喜欢。<br />
伴着东奥下饭,比赛看完了就看电视剧,等到奥运会结束了,电视剧也来到了大结局。<br />
时间刚刚好,漂亮。<br />
小沈:“花滑原来是这样的!”<br />
还得到了科普!<br />
明年蹲冬奥!<br />
一无所知的状态下看比赛已经够刺激了,现在知道了花滑是什么,明年看比赛岂不是要爽死?!<br />
小沈:一把子期待住了!<br />
·<br />
东京奥运会落幕的时候,褚晓彤的《冰刀之上》也来到了大结局。<br />
主角团队拿下了团体金,也得到了女单金,还有其他的一些奖牌。<br />
这一个故事并未完结,目前只拍到了一场冬奥会的节点。<br />
她踏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是竞技生涯另一阶段的开始。<br />
观众们看得很过瘾,冰迷也将这部剧加进了“科普花滑必备”的选项。<br />
文字、比赛解说、专业科普,这些都有它的受众,而电视剧的受众面要更广,观看者也更多。<br />
所以竞技体育项目的电视剧也好,电影也罢,体育迷既希望能有,更担心主题偏移,剧本对项目理解有误,连基础的技术动作科普都是错的。<br />
这很常见。<br />
或者说,非常常见。<br />
大家对这类剧集的要求甚至不是“拍得优秀”,而是“在你们谈情说爱之余,赛事设定技术基础是正确的,哪怕仅仅批皮恋爱”。<br />
这不费事,只要找一个专业人士来看看剧本就行,导演制片演员总编剧不要乱发挥自己搞创新就行。<br />
可惜连这都做不到。<br />
否则褚晓彤就不会憋着一股气,硬要自己拍这么一部剧出来了。<br />
它可能在某些情节上有夸张,在细节方面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但无人能否认,它是真正以花滑为核心,而非其他,来制作的一部剧。<br />
很好看,特别好看,好看到不仅收视播放拿到了相关榜单的第一,还趁着夏奥的东风,吸引了此时正对竞技项目上瘾的人们——这个时机,真的太巧了!<br />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疫情很烦,”褚晓彤跟丛澜聊天的时候,说话就没那么的官方,不似她在采访里那么谨慎,“夏奥跟冬奥相撞,太罕见了。”<br />
延期这件事,有人欢喜有人忧。放在褚晓彤这里,固然,花滑属于冬奥,不在这次的东京奥运项目里,可是,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半年后的冬奥啊!而且还是自家举办的冬奥!能直接打脸东京的奥运会!<br />
让你们看看泱泱华夏能办出来多么盛大的奥运会!<br />
褚晓彤:“她们说,我这是踩着东奥上位,吸他们的血,笑死了。”<br />
天才的冰迷们,夸褚晓彤这剧播放时机卡得好。<br />
大赛党非常多。<br />
人们其实很难会每年都关注比赛,世锦赛一年一次都不算稀罕了,唯独这个四年一办的奥运会,对国人来讲是“最重要的”。<br />
褚晓彤:“又有两个冬奥综艺找我,我最近超级忙,你训练要注意身体!”<br />
每次她都要反复叮嘱,不厌其烦。<br />
丛澜:“好的知道啦,彤麻麻!”<br />
褚晓彤给她发了个666的红包。<br />
丛澜:“给我钱做什么?”<br />
褚晓彤:“新赛季即将开始,祝你一切顺利啊!六六大顺!”<br />
丛澜愉快收下:“借你吉言!”<br />
电视剧的分账要等上许久才能到,褚晓彤也是来给丛澜报告这个好消息的。<br />
那群人等着褚晓彤赔本,看她哭,没想到东风频来,褚晓彤赚得盆满钵满。<br />
她也用自己的方式给当下的电视剧环境打了个脸,告诉这群高高在上盛产垃圾并把黑锅都推给“观众喜欢”的废物们,不是观众不支持,是你们给的东西,太烂了。<br />
·<br />
时间来到八月之后,b级赛里的夏日杯终于再次举办了!<br />
但这回没让丛澜她们去,参加的是都是二队,jr阶段也是国青队里的“二队”,管汀筠这些“借读生”们去的。<br />
钻石赛也想办,可惜的是种花家防疫政策有点苛刻,对很多运动员来讲都不太方便,他们要趁着今赛季再度开放的各种赛事,来为冬奥做准备。<br />
于是最后干脆转为了国内赛。<br />
但又因为没有瓜队成员参与,哪怕放了一点观众进去,这场比赛也不是很热闹。<br />
九月份的时候,jr开拔外出去参加各种jgp分站赛,sr和部分jr也都排到了定好的b级赛。<br />
雾笛杯虽然不用去争落选冬奥名额,但这个比赛相对来讲比较大,正常参赛也是完全可以的。<br />
俱乐部和省队市队再次开放了自报名b级赛,优先积分高的挑战者系列,冰协会居中协调,为想外出参赛的运动员们提供帮助。<br />
丛澜八月和九月都没比赛,于谨带人去参加jgp的时候,她正在研究怎么搞一个短节目的曲子出来。<br />
“我想自己写哎,”她跟曲矜连麦,“之前写了几个曲子,但一直不太满意,所以就没继续下去了。”<br />
这次挑出来了一个,只是当时就写了半曲。<br />
丛澜:“你给我看看。”<br />
曲矜:“稍等。”丛澜看了看视频对面的曲矜,他好像回国了,背景是一个酒店。<br />
“你不要有压力,其实也不单单找你了,我还问了两个别的朋友。”趁着他低头看谱子,丛澜随意地聊天,“集思广益一下。”<br />
曲矜抬头,笑了笑:“还是会很有压力的。”<br />
丛澜:“你今年给我写曲子了吗?”<br />
曲矜:“写了。”<br />
丛澜好奇:“但你前几个月没跟我说哎,什么样的,能看吗?”<br />
休赛季就应该定下来的,如果到了八月份连曲子都没影儿,运动员不急,教练都要急得冒火。<br />
后续编排也特别费事,这不是能很快完成的工作。<br />
曲矜不知道想起来了什么:“比《皓月》和《17》都差一点,所以没敢给你。”<br />
丛澜:“感觉我在班门弄斧。”<br />
她也会作曲,但太久没搞音乐,生疏了。<br />
曲矜道:“这话就有点过于谦虚了,看完了,我去给你弹一下,你先听听。”<br />
他端起笔记本就往钢琴那边走去。<br />
丛澜:“咦你不是在酒店吗?”<br />
曲矜:“酒店有钢琴,这个屋子里就有。”<br />
他的演奏会加入个人的处理,同一个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给出不同的颜色。<br />
丛澜挺喜欢听曲矜的钢琴演奏,隔着不太好的收音,也能听出来他的技巧。<br />
“收回那句话。”听完后,丛澜说道。<br />
曲矜一下子没明白什么意思:“嗯?”<br />
丛澜:“我写得还不赖。”<br />
虽然才一半,算不上一个完整的。<br />
一愣后蓦地一笑,曲矜连连点头:“何止是不赖。”<br />
·<br />
反复斟酌又跟三人不断修改,最后丛澜作曲的谱子终于完成了。<br />
并且顺道被曲矜接了改编的工作,会给她加工成适合短节目的编曲。<br />
只是最终的效果还得丛澜找人去做。<br />
曲矜:“有名字吗?”<br />
丛澜点头:“有啊。”<br />
彼时九月下旬,jgp已经比到了第五站,雾笛杯也刚刚结束。<br />
“叫做《降临》。”新赛季征战冬奥的短曲,叫做《降临》。<br />
·<br />
十月的亚洲公开赛里,参赛者不少,这还是一场带观众的压力测试赛。<br />
据说是张简方竭力申请下来的。<br />
雪上项目那里也会带观众,不过他们的人在室外。<br />
这次在首都体育馆,是室内。<br />
翻新后的场馆真的完全不一样了,丛澜进来后差点没敢认。<br />
壳子还是那么个壳子,里面的设备和重新规划的装修,说是给改了个新馆都无人质疑。<br />
她仰着脖子:“这个天幕,疯了,张总想了八百年的东西,原来给了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