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老百姓顿悟了:首善之区
<div id="booktxt"><p>王莽:天下应该是有德者居之,为什么还会天下大乱?</p><p></p><p>难道我的德行不够?</p><p></p><p>【叮,恭喜宿主引起王莽的震惊,获得暗黑值五分。】</p><p></p><p>王莽?</p><p></p><p>你也来丢人现眼?</p><p></p><p>这里的德是大德,不是你假仁假义。</p><p></p><p>曹操对朱柏的老实温顺,也有自己的看法。</p><p></p><p>这朱柏孝顺朱元璋,和对老百姓好是两回事啊。</p><p></p><p>后世的人,怎么连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p><p></p><p>老朱想要反驳铜豌豆,却无从下手,只能是对着朱棣一顿暴打。</p><p></p><p>“爹,不要打老四。”</p><p></p><p>“你个畜生,朱柏是自杀,你居然以这为理由反叛朝廷。我非要打死他。”</p><p></p><p>“重八。你有火也不要朝老四撒啊。”</p><p></p><p>在另一厢,淮西勋贵也开始暗中串联,蠢蠢欲动。</p><p></p><p>这朱元璋太过分了,我们出生入死,给他打天下,他居然为了让朱允炆这小崽子继位,把兄弟们都杀了。</p><p></p><p>这他妈还是人吗?</p><p></p><p>他们想要谋反,可是,家族命运最惨的常遇春已经死了,蓝玉还没有发展起来。</p><p></p><p>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没有理由反对朱家。</p><p></p><p>徐达的女儿嫁给了朱棣,朱棣又造反成功,他们更没有理由反了。</p><p></p><p>邓愈的嫡长女嫁给秦王做侧妃,说是侧妃,不发册,不传制,不迎亲,和一个小妾无异。</p><p></p><p>因为这事,邓愈发了几次牢骚。</p><p></p><p>他倒是有可能反,可惜和常遇春一样也死了。</p><p></p><p>这样开国国公只有李善长、汤和、冯胜和傅友德了。</p><p></p><p>汤和和老朱是发小,也是老朱的领路人,两人的利益深刻绑定在一起。</p><p></p><p>谁都可以反老朱,唯独汤和不能。</p><p></p><p>李善长是开国第一功臣,老朱给足了名誉,自然也不会反。</p><p></p><p>冯胜只有两个女儿,虽然长女嫁给了二百五的常茂,可小女儿却是周王妃。</p><p></p><p>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他断然也不会反的。</p><p></p><p>蛇无头不行,他们聚集到傅友德那里,密谋造反。</p><p></p><p>永乐王朝,朱棣在龙椅上,似乎又多了些回忆。</p><p></p><p>回忆里,朱元璋正揍还是燕王时候的自己,马秀英和朱标在一旁拦着,还是被老朱揍的鼻青脸肿。</p><p></p><p>怎么回事?</p><p></p><p>这些天,怎么一下多了老爹揍自己的场景?</p><p></p><p>我真的以前没有这些画面啊。</p><p></p><p>如果这些画面是假的,为什么又栩栩如生?</p><p></p><p>云贵山区,朱允炆看了直播,也是久久不能平静。</p><p></p><p>“陛下,又在看直播了?豌豆真是神人啊,能理解陛下,”</p><p></p><p>“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所求?”</p><p></p><p>允炆不是为自己忧愁,而是悲天悯人。</p><p></p><p>几年的悟道参禅,让朱允炆顿悟了。</p><p></p><p>朱元璋和朱棣是明朝所谓最圣明的君主,有很多的拥趸。</p><p></p><p>被豌豆说的如此不堪,他们都破防了。</p><p></p><p>【豌豆,你在说什么啊,你知道允炆都在做什么啊?</p><p></p><p>他被文人忽悠瘸了,在做王莽一样的复古改制。没有朱棣,明朝就二世而亡了。】</p><p></p><p>【就是,他那么软弱。】</p><div id="booktxt"><p></p><p>豌豆都没有没有回复王莽,王莽都开始怀疑人生了。</p><p></p><p>什么像王莽一样?</p><p></p><p>我成为了后世失败的典型了?</p><p></p><p>跟我学就会失去国家和民心?</p><p></p><p>“允炆没有学王莽改制,只是朱棣上台之后,为了自己所谓的正当性给允炆泼的脏水。</p><p></p><p>因为君权神授,所以皇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p><p></p><p>朱棣却又把朱允炆这个皇帝给推翻了,就只能是在道德层面诋毁允炆。</p><p></p><p>就是说他像王莽一样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德行有亏的人,不能做皇位。</p><p></p><p>这都是为了保持皇权的正统性,让老百姓做自己的顺民。”</p><p></p><p>【豌豆又在为朱允炆说好话,如果他真的有那么好,为什么众叛亲离?】</p><p></p><p>【对,不要再为朱允炆辩护了。朱允炆早就是失去民心了,朱棣大军刚到应天,全天下的人都在背叛允炆。】</p><p></p><p>“朱允炆没有被天下人背叛,朱棣进城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和燕军巷战。</p><p></p><p>其中就有朱棣的大舅哥徐辉祖,拿着砍刀和燕军死战。</p><p></p><p>燕军对他围而不攻,最后徐辉祖没有力气了,才被送回魏国公府。</p><p></p><p>如果朱允炆真的众叛亲离了,朱棣进城之后,就不会大开杀戒了。</p><p></p><p>驸马督尉梅殷,也是朱元璋唯一的顾命大臣,投降朱棣后暗中养死士。</p><p></p><p>还有璟清,表面上归顺朱棣,其实在暗地里,密谋要刺杀朱棣。</p><p></p><p>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想杀朱棣,朱棣才会想要迁都</p><p></p><p>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背叛了朱允炆,朱棣就不会迁都北平了。”</p><p></p><p>【那你说李景隆和朱橞开门投降是怎么回事?】</p><p></p><p>“每个时代都有小人,别说应天从来没有人防守成功,就是长安、洛阳也被安禄山、史思明几次攻破。</p><p></p><p>黄巢也攻入了长安和洛阳,还称帝,逼得唐朝皇帝几次出逃。</p><p></p><p>随着朝代的更迭,皇帝的神圣性早就打了折扣。</p><p></p><p>只有大军云集,只要不是外族入侵,都城都防御不了多长时间。</p><p></p><p>就像是现在的北平,被吹嘘的神乎其神,固若金汤。</p><p></p><p>可是,他只有在抵御了也先和皇太极的时候,起了点作用。</p><p></p><p>等李自成一来,他们也是开门纳土,磕头称臣。</p><p></p><p>首都的人,歌舞升平。</p><p></p><p>可以共富贵,却不能公患难。</p><p></p><p>因为他们是首善之区,谁统治他们都是舞照跳,歌照唱,他们不会为了封建统治者拼命。</p><p></p><p>外族入侵不一样,因为有了八王之乱,靖康之耻,才会拼死抵抗。</p><p></p><p>封建时代受忠君思想洗礼的老百姓都顿悟了,你们这些封建王朝的孝子贤孙还在为老祖宗招魂。”</p><p></p><p>【我为老祖宗招魂怎么了?朱元璋是我老祖宗。】</p><p></p><p>【对,我是朱元璋的后人。难道你不是?】</p><p></p><p>“我当然不是,我祖祖辈辈就是普通老百姓,我才不会为压迫我的封建君王唱赞歌。”</p><p></p><p>【崇祯那是在王朝的末期,日薄西山了,朱允炆却说帝国鼎盛时期。】</p><p></p><p>【王朝末期和王朝初期能一样吗?】</p><p></p><p>“当然一样了,开元盛世被称为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各方面都是全胜。安禄山一来,不也是开城投降了。”</p><p></p><p>【真是服了,为了朱允炆这个连叔叔都不信任的人,诋毁我们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p><p></p><p>“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p><p></p><p>我们帮他们伸张正义,他们还要说我无能,非要弄个狗链子自己带上。</p><p></p><p>国人的奴性,什么时候才可以消散?</p><p></p><p>也幸亏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比满清还黑暗的清朝,让国人保受屈辱。</p><p></p><p>但凡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王朝,一个开明的王朝,反帝反封建,不知道要难多少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