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booktxt"><p>皇帝还是那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目光涣散,无欲无求。</p><p></p><p>“皇儿。”皇帝嗓音苍老无助,像个迷失方向的孩童。</p><p></p><p>太子快走几步握住他伸出来的手。</p><p></p><p>只觉万分愧疚:“父皇。”</p><p></p><p>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p><p></p><p>“父皇这病生的蹊跷,儿臣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定保元家江山无虞,父皇身侧再无奸佞!”最终,太子还是这样保证了一句。</p><p></p><p>皇帝的心思已经拢不到一块去了,记性愈发的不好,根本也不会细想太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只定定的应了一声:“好。”</p><p></p><p>然后就问起太子近日为什么派出这么多御林军把守各宫的事情,太子安抚的替他顺背,也没解释太多。</p><p></p><p>只是回了句:“近来,有细作探进皇宫,这才多派了人手。”</p><p></p><p>皇帝恍惚的听着了,心绪很平稳。</p><p></p><p>就是太稳了,太子才怀疑他有点不对劲。</p><p></p><p>待皇帝睡下之后,太子随便唤了个太医来连番把脉,“陛下心疾严重,供血不足,对记性、头脑有碍,日后恐会……会痴傻。”</p><p></p><p>太子暴怒:“你胡说什么!”</p><p></p><p>“去!去再换个太医来!”</p><p></p><p>又换了好几个太医,有几个看见太子脸色不好,便说的委婉了些,但意思就是一样的,皇帝日后恐会痴傻……</p><p></p><p>一国之君,竟变得痴傻?</p><p></p><p>薛家好算计啊!</p><p></p><p>太子只觉自己心中十分窝火,父皇还这样年轻,便会如有些老人一样变得痴傻。</p><p></p><p>若是让人知晓了,父皇的颜面又该往哪里放?</p><p></p><p>太子一度觉得这天塌下来了,变得暗无天日。</p><p></p><p>“此事烂在肚子里,若让本宫听到什么疯言疯语,小心你们的脑袋!”</p><p></p><p>“谨遵太子教诲。”几个太医俯首听命,有两个已经吓得腿肚子都打颤了。</p><p></p><p>所有的人都走了以后,太子一时没忍住,抱着榻上那个昏睡着的老人失声痛苦起来。</p><p></p><p>喃喃道:“是儿对不起您。”</p><p></p><p>“人心不足蛇吞象,简直就是贪得无厌!”</p><p></p><p>“这天下永远都还是元家的,薛家有如此德行的家主,儿愧对皇家,儿一定会给您一个交代的。”</p><p></p><p>太子一个人抱着皇帝说了好些,说累了就瘫坐在一旁细细的想着从小到大的事情。</p><p></p><p>自他出生以来,父皇就待他很好,比其他皇子都要好。</p><p></p><p>三岁学诗,五岁练功,父皇虽然昏聩,可会抛下身份,带着他在殿内俯身给他做大马骑、会在他生病的时候,亲身陪着照顾。</p><p></p><p>儿时父母在身侧的欢声笑语,到了如今却好似笑话一般传荡在耳侧。</p><p></p><p>如今末了,到头来,竟是以他为导火索,害了父皇。</p><div id="booktxt"><p></p><p>他有愧。</p><p></p><p>比起父皇,太子心中已然有了割舍。</p><p></p><p>……</p><p></p><p>南川侯府,萧九辞在陪着萧覃衍下棋。</p><p></p><p>收到宫里的消息时,萧覃衍笑了:“今年的及笄礼,看来侯爷是可以在家里过了。”</p><p></p><p>萧九辞神色自若,眉眼轻佻道:“我早就猜到了。”</p><p></p><p>“是,侯爷神机妙算。”萧覃衍戏谑的应承她一句,便将最后一颗棋子下了下去。</p><p></p><p>就是这一颗棋子让这一盘满盘连着经脉棋局,变成了没有生路的死局。</p><p></p><p>“侯爷输了。“萧覃衍眸光淡淡,微抿着的唇,好像在思考着什么。</p><p></p><p>萧九辞的心思放了一大半在棋上:“这颗子走的妙啊。</p><p></p><p>“本该是进退两难的棋,竟因这一颗棋的位置发生了转变。”</p><p></p><p>“侯爷不觉得,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超乎常理的顺利吗?”萧覃衍将手端放在白玉棋盘上,凝眸定定的看向对面还深陷棋盘上的小女郎。</p><p></p><p>从太子去抓人,再到李药童招供,御林军办事也似乎太超乎寻常一般的顺利了,似乎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着什么。</p><p></p><p>萧九辞听了萧覃衍的话,不免神思起来。</p><p></p><p>“太子是从几日前去过长清宫之后才有所怀疑的,郑坤?”是郑坤递的养身丸引起了太子的怀疑。</p><p></p><p>郑坤办事最是察言观色,怎么会在太子在的时候忽然引起了太子的注意?</p><p></p><p>萧九辞心里有所怀疑,郑坤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到底投靠了谁?</p><p></p><p>萧覃衍将棋盘上的棋子全部一颗颗分好装好,心里也是在想事情。</p><p></p><p>“近日似乎有一群流民徘徊在城南的土地庙中,前几日萧塞带着一群兵在那山头训练时,路过的时候见过,以为是无家可归的流民,便多注意几眼。可这两日有斥候来报说是那帮人在夜里就不见了,到了第二日又换了另一批流民。”</p><p></p><p>这么多流民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御林军?</p><p></p><p>萧覃衍不再说话,他知道小侯爷心里自有考量。</p><p></p><p>“阿洵回来了吧,明日夜里你与他再带几个人出城去看看,到底是些什么人。让萧塞多安排人手,将人手分散开些,以防御雪灾的理由,分队派去各个村庄看护着百姓。”萧九辞心里忌惮着暗地里的人,那些人为了权势可什么都做得出来。</p><p></p><p>可别忘了,大舜可不止有一个皇子,</p><p></p><p>钱忠仁远在西境,可她的探子可以探进皇宫,钱忠仁的未必就不可以。就比如说南川侯府有一些微末的小动作,太子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无伤大雅罢了。</p><p></p><p>萧九辞心思敏捷,多方面都会考虑,萧覃衍也知晓分寸。</p><p></p><p>“若京中事变,薛家倒台,太子身上有了污点,那么第一个收益的就是三皇子。钱家,不得不防啊。”</p><p></p><p>“四皇子年幼,三皇子寄养在宜妃宫里。宜妃母族不显,到底是不是真的与世无争,还是坐山观虎斗、想坐拥渔翁之利也尚未可知。若是三皇子与舅家取得联系,以他的性子一定不会待四皇子多好。若是宜妃知道了什么不说出来,那就是想看太子与三皇子争个你死我活,倒是好算计。多派两个洒扫的内侍去盯着,一旦有异样,马上来报。”</p><p></p><p>萧九辞需要马上去一趟东宫,与太子说这件事情。再过段日子,恐会变天啊。</p><p></p><p>不怕一万,就怕万一。</p><p></p><p>行差踏错,下一步就是深渊。皇室的洞察力始终不如上过战场的武将,太子又对这个世界看的太过美好,安稳了十几年,虽天资聪慧,也还是需要磨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