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三日后,皇太子朱慈烺抵达南京。<br /><br />勇士营出城三十里设防,史可法率南京城诸位官员在城门口迎驾。<br /><br />当初李若琏发现福王世子朱由崧有谋反之心,第一时间派六百里加急将情报送去京师。<br /><br />崇祯皇帝当即回话,命令勇士营平叛,并派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主持大局。<br /><br />勇士营三千兵马,还携带武器,若全都进城,恐引起对方怀疑,权衡之下,最后由王大龙带五百人乔装混进城,其他人驻扎在城外待命。<br /><br />没想到,朱由崧却等不及,左良玉和郑芝龙抵达南京后,直接开始宣布造反。<br /><br />平叛的过程很简单,迫击炮拉出来,连金川门带城门的守军一起轰。<br /><br />如今叛军已经全部覆灭,南京城恢复如初。<br /><br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br /><br />朱慈烺骑着马,走到近前,说道:“诸位卿家平身!”<br /><br />“谢殿下!”<br /><br />众人缓缓站起,史可法准备了很多说辞,他要将南京城的种种,全部如实汇报给皇太子。<br /><br />可是,他刚刚准备上前,就看到一群人围了上去。<br /><br />“臣南京礼部尚书王觉之,特此恭迎殿下!”<br /><br />“微臣金之俊,时任南京兵部右侍郎……”<br /><br />“殿下啊,十五年前,微臣还抱过您呢……”<br /><br />史可法看着蜂拥而上的群臣,再想到几天前,这些人冷漠的嘴脸,心中顿时气不打一处来。<br /><br />可是,现在他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生气也是白生。<br /><br />朱慈烺身边有两人护送,分别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勇士营指挥使李若琏。<br /><br />锦衣卫上前维持秩序,将群臣分隔开,然后就这么簇拥着,来到紫禁城。<br /><br />“诸位,诸位!”<br /><br />李若琏拦在大殿外,说道:“太子殿下舟车劳顿,需要休息,诸位先请回,太子殿下会一一传话。”<br /><br />众人这才不甘心地散去,史可法迟疑许久,最终也选择离开。<br /><br />“史尚书,殿下有请!”<br /><br />史可法转回身,问道:“殿下不是需要休息吗?”<br /><br />“那是对别人,殿下还说了,若史尚书有事,可随时来见!”<br /><br />史可法突然反应过来,肯定是李若琏帮自己说好话了。<br /><br />“多谢!”<br /><br />他冲着对方抱拳行礼,然后走进大殿。<br /><br />“臣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叩见殿下!”<br /><br />“平身!”<br /><br />朱慈烺拉起史可法,然后拉着他坐到座位上。<br /><br />“殿下,使不得,您请上座,臣不敢……”<br /><br />“哎!”<br /><br />朱慈烺把史可法按在椅子上,说道:“本宫出京之前,父皇曾叮嘱,到了南京,一切大小事务需要仰仗史尚书。”<br /><br />“这,这……微臣不敢当,不敢当……”<br /><br />史可法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远在南京城,竟然能获得陛下青睐。<br /><br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谬赞了,微臣不过是尽忠职守,做自己分内之事。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微臣身为朝廷官员,岂能因个人安危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至于福王世子的谋反,实乃大逆不道,微臣虽力微,但亦曾拼死抵抗,幸得勇士营平息叛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br /><br />“史尚书高风亮节,真乃大明官员之典范!”<br /><br />朱慈烺先是夸赞一句,然后说道:“南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父皇大为震怒,对于参与谋逆之人,必将严惩不贷。父皇还说了,南京乃我朝重镇,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天下安危。接下来该如何整肃官场,重建秩序,本宫想听听史尚书的想法。”<br /><br />史可法闻言,正色道:“叛乱虽已平息,但是暴露出的官场腐败、人心涣散等问题,却不容忽视。微臣以为,首要之务在于整肃吏治,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之辈,该处理的处理。同时,加强官员选拔,重用那些忠诚可靠、能力出众之士,以充实地方治理力量。”<br /><br />说话间,他从身上摸出一份奏疏,递了过去。<br /><br />“这是臣近几日整理的奏疏,其中言明南京官场的弊政以及下一步整肃建议,请殿下过目!”<br /><br />朱慈烺接过奏疏,细细阅读起来。<br /><br />史可法不仅列举了南京官场存在的种种问题,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弊端的根源所在。<br /><br />南京城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在京城被贬,在这边混退休,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再次进入权力中枢,也就没了干劲,全都是混吃等死。<br /><br />“史尚书所言极是!”<br /><br />朱慈烺虽然年仅十六岁,却显得很成熟。<br /><br />他虽然贵为皇太子,却从未享受过安稳奢华的生活。<br /><br />崇祯皇帝自从登记那天起,便励精图治,甚至节衣缩食,尽最大可能削减吃穿用度,只为国库省下银子,拿给边军发饷打仗。<br /><br />谁能想到,当朝皇后会带领后宫嫔妃宫娥,织布裁衣,补贴后宫开支。<br /><br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慈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被灌输忧国忧民的理念,比同龄人成熟的更早。<br /><br />他放下奏疏,神色凝重,说道:“南京作为留都,地位举足轻重,却成了部分官员的养老之地,风气败坏至此,整顿肃清已经刻不容缓,史尚书这份奏疏十分中肯,本宫必当禀明父皇,按照史尚书的提议进行整改。”<br /><br />史可法闻言,心中稍感宽慰,看来陛下早就想整顿了。<br /><br />只是碍于内忧外患,实在腾不出手,如今李自成和多尔衮纷纷撤出中原,可以放手干一场了。<br /><br />他也不再掖着藏着,说道:“殿下明鉴,南京官场的问题根源在于官员的心态。许多被贬至此的官员,心灰意冷,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求安稳度日。加之南京远离朝廷中心,监管力度相对薄弱,使得一些不法之徒得以横行。因此,整肃官场,不仅要严惩贪腐,更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br /><br />“臣以为最要紧的,是调整南京官员的选拔机制,不再单纯作为贬谪之地,而应选拔有为之士,赋予实权,让他们在南京也能有所作为。其次要加强考核,对于那些不作为者,以及以权谋私者,坚决予以撤换。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需重新明确南京的定位!”<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绿帽

冰花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