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母女三人刚从地里回来,却发现家门口多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饭盒。<br />
打开一看,正是白天送出去的莲子和湖虾。<br />
只是,各自变成了冰糖银耳莲子羹和椒盐湖虾。<br />
显然是许一诺送来的。<br />
暑假过了一半,七月底,学校所有的墙都画完了。<br />
许一诺闲了下来,进出厨房的频率便高了。<br />
有时做小菜,有时做甜汤,有时做面点。<br />
做完了自己留一点,余下的都送出去。<br />
学校的老师分一些,做活的村人分一些,再给附近的孩子分一些。<br />
寻常食材,诸如最常见的鸡蛋,在她手里也能成为一位美味佳肴。<br />
这样一来,给她送菜的村民越发的多了。<br />
瑞雪既佩服又羡慕,总找了机会悄悄躲在厨房门口看,也想学着做给妈妈吃。<br />
许一诺看在眼里,只将她揪进来,让她大大方方的看。<br />
八月中,距离许一诺回国过去整整六个月。<br />
这半年内,她一次都没有回海市。<br />
令微只当她还在外面旅游,并不知道她去了坪山,更不知道她已经在坪山待了三个月。<br />
“你一个人在外面,注意点安全。”<br />
仍是同样的叮嘱。<br />
许一诺笑着应了。<br />
“嗯,我知道。”<br />
说完,她忽然问道。<br />
“你觉得美食题材怎么样?”<br />
她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开新书了。<br />
听到这句话,令微反应了两秒才回答。<br />
“小众中的小众。”<br />
许一诺没吭声,过了会儿才说话。<br />
“我想试试。”<br />
令微当然不会阻止。<br />
“那就试试。”<br />
“怎么突然想画这个?”许一诺安静了会,说出了一句更让人惊讶的话。<br />
“大概,是最近进出厨房太多次了。”<br />
***<br />
教育中心和宋氏的合作大致谈妥,洛真提出洛氏可以加入,随后,不知怎么的,官方的教育部得知这件事,也表示想要参与。<br />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育资助计划,就这样升级成了机构有史以来最大的助学项目。<br />
洛繁星又忙了起来,生生被工作留在了海市。<br />
八月底,项目正式启动,主办方邀请三个投资方去机构资助的地区参观,用作前期宣传。<br />
青竹在全国各地都有希望小学,从中挑出了六个有代表性的学校,坪山小学就是其中之一。<br />
洛真自然是不想让洛繁星去坪山。<br />
毕竟,许一诺也在那儿。<br />
“月底城中有场慈善拍卖会,你替我去吧。”<br />
放在从前,洛繁星必定不会拒绝洛真的请求。<br />
只是,她已经太久没有去坪山了。<br />
“这种事,让其他人去不行吗?”<br />
洛真知道这次拦不住,只得改变策略。<br />
“这次下乡,宋家五小姐会代表宋氏出席,她点名要跟你一组。”<br />
宋家五个孩子,四个儿子,一个女儿。<br />
同为家里最小的妹妹,同样受着家人宠爱长大,宋祺却不像洛白月那样娇纵任性,同样是今年刚毕业——虽然一个是本科,一个是硕士——她已经进了家里的公司给父亲帮忙。<br />
这次的助学计划,就是她接手的第一个项目。<br />
暑假那两个月,洛繁星常因为工作原因跟她接触,两人算得上熟识。<br />
宋祺提出这个要求并不奇怪。<br />
但洛繁星还是有些犹豫。<br />
“坪山的条件,是六个学校里最差的,我们去那边,最少要待一周,我担心她住不惯。”<br />
洛真闻声不由得笑了一下。<br />
“这是她的问题,不需要你来考虑。”<br />
“如果实在担心,你可以直接去跟她谈。”<br />
这倒是实话。<br />
洛繁星没有多想,隔天,就把人约了出来。<br />
第74章 七十四颗星星<br />
洛繁星的见面邀请, 宋祺很愉快的答应了。咖啡店里,洛繁星翻看着文件袋里的照片,门外, 一个长发女孩正一步步朝里走来。<br />
洛繁星抬眸的瞬间,女孩正好推门走进来,四目相对的一刻,双方脸上都露出了笑容。<br />
这是除了工作外的第一次私下见面。<br />
宋祺穿了裙子, 白色的短裙映衬如玉的肌肤, 腰身极细, 裙摆飘着, 勾勒出窈窕的姿态。<br />
二十五岁的年纪,正介于青涩和成熟之间。<br />
一颦一笑都是美丽动人。<br />
洛繁星挥了挥手, 不多会儿, 女孩便在她对面坐下。<br />
“洛小姐。”<br />
虽然认识了两个月, 两人仍是以‘洛小姐’、‘宋小姐’称呼对方。<br />
宋祺看到袋子里露出来的照片, 不禁有些好奇。<br />
“这些是什么?”<br />
“是坪山的照片。”<br />
洛繁星将文件袋推了过去, 那里面不仅有坪山小学的照片, 还有整个村子的照片。<br />
泥泞狭窄的山泥路、破旧不堪的红平房、冒着黑烟的老式烟囱、干茅草和短竹木搭建的简易茅厕,以及一眼望不到尽头、被烈日烘烤成红色的大片山田。<br />
比电视镜头里更贴近真实的贫穷与落后。
打开一看,正是白天送出去的莲子和湖虾。<br />
只是,各自变成了冰糖银耳莲子羹和椒盐湖虾。<br />
显然是许一诺送来的。<br />
暑假过了一半,七月底,学校所有的墙都画完了。<br />
许一诺闲了下来,进出厨房的频率便高了。<br />
有时做小菜,有时做甜汤,有时做面点。<br />
做完了自己留一点,余下的都送出去。<br />
学校的老师分一些,做活的村人分一些,再给附近的孩子分一些。<br />
寻常食材,诸如最常见的鸡蛋,在她手里也能成为一位美味佳肴。<br />
这样一来,给她送菜的村民越发的多了。<br />
瑞雪既佩服又羡慕,总找了机会悄悄躲在厨房门口看,也想学着做给妈妈吃。<br />
许一诺看在眼里,只将她揪进来,让她大大方方的看。<br />
八月中,距离许一诺回国过去整整六个月。<br />
这半年内,她一次都没有回海市。<br />
令微只当她还在外面旅游,并不知道她去了坪山,更不知道她已经在坪山待了三个月。<br />
“你一个人在外面,注意点安全。”<br />
仍是同样的叮嘱。<br />
许一诺笑着应了。<br />
“嗯,我知道。”<br />
说完,她忽然问道。<br />
“你觉得美食题材怎么样?”<br />
她已经有一阵子没有开新书了。<br />
听到这句话,令微反应了两秒才回答。<br />
“小众中的小众。”<br />
许一诺没吭声,过了会儿才说话。<br />
“我想试试。”<br />
令微当然不会阻止。<br />
“那就试试。”<br />
“怎么突然想画这个?”许一诺安静了会,说出了一句更让人惊讶的话。<br />
“大概,是最近进出厨房太多次了。”<br />
***<br />
教育中心和宋氏的合作大致谈妥,洛真提出洛氏可以加入,随后,不知怎么的,官方的教育部得知这件事,也表示想要参与。<br />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育资助计划,就这样升级成了机构有史以来最大的助学项目。<br />
洛繁星又忙了起来,生生被工作留在了海市。<br />
八月底,项目正式启动,主办方邀请三个投资方去机构资助的地区参观,用作前期宣传。<br />
青竹在全国各地都有希望小学,从中挑出了六个有代表性的学校,坪山小学就是其中之一。<br />
洛真自然是不想让洛繁星去坪山。<br />
毕竟,许一诺也在那儿。<br />
“月底城中有场慈善拍卖会,你替我去吧。”<br />
放在从前,洛繁星必定不会拒绝洛真的请求。<br />
只是,她已经太久没有去坪山了。<br />
“这种事,让其他人去不行吗?”<br />
洛真知道这次拦不住,只得改变策略。<br />
“这次下乡,宋家五小姐会代表宋氏出席,她点名要跟你一组。”<br />
宋家五个孩子,四个儿子,一个女儿。<br />
同为家里最小的妹妹,同样受着家人宠爱长大,宋祺却不像洛白月那样娇纵任性,同样是今年刚毕业——虽然一个是本科,一个是硕士——她已经进了家里的公司给父亲帮忙。<br />
这次的助学计划,就是她接手的第一个项目。<br />
暑假那两个月,洛繁星常因为工作原因跟她接触,两人算得上熟识。<br />
宋祺提出这个要求并不奇怪。<br />
但洛繁星还是有些犹豫。<br />
“坪山的条件,是六个学校里最差的,我们去那边,最少要待一周,我担心她住不惯。”<br />
洛真闻声不由得笑了一下。<br />
“这是她的问题,不需要你来考虑。”<br />
“如果实在担心,你可以直接去跟她谈。”<br />
这倒是实话。<br />
洛繁星没有多想,隔天,就把人约了出来。<br />
第74章 七十四颗星星<br />
洛繁星的见面邀请, 宋祺很愉快的答应了。咖啡店里,洛繁星翻看着文件袋里的照片,门外, 一个长发女孩正一步步朝里走来。<br />
洛繁星抬眸的瞬间,女孩正好推门走进来,四目相对的一刻,双方脸上都露出了笑容。<br />
这是除了工作外的第一次私下见面。<br />
宋祺穿了裙子, 白色的短裙映衬如玉的肌肤, 腰身极细, 裙摆飘着, 勾勒出窈窕的姿态。<br />
二十五岁的年纪,正介于青涩和成熟之间。<br />
一颦一笑都是美丽动人。<br />
洛繁星挥了挥手, 不多会儿, 女孩便在她对面坐下。<br />
“洛小姐。”<br />
虽然认识了两个月, 两人仍是以‘洛小姐’、‘宋小姐’称呼对方。<br />
宋祺看到袋子里露出来的照片, 不禁有些好奇。<br />
“这些是什么?”<br />
“是坪山的照片。”<br />
洛繁星将文件袋推了过去, 那里面不仅有坪山小学的照片, 还有整个村子的照片。<br />
泥泞狭窄的山泥路、破旧不堪的红平房、冒着黑烟的老式烟囱、干茅草和短竹木搭建的简易茅厕,以及一眼望不到尽头、被烈日烘烤成红色的大片山田。<br />
比电视镜头里更贴近真实的贫穷与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