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疑心她起了这么个大名儿,又知道他喜爱蓝色,怎么老不见戴青金?是专要避讳么,偏正日子上了身,不禁心头荡漾,伸手在她耳廓上抚了把。<br />
“这颜色难得。”<br />
顾着说话,手里小剪子一不当心下错了,咔地给芍药削断了半朵。<br />
“哎呀——”<br />
瑟瑟跳起来,凶得张牙舞爪,“就这朵开的最好,全赖你!”<br />
“赖我赖我。”<br />
如意云头的衣袖抹在她肩上,“大不了随便你……”<br />
瑟瑟拈着残花心疼,顺手捋过心口,却发现手底空空,珊瑚珠串忘戴了。<br />
“诶,昨儿脱深衣时还在啊。”<br />
这东西要紧,原是众人眼皮子底下定情的信物,两人都看重。<br />
武崇训帮她找,妆台上整整齐齐,首饰是杏蕊收拾,几个小匣子打开,都是一色一套,红归红,蓝归蓝,珍珠归珍珠,青金也单有一盒。<br />
瑟瑟摇头,“这件我日日戴着,跟那些不成套的。”<br />
翻半天还是没有,武崇训不当回事。<br />
“待会儿再找罢,真丢了也没什么。”<br />
大拇指指自己,“再给你做就是了。”<br />
瑟瑟笑的眉眼都眯缝了,挽着手依依说话,讲两声笑两声,甜的冒水儿。<br />
瑟瑟的婚事顺心如意,第二天起来连门都没出,就在卧房里消磨,李家上下听说,都很满意,转过头就把李仙蕙围住了。<br />
地龙太热,窗子开了两指缝隙,李真真搂着一筐零嘴咔咔吃吃。<br />
韦氏倚着软枕,一句句问。<br />
“嗣魏王是个什么意思?才来时明明对瑟瑟殷勤有加,大家看在眼里,怎么一忽儿就要娶你了呢?偏你又肯答应。”<br />
“他竟敢吃着碗里望着锅里!”<br />
李重润头回听说,瞪眼便骂武家人无耻,话音未落便被李真真接了口。<br />
“他哪有那个脑子?二哥别急,这里头有个缘故,不过口说无凭,下回你见了他,随便聊两句便明白了。”<br />
众人愣了下,全笑起来。<br />
朝野都说武延基笨,李家人自然也听说了,可到底是女婿,自己骗自己,也要说他大智若愚,或是性情太过宽和,才显得老实。<br />
李仙蕙拧眉看了李真真一眼。<br />
“你呢?打算什么时候出阁?”<br />
李真真着了慌,匆匆向爷娘点了点头,跳下地,拉住莲实就往外走。<br />
“你问二哥,跟他商量去,东宫这么漂亮,我还没住够呢!”<br />
一溜烟儿跑飞快。李重润哭笑不得,在她撇下的藤框子里翻了翻,捡出个榧子玩着。<br />
“依我,阿娘身边不如留下个贴心小棉袄罢?三娘年纪也不大,晚几年就晚几年,让我享享有姊妹的福气。”<br />
李显和韦氏哪能不同意。<br />
李显道,“自是晚点好!自家哪有娘家快活?”<br />
他在家从不用储君的自称‘孤’,一切尽如从前。<br />
“我姑姑是太宗掌珠,照理说驸马甚好,乃是房相的小儿子,幼承庭训,又年貌相当,本以为是一桩美满婚事,偏偏驸马的性情板正无趣,与姑姑过不到一块儿,后头姑姑私通辩机和尚,白绫赐死,那和尚也惨,遭了腰斩,赫赫房家,就此家破人亡。”<br />
李显平日讷讷寡言,难得讲这么大一篇话,儿女都愣住了。<br />
韦氏吓了一跳,走过去拍他腮边。<br />
“呸呸呸!快住嘴,多不吉利!”<br />
李显推开她手,平静道。<br />
“知人知面不知心,武崇训瞧着好,但时日尚短,不知究竟。武延基么,心思简单,倒是好事,可是阿耶这句话,你们千万记住。”<br />
转头认真端详李仙蕙和李重润。<br />
“回来,阿耶没别的指望,只想全家整整齐齐,不管你们犯多大的过错,私通也好,贪赃枉法,哪怕被人告谋反,有阿耶在这里,一定信你们,护你们,往后阿耶不在了,你们姊妹兄弟四个,把臂同游,不准窝里反。”<br />
李仙蕙听得泪眼朦胧,又自感幸运。<br />
阿耶信她,由着她摆弄局势,由着她自捡婚事,从没过问一句,司马银朱说他庸懦,可李仙蕙认为,能放手,亦是人君之相!<br />
她转头看李重润,却见他的视线已经投向广袤的天宇。<br />
九州疆土卷轴般徐徐展开,青绿山水,汤汤长河,成千上万米粒大小的人在田地劳作,热火朝天地喊着号子,唱着歌儿,他想踏足每一寸国土。<br />
“三郎……”<br />
韦氏有些忸怩。<br />
“何止四个?重俊、重茂年纪虽小,也是聪慧的。”<br />
李显比她还别扭,羞涩地探手去牵她,带了点霸道和坦然。<br />
重润、仙蕙面前,他格外地不肯提起另外还有妾侍儿女成行,因为他们两个都太能干出挑了,显得他的心有旁骛毫无必要。<br />
“说起来,重福二十二岁了,得亏在房州不曾定亲,不然麻烦。”<br />
韦氏随随便便道。<br />
“那时定了也就定了,门户低微些不妨,只要他喜欢。”<br />
李显也做差不多打算。<br />
“我瞧重福常与武家两兄弟一处玩耍,恐怕也不急切,他的事情拖一拖,万一圣人要压重润的婚事下来,长兄尚未婚配,亦是个借口。”<br />
到窗前远眺,东宫虽在紫微宫内,但与街市只隔一道重光门。<br />
不同于内宫重重掩映之下的幽静娴雅,住在东宫,日常鸡犬相闻,尤其这时天色昏黄,热闹的市声渐渐隐没,只有倦鸟呼啸而过,好一派盛世无饥馁,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br />
“瑟瑟和仙蕙都是厉害的,真真这性子,要说软和么,又有犯轴的地方,认死理儿,倒叫我担心。”第125章<br />
雪停了一宿, 天还是灰蒙蒙的。<br />
武延秀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运渠边上,冻得牙床发酸,举目天地萧瑟, 河面和堤岸混沌难分,又脏又冷。<br />
嬷嬷跟不上他步伐,避着风跌跌撞撞追赶。<br />
“郡王, 您回船上等等罢,奴婢们去找就成了。”<br />
武延秀嘀咕了两句,风里听不清, 嬷嬷赶上来问,“郡王说什么?”<br />
他猛转头,嬷嬷吓得哟了声, 他嘴上蒙了块大红花样布, 像山大王打劫。<br />
“阿喃认生,骊珠养了三个月还咬,我不来,你们逮不着。”<br />
手伸出袖笼在风里握拳张开,活动了两下。<br />
“真冷嘿。”<br />
狂风卷着水汽沙石, 刮得嬷嬷脸生痛。<br />
这孩子细皮嫩肉,心眼儿还实诚,穿孝穿到如今, 单凭件旧大氅,手指手背全冻裂了,关节上灰白的细伤。<br />
“桥底下过堂风大,你上了年纪, 去那边儿酒店站站脚,我再转转。”<br />
他嘱咐了声, 耸着肩往单拱桥上去了。<br />
是个没人疼的,倒知道疼人。<br />
嬷嬷回头向慢几步的浮梁叹气。<br />
“这种天气,划船瞧雪景,真想得出来!”<br />
浮梁也为难,“我说了又不听——”<br />
脸上忽然冰凉凉的,浮梁哎呀了声,“又下雪点子了!”<br />
两人互相搀扶着,往道边小店子去。<br />
临水的地方视野开阔,几个茶摊都是窝棚,独那家四面门墙,简陋归简陋,好歹生炭火,还没进屋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叫人好生感激。<br />
过卖端热茶汤上来,嬷嬷两手捧着,盯着那道颀长的身影。<br />
风卷着雪粒子打璇儿,他紧紧裹着氅衣,高而细脚伶仃,像头缩着脖子的猫头鹰,翻找完了桥洞,一无所获,又过桥往对岸去了。<br />
“六爷不易,真论起来,与小县主一般孤苦。”<br />
嬷嬷有点儿惆怅。<br />
“临走么,能图什么,就想见见自家人,亲香亲香,郎主偏不搭理,不然出来作甚么?正经八百的元旦,就在笠园,起个火炉子,烤香饼,多舒坦。”<br />
“公子的院子,嗣魏王住就罢了,又招他来,说不过去。”<br />
浮梁解释了两句,也觉得没劲,眉头皱起来把人往坏里揣测。<br />
“你说,八成是郎主撂下过重话罢?不然不至于。”<br />
嬷嬷深以为然,这世态炎凉,专欺负没靠山的苦命人。“打虎还得亲兄弟!如今嗣魏王知道亲疏远近了,先可着自家,打从太子搬走,还没上东宫去过呢……”<br />
眯眼望窗外,河面上空空如也,白茫茫琉璃世界,唯有一艘堂皇的画舫靠在岸边,两头翘尖角,中间叠了三层楼,才刚那狗崽子吃不住骊珠来回的折腾,就从窗子蹦出来跑了。<br />
又有一个人打伞下来,绯红的袍子,站在码头左右张望。<br />
浮梁搓了搓手,“歇不得了,走罢。”<br />
武延秀不是正经主子,偷懒无妨,武延基就不同了,跟梁王府沾两道亲。<br />
嬷嬷才暖和点儿,带着遗憾起身跺脚,带点抱怨。<br />
“诶,他下来干什么?”
“这颜色难得。”<br />
顾着说话,手里小剪子一不当心下错了,咔地给芍药削断了半朵。<br />
“哎呀——”<br />
瑟瑟跳起来,凶得张牙舞爪,“就这朵开的最好,全赖你!”<br />
“赖我赖我。”<br />
如意云头的衣袖抹在她肩上,“大不了随便你……”<br />
瑟瑟拈着残花心疼,顺手捋过心口,却发现手底空空,珊瑚珠串忘戴了。<br />
“诶,昨儿脱深衣时还在啊。”<br />
这东西要紧,原是众人眼皮子底下定情的信物,两人都看重。<br />
武崇训帮她找,妆台上整整齐齐,首饰是杏蕊收拾,几个小匣子打开,都是一色一套,红归红,蓝归蓝,珍珠归珍珠,青金也单有一盒。<br />
瑟瑟摇头,“这件我日日戴着,跟那些不成套的。”<br />
翻半天还是没有,武崇训不当回事。<br />
“待会儿再找罢,真丢了也没什么。”<br />
大拇指指自己,“再给你做就是了。”<br />
瑟瑟笑的眉眼都眯缝了,挽着手依依说话,讲两声笑两声,甜的冒水儿。<br />
瑟瑟的婚事顺心如意,第二天起来连门都没出,就在卧房里消磨,李家上下听说,都很满意,转过头就把李仙蕙围住了。<br />
地龙太热,窗子开了两指缝隙,李真真搂着一筐零嘴咔咔吃吃。<br />
韦氏倚着软枕,一句句问。<br />
“嗣魏王是个什么意思?才来时明明对瑟瑟殷勤有加,大家看在眼里,怎么一忽儿就要娶你了呢?偏你又肯答应。”<br />
“他竟敢吃着碗里望着锅里!”<br />
李重润头回听说,瞪眼便骂武家人无耻,话音未落便被李真真接了口。<br />
“他哪有那个脑子?二哥别急,这里头有个缘故,不过口说无凭,下回你见了他,随便聊两句便明白了。”<br />
众人愣了下,全笑起来。<br />
朝野都说武延基笨,李家人自然也听说了,可到底是女婿,自己骗自己,也要说他大智若愚,或是性情太过宽和,才显得老实。<br />
李仙蕙拧眉看了李真真一眼。<br />
“你呢?打算什么时候出阁?”<br />
李真真着了慌,匆匆向爷娘点了点头,跳下地,拉住莲实就往外走。<br />
“你问二哥,跟他商量去,东宫这么漂亮,我还没住够呢!”<br />
一溜烟儿跑飞快。李重润哭笑不得,在她撇下的藤框子里翻了翻,捡出个榧子玩着。<br />
“依我,阿娘身边不如留下个贴心小棉袄罢?三娘年纪也不大,晚几年就晚几年,让我享享有姊妹的福气。”<br />
李显和韦氏哪能不同意。<br />
李显道,“自是晚点好!自家哪有娘家快活?”<br />
他在家从不用储君的自称‘孤’,一切尽如从前。<br />
“我姑姑是太宗掌珠,照理说驸马甚好,乃是房相的小儿子,幼承庭训,又年貌相当,本以为是一桩美满婚事,偏偏驸马的性情板正无趣,与姑姑过不到一块儿,后头姑姑私通辩机和尚,白绫赐死,那和尚也惨,遭了腰斩,赫赫房家,就此家破人亡。”<br />
李显平日讷讷寡言,难得讲这么大一篇话,儿女都愣住了。<br />
韦氏吓了一跳,走过去拍他腮边。<br />
“呸呸呸!快住嘴,多不吉利!”<br />
李显推开她手,平静道。<br />
“知人知面不知心,武崇训瞧着好,但时日尚短,不知究竟。武延基么,心思简单,倒是好事,可是阿耶这句话,你们千万记住。”<br />
转头认真端详李仙蕙和李重润。<br />
“回来,阿耶没别的指望,只想全家整整齐齐,不管你们犯多大的过错,私通也好,贪赃枉法,哪怕被人告谋反,有阿耶在这里,一定信你们,护你们,往后阿耶不在了,你们姊妹兄弟四个,把臂同游,不准窝里反。”<br />
李仙蕙听得泪眼朦胧,又自感幸运。<br />
阿耶信她,由着她摆弄局势,由着她自捡婚事,从没过问一句,司马银朱说他庸懦,可李仙蕙认为,能放手,亦是人君之相!<br />
她转头看李重润,却见他的视线已经投向广袤的天宇。<br />
九州疆土卷轴般徐徐展开,青绿山水,汤汤长河,成千上万米粒大小的人在田地劳作,热火朝天地喊着号子,唱着歌儿,他想踏足每一寸国土。<br />
“三郎……”<br />
韦氏有些忸怩。<br />
“何止四个?重俊、重茂年纪虽小,也是聪慧的。”<br />
李显比她还别扭,羞涩地探手去牵她,带了点霸道和坦然。<br />
重润、仙蕙面前,他格外地不肯提起另外还有妾侍儿女成行,因为他们两个都太能干出挑了,显得他的心有旁骛毫无必要。<br />
“说起来,重福二十二岁了,得亏在房州不曾定亲,不然麻烦。”<br />
韦氏随随便便道。<br />
“那时定了也就定了,门户低微些不妨,只要他喜欢。”<br />
李显也做差不多打算。<br />
“我瞧重福常与武家两兄弟一处玩耍,恐怕也不急切,他的事情拖一拖,万一圣人要压重润的婚事下来,长兄尚未婚配,亦是个借口。”<br />
到窗前远眺,东宫虽在紫微宫内,但与街市只隔一道重光门。<br />
不同于内宫重重掩映之下的幽静娴雅,住在东宫,日常鸡犬相闻,尤其这时天色昏黄,热闹的市声渐渐隐没,只有倦鸟呼啸而过,好一派盛世无饥馁,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br />
“瑟瑟和仙蕙都是厉害的,真真这性子,要说软和么,又有犯轴的地方,认死理儿,倒叫我担心。”第125章<br />
雪停了一宿, 天还是灰蒙蒙的。<br />
武延秀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运渠边上,冻得牙床发酸,举目天地萧瑟, 河面和堤岸混沌难分,又脏又冷。<br />
嬷嬷跟不上他步伐,避着风跌跌撞撞追赶。<br />
“郡王, 您回船上等等罢,奴婢们去找就成了。”<br />
武延秀嘀咕了两句,风里听不清, 嬷嬷赶上来问,“郡王说什么?”<br />
他猛转头,嬷嬷吓得哟了声, 他嘴上蒙了块大红花样布, 像山大王打劫。<br />
“阿喃认生,骊珠养了三个月还咬,我不来,你们逮不着。”<br />
手伸出袖笼在风里握拳张开,活动了两下。<br />
“真冷嘿。”<br />
狂风卷着水汽沙石, 刮得嬷嬷脸生痛。<br />
这孩子细皮嫩肉,心眼儿还实诚,穿孝穿到如今, 单凭件旧大氅,手指手背全冻裂了,关节上灰白的细伤。<br />
“桥底下过堂风大,你上了年纪, 去那边儿酒店站站脚,我再转转。”<br />
他嘱咐了声, 耸着肩往单拱桥上去了。<br />
是个没人疼的,倒知道疼人。<br />
嬷嬷回头向慢几步的浮梁叹气。<br />
“这种天气,划船瞧雪景,真想得出来!”<br />
浮梁也为难,“我说了又不听——”<br />
脸上忽然冰凉凉的,浮梁哎呀了声,“又下雪点子了!”<br />
两人互相搀扶着,往道边小店子去。<br />
临水的地方视野开阔,几个茶摊都是窝棚,独那家四面门墙,简陋归简陋,好歹生炭火,还没进屋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叫人好生感激。<br />
过卖端热茶汤上来,嬷嬷两手捧着,盯着那道颀长的身影。<br />
风卷着雪粒子打璇儿,他紧紧裹着氅衣,高而细脚伶仃,像头缩着脖子的猫头鹰,翻找完了桥洞,一无所获,又过桥往对岸去了。<br />
“六爷不易,真论起来,与小县主一般孤苦。”<br />
嬷嬷有点儿惆怅。<br />
“临走么,能图什么,就想见见自家人,亲香亲香,郎主偏不搭理,不然出来作甚么?正经八百的元旦,就在笠园,起个火炉子,烤香饼,多舒坦。”<br />
“公子的院子,嗣魏王住就罢了,又招他来,说不过去。”<br />
浮梁解释了两句,也觉得没劲,眉头皱起来把人往坏里揣测。<br />
“你说,八成是郎主撂下过重话罢?不然不至于。”<br />
嬷嬷深以为然,这世态炎凉,专欺负没靠山的苦命人。“打虎还得亲兄弟!如今嗣魏王知道亲疏远近了,先可着自家,打从太子搬走,还没上东宫去过呢……”<br />
眯眼望窗外,河面上空空如也,白茫茫琉璃世界,唯有一艘堂皇的画舫靠在岸边,两头翘尖角,中间叠了三层楼,才刚那狗崽子吃不住骊珠来回的折腾,就从窗子蹦出来跑了。<br />
又有一个人打伞下来,绯红的袍子,站在码头左右张望。<br />
浮梁搓了搓手,“歇不得了,走罢。”<br />
武延秀不是正经主子,偷懒无妨,武延基就不同了,跟梁王府沾两道亲。<br />
嬷嬷才暖和点儿,带着遗憾起身跺脚,带点抱怨。<br />
“诶,他下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