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宫中朝堂之上一片肃然。<br />
福公公高唱:“有事启奏,无事退朝——”<br />
刑部尚书定了定心,第一个出列,奏禀道:<br />
“启禀皇上,昨日夜里,京郊发生了一场人命案。”<br />
其他大臣心道,这刑部尚书是越来越小题大做了。<br />
不过是一场命案,怎值得拿到朝廷上来,与皇上奏禀?<br />
君凌云却是眉心微敛,京郊?命案,怎么这么巧?就听刑部尚书继续说道:<br />
“微臣本不该因一件案子,就叨扰皇上。只是,这案件的死者彭夫人,身份特殊。<br />
她的父亲,曾救驾有功,被宣成皇帝追封为昭烈男爵,乃是忠烈之后。”<br />
朝臣们都看向刑部尚书,难怪他会将此事禀报皇上。<br />
死者有这么一层身份,皇家的确该表明态度,严惩凶手,以示皇恩。<br />
不过这个彭夫人,他们似乎有所耳闻啊?<br />
难道,就是近日,想从浩王府占便宜,反被浩王府羞辱的那个彭夫人?<br />
浩王府张贴告示的事儿,京城中几乎人尽皆知了。这些消息灵通的大臣们,又如何能不知道。<br />
君凌云也微微皱眉,还真是那个彭夫人?竟然死了?<br />
是彭家自己人所为,还是旁人?他开口问道:<br />
“怎么死的?”<br />
刑部尚书正在等着君凌云发问,闻言马上回禀道:<br />
“回皇上,彭夫人,是被人一剑毙命的,乃是他杀!”<br />
君凌云审视着刑部尚书,若是换作以往,刑部尚书定会一口气将事情说完。<br />
今日怎么问一句,挤一句?<br />
“可有线索了?”<br />
刑部尚书突然跪了下来。<br />
“皇上,微臣斗胆,想请几个涉案的皇家之人,配合调查!”<br />
其他大臣倒吸一口凉气,他这还真是斗胆了!<br />
无凭无据,就敢怀疑到皇家人身上了?<br />
刑部尚书却道:<br />
“皇上,仵作昨夜勘察彭夫人的伤口,发现伤她的剑,与皇家侍卫的佩剑极为一致。”<br />
众朝臣一惊,这命案,竟然牵扯到了皇家侍卫?<br />
刑部尚书这是在怀疑谁?难不成,他是在怀疑浩王府?毕竟浩王府和彭家女眷的纠葛,如今还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呢!<br />
朝臣们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君子枫的表情,却见他淡定自若。一时间,又有些拿不准了。<br />
君凌云眸光微冷,杀人凶器,是皇家侍卫的佩剑?<br />
不管是楚云溪,还是君子枫和苏妍,都不可能会背着他,行杀人之事!<br />
那会是谁,在背后捣鬼?君凌云的声音也冷了几分。<br />
“你是想调查哪个皇家之人?”<br />
刑部尚书顶着压力,还是将话说出了口。<br />
“启禀皇上,微臣听闻,三日前,彭夫人和她的女儿,曾经登过浩王府的门,与世子妃,发生了些口角。”<br />
一直冷静听着的君子枫,突然转过身来,眼眸一斜,落在刑部尚书的脸上。<br />
“刑部尚书这意思是,彭夫人之死,是我娘子派人做的?”<br />
刑部尚书努力挺直脊背。<br />
“世子莫要激动,世子妃,只是嫌疑人之一,下官只是想要查明真凶,不让忠烈之后枉死。”<br />
“是吗?那你可知道,我娘子,是为何与那彭夫人起了口角?<br />
我写的那告示,难道还不够清楚明白?刑部尚书不会看不懂吧?你难道也要学那彭夫人,自取其辱?”<br />
自取其辱?刑部尚书一时有些下不来台。<br />
他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君子枫,说话会突然如此凌厉。对他这个刑部尚书,一点儿也不留情面。<br />
可他已经踏出了这一步,收不回去了,也不想收回。<br />
“那彭夫人,毕竟是忠烈之后,于国有功。”<br />
君子枫冷嗤:<br />
“于国有功的,是她的父亲!与她何干?享受祖辈荫庇,本该知道感恩,倍加修身养性,她却洋洋得意,如此忠烈之后,还真是给忠烈丢脸!”<br />
刑部尚书本是义正严词。可受害人彭夫人的劣迹,被君子枫这么明晃晃地指出来,他这义正严词,多少就有不那么正义了。<br />
“再怎么说,彭夫人手中,也有宣成皇帝亲赐的免死金牌,何况她还罪不至死!<br />
如今有人悄无声息,直接杀死了彭夫人,就是不将皇家的威严放在眼里,总得查明凶手,以正法典!”<br />
他话音刚落,君子枫就冷冷道:<br />
“那与我娘子何干?你身为刑部尚书,不去查找真正的凶手,倒是一心想往我们浩王府头上泼脏水,是何居心?”<br />
朝臣们从来没见过,如此疾言厉色的浩王世子。<br />
纷纷在心里猜测,刑部尚书如此得罪浩王府,到底是什么目的?<br />
总不会真的是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吧?<br />
就听刑部尚书道:<br />
“世子,下官已经说了,世子妃只是嫌疑人之一。世子妃既然光明磊落,又有何惧?”“那之二呢?”<br />
这话,却是端坐上首的君凌云问出来的,一瞬间,冷凝的气息在大殿中扩散,让人不寒而栗。<br />
处于这寒气中心的刑部尚书,呼吸了好几口,才堪堪稳住,鼓起勇气道:<br />
“皇上,微臣还听闻,此前,彭二小姐,曾在天下成药铺门前,得罪过,得罪过皇后娘娘!”<br />
第681章 刑部尚书获罪!<br />
大殿中又是一阵吸气声响起,众朝臣看着刑部尚书的表情,已经如看疯子一般。<br />
那彭二小姐,有没有得罪皇后娘娘他们不知道。<br />
可这刑部尚书,却是同时得罪了皇上和监国的女人啊!他是不是嫌命长了?<br />
刑部尚书却已经伏下身去。<br />
“求皇上,允微臣彻查彭夫人遇害一案,以免百姓无知,胡乱猜测,以讹传讹,有损皇家声誉!”<br />
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节奏,他这分明是在帮助皇家,排除嫌疑,是对皇家的忠心!<br />
君凌云摸了摸手上的碧玉扳指。<br />
“朕倒是不知,刑部尚书竟如此会颠倒黑白!<br />
彭二小姐不知礼数,横行霸道,被皇后撞见。皇后宽大为怀,不与她计较,还加以教导,引她向善!<br />
到了刑部尚书嘴里,彭二小姐倒成了受害者?”<br />
刑部尚书心里慌得厉害,只恨自己没有十张八张嘴,说不过世子和皇上,他也只能赶紧磕头。<br />
“皇上明察,微臣,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只是想查明真相,给忠烈之后一个公道,也好还皇家清白。<br />
毕竟,皇后娘娘和世子妃,都曾与那彭家母女有过牵连。”<br />
君子枫顺着君凌云的话纠正道:<br />
“是都劝导过彭家母女向善!”<br />
“世子说的是,可凶案现场,发现了皇家侍卫的踪迹,下官掌管刑部,总不能装作没有看见。”<br />
刑部尚书决定,不继续在孰是孰非的问题上,与皇上和世子争辩。<br />
毕竟,他也争辩不过,还是拿事实说话,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来。<br />
他既然提出了对皇后娘娘和世子妃的疑心,就会有更多人往这方面去想。<br />
若是皇上不下令彻查,于皇后和世子妃的名声,难免有污。<br />
其他朝臣们,此时正心思急转,似乎有些想明白了。<br />
刑部尚书的真正目标,该不会是皇后娘娘吧?<br />
皇上亲自发誓,永不纳妃,可若是皇后娘娘自己犯错,被贬斥了呢?<br />
皇上的誓言,不就能不攻自破了吗?<br />
也许刑部尚书提起世子妃,只是陪衬而已,不想让自己的目的太过明显。想及此,已经有大臣出列,附和刑部尚书。<br />
“皇上,微臣觉得,刑部尚书所言,也有道理。百姓们会以讹传讹,也不是全无可能。皇家声誉岂容有损?<br />
既然皇后娘娘和世子妃是清白的,何不让刑部尚书查上一查,以堵住悠悠众口。”<br />
“是啊皇上,若是皇家人,肯为了忠烈之后接受调查,天下百姓定会称颂皇上英明。”<br />
“微臣附议!”……<br />
君凌云听着这此起彼伏的声音,心道是时候,该换一批朝臣了。<br />
父皇当政时,着实给他们这些老臣惯出了毛病!
福公公高唱:“有事启奏,无事退朝——”<br />
刑部尚书定了定心,第一个出列,奏禀道:<br />
“启禀皇上,昨日夜里,京郊发生了一场人命案。”<br />
其他大臣心道,这刑部尚书是越来越小题大做了。<br />
不过是一场命案,怎值得拿到朝廷上来,与皇上奏禀?<br />
君凌云却是眉心微敛,京郊?命案,怎么这么巧?就听刑部尚书继续说道:<br />
“微臣本不该因一件案子,就叨扰皇上。只是,这案件的死者彭夫人,身份特殊。<br />
她的父亲,曾救驾有功,被宣成皇帝追封为昭烈男爵,乃是忠烈之后。”<br />
朝臣们都看向刑部尚书,难怪他会将此事禀报皇上。<br />
死者有这么一层身份,皇家的确该表明态度,严惩凶手,以示皇恩。<br />
不过这个彭夫人,他们似乎有所耳闻啊?<br />
难道,就是近日,想从浩王府占便宜,反被浩王府羞辱的那个彭夫人?<br />
浩王府张贴告示的事儿,京城中几乎人尽皆知了。这些消息灵通的大臣们,又如何能不知道。<br />
君凌云也微微皱眉,还真是那个彭夫人?竟然死了?<br />
是彭家自己人所为,还是旁人?他开口问道:<br />
“怎么死的?”<br />
刑部尚书正在等着君凌云发问,闻言马上回禀道:<br />
“回皇上,彭夫人,是被人一剑毙命的,乃是他杀!”<br />
君凌云审视着刑部尚书,若是换作以往,刑部尚书定会一口气将事情说完。<br />
今日怎么问一句,挤一句?<br />
“可有线索了?”<br />
刑部尚书突然跪了下来。<br />
“皇上,微臣斗胆,想请几个涉案的皇家之人,配合调查!”<br />
其他大臣倒吸一口凉气,他这还真是斗胆了!<br />
无凭无据,就敢怀疑到皇家人身上了?<br />
刑部尚书却道:<br />
“皇上,仵作昨夜勘察彭夫人的伤口,发现伤她的剑,与皇家侍卫的佩剑极为一致。”<br />
众朝臣一惊,这命案,竟然牵扯到了皇家侍卫?<br />
刑部尚书这是在怀疑谁?难不成,他是在怀疑浩王府?毕竟浩王府和彭家女眷的纠葛,如今还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呢!<br />
朝臣们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君子枫的表情,却见他淡定自若。一时间,又有些拿不准了。<br />
君凌云眸光微冷,杀人凶器,是皇家侍卫的佩剑?<br />
不管是楚云溪,还是君子枫和苏妍,都不可能会背着他,行杀人之事!<br />
那会是谁,在背后捣鬼?君凌云的声音也冷了几分。<br />
“你是想调查哪个皇家之人?”<br />
刑部尚书顶着压力,还是将话说出了口。<br />
“启禀皇上,微臣听闻,三日前,彭夫人和她的女儿,曾经登过浩王府的门,与世子妃,发生了些口角。”<br />
一直冷静听着的君子枫,突然转过身来,眼眸一斜,落在刑部尚书的脸上。<br />
“刑部尚书这意思是,彭夫人之死,是我娘子派人做的?”<br />
刑部尚书努力挺直脊背。<br />
“世子莫要激动,世子妃,只是嫌疑人之一,下官只是想要查明真凶,不让忠烈之后枉死。”<br />
“是吗?那你可知道,我娘子,是为何与那彭夫人起了口角?<br />
我写的那告示,难道还不够清楚明白?刑部尚书不会看不懂吧?你难道也要学那彭夫人,自取其辱?”<br />
自取其辱?刑部尚书一时有些下不来台。<br />
他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君子枫,说话会突然如此凌厉。对他这个刑部尚书,一点儿也不留情面。<br />
可他已经踏出了这一步,收不回去了,也不想收回。<br />
“那彭夫人,毕竟是忠烈之后,于国有功。”<br />
君子枫冷嗤:<br />
“于国有功的,是她的父亲!与她何干?享受祖辈荫庇,本该知道感恩,倍加修身养性,她却洋洋得意,如此忠烈之后,还真是给忠烈丢脸!”<br />
刑部尚书本是义正严词。可受害人彭夫人的劣迹,被君子枫这么明晃晃地指出来,他这义正严词,多少就有不那么正义了。<br />
“再怎么说,彭夫人手中,也有宣成皇帝亲赐的免死金牌,何况她还罪不至死!<br />
如今有人悄无声息,直接杀死了彭夫人,就是不将皇家的威严放在眼里,总得查明凶手,以正法典!”<br />
他话音刚落,君子枫就冷冷道:<br />
“那与我娘子何干?你身为刑部尚书,不去查找真正的凶手,倒是一心想往我们浩王府头上泼脏水,是何居心?”<br />
朝臣们从来没见过,如此疾言厉色的浩王世子。<br />
纷纷在心里猜测,刑部尚书如此得罪浩王府,到底是什么目的?<br />
总不会真的是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吧?<br />
就听刑部尚书道:<br />
“世子,下官已经说了,世子妃只是嫌疑人之一。世子妃既然光明磊落,又有何惧?”“那之二呢?”<br />
这话,却是端坐上首的君凌云问出来的,一瞬间,冷凝的气息在大殿中扩散,让人不寒而栗。<br />
处于这寒气中心的刑部尚书,呼吸了好几口,才堪堪稳住,鼓起勇气道:<br />
“皇上,微臣还听闻,此前,彭二小姐,曾在天下成药铺门前,得罪过,得罪过皇后娘娘!”<br />
第681章 刑部尚书获罪!<br />
大殿中又是一阵吸气声响起,众朝臣看着刑部尚书的表情,已经如看疯子一般。<br />
那彭二小姐,有没有得罪皇后娘娘他们不知道。<br />
可这刑部尚书,却是同时得罪了皇上和监国的女人啊!他是不是嫌命长了?<br />
刑部尚书却已经伏下身去。<br />
“求皇上,允微臣彻查彭夫人遇害一案,以免百姓无知,胡乱猜测,以讹传讹,有损皇家声誉!”<br />
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节奏,他这分明是在帮助皇家,排除嫌疑,是对皇家的忠心!<br />
君凌云摸了摸手上的碧玉扳指。<br />
“朕倒是不知,刑部尚书竟如此会颠倒黑白!<br />
彭二小姐不知礼数,横行霸道,被皇后撞见。皇后宽大为怀,不与她计较,还加以教导,引她向善!<br />
到了刑部尚书嘴里,彭二小姐倒成了受害者?”<br />
刑部尚书心里慌得厉害,只恨自己没有十张八张嘴,说不过世子和皇上,他也只能赶紧磕头。<br />
“皇上明察,微臣,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只是想查明真相,给忠烈之后一个公道,也好还皇家清白。<br />
毕竟,皇后娘娘和世子妃,都曾与那彭家母女有过牵连。”<br />
君子枫顺着君凌云的话纠正道:<br />
“是都劝导过彭家母女向善!”<br />
“世子说的是,可凶案现场,发现了皇家侍卫的踪迹,下官掌管刑部,总不能装作没有看见。”<br />
刑部尚书决定,不继续在孰是孰非的问题上,与皇上和世子争辩。<br />
毕竟,他也争辩不过,还是拿事实说话,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来。<br />
他既然提出了对皇后娘娘和世子妃的疑心,就会有更多人往这方面去想。<br />
若是皇上不下令彻查,于皇后和世子妃的名声,难免有污。<br />
其他朝臣们,此时正心思急转,似乎有些想明白了。<br />
刑部尚书的真正目标,该不会是皇后娘娘吧?<br />
皇上亲自发誓,永不纳妃,可若是皇后娘娘自己犯错,被贬斥了呢?<br />
皇上的誓言,不就能不攻自破了吗?<br />
也许刑部尚书提起世子妃,只是陪衬而已,不想让自己的目的太过明显。想及此,已经有大臣出列,附和刑部尚书。<br />
“皇上,微臣觉得,刑部尚书所言,也有道理。百姓们会以讹传讹,也不是全无可能。皇家声誉岂容有损?<br />
既然皇后娘娘和世子妃是清白的,何不让刑部尚书查上一查,以堵住悠悠众口。”<br />
“是啊皇上,若是皇家人,肯为了忠烈之后接受调查,天下百姓定会称颂皇上英明。”<br />
“微臣附议!”……<br />
君凌云听着这此起彼伏的声音,心道是时候,该换一批朝臣了。<br />
父皇当政时,着实给他们这些老臣惯出了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