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宋思铭。<br /><br />叶立轩到王寨乡之后,每周都会给叶安家打一次电话,每次打电话,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谈宋思铭。<br /><br />告诉他宋思铭干了这个,又干了那个,为什么干这个,又为什么干那个。<br /><br />他想着怎么配合宋思铭,等等等等。<br /><br />总结起来一句话,那就是榜样的力量。<br /><br />正是因为看到了宋思铭工作状态,耳熏目染之下,叶立轩才会一改常态,变得积极向上起来。<br /><br />叶立轩最早被老爷子轰去王寨乡的时候,叶安家还觉得老爷子的操作过于极端。<br /><br />艰苦的环境非但掰不正叶立轩,反而更容易让叶立轩躺平。<br /><br />直到看到叶立轩的变化,他才明白了老爷子的良苦用心。<br /><br />老爷子不是因为王寨乡的条件艰苦,才把叶立轩送到王寨乡,而是因为宋思铭在王寨乡,才把叶立轩送到王寨乡。<br /><br />虽然,今天,是叶安家第一次见宋思铭,但他早就给宋思铭打了满意。<br /><br />趁着推销酒,讲讲宋思铭的工作成绩,简直再正常不过。<br /><br />在叶安家的极力推销下,平常不怎么喝酒的叶安邦,也小小地抿了一口。<br /><br />“还真不错。”<br /><br />叶安邦不怎么喝酒,不代表没喝过好酒。<br /><br />他现在任职的洪都省,乃是全国知名的产酒大省,早些年评选的国内十大名酒中,洪都省一个省就占了两个。<br /><br />每年,洪都省都会举办白酒博览会。<br /><br />洪都省的各种酒,从几十元一瓶的,到几百几千块一瓶的,叶安邦都尝过。<br /><br />正如叶安家所说,青山醇确实可以比肩那种几百上千一瓶的名酒。<br /><br />“你是怎么想起复活这种国企老品牌的?”<br /><br />叶安邦好奇地问宋思铭。<br /><br />“其实也是机缘巧合……”<br /><br />宋思铭当即把自己意外尝到潘建国酿的散酒,一路找到潘建国,然后,帮助潘建国找投资、建酒厂、买商标的事,简略地讲述一遍。<br /><br />“这可不是机缘巧合,你最开始尝到酒的时候,应该就有相应的规划了。”<br /><br />叶安邦听完,评价道。<br /><br />“确实有初步的规划,毕竟,当时的王寨乡,急需一个能够叫得响的品牌,以促进景区建成后的旅游消费。”<br /><br />宋思铭实事求是地说道。<br /><br />“你要这么说的话,那意味着,你的规划,还在尝到酒之前,哪怕没有青山醇,你也会树立起其他的品牌,让品牌带动当地的发展,”<br /><br />叶安邦一针见血地指出来。<br /><br />而通过这件事,叶安邦发现了宋思铭身上的第一个闪光点——大局观。<br /><br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开始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一步步地推进。<br /><br />这种大局观,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br /><br />特别是体制内的很多人,往往是人被事情推着走,而不是事情由人推着走,这类人永远掌握不了主动权。<br /><br />即便一时成功,那也只是运气好,早晚会被打回原形。<br /><br />叶安邦就想再考考宋思铭,以便发现更多的闪光点。<br /><br />“如云现在在塔喀县工作,她跟你说过塔喀县的情况吗?”<br /><br />叶安邦问宋思铭。<br /><br />“说过一些。”<br /><br />“塔喀县地广人稀,以少数民族为主,一个县二十万人口,民族就有十九个,当地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但产业发展还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甚至还沿用着游牧的方式放牧,效率相对低下……”<br /><br />这些叶如云都跟宋思铭说过,宋思铭自然是张口就来。<br /><br />“你觉得,如何才能改变塔喀县的现状,提升塔喀县的经济水平,提升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br /><br />叶安邦追问道。<br /><br />能够看出问题不算能力,能够解决问题才是能力。<br /><br />“首要一点还是改变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习惯,以畜牧业为例,塔喀县的养殖户,更加相信祖先留下来的游牧方式,这一点不改变,畜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就无从谈起。”<br /><br />宋思铭侃侃而谈。<br /><br />“那该如何改变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习惯呢?”<br /><br />叶安邦继续往深入了问。<br /><br />“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了,生活生产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潜移默化,所以,只是制定政策,宣读政策,读完政策就走,效果肯定不好,必须长时间跟当地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居住在一起,我们可以把驻村干部制度,进一步细化为驻户干部制度,让干部真正住进老百姓的家里……”<br /><br />“驻户干部……”<br /><br />这个词,叶安邦还是第一次听。<br /><br />“其实,不单是塔喀县,整个甘西省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民族众多,习惯不同,移风易俗,改变过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该摆到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不事先把这个瓶颈疏导开,再好的政策规划,效果都会大打折扣。”<br /><br />说着说着,宋思铭就扩展到整个甘西省。<br /><br />这让叶安邦看宋思铭的眼神,多了几抹浓烈的色彩。<br /><br />很难想象,宋思铭只有二十八岁,只是一个乡长。<br /><br />他所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市级领导甚至省级领导,都触摸不到。<br /><br />最重要的一点,叶安邦马上要到甘西省任省长。<br /><br />作为一省之长,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甘西省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也是评价他工作成绩最为重要的指标。<br /><br />关系着他能否再进一步,登上更高的位置。<br /><br />这段时间,叶安邦一直在想,甘西省这些年接收了那么多的支援,却迟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究竟卡在哪里。<br /><br />宋思铭的移风易俗论,和驻户干部制度,无疑给了他很多的灵感。<br /><br />“思铭,你有没有想过,到甘西省工作?”<br /><br />等宋思铭讲完,叶安邦问宋思铭。<br /><br />“到甘西省工作?”<br /><br />宋思铭懵了一下。<br /><br />他就是说了说关于塔喀县的情况,怎么就快进到甘西省工作了?<br /><br />“过几天,我就会调任甘西省省长。”<br /><br />“你可以到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br /><br />叶安邦直接发出邀请。<br /><br />政策研究室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智囊团,专门为省领导出谋划策,他觉得宋思铭展现的头脑,非常适合从事这项工作。<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oxiangg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oxiangge.cc <br /><br />\n\t\t', '>')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你却爱着一个他

水千丞

没钱修什么仙?

熊狼狗

入高门 (民国NPH)

乔斯林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催眠後的X福日常

没有名字

国民法医

志鸟村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