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摧枯拉朽的大胜!
“清军出城迎战了?”<br /><br />“大约五万兵马上下?”<br /><br />探子将清军情报查明后,徐达也同时令人将消息传了回来。<br /><br />得知清军非但不固守边关,反而派出大量兵马出城迎战之后,常遇春嫉妒的牙痒痒。<br /><br />这领兵杀敌,这本来该是他的活啊!<br /><br />结果现在反而是徐达上了战场,而他在这后面跟老朱一起招兵买马。<br /><br />有些时候,他甚至都觉得自己像个文官一般。<br /><br />偏偏他还就是个大老粗,很多事都弄的没那么精细,没少被老朱调侃。<br /><br />“陛下,不如让末将去吧!”<br /><br />“徐达他虽擅长领兵,但歼灭之战,他的经验终究不如末将多!”<br /><br />“相反,对于这后勤的招兵买马之事,他却比末将擅长的多。”<br /><br />“不如调他回来,末将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击溃清军,陛下摘我项上人头!”<br /><br />老朱瞅了他一眼。<br /><br />从常遇春的脸上只看到俩字。<br /><br />嫉妒!<br /><br />同为武将,项羽能领少量兵马混入关内四处征战,徐达也能领兵前往边关逼迫清军迎战。<br /><br />怎么他个大老粗,就得在这干后勤的活呢!<br /><br />“你真想去?”<br /><br />老朱倒也不是故意将他留下。<br /><br />只是也的确没料到,清军竟然会主动出击。<br /><br />按理来说,清军的将领应该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哪些人。<br /><br />但凡有些自知之明的,就该先固守边关,等将守备安排完善之后,再考虑出关围剿的事。<br /><br />而按照时间来算,眼下清军应该是刚到边关不久。<br /><br />别说布置边关城防,估摸着连口气都还没来得及喘。<br /><br />就这么想送人头?<br /><br />“想去!”<br /><br />“陛下,让末将去,徐达能做到的,末将定然能做的更好!”<br /><br />常十万信誓旦旦。<br /><br />“倒也不用将徐达调回来。”<br /><br />“这样,咱麾下还有四千来号人手,给你三千精兵。”<br /><br />“咱也不要求你取得多大战果,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br /><br />说着,老朱眼中寒光一闪。<br /><br />“你要带着三千精兵,凿穿敌军大营!”<br /><br />若是让徐达单独领那两万兵马迎战,僵持的久了或许会有变数。<br /><br />毕竟那些人都出身关外,哪怕知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但老朱觉得,还是需要多加小心。<br /><br />至少不能让僵持的局面出现在当下。<br /><br />练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让天下人知道,明军与清军之间的差距!<br /><br />给关内那些反清复明之义士信心,也能让接下来的招兵买马更加顺利。<br /><br />谁还会不愿意跟着更加强势的一方呢?<br /><br />留在关外的这些满人,他们当真是不想过好日子吗?<br /><br />只是在他们心中,还一直保有着对大明王朝的恐惧。<br /><br />在他们心中,大明王朝依旧是那个庞然巨物,不知何时就会苏醒。<br /><br />因此在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之后,清军南下时,他们依旧选择留在了关外,不想对大明动手。<br /><br />而如今,大明太祖皇帝被堪称神技的手段带来这个时代。<br /><br />老朱本身在此就已经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希望,如果再能有一场大胜,便能彻底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br /><br />这场大胜,光靠徐达一人很难。<br /><br />并非是信心的原因,而是双方兵力的差距。<br /><br />他不怀疑徐达最后能够带回来一场胜利,但那不够酣畅淋漓!<br /><br />他要的是绝对优势的碾压!<br /><br />以少胜多,兵力劣势情况下的碾压!<br /><br />他要让那嘴硬的乾隆认清现实!<br /><br />“明白了!”<br /><br />“不过末将不需三千兵马,两千足矣!”<br /><br />常遇春瞬间明白了老朱的意思。<br /><br />但他也同样担心老朱自己这边。<br /><br />项羽入了关,徐达在山海关正面迎战,他再一走,留下的兵马再不多。<br /><br />不出乱子也就罢了,只要这关外之地有人心怀不轨,老朱都可能有危险。<br /><br />“两千?你是在瞧不起关外的那些清军,还是在瞧不起咱?”<br /><br />“怕咱有危险?”<br /><br />“这你大可以放心,手边有一千兵马,这天下可没人能留得住咱!”<br /><br />老朱敏锐的察觉到常遇春的担忧。<br /><br />可他是什么人?<br /><br />在成为皇帝之前,他首先是个马前卒,还是个勇武过人,于战场上厮杀过无数回的武将!<br /><br />死人堆里都爬出来过不知多少次,还会怕区区乱子?<br /><br />再者说了,若是连这些并无多少敌意的满人都镇不住,那他老朱也就别提完成挑战的话了!<br /><br />“伯仁,你不必想那么多,当下你唯一的任务,就是凿穿敌阵。”<br /><br />“丑话说在前头,兵马给了你,若你不能给咱带来一场大胜,等回来咱可不饶你!”<br /><br />话音未落,常遇春已然抢过话头。<br /><br />“回来?陛下放心,若不能带回一场大胜,那末将便将自己的脑袋丢在战场上!”<br /><br />开玩笑。<br /><br />这三千兵马可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以及他们与江东子弟兵还有所不同。<br /><br />项羽的江东子弟固然精锐,但他们不会熟练火器的使用,也不知面对火器之时该以怎样的手段战胜。<br /><br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军精锐在正面战场上,的确是要更胜一筹的。<br /><br />不管是兵器、铠甲,还是对这个时代战场的了解。<br /><br />带着这样的三千精锐,若是还不能在第一个照面直接凿穿敌军大营,那常遇春觉得,自己也没脸活着回去了!<br /><br />明军在这一刻露出了自己的獠牙。<br /><br />接下来的画面,在天幕之外看着更加直观。<br /><br />海兰察的确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出关之后并未停下脚步,直至关外十里才停下脚步开始扎营。<br /><br />这意味着,他与徐达几乎是贴脸的状态。<br /><br />看到这般状况,关内的傅恒只能一拍脑门。<br /><br />真的要出事!<br /><br />可即便他觉得关外一战无比危险,胜算无限趋近于零,他也不能出面阻止,更不能强行调海兰察回来。<br /><br />否则消息传回去,乾隆定然以他怯战为由,直接下了他的乌纱帽!<br /><br />到时候,这边关之事都由海兰察一人做主,那可能就真要成为大清亡国的开端了!<br /><br />“传令,除却守军与巡逻将士之外,所有人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战!”<br /><br />他不能阻止,只能尽可能的做好补救措施。<br /><br />只希望海兰察能有些能力,别跟个琉璃一般,看似华贵,实则一碰就碎。<br /><br />否则他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