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柿子黄了
<div id="booktxt"><p>回去的路上,孙林又给自己卜了一卦。</p><p></p><p>卦象显示近期不宜出行,他这才放弃了去一趟青阳观的打算。</p><p></p><p>翌日,孙林窝在家里刻着木雕,雕刻显然已经成为了孙林最大的爱好。</p><p></p><p>原先他学习雕刻是为了练习手感,以便日后学习针灸。</p><p></p><p>可到了现在,那铜人中发现的针灸残本他已全部学会。</p><p></p><p>就连那些杂书中有关针灸的书也都了然于胸。</p><p></p><p>但现在他反而对雕刻更加上心,对于针灸却很是随性。</p><p></p><p>时值九月,气温也渐渐降了下来,此时京城的昼夜温差很大。</p><p></p><p>白天最高温度可能达到三十度左右,夜间最低温度只有差不多十五度。</p><p></p><p>110号正院内,那常青藤凉亭下的木板床和凉席已经被收进了屋子。</p><p></p><p>这种天气待在外面,晚上可受不了。</p><p></p><p>也就是大牛这家伙好像感知不到冷暖似的,反正不管温度高低,一件短袖加上一件围裙就能活的滋润。</p><p></p><p>这可不是孙林亏待员工,秋装和冬装孙林已经给这家伙备好。</p><p></p><p>但傻大个就是不穿,孙林忍不住好奇,便向着一旁看小人书的大牛问了句,“你新衣服不穿留着干啥?”</p><p></p><p>“留着!”</p><p></p><p>“留着?”</p><p></p><p>孙林也好奇大牛这留着的含义是什么,便又继续问道:“留着这些衣服干什么。”</p><p></p><p>大牛理所当然的说了句,“不冷,有衣服,新的,留以后。”</p><p></p><p>大牛口中的有衣服孙林也清楚,三件旧衣服,也都是孙林给他的。</p><p></p><p>一件电子管厂送的军大衣,两件孙林以前的旧衣服加了些布料改大的上衣和裤子。</p><p></p><p>“为啥新的不穿要穿旧的。”</p><p></p><p>大牛抬起头乐呵的回道:“奶,说的。”</p><p></p><p>傻大个以前有个奶奶,这事孙林是知道的,不是他亲奶奶,是看他可怜偶尔喂他点吃食的那种。</p><p></p><p>老奶奶也没当他是亲孙子,人家老太太自己有家人,只是大牛心里一直这么想而已。</p><p></p><p>“她咋说的?”</p><p></p><p>大牛听到孙林这话,不太灵光的脑子闪过一些画面...</p><p></p><p>“说,有穿就,行,那么,多旧衣服,不穿,穿新的,不,好。”</p><p></p><p>孙林听到这话也勾起了一丝回忆,好像后世他奶奶和外婆也是这样。</p><p></p><p>晚辈给她们买了新衣服,不穿,说是有衣服,其实就是舍不得穿。</p><p></p><p>买了吃的,也舍不得吃,直到临近保质期才想起来。</p><p></p><p>到了那时可得一阵着急忙慌,就算过期了也舍不得扔。</p><p></p><p>吃不死人就继续吃呗!</p><p></p><p>但这事并没有好坏一说,人生经历不一样罢了。</p><p></p><p>换做后世,旧衣服孙林肯定就是直接丢。</p><p></p><p>但现在的他并不会,还想着加些布料改改送给大牛。</p><p></p><p>孙林他缺钱吗?不缺!</p><p></p><p>就像后世他的奶奶和外婆,也都不缺钱。</p><p></p><p>每次晚辈说她们,她们只会笑着点头说下次不会了。</p><p></p><p>但生活习惯最后还是没改掉,其实她们也没想改...</p><p></p><p>......</p><p></p><p>正院内,来喜在柿子树上陪着十小只,小兔狲来福窝在金丝楠木箱上打着呼噜,来财这条大黑狗正抱着孙林的脚眯着眼。</p><p></p><p>孙林坐在凳子上,手里的刻刀和凿子正不断挥动。</p><p></p><p>桌上摆着的那块至少一米长的木头现在也只被刻出了一小段。</p><p></p><p>这次不是做的挂饰或者吊坠,而是一整个十二生肖汇聚于一件木雕上的摆件。</p><p></p><p>这次的工程量很大,不说十二个生肖的雕刻,就是这一整块木头他也准备给雕刻成瓠瓜图案。</p><div id="booktxt"><p></p><p>瓠瓜寓意富贵、吉祥,能够驱灾辟凶!</p><p></p><p>正好卦象显示这几日不适合出门,那就给自己找个活干。</p><p></p><p>孙林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眼手表,正准备招呼大牛去做饭。</p><p></p><p>外面响起了拍门声。</p><p></p><p>“啪啪啪~”</p><p></p><p>精神力扫了眼,屈民和秦薇!</p><p></p><p>过去开了门,只见俩人一人拎了些东西等在门外。</p><p></p><p>“林子,蹭个饭啊!”屈民提了提手上的东西笑道</p><p></p><p>孙林一边把俩人引进院子一边笑道:“蹭呗,啥事这么高兴?”</p><p></p><p>一旁的秦薇笑了笑,“还能有啥事,他那任务办成了,马上换工作了,能不高兴嘛。”</p><p></p><p>“但你屈哥这罪可白受了,现在气温都降下来了,早走的话还能凉快些。”</p><p></p><p>屈民闻言笑着摆了摆手,孙林却是另外一种看法。</p><p></p><p>当初屈民没受这罪的话,秦薇也不可能急着给他找路子,他现在也不能完成任务去调了岗。</p><p></p><p>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于屈民来说也算是一段成长,只能说有因才有果。</p><p></p><p>“我们给你带了些羊肉,还给你带了些桃。”</p><p></p><p>秦薇说着把东西放到了桌上,看了一眼桌上的木头问道:“你这是在雕啥?”</p><p></p><p>“打发时间,雕个大些的摆件,上次那鹤寿图的烟灰缸家里人还满意不?”</p><p></p><p>听到这话,秦薇可来了劲了。</p><p></p><p>“何止是满意,送给我家老爷子后,我爸都想要一个。”</p><p></p><p>“但我爷自己都舍不得用,给它锁了起来,哪儿还能送人,你什么时候有功夫的话麻烦再给我雕一个。”</p><p></p><p>“这次我高价买!反正我爸出钱!”</p><p></p><p>旁边看着柿子树的屈民好笑的摇了摇头,真是父慈女孝...</p><p></p><p>“行!”</p><p></p><p>孙林应了声把东西递给大牛,让他去做饭。</p><p></p><p>“你家这柿子快熟了吧?”屈民看了眼树上的几只鸟儿很是稀奇。</p><p></p><p>“这么多鸟儿,竟然没啄柿子。”</p><p></p><p>孙林闻言看了眼柿子树而后点点头,树上的柿子已经快要成熟,颜色已经接近金黄色,彻底成熟也就是这几天的事。</p><p></p><p>至于说没鸟啄柿子?</p><p></p><p>那不是开玩笑嘛,院里来喜带着它的十个“朋友”守着,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p><p></p><p>“有来喜看着呢,我还腌了些青柿,我去拿些给你们尝尝!”</p><p></p><p>孙林走进厨房,不一会端出一盘子青柿。</p><p></p><p>“尝尝看味道咋样!”</p><p></p><p>屈民和秦薇一人拿了一个。</p><p></p><p>“咔~”的一声,秦薇咬下一块,只觉得又脆又甜,完全没有一丝涩味。</p><p></p><p>“好吃,比软柿子可好吃多了!”</p><p></p><p>屈民也不说话只顾着啃着青柿,孙林笑了笑自己也吃了一口。</p><p></p><p>香、脆、甜,比起软的,他更喜欢这种盐水泡出来的青柿。</p><p></p><p>又抬头看了眼常青藤围绕着的柿子树,得到灵液滋养的柿子树今天结的柿子异常多。</p><p></p><p>他记得后世小时候还待在农村的时候,爷爷家就有一棵柿子树。</p><p></p><p>那棵柿子树可是他小时候所有同龄人的觊觎目标,只不过后面长大了,柿子树还在,好些人却再没见过。</p><p></p><p>想到这孙林不由想到了一首打油诗。</p><p></p><p>“村无人烟只剩房,房倒屋塌话凄凉。</p><p></p><p>儿时玩伴今何在?各自漂泊在他乡。</p><p></p><p>树仍在、柿已黄,不见当年偷柿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