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伸了个懒腰,“今天不行,今天做了好多,累死了,下次休息的时候帮你们做的,胳膊都酸了。”<br />
董筱竹极其有眼色的伸手替周乐揉了肩膀,其他两个姑娘也凑了过来,不知道谁伸手挠了周乐的痒,后面就嘻嘻哈哈的闹成了一团。<br />
周一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目光若有似无的往周乐身上瞅,不知道她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法。<br />
下课后周乐就去找了校长,跟他说出了自己的方法。<br />
“捐赠外语书?”校长示意周乐继续说下去。<br />
“我是这样想的,成立外语角的初衷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外语,既然是学习,书籍肯定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本子笔之类的,那些厂子都愿意为我们学校捐赠。”<br />
捐赠书籍和本子什么的,校长倒是不反对,可就是担心这事会不会不好,而且外语书可不便宜,周乐说的好像很轻松似的,万一到时候这事说出去了,人家厂子又反悔了,那还不是学校要承担责任。<br />
“这个您放心好了,我也是那些厂子的员工,这些事情我还是可以作主的。”<br />
见校长还是有些不信,周乐只得把自己的那些工作证拿出来,看着上面盖的章,校长看向周乐的目光都不一样了。<br />
“那你的意思是,同意之前的那些工农兵大学生加入外语角?”<br />
“是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被推荐上大学,他们自然也是有自己的长处,我们更应该让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优点。只是这样的话,外语角那里还是要扩大一些,或者是让大家错开使用时间。”<br />
周乐觉得最好是错开使用,再选择一天让双方进行外语辩论,最好都是用外语交流,提升大家的语感。<br />
这个结果公布出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里面自然也包含了大家的不服输心理,都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br />
甚至双方还约定了,一个月后他们要进行外语辩论,看看谁的提升更大。<br />
这事定下来之后,周乐又趁着课余时间去书店采购书籍,她倒是想让木林县那边买好送过来,可是京市这边的书籍更全面。<br />
干脆就由她代表厂子去做这个事情。<br />
经过几位厂长的争论,最后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决定自己捐赠什么东西。<br />
捐赠书籍这事,被机械厂的冯厂长抽到了。<br />
周乐又让人印了个横幅,在书籍送到的时候,就把横幅贴了上去。<br />
同学们还不知道捐赠书籍的这个事情,还问周乐发生了什么,作为木林县厂子的一份子,周乐自然不遗余力的替他们宣传。<br />
对于他们的善举,同学们自然也是记在心里的。<br />
随后外语角又添置了一些文具,这是周乐特别定制的,本子上印有木林县纺织厂的名字。铅笔上是木林县奶厂,郝厂长觉得光有铅笔不行,又加了一批橡皮。副食品厂捐赠的是文具盒。<br />
这些东西周乐原本是想发给学生的,不过想想没有意义,正好定下了工农兵大学生和高考生的外语辩论赛,到时候把这些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更有意义。<br />
至于抽到空白纸条的秦厂长急的不行,周乐让他等,可等什么好歹也吱个声啊,人家的东西都备齐了,就他们啥也没出,这宣传一点儿都不到位。<br />
第139章<br />
对于秦厂长的焦急, 周乐也只能先安慰他,有些事情急不得,直到等到了大家的第一次小辩论。<br />
学习时间是错开的, 不过每周有一次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双方都是铆足劲。<br />
一番辩论下来,虽说工农兵大学生以零点五分的成绩惜败, 可他们的努力却是让大家有所改观。<br />
接下来周乐的话更是让大家欢呼, 她征得外语专业几位老师的同意,让同学们一起齐心协力把难点和重点的单词记录下来, 弄成一个单词本, 再请老师帮忙查漏补缺, 能让大家更方便记忆背诵。<br />
她这个灵感还是来自唐晓玲手抄的单词本, 她都是把自己认为难的单词记下来, 吃饭睡觉都在背诵。周乐觉得, 那不如把单词弄成一个单词本, 放到外语角供学生们使用。<br />
同学们自然是愿意的, 他们记录单词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词汇量。想想后面的学生使用自己弄出来的单词本, 心里的成就感就别提了。<br />
单词本的印刷就交给了肉联厂, 可把秦厂长给激动坏了,小周读的那可是外语专业, 这单词本就弄出来了,还怕学生记不住他们木林县肉联厂的名字。<br />
这一番动静下来, 几个厂子出不出名不知道,外语专业是出名了。<br />
其他专业有的也是要学习外语的, 也都慕名前来观看他们的外语辩论赛。<br />
校方想不重视这场辩论赛都不行,外语专业的几个老师都被请过来当评委了。<br />
突然弄得这么声势浩大, 周乐还有些惊讶。<br />
“你不会不知道,你现在在我们外语专业有多出名吧?”唐晓玲一脸夸张的看着周乐。<br />
周乐说自己有这个想法是从唐晓玲身上得到的启发,所以编录单词本这事就让她带头做了。<br />
朱雨晴的文章写的好,就让她把这事写到了校刊上,呼吁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这事,登上校刊还能有稿费拿,她的钱大多寄回来,日子过得也节省,有了这笔稿费,她也能过的轻松一点。<br />
董筱竹负责那些赞助的文具,一部分拿出来给外语角的学生使用,另一部分用来作为奖励,交给了她,自然是要负责好的。<br />
再趁着星期天的时候去买一些食材给她们做酱。<br />
周乐已经跟师父说好了,去他那边做,宿舍虽然没有命令禁止使用锅,可制作酱的过程味道很大,就没选择在宿舍。<br />
她负责买,另外三个人负责把原料洗干净切好。<br />
唐晓玲和朱雨晴也是才知道,周乐和黄老师认识,难怪黄老师上课总喜欢点周乐起来回答难题,她们还猜测是不是黄老师故意难为她,原来是两个人早就认识了。<br />
三个姑娘把东西弄好,周乐就开始熬酱了。<br />
有了稿费,朱雨晴也弄了一点肉,请周乐帮她做个肉酱。<br />
中午吃的面条,就用肉酱拌一拌,那叫一个香。<br />
吃完把剩下的酱带回宿舍,留着夹馒头或者拌米饭吃。<br />
外语专业的这一出,校方负责食堂的领导都直接找上了周乐,京市百货商店那边已经上架了木林县那边的东西,他们也尝过那些东西,确实不错,所以直接找上周乐,想要购买一批火腿肠。<br />
领导那边也是仔细思考过的,华夏伊面和奶茶都有些不太合适,火腿肠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搭配蔬菜一起炒,就等于是给食堂多添两道菜。<br />
对于这个消息,周乐自然是高兴的,立马就给秦厂长打了电话过去。<br />
“这是不是以后我们的火腿肠能供应到京大食堂去了?”<br />
没看到秦厂长,周乐都能想象到他激动的模样。<br />
只能劝他先冷静下来,尽快联系好人把东西送过来。<br />
做完这一切,周乐也没有放松下来,师父他还得领着翻译团队去穗交会,用他的话说。有机会得去看看小二,不然这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br />
周乐又做了些吃的让师父带去给二师兄,还写了几张方子请师父带过去。<br />
听二师兄说,他在港城开的那个大茶楼还挺红火的,让他们有空去看看。<br />
做完这些,周乐才真正放松下来,趁着放假休息的时候,去了一趟陆家,想问问三师兄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捎带的。<br />
去了才发现三师兄居然没回来,问了才知道三师兄的老师知道他在乡下培育过蘑菇,就跟他询问了一番,对他很是满意,破例带着他进了实验室,好像是在培育什么菌菇。“那很好了,明朗哥最喜欢研究这些东西了。”<br />
“话是如此,就是总也不回来。”潘芸不在乎陆明朗做什么,只要他喜欢,自己都会支持的,就是见不到他,心里总觉得难受。<br />
可她又不能跟陆明朗说,免得孩子担心。<br />
周乐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干脆给她做了些吃的,有好吃的也能转移一下注意力。<br />
过年那会儿他们寄过来的咸肉还有,潘芸说家里的人不怎么会做,就一直放在那里。<br />
周乐看厨房还有笋,就想着做一道腌笃鲜。<br />
潘芸知道她要下厨,也没那么愁眉苦脸的,反而期待起来。<br />
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还说上次陆明朗带回来的酱腌菜也能吃了,老爷子吃饭的时候,就喜欢就着那些腌菜吃。<br />
自从孩子被找回来后,老爷子心情好,身体也跟着好了,经常出去转转,看人家老爷子下棋或者找人聊天。<br />
周乐耐心的听着,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东西准备好后,把咸肉新鲜排骨,鲜笋还有百叶结分次下锅,小火慢炖了一个多钟头,锅里汤白汁稠,咸香味扑鼻。<br />
腌笃鲜做好后,周乐又炒了两个菜。<br />
就三个人吃饭,她也没弄太多,倒是陆老爷子很是开心,家里人不多,而且工作都忙,也不像别人家那样热热闹闹的。<br />
眼看着到饭点了,回来吃饭的时候说了两句大话,倒是把顾家和董家的两位老爷子招过来了。<br />
一进屋就闻到了香味,坐下吃过之后就知道自己没白来。<br />
董老爷子是知道周乐的大名的,自家孙女那是一回家就念叨她,想不记住都难。<br />
倒是顾老爷子吃着觉得味道熟悉,好像自家大孙子拿回家的那个酱的味道有点像,都是很好吃的。<br />
再一问周乐家不就是顾清恒下乡的地方,要说两人没点关系,老爷子还真是不信。<br />
没关系能大过年的都给来回寄东西吗?<br />
他不问不代表自己不知道。<br />
这么想着,也不由打量起周乐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盘子里的菜都下去了一大半。<br />
“你们两个下手这么快做什么?”<br />
董老爷子不解的看着他说道,“吃饭那肯定要动筷子,倒是你,愣什么神啊。”<br />
顾老爷子也不想了,再不吃就要吃完了。<br />
他想着,等顾清恒下次回来的时候问问他,这到底是什么情况。<br />
周乐还得回学校,确定三师兄不回来了,她就走了。<br />
潘芸给她拿了一些奶粉和水果罐头,让她带到学校去吃,周乐推辞不过只能收下了。<br />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这一届的大一新生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外语角步入正轨之后,大家都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不断的有人加入进来。<br />
由唐晓玲领头一起编录的单词本经过几位老师审核无误之后,由木林县肉联厂出赞助费印刷出来,放在外语角供学生借阅。<br />
在外语角,大家可以尽情的用外语交流,不会的没不用怕,多说多练习,一定会有进步的。<br />
外语的口语,最怕就是张不开口,突破了这一关,很多人提升的都很快。这些日子下来,经过不断的练习,大家的口语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br />
有的时候周乐在宿舍里,几个姑娘也会用外语交流,唐晓玲是个特别认真的姑娘,她把自己的计划都做好了,知道周乐跟黄老师一样会好几门外语,打算也跟着多学习几个,周乐就是现成的陪练。<br />
当然这个陪练也不是白当的,她的热水和饭菜都被那三个姑娘包了,朱雨晴差点就要帮着她把衣服给洗了。<br />
董筱竹就是想躺下来都不行,大家都在学,她不能不学啊!<br />
学习也是很累的,大白馒头一口气都能吃三个了。<br />
唐晓玲忍不住白了她一眼,“你那是学习累的吗?明明是想多吃两口肉酱。”<br />
“那得怪周乐呀,谁让她把酱做的那么好吃呢?”
董筱竹极其有眼色的伸手替周乐揉了肩膀,其他两个姑娘也凑了过来,不知道谁伸手挠了周乐的痒,后面就嘻嘻哈哈的闹成了一团。<br />
周一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目光若有似无的往周乐身上瞅,不知道她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法。<br />
下课后周乐就去找了校长,跟他说出了自己的方法。<br />
“捐赠外语书?”校长示意周乐继续说下去。<br />
“我是这样想的,成立外语角的初衷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外语,既然是学习,书籍肯定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本子笔之类的,那些厂子都愿意为我们学校捐赠。”<br />
捐赠书籍和本子什么的,校长倒是不反对,可就是担心这事会不会不好,而且外语书可不便宜,周乐说的好像很轻松似的,万一到时候这事说出去了,人家厂子又反悔了,那还不是学校要承担责任。<br />
“这个您放心好了,我也是那些厂子的员工,这些事情我还是可以作主的。”<br />
见校长还是有些不信,周乐只得把自己的那些工作证拿出来,看着上面盖的章,校长看向周乐的目光都不一样了。<br />
“那你的意思是,同意之前的那些工农兵大学生加入外语角?”<br />
“是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被推荐上大学,他们自然也是有自己的长处,我们更应该让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优点。只是这样的话,外语角那里还是要扩大一些,或者是让大家错开使用时间。”<br />
周乐觉得最好是错开使用,再选择一天让双方进行外语辩论,最好都是用外语交流,提升大家的语感。<br />
这个结果公布出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里面自然也包含了大家的不服输心理,都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br />
甚至双方还约定了,一个月后他们要进行外语辩论,看看谁的提升更大。<br />
这事定下来之后,周乐又趁着课余时间去书店采购书籍,她倒是想让木林县那边买好送过来,可是京市这边的书籍更全面。<br />
干脆就由她代表厂子去做这个事情。<br />
经过几位厂长的争论,最后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决定自己捐赠什么东西。<br />
捐赠书籍这事,被机械厂的冯厂长抽到了。<br />
周乐又让人印了个横幅,在书籍送到的时候,就把横幅贴了上去。<br />
同学们还不知道捐赠书籍的这个事情,还问周乐发生了什么,作为木林县厂子的一份子,周乐自然不遗余力的替他们宣传。<br />
对于他们的善举,同学们自然也是记在心里的。<br />
随后外语角又添置了一些文具,这是周乐特别定制的,本子上印有木林县纺织厂的名字。铅笔上是木林县奶厂,郝厂长觉得光有铅笔不行,又加了一批橡皮。副食品厂捐赠的是文具盒。<br />
这些东西周乐原本是想发给学生的,不过想想没有意义,正好定下了工农兵大学生和高考生的外语辩论赛,到时候把这些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更有意义。<br />
至于抽到空白纸条的秦厂长急的不行,周乐让他等,可等什么好歹也吱个声啊,人家的东西都备齐了,就他们啥也没出,这宣传一点儿都不到位。<br />
第139章<br />
对于秦厂长的焦急, 周乐也只能先安慰他,有些事情急不得,直到等到了大家的第一次小辩论。<br />
学习时间是错开的, 不过每周有一次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双方都是铆足劲。<br />
一番辩论下来,虽说工农兵大学生以零点五分的成绩惜败, 可他们的努力却是让大家有所改观。<br />
接下来周乐的话更是让大家欢呼, 她征得外语专业几位老师的同意,让同学们一起齐心协力把难点和重点的单词记录下来, 弄成一个单词本, 再请老师帮忙查漏补缺, 能让大家更方便记忆背诵。<br />
她这个灵感还是来自唐晓玲手抄的单词本, 她都是把自己认为难的单词记下来, 吃饭睡觉都在背诵。周乐觉得, 那不如把单词弄成一个单词本, 放到外语角供学生们使用。<br />
同学们自然是愿意的, 他们记录单词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词汇量。想想后面的学生使用自己弄出来的单词本, 心里的成就感就别提了。<br />
单词本的印刷就交给了肉联厂, 可把秦厂长给激动坏了,小周读的那可是外语专业, 这单词本就弄出来了,还怕学生记不住他们木林县肉联厂的名字。<br />
这一番动静下来, 几个厂子出不出名不知道,外语专业是出名了。<br />
其他专业有的也是要学习外语的, 也都慕名前来观看他们的外语辩论赛。<br />
校方想不重视这场辩论赛都不行,外语专业的几个老师都被请过来当评委了。<br />
突然弄得这么声势浩大, 周乐还有些惊讶。<br />
“你不会不知道,你现在在我们外语专业有多出名吧?”唐晓玲一脸夸张的看着周乐。<br />
周乐说自己有这个想法是从唐晓玲身上得到的启发,所以编录单词本这事就让她带头做了。<br />
朱雨晴的文章写的好,就让她把这事写到了校刊上,呼吁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这事,登上校刊还能有稿费拿,她的钱大多寄回来,日子过得也节省,有了这笔稿费,她也能过的轻松一点。<br />
董筱竹负责那些赞助的文具,一部分拿出来给外语角的学生使用,另一部分用来作为奖励,交给了她,自然是要负责好的。<br />
再趁着星期天的时候去买一些食材给她们做酱。<br />
周乐已经跟师父说好了,去他那边做,宿舍虽然没有命令禁止使用锅,可制作酱的过程味道很大,就没选择在宿舍。<br />
她负责买,另外三个人负责把原料洗干净切好。<br />
唐晓玲和朱雨晴也是才知道,周乐和黄老师认识,难怪黄老师上课总喜欢点周乐起来回答难题,她们还猜测是不是黄老师故意难为她,原来是两个人早就认识了。<br />
三个姑娘把东西弄好,周乐就开始熬酱了。<br />
有了稿费,朱雨晴也弄了一点肉,请周乐帮她做个肉酱。<br />
中午吃的面条,就用肉酱拌一拌,那叫一个香。<br />
吃完把剩下的酱带回宿舍,留着夹馒头或者拌米饭吃。<br />
外语专业的这一出,校方负责食堂的领导都直接找上了周乐,京市百货商店那边已经上架了木林县那边的东西,他们也尝过那些东西,确实不错,所以直接找上周乐,想要购买一批火腿肠。<br />
领导那边也是仔细思考过的,华夏伊面和奶茶都有些不太合适,火腿肠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搭配蔬菜一起炒,就等于是给食堂多添两道菜。<br />
对于这个消息,周乐自然是高兴的,立马就给秦厂长打了电话过去。<br />
“这是不是以后我们的火腿肠能供应到京大食堂去了?”<br />
没看到秦厂长,周乐都能想象到他激动的模样。<br />
只能劝他先冷静下来,尽快联系好人把东西送过来。<br />
做完这一切,周乐也没有放松下来,师父他还得领着翻译团队去穗交会,用他的话说。有机会得去看看小二,不然这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br />
周乐又做了些吃的让师父带去给二师兄,还写了几张方子请师父带过去。<br />
听二师兄说,他在港城开的那个大茶楼还挺红火的,让他们有空去看看。<br />
做完这些,周乐才真正放松下来,趁着放假休息的时候,去了一趟陆家,想问问三师兄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捎带的。<br />
去了才发现三师兄居然没回来,问了才知道三师兄的老师知道他在乡下培育过蘑菇,就跟他询问了一番,对他很是满意,破例带着他进了实验室,好像是在培育什么菌菇。“那很好了,明朗哥最喜欢研究这些东西了。”<br />
“话是如此,就是总也不回来。”潘芸不在乎陆明朗做什么,只要他喜欢,自己都会支持的,就是见不到他,心里总觉得难受。<br />
可她又不能跟陆明朗说,免得孩子担心。<br />
周乐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干脆给她做了些吃的,有好吃的也能转移一下注意力。<br />
过年那会儿他们寄过来的咸肉还有,潘芸说家里的人不怎么会做,就一直放在那里。<br />
周乐看厨房还有笋,就想着做一道腌笃鲜。<br />
潘芸知道她要下厨,也没那么愁眉苦脸的,反而期待起来。<br />
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还说上次陆明朗带回来的酱腌菜也能吃了,老爷子吃饭的时候,就喜欢就着那些腌菜吃。<br />
自从孩子被找回来后,老爷子心情好,身体也跟着好了,经常出去转转,看人家老爷子下棋或者找人聊天。<br />
周乐耐心的听着,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东西准备好后,把咸肉新鲜排骨,鲜笋还有百叶结分次下锅,小火慢炖了一个多钟头,锅里汤白汁稠,咸香味扑鼻。<br />
腌笃鲜做好后,周乐又炒了两个菜。<br />
就三个人吃饭,她也没弄太多,倒是陆老爷子很是开心,家里人不多,而且工作都忙,也不像别人家那样热热闹闹的。<br />
眼看着到饭点了,回来吃饭的时候说了两句大话,倒是把顾家和董家的两位老爷子招过来了。<br />
一进屋就闻到了香味,坐下吃过之后就知道自己没白来。<br />
董老爷子是知道周乐的大名的,自家孙女那是一回家就念叨她,想不记住都难。<br />
倒是顾老爷子吃着觉得味道熟悉,好像自家大孙子拿回家的那个酱的味道有点像,都是很好吃的。<br />
再一问周乐家不就是顾清恒下乡的地方,要说两人没点关系,老爷子还真是不信。<br />
没关系能大过年的都给来回寄东西吗?<br />
他不问不代表自己不知道。<br />
这么想着,也不由打量起周乐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盘子里的菜都下去了一大半。<br />
“你们两个下手这么快做什么?”<br />
董老爷子不解的看着他说道,“吃饭那肯定要动筷子,倒是你,愣什么神啊。”<br />
顾老爷子也不想了,再不吃就要吃完了。<br />
他想着,等顾清恒下次回来的时候问问他,这到底是什么情况。<br />
周乐还得回学校,确定三师兄不回来了,她就走了。<br />
潘芸给她拿了一些奶粉和水果罐头,让她带到学校去吃,周乐推辞不过只能收下了。<br />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这一届的大一新生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外语角步入正轨之后,大家都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不断的有人加入进来。<br />
由唐晓玲领头一起编录的单词本经过几位老师审核无误之后,由木林县肉联厂出赞助费印刷出来,放在外语角供学生借阅。<br />
在外语角,大家可以尽情的用外语交流,不会的没不用怕,多说多练习,一定会有进步的。<br />
外语的口语,最怕就是张不开口,突破了这一关,很多人提升的都很快。这些日子下来,经过不断的练习,大家的口语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br />
有的时候周乐在宿舍里,几个姑娘也会用外语交流,唐晓玲是个特别认真的姑娘,她把自己的计划都做好了,知道周乐跟黄老师一样会好几门外语,打算也跟着多学习几个,周乐就是现成的陪练。<br />
当然这个陪练也不是白当的,她的热水和饭菜都被那三个姑娘包了,朱雨晴差点就要帮着她把衣服给洗了。<br />
董筱竹就是想躺下来都不行,大家都在学,她不能不学啊!<br />
学习也是很累的,大白馒头一口气都能吃三个了。<br />
唐晓玲忍不住白了她一眼,“你那是学习累的吗?明明是想多吃两口肉酱。”<br />
“那得怪周乐呀,谁让她把酱做的那么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