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百万人,打不过四千多人
<div id="booktxt"><p>【清朝虽然不咋地,却也知道鸦片劳民伤财,所以在一开始也是禁烟的。</p><p></p><p>鸦片都是英夷勾结当地的官员,走私进来的。林则徐想要禁烟,恐怕没有那么简单。】</p><p></p><p>“说的不错,林则徐也知道英夷猴子把当地的官员都给腐蚀了。</p><p></p><p>林则徐没有打算依靠当地的官员,他把当地的士子都给召集起来,号召他们揭露英夷猴子的恶行。</p><p></p><p>这一点,陛下应该深有体会。”</p><p></p><p>雍正皇帝在满清众多的皇帝中,算是精明干练的了。</p><p></p><p>用他的话说,他不是前朝的万历,他是做了几十年的皇阿哥,在户部、工部当差历练十几年,深知底下官员的尿性。</p><p></p><p>“是啊,官做的越大,做的越久,就磨去棱角,越背弃了圣人之道。</p><p></p><p>所以,在雍正新政的时候,朕没有用那些官场老油子,而是重点任用那些监生出身的酷吏,还有就是刚考生来进士。</p><p></p><p>即使有这些人在人品上有瑕疵,也为其背书。事实证明,田文镜、刘墨林这些人朕还是没有用错的。”</p><p></p><p>田文镜可是雍正朝,最受宠的大臣。也是最会阿谀奉承的大臣,表面上刚正不阿,实际上曲意逢迎。</p><p></p><p>也成为众多人调侃的对象,说到田文镜大家就想起他便宜老子那句“田文镜,我草泥马。”</p><p></p><p>【田文镜行不行,要问马国成。】</p><p></p><p>【哈哈哈,田文镜大意失亲妈。】</p><p></p><p>田文镜是雍正的爱将,宠臣,都五十多了。</p><p></p><p>没想到,大家那么喜欢他的妈,也不好意思了。</p><p></p><p>“咳咳,主播,你继续。”</p><p></p><p>“林则徐一面打探英夷猴子的底细,一面包围了会馆,断水断粮,还把里面服役的中国劳工都给放出,就是要饿死那些英夷猴子。</p><p></p><p>经过一个多月针锋相对的斗争,英夷猴子们终于是顶不住压力,上缴了全部的鸦片。</p><p></p><p>收缴了鸦片之后,林则徐本来想把鸦片押往北京。可从广州到北京路途遥远,那时候也没有铁路,在路上只能是肩挑马背,有人担心半路上偷窃。</p><p></p><p>而且鸦片运往北京采用的方式也是烧毁,鸦片的吸食方式就是,用用一杆烟枪点燃了,吸入肺里。</p><p></p><p>如果把鸦片运往北京焚烧,无疑是让全民一次大型吸毒。</p><p></p><p>林则徐决定把鸦片,就地销毁。”</p><p></p><p>“在海边挖了两个大池子,里面放满水和生石灰。石灰遇到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还有腐蚀性。</p><p></p><p>把烟膏子放进去之后,用竹竿搅拌,就会破环原有的结构,烟膏子就不能用了。最后,引海水把他们渣滓冲走,这些危害社会的毒品就彻底的没了。”</p><p></p><p>“因为硝烟的地方在虎门,所以又被称为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意义重大,是我国和西方殖民主义交锋的第一次阶段性胜利,显示出了我华夏不畏毒品侵蚀的坚强决心。”</p><p></p><p>雍正听的一头雾水,既然是胜利,怎么还阶段性的?</p><p></p><p>“主播,我有些不懂,难道在硝烟后,又出了差错?”</p><p></p><p>“在虎门销烟之后,义律上校以保护商人为名,请求英夷国会对大清作战。”</p><p></p><p>【真是厚颜无耻。】</p><p></p><p>【简直就是强盗】</p><p></p><div id="booktxt"><p>“说的对,盎格鲁撒克逊人生活在寒冷的英伦三岛,那里土地贫瘠,本来就是以出产海盗闻名。”</p><p></p><p>“结果怎么样?”雍正急切地问道。</p><p></p><p>“英国人还真派出四十多艘战舰,四千多人的远征军,远征大清。”</p><p></p><p>虽然不懂军事,雍正皇帝远征西边,也是十几万的大会战。没有想到,小小的英夷,竟然敢派出四千人远征大清。</p><p></p><p>“什么?四千人就敢出征我大清?”</p><p></p><p>“嗯,英夷只从本土出兵一千六百名士兵,其他的都是英属印度的雇佣兵。”</p><p></p><p>“我大清朝有二十万八旗兵,八十万绿营兵,他们怎么敢?”</p><p></p><p>“谁说不是?可他们偏偏就来了。”</p><p></p><p>“那么说,我大清朝输了?”</p><p></p><p>“英军到了广州,林则徐早有准备,没有占到便宜,猴子们一路北上,清朝沿海,长期没有战事,武备松弛。厦门,宁波先后失守。</p><p></p><p>英夷猴子算生印度的仆从兵,才四千多人,还在地球的另一端。只要统治者步步为营,寸土不让,英夷猴子必败无疑。</p><p></p><p>可是,道光皇帝害怕了,居然认为是林则徐挑起了事端,罢免了林则徐,还派出宗室奕山主持广州的军务。”</p><p></p><p>康熙特别崇拜朱元璋,他在位的时候,给子孙们按照汉人的规矩,排了辈分。奕山一听就是宗室的名字。</p><p></p><p>不用说,事情就出在奕山这里了。</p><p></p><p>雍正皇帝,张了张嘴,也不说什么了。</p><p></p><p>“奕山到了广州为了表达和英军议和的态度,就派人拆了炮台,和英军议和。奕山就是个白痴,对于英军的条件,又以天朝上国自居,不予接受。</p><p></p><p>于是,双方撕破脸,接着打。在谈判的时候奕山把炮台都给拆了,所以清军轻而易举的就攻下广州。然后接着北上,这一次,英夷人攻下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憋着清朝人,签署了《江宁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p><p></p><p>“啊,城下之梦?”</p><p></p><p>“正是,《南极条约》是我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夷,还要战争赔款,赔偿商人损失,四千三百万两。”</p><p></p><p>“真是不孝子孙。”</p><p></p><p>“一百万人,打败过四千多人,为啥呢?”</p><p></p><p>“为啥呢?”</p><p></p><p>“仔细想,我们一块想。”</p><p></p><p>“朕想不出来。”</p><p></p><p>“因为,他没有依靠群众。”</p><p></p><p>“依靠群众?”雍正皇帝瞪大眼睛。</p><p></p><p>虽然是满清皇帝,可是他勤勤恳恳的革除弊端,推行新政,既没有老爹早年的毛手毛脚,晚年的昏聩,又没有儿子乾隆那样大手大脚。</p><p></p><p>除了文字狱之外,没有太多的污点。所以,在众多的满清皇帝中,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至少没有那么多的骂名。</p><p></p><p>可是,在内心里,他和老爹康熙、儿子雍正一样,更多的是依靠满清贵族,然后才是汉人中的读书人。</p><p></p><p>对于汉人百姓,则是继续实行愚民政策。</p><p></p><p>所以,对于豌豆地依靠群众,也是陷入了茫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