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 第280节
十天之后,新的药材又到了,再加上吴保国应该快回来了,他们这关算是撑过去了。<br />
“都可以生产。”有了韩丁香的话,徐露直接拍板。<br />
“要不咱们还是留一些?”<br />
“没事,估计吴保国用不了多少天就会回来。”<br />
她心里有盘算,其他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br />
徐露甚至把蔡文书留下,和她商量起新药品的事情。<br />
他们这次打算生产止咳药。<br />
不知道是因为环境的原因,还是因为人们普遍身体比较虚弱,这时候咳嗽的人特别多。<br />
张嫂子前段时间还来找了徐露,就因为张营长每天早起都会干呕咳嗽。<br />
“之前想着是因为冬天的原因。”张嫂子那时候没怎么在意,谁知道都快到夏天了,还是咳嗽的那么厉害。<br />
张嫂子这才找上徐露。<br />
慢性咽炎这个病,其实很多人都把它当成呼吸道或者是肺上的毛病来治,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并没有去根。<br />
有的人喝了很多年的药,却一直没有好透,一直反反复复。<br />
《素问阴阳类论》中有一句话,口咽干燥,病在土脾。1<br />
不管是咽痒疼痛或者是咳嗽,都是因为咽是津液,津液不足就会虚火上炎,熏蒸咽喉,从而形成慢性咽炎。<br />
脾胃是后天之本,使人体精血津液化生之源。<br />
徐露就给张营长拿了药,里面加了石膏之母,这是用来清虚火的天花粉,五味子用来生津液,再加两味健脾胃的药。1<br />
赵主任看见了,就也想要这个方子,“嗓子偶尔难受,我见苏柔说话多了,也总是觉得不舒服。”<br />
徐露没给,“别看只是一个慢性咽炎,不同人形成的原因还是不同的,苏柔要是难受的话,让她过来找我把把脉。”<br />
她给赵主任看了看,调整了一下方子,问她,“最近有没有好受些?”<br />
“还行。”赵主任想了想,“你推荐我练八段锦之后,我怎么觉得反而比之前更累了?”<br />
一开始的时候赵主任没有往八段锦上想,可有一段时间工作太忙了,她就停下来,身上反而有力气了。<br />
她听徐露说过,八段锦是一箱强身气功,能够通三焦经,心包经,对身体非常好。<br />
徐露了然地点头,“这是正常的排毒反应,对于本身气血不足的人来说,在冲击经脉的时候会出现气虚的情况,也就是咱们感觉浑身乏力疲倦,赵主任把量减少一半吧。”<br />
每次循序渐进的来,也总比不练的好。<br />
“行,知道没问题我就继续练。”<br />
徐露关上门之后,才觉得下一个药方可以是治疗咳嗽的。<br />
她就和蔡文书研究了一下。<br />
盘算了一下时间,徐露点头,“也投入生产!”<br />
工人们立刻都忙了起来,徐露下来巡视的时候,大家都没空儿搭理她,毛线之类的都收了起来,现在顾不上了!她不天天往码头上跑了,吴保国倒是回来了,他先自个来的。<br />
“拉了几车的药材。”吴保国给她邀功,“没敢让人看见了,听说省里的那几个药厂也等着药材用呢。”<br />
见他这么谨慎,徐露倒是给他刮目相看,“我这就派人去拉。”<br />
“那徐厂长可得快点,就怕瞒不了多久。”<br />
徐露赶紧去找张玉柱,又托陆清凌找了部队的船,赶紧往省城去。<br />
紧赶慢赶,到那里还是晚了一步。<br />
已经有人提前知道了风声,在那里堵着运输队的大门。<br />
徐露赶紧从车上下来,“哟,这不是孙厂长吗?”<br />
徐露和他也见过面,对方显然也认识她。<br />
“徐厂长。”<br />
“孙厂长,这是来拉货吗?”<br />
徐露下来之后直接招手,让后面的人动手,“可惜这些货,都是我们提前订好的。”<br />
孙厂长不满意,“徐厂长,你这就不太地道了吧?”<br />
到底谁不地道?这批药品可是她让吴宝国去甘肃拉的,用的都是他们药厂膏药换的。<br />
“孙厂长要是实在想要的话,我也不跟你多要,就按原价给我们。”<br />
孙厂长在那边盘算了一下,他们这是从甘肃进的路上的,运费就不少,药材要比往常贵上许多。<br />
他打不定主意,还想和徐露搞价,“听说你们那边不是有红星制药厂支援吗?咱们都是办厂子的,这价格能不能再低一些?”<br />
徐露当然拒绝,“价格不能再低了,说实话,要不是因为咱们都被人坑了,这批药材我也不想给。”<br />
“那徐厂长等等,我回头商量一下。”<br />
徐露点了头,不管孙厂长要不要这批药材,她都得拉回厂子里,所以便让工人赶紧装车。<br />
谁知道孙厂长走了没几分钟就回来,额头上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这批药材我们要!”<br />
“只能给一小部分。”徐露可没想多给,她有些狐疑的看过去,“怎么这么快就改主意了?”<br />
回头看到跟着孙厂长进来的几个药厂领导,徐露这才恍然大悟。<br />
“我们已经都给了孙厂长。”徐露抢先说,“你们需要的话就去找孙厂长。”<br />
第104章<br />
孙厂长被她坑了一把, 还想再说什么,其他厂长已经把他团团围住。<br />
趁着这个功夫,徐露便早早的跟着工人离开。<br />
往船上卸货,也是个大工程的。<br />
孙厂长好不容易才和这些人谈妥了, 回头一看徐露早就不见人影了, 只给他们留下了三车的药材。<br />
这哪里够分?“哎哟喂, 别看这徐厂长年纪小, 心眼儿可不少呢!”<br />
一个没有抢到货的厂长怼他,“人家给你就不错了, 要是我的话,一点儿也不给你分。”<br />
“就是, 乱世的时候,这些药材可以和黄金一个价格了!”<br />
“你们说, 这药材涨这么多,咱们的药品是不是也得涨价?”<br />
前段时间停工,大家都没往这方面想,现在有了药材,可不得好好打算打算。<br />
徐露在回去的路上也在盘算, 不过好在这些药材都是她用膏药换的, 没有动用什么流动资金。<br />
一回到海岛, 大家看到这么多药材,欣喜之余也跟着担心起药品价格来。<br />
刘芳芳说, “成本高了,我觉得价格自然应该提升。”<br />
李飞燕反对, “可是药品价格高的话, 会不会失去很多客户。”<br />
本来大家手里就没有多少钱,很多人都已经舍不得购买他们的药品。<br />
两帮的人争论不下, 把目光投向了徐露。<br />
徐露之前就在考虑这件事情,她想了想,“我赞同价格不变。”<br />
价格不变,他们无非赚的少一些,可对于品牌方面的口碑是有好处的。<br />
刘芳芳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她就调整好了,安慰自己说,“不变也有不变的好处。”<br />
恢复正常生产之后,徐露先给老先生那边打了个电话。<br />
老先生接到电话之后,先问了他们药品的事情,听说没事儿的,才松了一口气。<br />
“我们这边专门给你们开了一家药馆。”<br />
老先生也没有想到,自家的这些亲戚,竟然这么重视安康制药厂生产的药。<br />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拿到这些药品也都是往各大医院投送。<br />
可在看到这药品非常的顶用,人民群众很喜欢,尤其还是中医的时候,他们就不在往各大医院送,而是单独的开了一家药。<br />
这样,想要用他们药品的人,只能来他们的药馆。<br />
徐露沉默了一下,现在也就香港市场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他们才可以一家独大。<br />
还是得往那边培养一下人手。<br />
老先生会以为徐露很激动,见她这么平静,有些奇怪的问,“徐厂长不觉得是好事吗?”<br />
“有好有坏吧。”徐露直言不讳地说,“我记得当初咱们签订协议的时候,说过价格的问题。”<br />
这也是吴保国给她的启示,以后再签订协议的时候,价格方面就不能太过离谱。<br />
老先生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闻言哈哈笑了几声,“徐厂长你放心,咱们肯定都是按照合同来。”<br />
徐露松了一口气,“那我还是按照合同,给你们那边送货。”<br />
“好,好。”<br />
张院长听说他们这边已经恢复生产,急忙就打来了电话。“这次我们多要些烫伤膏!”张院长是恨不得烫伤膏都送到他们医院,最近的天气越来越暖和,大家都换上了轻薄的衣服,好些个人因为不小心而被烫到。<br />
一开始,大家还都是去各自县所在的医院,后来听说他们医院治烫伤特别好,就都直奔他们这里。<br />
可惜军区医院那边,也进了徐露的烫伤膏,听说去的人也不少。<br />
张院长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王医生出的主意。<br />
早知道就不把王医生踢走了。<br />
好在海岛军区比较偏僻,还得乘船去,地理位置没他这里好。<br />
徐露没立刻应承,“我们这边也接到了,其他医院要烫伤膏的订单。”
“都可以生产。”有了韩丁香的话,徐露直接拍板。<br />
“要不咱们还是留一些?”<br />
“没事,估计吴保国用不了多少天就会回来。”<br />
她心里有盘算,其他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br />
徐露甚至把蔡文书留下,和她商量起新药品的事情。<br />
他们这次打算生产止咳药。<br />
不知道是因为环境的原因,还是因为人们普遍身体比较虚弱,这时候咳嗽的人特别多。<br />
张嫂子前段时间还来找了徐露,就因为张营长每天早起都会干呕咳嗽。<br />
“之前想着是因为冬天的原因。”张嫂子那时候没怎么在意,谁知道都快到夏天了,还是咳嗽的那么厉害。<br />
张嫂子这才找上徐露。<br />
慢性咽炎这个病,其实很多人都把它当成呼吸道或者是肺上的毛病来治,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并没有去根。<br />
有的人喝了很多年的药,却一直没有好透,一直反反复复。<br />
《素问阴阳类论》中有一句话,口咽干燥,病在土脾。1<br />
不管是咽痒疼痛或者是咳嗽,都是因为咽是津液,津液不足就会虚火上炎,熏蒸咽喉,从而形成慢性咽炎。<br />
脾胃是后天之本,使人体精血津液化生之源。<br />
徐露就给张营长拿了药,里面加了石膏之母,这是用来清虚火的天花粉,五味子用来生津液,再加两味健脾胃的药。1<br />
赵主任看见了,就也想要这个方子,“嗓子偶尔难受,我见苏柔说话多了,也总是觉得不舒服。”<br />
徐露没给,“别看只是一个慢性咽炎,不同人形成的原因还是不同的,苏柔要是难受的话,让她过来找我把把脉。”<br />
她给赵主任看了看,调整了一下方子,问她,“最近有没有好受些?”<br />
“还行。”赵主任想了想,“你推荐我练八段锦之后,我怎么觉得反而比之前更累了?”<br />
一开始的时候赵主任没有往八段锦上想,可有一段时间工作太忙了,她就停下来,身上反而有力气了。<br />
她听徐露说过,八段锦是一箱强身气功,能够通三焦经,心包经,对身体非常好。<br />
徐露了然地点头,“这是正常的排毒反应,对于本身气血不足的人来说,在冲击经脉的时候会出现气虚的情况,也就是咱们感觉浑身乏力疲倦,赵主任把量减少一半吧。”<br />
每次循序渐进的来,也总比不练的好。<br />
“行,知道没问题我就继续练。”<br />
徐露关上门之后,才觉得下一个药方可以是治疗咳嗽的。<br />
她就和蔡文书研究了一下。<br />
盘算了一下时间,徐露点头,“也投入生产!”<br />
工人们立刻都忙了起来,徐露下来巡视的时候,大家都没空儿搭理她,毛线之类的都收了起来,现在顾不上了!她不天天往码头上跑了,吴保国倒是回来了,他先自个来的。<br />
“拉了几车的药材。”吴保国给她邀功,“没敢让人看见了,听说省里的那几个药厂也等着药材用呢。”<br />
见他这么谨慎,徐露倒是给他刮目相看,“我这就派人去拉。”<br />
“那徐厂长可得快点,就怕瞒不了多久。”<br />
徐露赶紧去找张玉柱,又托陆清凌找了部队的船,赶紧往省城去。<br />
紧赶慢赶,到那里还是晚了一步。<br />
已经有人提前知道了风声,在那里堵着运输队的大门。<br />
徐露赶紧从车上下来,“哟,这不是孙厂长吗?”<br />
徐露和他也见过面,对方显然也认识她。<br />
“徐厂长。”<br />
“孙厂长,这是来拉货吗?”<br />
徐露下来之后直接招手,让后面的人动手,“可惜这些货,都是我们提前订好的。”<br />
孙厂长不满意,“徐厂长,你这就不太地道了吧?”<br />
到底谁不地道?这批药品可是她让吴宝国去甘肃拉的,用的都是他们药厂膏药换的。<br />
“孙厂长要是实在想要的话,我也不跟你多要,就按原价给我们。”<br />
孙厂长在那边盘算了一下,他们这是从甘肃进的路上的,运费就不少,药材要比往常贵上许多。<br />
他打不定主意,还想和徐露搞价,“听说你们那边不是有红星制药厂支援吗?咱们都是办厂子的,这价格能不能再低一些?”<br />
徐露当然拒绝,“价格不能再低了,说实话,要不是因为咱们都被人坑了,这批药材我也不想给。”<br />
“那徐厂长等等,我回头商量一下。”<br />
徐露点了头,不管孙厂长要不要这批药材,她都得拉回厂子里,所以便让工人赶紧装车。<br />
谁知道孙厂长走了没几分钟就回来,额头上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这批药材我们要!”<br />
“只能给一小部分。”徐露可没想多给,她有些狐疑的看过去,“怎么这么快就改主意了?”<br />
回头看到跟着孙厂长进来的几个药厂领导,徐露这才恍然大悟。<br />
“我们已经都给了孙厂长。”徐露抢先说,“你们需要的话就去找孙厂长。”<br />
第104章<br />
孙厂长被她坑了一把, 还想再说什么,其他厂长已经把他团团围住。<br />
趁着这个功夫,徐露便早早的跟着工人离开。<br />
往船上卸货,也是个大工程的。<br />
孙厂长好不容易才和这些人谈妥了, 回头一看徐露早就不见人影了, 只给他们留下了三车的药材。<br />
这哪里够分?“哎哟喂, 别看这徐厂长年纪小, 心眼儿可不少呢!”<br />
一个没有抢到货的厂长怼他,“人家给你就不错了, 要是我的话,一点儿也不给你分。”<br />
“就是, 乱世的时候,这些药材可以和黄金一个价格了!”<br />
“你们说, 这药材涨这么多,咱们的药品是不是也得涨价?”<br />
前段时间停工,大家都没往这方面想,现在有了药材,可不得好好打算打算。<br />
徐露在回去的路上也在盘算, 不过好在这些药材都是她用膏药换的, 没有动用什么流动资金。<br />
一回到海岛, 大家看到这么多药材,欣喜之余也跟着担心起药品价格来。<br />
刘芳芳说, “成本高了,我觉得价格自然应该提升。”<br />
李飞燕反对, “可是药品价格高的话, 会不会失去很多客户。”<br />
本来大家手里就没有多少钱,很多人都已经舍不得购买他们的药品。<br />
两帮的人争论不下, 把目光投向了徐露。<br />
徐露之前就在考虑这件事情,她想了想,“我赞同价格不变。”<br />
价格不变,他们无非赚的少一些,可对于品牌方面的口碑是有好处的。<br />
刘芳芳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她就调整好了,安慰自己说,“不变也有不变的好处。”<br />
恢复正常生产之后,徐露先给老先生那边打了个电话。<br />
老先生接到电话之后,先问了他们药品的事情,听说没事儿的,才松了一口气。<br />
“我们这边专门给你们开了一家药馆。”<br />
老先生也没有想到,自家的这些亲戚,竟然这么重视安康制药厂生产的药。<br />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拿到这些药品也都是往各大医院投送。<br />
可在看到这药品非常的顶用,人民群众很喜欢,尤其还是中医的时候,他们就不在往各大医院送,而是单独的开了一家药。<br />
这样,想要用他们药品的人,只能来他们的药馆。<br />
徐露沉默了一下,现在也就香港市场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他们才可以一家独大。<br />
还是得往那边培养一下人手。<br />
老先生会以为徐露很激动,见她这么平静,有些奇怪的问,“徐厂长不觉得是好事吗?”<br />
“有好有坏吧。”徐露直言不讳地说,“我记得当初咱们签订协议的时候,说过价格的问题。”<br />
这也是吴保国给她的启示,以后再签订协议的时候,价格方面就不能太过离谱。<br />
老先生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闻言哈哈笑了几声,“徐厂长你放心,咱们肯定都是按照合同来。”<br />
徐露松了一口气,“那我还是按照合同,给你们那边送货。”<br />
“好,好。”<br />
张院长听说他们这边已经恢复生产,急忙就打来了电话。“这次我们多要些烫伤膏!”张院长是恨不得烫伤膏都送到他们医院,最近的天气越来越暖和,大家都换上了轻薄的衣服,好些个人因为不小心而被烫到。<br />
一开始,大家还都是去各自县所在的医院,后来听说他们医院治烫伤特别好,就都直奔他们这里。<br />
可惜军区医院那边,也进了徐露的烫伤膏,听说去的人也不少。<br />
张院长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王医生出的主意。<br />
早知道就不把王医生踢走了。<br />
好在海岛军区比较偏僻,还得乘船去,地理位置没他这里好。<br />
徐露没立刻应承,“我们这边也接到了,其他医院要烫伤膏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