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农业。”<br />
“那就选农业吧。”<br />
周乐:“……”这么快就做了决定,不觉得自己太草率了吗?<br />
第132章<br />
周乐劝他慎重, 但看他坚定的模样,就知道劝也没用了。<br />
伸手拍了拍三师兄的肩膀,“你愿意做就去做吧, 只要你开心就好。”<br />
陆明朗把她的手拍来, “你擅长的不是做饭吗?不考虑一下?”<br />
周乐顿时就想到后世某个很有名的广告,这会儿应该还没有那个地方吧?<br />
再说了, 会做饭就要学做饭吗?那也太无趣了, 她在万兽峰的时候,也不是天天做饭的。<br />
就是二师兄也不是天天给人看病, 三五不时的溜下山玩一圈才回来。<br />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 周乐都还纠结了一会儿, 不过师父说得对, 选外语专业挺好的, 有师父罩着, 也挺好的。<br />
“那我还是选外语吧, 我要跟着师父。”<br />
陆明朗正要说话, 董筱竹走了进来,她看了一眼旁边的那一摞书, 立马就猜到了, “你们都知道了,我还想告诉你们来着, 现在看来不用了。”<br />
“你家人通知你了?”<br />
董筱竹点了点头,很是自来熟的坐了下来, “我妈跟我打过电话了,她说要是高考真落实了, 就让我考回京市去。周乐,你说高考真的要恢复了吗?”<br />
被突然点名, 周乐也愣了一下,“应该会吧,我听说大领导的意向很强烈。”<br />
这个消息到底还是传开了,赵秀梅在大树下给老姐妹放收音机的时候,都能听到中央广播电台里的报道。<br />
她们别的不懂,可上头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是能懂的。<br />
“这是什么意思?高考要恢复了?”<br />
“我听着好像是这个意思,那以后咱们家里的孩子都可以参加高考了。”<br />
赵秀梅翻了个白眼,“想高考也得考上高中再说啊。”<br />
她们觉得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知青们却是坐不住了,赵秀梅一放收音机,他们也凑了过来。<br />
高考啊,那可是断了好多年的高考。<br />
不管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大家心里都开始有了想法,隔三差五的就请假进城一趟。<br />
木林县本来就是小县城,就只有一间新华书店,店老板被他们一问,也是摇了摇头。<br />
本来资料就不多,这两天中央的广播一出来,县城里好多人都过来,说是要买复习资料,那书本来就不多,早就卖完了。<br />
不过也答应他们会进一些书过来,能不能买到,就看他们自己的了,毕竟木林县的高中生也不算少。<br />
听过广播后,知青们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毕竟这事只是上面的领导在讨论,还没有落实下来,手里拿着书也看不进去。<br />
毕竟具体的章程并没有落实下来。<br />
万一只是空欢喜一场,万一他们没有资格去考试。有太多的不确定了,厂子里进程都慢了下来,闹得大队长不得不召开会议,让他们静下心来。<br />
他们恍然大悟,高考这事,说到底只是上面在讨论,能不能定下来两说,他们要是再不工作,大队部可真要把他们给开了。<br />
这样的声音也逐渐小了下去,至少明面上没有人再说了。<br />
可随着上面把下发的招生报告收了上去,众人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工农兵大学靠得是群众推荐,现在把这些招生报告撤了回去,是不是代表高考这事能定下来了。<br />
穗城秋交会开始的时候,这次秦厂长他们打申请的时候,这次没让周乐再跟着,周乐的位置换成了大队长,让他代表小河大队鹌鹑蛋加工厂过去。<br />
临走前,几位厂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可以的。<br />
秦厂长还偷偷把周乐拉到一旁,高考的事情愈演愈烈,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了,这次大领导的决心很强烈,这事基本可以落实。<br />
幸亏当初没给小周写推荐信,工农兵大学和高考完全不一样。<br />
“我看这事能成,小周啊,你那么聪明,加把劲儿,到时候给咱们考个状元回来。”<br />
“这事还没成呢。”<br />
“肯定能成,我们相信你。”秦厂长对周乐那是信心十足,他觉得就没有小周同志办不成的事儿。<br />
十月份中央广播电台正式通知,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br />
收音机里的声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就像是一声惊雷,唤醒了他们沉睡的梦。<br />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也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来决定。<br />
知青们喜极而泣,纷纷抱头痛哭。<br />
与此同时,各家报社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印了出来,木林县的报纸在出来的第二天,几乎就被人抢光了,让报社不得不加印一批。<br />
好多人都拿着报纸哭作一团。<br />
新华书店的门槛都在被人踩烂了,书本子都被抢售一空,复习资料更是一本难求。<br />
大批的人涌到木林县所在的教育局去报名,小河大队动作比红星公社其他大队都要快,周乐直接申请了拖拉机把符合报名的人送过去,即便是这样,等他们到的时候,门口都是人,挤到挤不进去。<br />
里面的人也没办法出来,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出来调节,加班加点的帮着他们办了,等周乐他们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去。<br />
周爱民又开着拖拉机把他们拉了回去,坐在拖拉机上,个个红光满面,不知道谁带头唱起了歌,所有人都跟着唱了起来,周乐也跟着一起哼了两句。<br />
等第二天,大队里的知青又冲进了新华书店,却被告知有关高考的资料都被人抢光了。<br />
店老板也是毫无办法,“现在各个地方的人都在备战高考,哪里还有资料哦。”<br />
脑子灵活点的还跑到废品收购站去碰碰运气,可也没有什么收获。<br />
买到资料的如获至宝,没买到的只能失落而归。<br />
县城的中学也是欣喜不已,他们还提出免费帮已经毕业的学生补习,可这些跟知青们没有关系,毕竟他们不是县城中学毕业的学生。<br />
去不了人家的补习班,也拿不到人家的资料,他们心里焦急却毫无办法。<br />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扰得大家心里不得安宁,更别提工作的事情了。<br />
大队长去参加交流会了,临时受命的大队支书周有粮也急得要命,这高考是重要,可生产也同样重要啊,难道就不管了?<br />
看他急得嘴巴都起泡了,周乐便想了个办法,干脆他们大队也组织一个培训班,白天让知青们上工,晚上在培训班里学习。地点就定在大队的小学,也不耽误学校的孩子上课。<br />
“办法倒是好,可是我们哪来的教材啊?”周有粮愁得只薅头发,他负责抓大队思想工作,这大事都是大队长拿主意,实在不行也是大家伙商量着来。<br />
平时还行,可这高考事情不小,他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br />
“我有。”周乐直接把那一整套教材都拿了出来,看得大队支书眼睛都瞪圆了。<br />
会记周有财也凑了过来,还仔细的数了数。<br />
“乐丫头,你哪来的?”<br />
“托京市的熟人买的。”<br />
周乐只说了老黄曾经帮过她,她也暗中帮过老黄,他们两个人现在也有联系。<br />
老黄现在是大学老师了,对他们来说也了不得,周乐能和他有联系,两个人也只是高兴。<br />
“那没有老师怎么办?”周有粮还是犯愁。<br />
“大家都是老师,擅长数学的当数学老师,擅长语文的当语文老师,我外语不错,可以当外语老师。”<br />
她一个人学习也有点无聊,三师兄不爱说话,跟他一起学更无聊,不如大家一会儿学习好了。<br />
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她教过几位厂长外语,可以说得上有经验了。<br />
大队几个干部跟周乐商量了一些细节,确定下来之后,由周乐把这个计划告诉给了大家,原本还焦急的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看着周乐的目光也带着感激。<br />
由周乐担任临时负责人,把大家组织起来。<br />
“我的外语不错,这次由我来教授大家的外语,如果有其他科目不错的,也可以自愿报名当老师,帮助他人的同时,巩固自己的知识。”<br />
其他知青倒是愿意,可他们根本就没有参加过高考,不知道流程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还怎么去教别人。<br />
周乐看了一下众人,“那这样吧,咱们慢慢来,先学着,到时候看谁擅长什么,再决定吧。”<br />
众人也同意,学着学着不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了。<br />
就这样,小河大队成立了一个临时的高考培训班,知青和大队里的人加起来也有十来个人,大家白天上工晚上去大队的小学上课,关系都和谐了起来。<br />
周乐说是担任负责人,也只是一个名头,就是和大家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再互相讨论。<br />
然后还要把每天的难题或者做的最多的错题写到黑板上,方便增加印象。<br />
人多自然也能带动学习的氛围,她不仅有高考复习书,还有高中课本,也拿了出来给大家一起用。<br />
有书的看书,没有书的就把那些内容抄下来死记硬背。<br />
在参加高考之前,他们还有一个省预考,只有预考合格的人才能参加高考。<br />
消息十月份才公布,十一月份就要预考,留给他们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几天,原本预定的是下工后去学校学习两个小时左右,可谁也不敢走,拿着本子能多做一道题就多做一道。<br />
赵秀梅不放心,也跟了过来,她也不说话,就拿着夹子和毛线,借着教室的灯光多勾两个发夹。<br />
许三英也跟了过来,她也不太放心陆明朗,那腿才刚刚好,就怕出个什么意外。<br />
为了自己的闺女,赵秀梅把家里的收音机都贡献出来了,就放在讲台上,每天再给那些人听个半个小时的广播,多学习学习政治思想。<br />
其他大队的知青知道了,也向自己的大队申请弄一个学习班,可别的大队哪里有小河大队这条件,自然是弄不起来的。那些知青一商量,只好过来找小河大队的领导,他们也希望能加入到这个学习班里,哪怕是给钱都行。<br />
大队支书就找周乐商量,毕竟是她组织起来的,他们倒不反对这些知青过来,但也要遵守他们的规矩,教室肯定是优先给小河大队的人使用,其他人可以自己带板凳,资料的话可以给他们抄,但是要安静。<br />
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为了参加高考,哪怕先前有摩擦的人都冰释前嫌了,这个时候因为口角争执,反而是在浪费时间。<br />
周边的大队不管是不是知青,只要是报了名的都凑过来了,短短几天,就差不多有了一百多人。教室坐不下,就坐外面,遇到不会的难题,大家一起讨论,一时间关系也是十分的融洽。<br />
周乐既然决定选择外语系,跟着师父,她肯定是要考外语的,外语的参考资料师父也给寄了过来。<br />
外语是不计入总分的,只作为参考录取。<br />
董筱竹纠结了半天,在周乐和陆明朗的专业上挑选了一下,只犹豫了一秒,就决定跟着周乐走。
“那就选农业吧。”<br />
周乐:“……”这么快就做了决定,不觉得自己太草率了吗?<br />
第132章<br />
周乐劝他慎重, 但看他坚定的模样,就知道劝也没用了。<br />
伸手拍了拍三师兄的肩膀,“你愿意做就去做吧, 只要你开心就好。”<br />
陆明朗把她的手拍来, “你擅长的不是做饭吗?不考虑一下?”<br />
周乐顿时就想到后世某个很有名的广告,这会儿应该还没有那个地方吧?<br />
再说了, 会做饭就要学做饭吗?那也太无趣了, 她在万兽峰的时候,也不是天天做饭的。<br />
就是二师兄也不是天天给人看病, 三五不时的溜下山玩一圈才回来。<br />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 周乐都还纠结了一会儿, 不过师父说得对, 选外语专业挺好的, 有师父罩着, 也挺好的。<br />
“那我还是选外语吧, 我要跟着师父。”<br />
陆明朗正要说话, 董筱竹走了进来,她看了一眼旁边的那一摞书, 立马就猜到了, “你们都知道了,我还想告诉你们来着, 现在看来不用了。”<br />
“你家人通知你了?”<br />
董筱竹点了点头,很是自来熟的坐了下来, “我妈跟我打过电话了,她说要是高考真落实了, 就让我考回京市去。周乐,你说高考真的要恢复了吗?”<br />
被突然点名, 周乐也愣了一下,“应该会吧,我听说大领导的意向很强烈。”<br />
这个消息到底还是传开了,赵秀梅在大树下给老姐妹放收音机的时候,都能听到中央广播电台里的报道。<br />
她们别的不懂,可上头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是能懂的。<br />
“这是什么意思?高考要恢复了?”<br />
“我听着好像是这个意思,那以后咱们家里的孩子都可以参加高考了。”<br />
赵秀梅翻了个白眼,“想高考也得考上高中再说啊。”<br />
她们觉得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知青们却是坐不住了,赵秀梅一放收音机,他们也凑了过来。<br />
高考啊,那可是断了好多年的高考。<br />
不管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大家心里都开始有了想法,隔三差五的就请假进城一趟。<br />
木林县本来就是小县城,就只有一间新华书店,店老板被他们一问,也是摇了摇头。<br />
本来资料就不多,这两天中央的广播一出来,县城里好多人都过来,说是要买复习资料,那书本来就不多,早就卖完了。<br />
不过也答应他们会进一些书过来,能不能买到,就看他们自己的了,毕竟木林县的高中生也不算少。<br />
听过广播后,知青们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毕竟这事只是上面的领导在讨论,还没有落实下来,手里拿着书也看不进去。<br />
毕竟具体的章程并没有落实下来。<br />
万一只是空欢喜一场,万一他们没有资格去考试。有太多的不确定了,厂子里进程都慢了下来,闹得大队长不得不召开会议,让他们静下心来。<br />
他们恍然大悟,高考这事,说到底只是上面在讨论,能不能定下来两说,他们要是再不工作,大队部可真要把他们给开了。<br />
这样的声音也逐渐小了下去,至少明面上没有人再说了。<br />
可随着上面把下发的招生报告收了上去,众人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工农兵大学靠得是群众推荐,现在把这些招生报告撤了回去,是不是代表高考这事能定下来了。<br />
穗城秋交会开始的时候,这次秦厂长他们打申请的时候,这次没让周乐再跟着,周乐的位置换成了大队长,让他代表小河大队鹌鹑蛋加工厂过去。<br />
临走前,几位厂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可以的。<br />
秦厂长还偷偷把周乐拉到一旁,高考的事情愈演愈烈,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了,这次大领导的决心很强烈,这事基本可以落实。<br />
幸亏当初没给小周写推荐信,工农兵大学和高考完全不一样。<br />
“我看这事能成,小周啊,你那么聪明,加把劲儿,到时候给咱们考个状元回来。”<br />
“这事还没成呢。”<br />
“肯定能成,我们相信你。”秦厂长对周乐那是信心十足,他觉得就没有小周同志办不成的事儿。<br />
十月份中央广播电台正式通知,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br />
收音机里的声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就像是一声惊雷,唤醒了他们沉睡的梦。<br />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也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来决定。<br />
知青们喜极而泣,纷纷抱头痛哭。<br />
与此同时,各家报社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印了出来,木林县的报纸在出来的第二天,几乎就被人抢光了,让报社不得不加印一批。<br />
好多人都拿着报纸哭作一团。<br />
新华书店的门槛都在被人踩烂了,书本子都被抢售一空,复习资料更是一本难求。<br />
大批的人涌到木林县所在的教育局去报名,小河大队动作比红星公社其他大队都要快,周乐直接申请了拖拉机把符合报名的人送过去,即便是这样,等他们到的时候,门口都是人,挤到挤不进去。<br />
里面的人也没办法出来,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出来调节,加班加点的帮着他们办了,等周乐他们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去。<br />
周爱民又开着拖拉机把他们拉了回去,坐在拖拉机上,个个红光满面,不知道谁带头唱起了歌,所有人都跟着唱了起来,周乐也跟着一起哼了两句。<br />
等第二天,大队里的知青又冲进了新华书店,却被告知有关高考的资料都被人抢光了。<br />
店老板也是毫无办法,“现在各个地方的人都在备战高考,哪里还有资料哦。”<br />
脑子灵活点的还跑到废品收购站去碰碰运气,可也没有什么收获。<br />
买到资料的如获至宝,没买到的只能失落而归。<br />
县城的中学也是欣喜不已,他们还提出免费帮已经毕业的学生补习,可这些跟知青们没有关系,毕竟他们不是县城中学毕业的学生。<br />
去不了人家的补习班,也拿不到人家的资料,他们心里焦急却毫无办法。<br />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扰得大家心里不得安宁,更别提工作的事情了。<br />
大队长去参加交流会了,临时受命的大队支书周有粮也急得要命,这高考是重要,可生产也同样重要啊,难道就不管了?<br />
看他急得嘴巴都起泡了,周乐便想了个办法,干脆他们大队也组织一个培训班,白天让知青们上工,晚上在培训班里学习。地点就定在大队的小学,也不耽误学校的孩子上课。<br />
“办法倒是好,可是我们哪来的教材啊?”周有粮愁得只薅头发,他负责抓大队思想工作,这大事都是大队长拿主意,实在不行也是大家伙商量着来。<br />
平时还行,可这高考事情不小,他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br />
“我有。”周乐直接把那一整套教材都拿了出来,看得大队支书眼睛都瞪圆了。<br />
会记周有财也凑了过来,还仔细的数了数。<br />
“乐丫头,你哪来的?”<br />
“托京市的熟人买的。”<br />
周乐只说了老黄曾经帮过她,她也暗中帮过老黄,他们两个人现在也有联系。<br />
老黄现在是大学老师了,对他们来说也了不得,周乐能和他有联系,两个人也只是高兴。<br />
“那没有老师怎么办?”周有粮还是犯愁。<br />
“大家都是老师,擅长数学的当数学老师,擅长语文的当语文老师,我外语不错,可以当外语老师。”<br />
她一个人学习也有点无聊,三师兄不爱说话,跟他一起学更无聊,不如大家一会儿学习好了。<br />
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她教过几位厂长外语,可以说得上有经验了。<br />
大队几个干部跟周乐商量了一些细节,确定下来之后,由周乐把这个计划告诉给了大家,原本还焦急的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看着周乐的目光也带着感激。<br />
由周乐担任临时负责人,把大家组织起来。<br />
“我的外语不错,这次由我来教授大家的外语,如果有其他科目不错的,也可以自愿报名当老师,帮助他人的同时,巩固自己的知识。”<br />
其他知青倒是愿意,可他们根本就没有参加过高考,不知道流程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还怎么去教别人。<br />
周乐看了一下众人,“那这样吧,咱们慢慢来,先学着,到时候看谁擅长什么,再决定吧。”<br />
众人也同意,学着学着不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了。<br />
就这样,小河大队成立了一个临时的高考培训班,知青和大队里的人加起来也有十来个人,大家白天上工晚上去大队的小学上课,关系都和谐了起来。<br />
周乐说是担任负责人,也只是一个名头,就是和大家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再互相讨论。<br />
然后还要把每天的难题或者做的最多的错题写到黑板上,方便增加印象。<br />
人多自然也能带动学习的氛围,她不仅有高考复习书,还有高中课本,也拿了出来给大家一起用。<br />
有书的看书,没有书的就把那些内容抄下来死记硬背。<br />
在参加高考之前,他们还有一个省预考,只有预考合格的人才能参加高考。<br />
消息十月份才公布,十一月份就要预考,留给他们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几天,原本预定的是下工后去学校学习两个小时左右,可谁也不敢走,拿着本子能多做一道题就多做一道。<br />
赵秀梅不放心,也跟了过来,她也不说话,就拿着夹子和毛线,借着教室的灯光多勾两个发夹。<br />
许三英也跟了过来,她也不太放心陆明朗,那腿才刚刚好,就怕出个什么意外。<br />
为了自己的闺女,赵秀梅把家里的收音机都贡献出来了,就放在讲台上,每天再给那些人听个半个小时的广播,多学习学习政治思想。<br />
其他大队的知青知道了,也向自己的大队申请弄一个学习班,可别的大队哪里有小河大队这条件,自然是弄不起来的。那些知青一商量,只好过来找小河大队的领导,他们也希望能加入到这个学习班里,哪怕是给钱都行。<br />
大队支书就找周乐商量,毕竟是她组织起来的,他们倒不反对这些知青过来,但也要遵守他们的规矩,教室肯定是优先给小河大队的人使用,其他人可以自己带板凳,资料的话可以给他们抄,但是要安静。<br />
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为了参加高考,哪怕先前有摩擦的人都冰释前嫌了,这个时候因为口角争执,反而是在浪费时间。<br />
周边的大队不管是不是知青,只要是报了名的都凑过来了,短短几天,就差不多有了一百多人。教室坐不下,就坐外面,遇到不会的难题,大家一起讨论,一时间关系也是十分的融洽。<br />
周乐既然决定选择外语系,跟着师父,她肯定是要考外语的,外语的参考资料师父也给寄了过来。<br />
外语是不计入总分的,只作为参考录取。<br />
董筱竹纠结了半天,在周乐和陆明朗的专业上挑选了一下,只犹豫了一秒,就决定跟着周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