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崇训便道。<br />
“小儿女心中有些想头,琴熏年纪小,脾气却不小,万一看中了阎公子,再说婚事不成,恐怕要闹起来。”<br />
“我便知道你不笨,乃是故意的!你知不知道——”<br />
武三思深深吸口气,出声已近破口大骂。<br />
“使团此行凶多吉少?!阎知微去了,未必有命回来,但凡出点子纰漏,便要抛尸塞外,祸延子孙!”<br />
武崇训眉头一皱,恨他虚张声势。<br />
“到那时,阎公子连坐,你妹妹又该如何?悔婚不嫁,便是拈高枝儿不顾道义。嫁他,便要陪他倒霉。还是,你我豁出脸面,去圣人面前保住阎家?”<br />
武三思气咻咻地,质问扑面而来,但武崇训丝毫不为所动,只微微回头。<br />
他已习惯了金冠红衣,僧衣素袍久不上身,前后平金复绣,肩膀上丝丝金线缠绕,在灯火中折射出泠泠的火光,闻言牵了牵嘴角。<br />
“老六,是我武家的子孙。”<br />
他倒维护他?<br />
武三思一时窒了口,腹中不断大骂。<br />
“两国永结姻亲之好,乃是祈望和平,老六此去,未必注定死局,但阿耶公报私仇,就是不行。”<br />
武三思瞪着儿子简直无语。<br />
良久转圜道。<br />
“这道奏疏,御前已是议了一遍,圣人有意推上朝会,原定了明日,是府监悄悄告诉我,好说歹说,才人才肯宽纵一晚,你听我的,添改几个字。”<br />
这帮人,又要勾结,又要窝里反,你防着我,我防着你,竟是人人都有个小九九,阿耶与他们为伍,早晚要受其害。<br />
梁王府的名声坏,原没什么。<br />
女主登基惊世骇俗,她的娘家亲眷,还能有什么好人?<br />
历代党争不过如此,胜利者抹黑手下败将,武家输了就是输了,并不是输给李家,而是输给女主登基这件怪事。<br />
他不在乎阿耶甚至自己被后人如何评说。<br />
左不过是苏安恒那套,但他不能把脚践踏在别人身上,眼睁睁看他人因己受苦,想起武延秀此去的苦闷委屈,他心里愧疚,耳根子都烫起来。<br />
“儿子是为您积德。”<br />
武崇训心平气和地说。<br />
展了展前襟,在武三思对面坐下。<br />
“您背地里下刀子,送老六进狼窝,我便要保他回来。”<br />
正色请托。<br />
“请阿耶看在阎公子面上,助我一臂之力,召使团回来!”<br />
——这傻儿子,想的太简单!<br />
与人对阵,三言两语掀开底牌,往下还有什么招数可使?“晚啦!”<br />
武三思嗤地笑出了声。<br />
“你就算不改,朝会上百官群议,众口纷纭,也难成结论。尤其是,谁敢在这时候,直说阎知微去了,是送羊入虎口,白白多填一条人命?那岂不是骂圣人拍板的和亲之议,乃是大错特错?”<br />
他调过视线来在武崇训身上下打量。<br />
“朝臣们的推诿奸猾,事不关己,经过这回,你便能看清了,嘿嘿,你以为只有我断定老六必死无疑么?”<br />
武崇训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一时倒愣住了,片刻轻声道。<br />
“我不信。”<br />
“我来给你指条明路,你要想借力打力,太子、相王、太平公主,都不会替个不相干的小子出声,唯有郡主,对他或有几分怜惜……”<br />
武三思复又一笑,这回是胸有成竹。<br />
“但你,肯不肯向郡主求援呢?”<br />
何谓怜惜,只是情未萌发的遮掩罢了。<br />
武崇训心知肚明。<br />
全赖武三思巧组牌局,凑齐天时地利人和,才推动瑟瑟投入他的怀抱,倘若当初易地而处,换武延秀是魏王嫡长,他未必胜得过。<br />
抬手紧了紧领扣,拒阿耶于千里之外。<br />
“小儿女闺中话事,不劳阿耶过问。”<br />
“你当圣人是什么人?”<br />
武三思忍不住提醒他,沟壑纵横的老脸在灯影下面目全非。<br />
“圣意已定,岂会留下置喙余地?提拔阎知微,春官过一道,天官选人,又过一道,流程落地足要月余,那时使团已进王庭,换不换使节有何分别?”<br />
武崇训眼角一抽,手扶住椅背狠狠捏紧。<br />
武三思饶有兴味地在他脸上来回刮了刮,才揭开谜底。<br />
“实话告诉你罢——今早你在太子膝下尽孝时,阎知微,还有几十车新补的嫁妆,已然打马出发,至于天官的行文、诏书,大朝会通议的结论,不过是走个过场,慢慢儿补。”<br />
“——什,么?”<br />
烛光斜斜打在武崇训身上,把他昂然的身影拉得稀薄。<br />
武崇训刚刚在李显面前积攒起的进击之决心,转眼就被阿耶砍缺个角儿。<br />
他懊恼从前旁听朝会,用心不够专注,远不如阿耶老谋深算,竟当真以为朝会结论能凌驾在圣意之上,胆敢把花活儿耍到御前,还指望撤回来。<br />
“阎公子身家太丰厚,头先送草帖子来,我尚未签,就取回去了,说数目字不对,要添,如此武阎两家根本无涉。至于琴熏,年纪还小,满世界郎君任她挑去,哭就哭一回罢。”<br />
武崇训不置信地转回眼来。<br />
这才明白,阿耶今日登堂入室,兴师问罪,不过是故作姿态。<br />
其实阎知微的死活,根本威胁不着他!<br />
武崇训连连眨眼,气得面色发白,如此说来,他不单没能挽回武延秀,还多送了一个人进去。“再说救老六回来干什么?”<br />
武三思施施然百上加斤。<br />
“他性子本就偏狭,从前便妒忌你,往后更记恨你,回来向你报复,说不定就从郡主身上下手……”<br />
武崇训不说话了,沉沉看着他,眼眸湿润地近乎滴泪,半晌方道。<br />
“子为父隐,分内事,我不怕替阿耶被黑锅,他要如何,我自应付。”<br />
站起来一摆手。<br />
“阿耶请罢,这里是宗眷后宅,外臣不宜久留。”<br />
第136章<br />
瑟瑟坐在湖上花厅, 因天冷,四面门板都装上了,关的严严实实, 百蝠花窗上用的料丝窗纱,月白色又轻又透,足可借光。<br />
她翻看司马银朱留下的功课, 杏蕊鬼鬼祟祟走到跟前,手里托着个尺把长的窄条檀木匣子。<br />
瑟瑟只当是把扇子,挥手道。<br />
“去去, 过会儿再来。”<br />
“您先瞧一眼。”<br />
杏蕊趋身停在脚踏前低低呼唤。<br />
瑟瑟目光流连书上,只当是答应送武崇训的扇子,杏蕊替她挑了来, 遂心不在焉地打发。<br />
“扇骨好赖我瞧不出, 总之是送表哥,你拿不准,叫二姐掌掌眼。”<br />
“您看看就明白了。”杏蕊凑近些。<br />
瑟瑟眼盯着魏晋阮籍之《咏怀八十二首》,末尾小字设问。<br />
阮籍早年心向曹魏正统,对司马氏的招揽避之不及, 但四十岁后,却陆续出任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从事中郎,加赐爵位关内侯, 其职虽然不高,但是三朝天子近臣,心腹要职……<br />
单论仕途,可谓是青云直上, 风飘万里。<br />
既然如此,他这满纸离乱悲音, 从何而来?<br />
——从何而来?<br />
瑟瑟咬着笔杆子思索。<br />
杏蕊侧身挡住小丫头视线,取出一物晃了晃。<br />
辛辣的干姜气弥散,似个明晃晃的鱼钩挂住了她。<br />
瑟瑟倏然醒神,定定盯在她手上。<br />
“扔了吧。”<br />
杏蕊咦了声,诧然登上脚踏来劝。<br />
“做什么不好,偏做红杏,是太缺德,但到底一片心意。”<br />
瑟瑟何尝不明白她的意思。但凡是个女人,没有不喜欢人家耗时费力,摆弄这些玩意儿来讨好地。<br />
越是大忙人,笨手笨脚不擅此行,越想看他拿短处来为难,武延秀是行伍里的粗人,刀枪剑戟耍得,绣花针、细毛笔拈不起来,做这个真真不易。<br />
“我怕折了寿。”<br />
瑟瑟努嘴指卧房,“表哥做的堆山填海,不缺他这一口。”<br />
瞧杏蕊还舍不得。<br />
“一把花簪原没什么……总之叫你扔就扔了。”<br />
她嗓子痒,一阵干咳,杏蕊忙放下簪子替她拍背。
“小儿女心中有些想头,琴熏年纪小,脾气却不小,万一看中了阎公子,再说婚事不成,恐怕要闹起来。”<br />
“我便知道你不笨,乃是故意的!你知不知道——”<br />
武三思深深吸口气,出声已近破口大骂。<br />
“使团此行凶多吉少?!阎知微去了,未必有命回来,但凡出点子纰漏,便要抛尸塞外,祸延子孙!”<br />
武崇训眉头一皱,恨他虚张声势。<br />
“到那时,阎公子连坐,你妹妹又该如何?悔婚不嫁,便是拈高枝儿不顾道义。嫁他,便要陪他倒霉。还是,你我豁出脸面,去圣人面前保住阎家?”<br />
武三思气咻咻地,质问扑面而来,但武崇训丝毫不为所动,只微微回头。<br />
他已习惯了金冠红衣,僧衣素袍久不上身,前后平金复绣,肩膀上丝丝金线缠绕,在灯火中折射出泠泠的火光,闻言牵了牵嘴角。<br />
“老六,是我武家的子孙。”<br />
他倒维护他?<br />
武三思一时窒了口,腹中不断大骂。<br />
“两国永结姻亲之好,乃是祈望和平,老六此去,未必注定死局,但阿耶公报私仇,就是不行。”<br />
武三思瞪着儿子简直无语。<br />
良久转圜道。<br />
“这道奏疏,御前已是议了一遍,圣人有意推上朝会,原定了明日,是府监悄悄告诉我,好说歹说,才人才肯宽纵一晚,你听我的,添改几个字。”<br />
这帮人,又要勾结,又要窝里反,你防着我,我防着你,竟是人人都有个小九九,阿耶与他们为伍,早晚要受其害。<br />
梁王府的名声坏,原没什么。<br />
女主登基惊世骇俗,她的娘家亲眷,还能有什么好人?<br />
历代党争不过如此,胜利者抹黑手下败将,武家输了就是输了,并不是输给李家,而是输给女主登基这件怪事。<br />
他不在乎阿耶甚至自己被后人如何评说。<br />
左不过是苏安恒那套,但他不能把脚践踏在别人身上,眼睁睁看他人因己受苦,想起武延秀此去的苦闷委屈,他心里愧疚,耳根子都烫起来。<br />
“儿子是为您积德。”<br />
武崇训心平气和地说。<br />
展了展前襟,在武三思对面坐下。<br />
“您背地里下刀子,送老六进狼窝,我便要保他回来。”<br />
正色请托。<br />
“请阿耶看在阎公子面上,助我一臂之力,召使团回来!”<br />
——这傻儿子,想的太简单!<br />
与人对阵,三言两语掀开底牌,往下还有什么招数可使?“晚啦!”<br />
武三思嗤地笑出了声。<br />
“你就算不改,朝会上百官群议,众口纷纭,也难成结论。尤其是,谁敢在这时候,直说阎知微去了,是送羊入虎口,白白多填一条人命?那岂不是骂圣人拍板的和亲之议,乃是大错特错?”<br />
他调过视线来在武崇训身上下打量。<br />
“朝臣们的推诿奸猾,事不关己,经过这回,你便能看清了,嘿嘿,你以为只有我断定老六必死无疑么?”<br />
武崇训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一时倒愣住了,片刻轻声道。<br />
“我不信。”<br />
“我来给你指条明路,你要想借力打力,太子、相王、太平公主,都不会替个不相干的小子出声,唯有郡主,对他或有几分怜惜……”<br />
武三思复又一笑,这回是胸有成竹。<br />
“但你,肯不肯向郡主求援呢?”<br />
何谓怜惜,只是情未萌发的遮掩罢了。<br />
武崇训心知肚明。<br />
全赖武三思巧组牌局,凑齐天时地利人和,才推动瑟瑟投入他的怀抱,倘若当初易地而处,换武延秀是魏王嫡长,他未必胜得过。<br />
抬手紧了紧领扣,拒阿耶于千里之外。<br />
“小儿女闺中话事,不劳阿耶过问。”<br />
“你当圣人是什么人?”<br />
武三思忍不住提醒他,沟壑纵横的老脸在灯影下面目全非。<br />
“圣意已定,岂会留下置喙余地?提拔阎知微,春官过一道,天官选人,又过一道,流程落地足要月余,那时使团已进王庭,换不换使节有何分别?”<br />
武崇训眼角一抽,手扶住椅背狠狠捏紧。<br />
武三思饶有兴味地在他脸上来回刮了刮,才揭开谜底。<br />
“实话告诉你罢——今早你在太子膝下尽孝时,阎知微,还有几十车新补的嫁妆,已然打马出发,至于天官的行文、诏书,大朝会通议的结论,不过是走个过场,慢慢儿补。”<br />
“——什,么?”<br />
烛光斜斜打在武崇训身上,把他昂然的身影拉得稀薄。<br />
武崇训刚刚在李显面前积攒起的进击之决心,转眼就被阿耶砍缺个角儿。<br />
他懊恼从前旁听朝会,用心不够专注,远不如阿耶老谋深算,竟当真以为朝会结论能凌驾在圣意之上,胆敢把花活儿耍到御前,还指望撤回来。<br />
“阎公子身家太丰厚,头先送草帖子来,我尚未签,就取回去了,说数目字不对,要添,如此武阎两家根本无涉。至于琴熏,年纪还小,满世界郎君任她挑去,哭就哭一回罢。”<br />
武崇训不置信地转回眼来。<br />
这才明白,阿耶今日登堂入室,兴师问罪,不过是故作姿态。<br />
其实阎知微的死活,根本威胁不着他!<br />
武崇训连连眨眼,气得面色发白,如此说来,他不单没能挽回武延秀,还多送了一个人进去。“再说救老六回来干什么?”<br />
武三思施施然百上加斤。<br />
“他性子本就偏狭,从前便妒忌你,往后更记恨你,回来向你报复,说不定就从郡主身上下手……”<br />
武崇训不说话了,沉沉看着他,眼眸湿润地近乎滴泪,半晌方道。<br />
“子为父隐,分内事,我不怕替阿耶被黑锅,他要如何,我自应付。”<br />
站起来一摆手。<br />
“阿耶请罢,这里是宗眷后宅,外臣不宜久留。”<br />
第136章<br />
瑟瑟坐在湖上花厅, 因天冷,四面门板都装上了,关的严严实实, 百蝠花窗上用的料丝窗纱,月白色又轻又透,足可借光。<br />
她翻看司马银朱留下的功课, 杏蕊鬼鬼祟祟走到跟前,手里托着个尺把长的窄条檀木匣子。<br />
瑟瑟只当是把扇子,挥手道。<br />
“去去, 过会儿再来。”<br />
“您先瞧一眼。”<br />
杏蕊趋身停在脚踏前低低呼唤。<br />
瑟瑟目光流连书上,只当是答应送武崇训的扇子,杏蕊替她挑了来, 遂心不在焉地打发。<br />
“扇骨好赖我瞧不出, 总之是送表哥,你拿不准,叫二姐掌掌眼。”<br />
“您看看就明白了。”杏蕊凑近些。<br />
瑟瑟眼盯着魏晋阮籍之《咏怀八十二首》,末尾小字设问。<br />
阮籍早年心向曹魏正统,对司马氏的招揽避之不及, 但四十岁后,却陆续出任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从事中郎,加赐爵位关内侯, 其职虽然不高,但是三朝天子近臣,心腹要职……<br />
单论仕途,可谓是青云直上, 风飘万里。<br />
既然如此,他这满纸离乱悲音, 从何而来?<br />
——从何而来?<br />
瑟瑟咬着笔杆子思索。<br />
杏蕊侧身挡住小丫头视线,取出一物晃了晃。<br />
辛辣的干姜气弥散,似个明晃晃的鱼钩挂住了她。<br />
瑟瑟倏然醒神,定定盯在她手上。<br />
“扔了吧。”<br />
杏蕊咦了声,诧然登上脚踏来劝。<br />
“做什么不好,偏做红杏,是太缺德,但到底一片心意。”<br />
瑟瑟何尝不明白她的意思。但凡是个女人,没有不喜欢人家耗时费力,摆弄这些玩意儿来讨好地。<br />
越是大忙人,笨手笨脚不擅此行,越想看他拿短处来为难,武延秀是行伍里的粗人,刀枪剑戟耍得,绣花针、细毛笔拈不起来,做这个真真不易。<br />
“我怕折了寿。”<br />
瑟瑟努嘴指卧房,“表哥做的堆山填海,不缺他这一口。”<br />
瞧杏蕊还舍不得。<br />
“一把花簪原没什么……总之叫你扔就扔了。”<br />
她嗓子痒,一阵干咳,杏蕊忙放下簪子替她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