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至于之后为什么也没想过要将人认回,这几乎是不必解释的,先皇驾崩,先太子去世,明后摄政后而登基,诸多皇室嫡系血脉“因罪”被诛杀……<br />
如此局面下,李容这个做姑母的默许了先皇血脉留在宫外,无疑是审时度势下的人之常情。<br />
不管是姚翼还是李容的讲述,其中最“高明”之处便在于一些看似说不通的地方,细思之下,皆可以从当年的时局中找到合理的解释。<br />
如此之下,因事关先皇“临终交托”和先太子书信,殿内哗然起来。<br />
崔琅恍然大悟的声音依旧格外醒耳:“难怪!原来大长公主殿下一直都知晓常节使的身份,难怪常节使初入江都时,宣安大长公主府便待常节使与江都多有照拂!”<br />
此言出,附和声无数,越来越多的“后知后觉”之言在殿中响起。<br />
李容尽量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足够坚定。<br />
正如“岁宁”所言“以谎言叙实事”——她今日所言皆是伪造,她那临时起意宠幸女官的皇兄,可没那么疼惜在意自己的所谓幺女死活。<br />
彼时她那皇兄已处处受明后掣肘,后宫事务更皆在明后掌控中,她甚至疑心皇兄之所以宠幸女官,根本就是无能之下的宣泄之举,或是故意拿来恶心明后的。<br />
而之后要除去仲九娘母女的,未必就是寻常嫔妃……但此事早已无法追溯,也不在今日讨论范围之内。<br />
眼下她需要将这封由先太子效写下的书信,交给这些大臣们分辨真伪。<br />
褚太傅取出了一折加了印记的先太子效旧时所书公文,让众人拿来对照。<br />
众臣三三两两地陆续查看罢,皆未能说出质疑之言,他们大多是精通书法者,却也未能从两处字迹上看出任何出入……<br />
褚太傅此时道:“老夫事先已经再三对照过——宣安大长公主所持书信,确是先太子亲笔无误。”<br />
太傅是先太子之师,由他口中证实笔迹无误,那便几乎无人再敢反驳了。<br />
照此说来,那常岁宁的身份便是被先太子查实认可过的……<br />
阿鲤此名也是先太子所取,“鲤”即“李”……<br />
殿内的嘈杂有别于先前,涂御史等人也都变了脸色,值此风向变幻间,一道威严如旧的声音响起:“既是吾儿亲笔,朕也想看一看。”<br />
立于最上方的常岁宁,看向终于开口的女帝,语气如常道:“崔六郎,且将书信交由圣人过目辨认。”<br />
崔琅遂捧信上前。<br />
殿中无端安静下来,暗流涌动间,一时再无人交谈私语。<br />
第593章 李氏岁宁<br />
得益于殿内异常的寂静,女帝再开口时,声音虽不重却得以字字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耳中——<br />
“这封信,的确是吾儿阿效的笔迹。”<br />
听得这一声肯定,众人神情浮动。<br />
女帝肯定了这封信的笔迹,便等同当众肯定了常岁宁的身份……<br />
一旁马行舟不由出声:“陛下……”<br />
陛下这是要……<br />
“那名唤仲九娘的女官曾得先帝宠幸并怀下龙嗣之事,朕也是知情者。”圣册帝一手握着蟠龙拐杖,一手持信,看向众人:“然而当年正值先皇病重驾崩,朕事后只追究了谋害皇嗣的嫔妃之过,而并未声张此事——”<br />
常岁宁静静听着——至少截止到此处,这位圣人所言皆是一等一的实话。“在那之后,朕也试图探寻过仲九娘母女的下落,只是阿效未来得及将此事告知朕便随他父皇去了……”<br />
圣册帝说到此处,转头看向祭案前的常岁宁:“无论是当年未能约束好后宫嫔妃,还是之后让皇室血脉流落在外,皆是朕之过失。”<br />
言及此,女帝将龙拐交由太子手中,缓缓抬手向上方深施一礼:“朕在此,向李氏列祖列宗请罪。”<br />
常岁宁面色依旧,也适时抬手向女帝施礼。<br />
这一礼与一礼之间,有着重大意义。<br />
太傅从中作保,姚翼给出了完整而站得住脚的因果经过,有李容这位皇室中分量地位最高的公主作证,加之又有先太子效的亲笔旧书……<br />
皇室血脉真假,往细致了说,本就是李家的家事,真与假本该交由李家人评断——有李容出面及先太子书信为证,给常岁宁一个李氏公主身份,已然绰绰有余了。<br />
但此事的特殊之处在于常岁宁注定不会只甘于做一个寻常的李氏公主……<br />
如此前提之下,辨别其身份真假的条件,便也随之变得无比严苛。<br />
这件会决定政治走向的归宗大事,此时有了女帝的这句认证,便很难再有被推翻的余地了,哪怕她如今仅是一位被放逐的无权天子。<br />
殿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br />
众人心间的风雨却愈发势大,激烈地冲刷着每个人的心神。<br />
两日没怎么进食的涂御史身形颤颤跌坐,被同僚扶起。<br />
涂御史身侧有许多官员神情凝重,他们的视线依次看向姚翼及大长公主,乃至天子手中书信……这一切证据都太过“圆满”了,圆满到让人挑不出一丝纰漏。<br />
时隔近二十年的一桩旧事,果真可以做到如此圆满地保留一切证据线索吗?<br />
直觉告诉他们,此事圆满顺畅甚至到可疑,但偏偏他们找不到可以拿来质疑的角度……<br />
甚至在李家人和天子已经认可的情形下,他们已然没有了可以质疑的立场。<br />
常岁宁未有急着说什么,正如老师起先所言,这场大典会留给每个人开口说话的机会。<br />
然而却迟迟无人再开口。<br />
众人心神如汪洋之水般动荡间,忽有一名官吏入殿传话:“节使,有一位仙师来访!”<br />
大盛极推崇道教,凡有道士来访,很少有人拒之门外。<br />
且这官吏张口便是“仙师”,可见来者必有过人处。<br />
听到此处,有官员回过神,心中猜测这是常岁宁事先安排好的手段,不外乎是借一些所谓高人之口来为自己进一步坐实身份,或以故弄玄虚之言为之后所行之事铺路……<br />
然而在那位仙师被请入殿中之际,众官员们却纷纷怛然失色。<br />
来者一身灰白色道袍,臂挽拂尘,须发银白,周身萦绕着的是一眼望去便要让人忍不住尊称一声“仙师”的气势。<br />
“——国师!”有官员惊声脱口而出。<br />
“竟果真是国师……”<br />
“国师不是早已仙去了?!”<br />
“……”<br />
一片或高或低的惊异声中,天镜行至殿中央,先向圣册帝的方向施了道家之礼:“陛下,又见面了。”道人脸上是平静超脱的笑意,看起来并不在乎先前被天子暗杀之事。<br />
事实也的确如此,天镜来这世间为观天下大势,寻常世俗恩怨生死并不被他看在眼中。<br />
圣册帝的神态也很平静,没有因天镜的死而复生而感到惊异或愤怒,她微微颔首,也并不解释或追问什么,只顺势道:“国师本已修道圆满,却又重返这俗世间,想必是为天机而来——”<br />
“正是。”天镜转身看向殿外氤氲的雨雾:“贫道行走于世间,欲寻苍生之生机,辗转入得太原宝地,今日见此处有龙气沉浮现世,遂入此门探看。”<br />
殿中人闻言神态各有变化。<br />
国师话中未有明确指向,但结合今日归宗大典,便不难猜测其所指“龙气”是何意。<br />
大盛尊道教,却并非人人都信道,这番话从寻常道士口中说出,必不乏斥其妖言惑众者,但修道到了天镜国师这般境界的……他们即便不去笃信,也还需保有敬畏之心。<br />
若追溯起来,据闻女帝出生不久,便曾被天镜国师断言有天子相……<br />
此事虽无从考究,但女帝登基后对天镜国师的重用确实被世人看在眼中。<br />
自任国师以来,天镜不止一次为大盛卜测灾祸,次次无不灵验。<br />
而自天镜国师离开后,以女帝为中心的帝权的确便迅速衰败了……<br />
直到此时,国师再次出现,却是在常岁宁的归宗大典之上……<br />
其所至处,似如天之镜,映现天机——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浮现在许多人心间,众人还未来得及将此念驱逐时,忽闻殿外惊呼声躁动。<br />
何武虎奔入殿内,神情兴奋,抱拳罢,伸一手指向殿外:“节使!空中忽现祥云!”<br />
常岁宁略微一怔。<br />
殿中已然嘈杂起来,崔琅带着族人往殿外奔去:“快,去看看!”<br />
众人回神,也陆续往殿外涌去。<br />
他们或奔入殿院内,或立于石阶上,仰头望天之际,都清楚地看到了头顶上方的奇观。<br />
尚有些灰沉的空中,有一团彩云自乌云后分裂而出,分外醒目。<br />
随着气流风向涌动,那团五彩云逐渐被撕扯放大,如纱般飘渺,在苍穹之上铺展开,瑰丽而神圣,异常摄人心魄。<br />
五彩祥云极为罕见,许多人只在记载祥瑞的传闻中听说过。<br />
大殿内外陷入喧嚣。<br />
常岁宁立于殿前石阶上方,眸中倒映着那片彩云,轻声惊叹道:“崔令安,果然叫你说对了,吉日必有吉象。”<br />
崔璟站在她身侧,与她一同共观此奇象。<br />
常岁宁看着茫茫苍穹,及天地间漂浮着的湿润雨气,自语般道:“看来我李家先祖也想见我早日收整这乱山河,延续大盛太平之象……”<br />
如此,她便当是得先祖认可了。<br />
这份期许,她今日就此承下了。<br />
青色裙衫的女子立于阶上,为喧哗声所淹没。<br />
这喧哗声不止在殿院中,不止在晋祠中,而在整座太原城。<br />
城中百姓皆见此象,也皆知晓今日晋祠内正在举行一场归宗大典。听着来自晋祠外的欢腾声如同海涌山动,殿院内的官员们心头也仿佛有千军万马踏过。<br />
百千前来,百姓皆信奉皇权神授,可为天下主的天子往往被视作应天运而生的“神物”。<br />
如此时这一场由万千人共同见证的祥瑞,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br />
皇室和天子承认了她,太傅承认了她,国师承认了她,神灵和李氏先祖也承认了她,民心也会承认她……<br />
而他们这些官员,前日曾言之凿凿地将太原落雨视作先祖不满之兆,如今便也断绝了否认这祥云异象乃是天意所彰的资格。<br />
彩云淡去时,片片云块间出现了缝隙,一眼望去,如同龙鳞堆叠浮于空中。<br />
太原城中的喧嚣声未息,晋祠内众人已陆续回到殿中,各自归位。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皮皮树

大道之上

宅猪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