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贾诩规劝张绣假投降!下)
<div id="booktxt"><p>半晌后,张绣那双虎目瞪得老大,看向贾诩的目光中满是诧异。</p><p></p><p>“文~~~文和先生,这~~~这是你自己的意思吗?”</p><p></p><p>张绣结结巴巴问道,对于贾诩的吩咐有些难以置信。</p><p></p><p>“呵呵,你要想在秦煊那里获得更高的地位,就必须这么做,不然你怎么显现自己的价值?”</p><p></p><p>“我先走了,考虑好了就按我说的做,否则就当我没来过!”</p><p></p><p>贾诩对于张绣的反应早有预料,拍了拍他的肩膀后离开了大堂。</p><p></p><p>良久之后,张绣深呼一口气,满是诧异的目光趋于平淡,仿佛下定了决心:</p><p></p><p>“文和先生,我就听你一次,希望你不要坑我!”</p><p></p><p>·····</p><p></p><p>天刚露出鱼肚白,张绣在用过早餐后迫不及待地吩咐侍卫将还在城中等候消息的郭嘉请到府中。</p><p></p><p>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后,郭嘉便急匆匆地赶到了张绣的府上,一见到张绣,郭嘉便开了一个玩笑:</p><p></p><p>“张将军,您是不是考虑好了,这些日子我可是度日如年,饭都吃不下,就等着您的消息。”</p><p></p><p>“哈哈哈!”张绣被郭嘉的玩笑逗得哈哈大笑,紧张的情绪渐渐消散了大半,朝郭嘉拱手说道:</p><p></p><p>“郭大人,经过这些日子的考虑,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投靠曹公!”</p><p></p><p>“真的?”</p><p></p><p>郭嘉一听张绣的话顿时喜上眉梢,自己等了这么些日子总算上苍不负有心人,听到了这么一个好消息。</p><p></p><p>“没错,但我有个条件,你们要是不答应,这事就算作废。”</p><p></p><p>可还不等郭嘉高兴几秒,张绣又说出这么一句话,让他脸上的笑容凝固在了一团,良久之后才缓缓吐出这么一句话:</p><p></p><p>“张将军,请说!”</p><p></p><p>郭嘉没想到这张绣竟然给他来了这么一招,但为了顾全大局,让张绣归降,只要不是太过离谱的条件也能答应。</p><p></p><p>随即张绣便将早已想好的话术说了出来:</p><p></p><p>“郭大人,投靠曹公可以,但必须要让曹公亲自来南阳一趟与我会谈,毕竟我总不能就这么随便答应了吧!”</p><p></p><p>“曹公怎么着也该亲自出面,您说呢?”</p><p></p><p>一听这话,郭嘉没有丝毫怀疑的点了点头,张绣的要求也不算太过分,曹操确实应该来南阳与对方会谈。</p><p></p><p>“可以,我这就回去通知主公,还请张将军做好准备!”</p><p></p><p>说完之后,郭嘉便离开了堂内,当天下午便带着随从离开了南阳返回长安。</p><p></p><p>当贾诩得知郭嘉离开后,便让黑冰台给秦煊发了一封加急书信,告知对方一切顺利,等待后续最高指示。</p><p></p><p>虽然秦煊给了贾诩临时最高指挥权力,但贾诩却事事向秦煊汇报,让对方掌握一切动向。</p><p></p><p>深谙权谋之道的贾诩知道如何做才能让主公放心。</p><p></p><p>··············</p><p></p><p>徐州刺史府内,秦煊正在与刘伯温张居正二人讨论袁绍会不会借皇帝的名义,下令各路诸侯讨伐徐州。</p><p></p><p>三人为此争论不休,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传令兵装扮的士兵走了进来。</p><p></p><p>“主公,前线急报!”</p><p></p><p>传令兵说着从自己身前的甲胄中掏出一块书帛递给了秦煊,而后退了下去。</p><p></p><p>“急报?”秦煊接过书帛迅速展开仔细阅读起来,然而里面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p><p></p><p>“主公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p><p></p><p>看着秦煊满脸震惊的样子,刘伯温张居正二人非常好奇书信中的内容。</p><p></p><div id="booktxt"><p>“喏,你们看看吧!”</p><p></p><p>秦煊没说什么,将看完的书帛递给二人。</p><p></p><p>刘伯温和张居正迅即凑在一块儿看起书帛中的内容,渐渐地二人脸上的神情也变得十分震惊。</p><p></p><p>“主公,这袁绍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竟然想和我们谈判,真是奇哉怪也啊?”</p><p></p><p>张居正率先抬头说出自己的疑惑。</p><p></p><p>书帛中叙述到袁绍派遣手下谋士许攸要求谈判,双方以平原郡为界,青州大部归属徐州秦煊,要是胆敢攻破平原,袁绍必将举重兵攻伐徐州。</p><p></p><p>面对张居正的疑惑,秦煊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紧盯书帛的刘伯温。</p><p></p><p>“伯温,你的看法呢?”</p><p></p><p>然而刘伯温并没有回答秦煊的问题,而是拿着书帛快步来到地图旁,仔细观察了许久。</p><p></p><p>时间一点点地过去,秦煊并没有打扰刘伯温,因为他知道刘伯温一定是想到了什么。</p><p></p><p>“主公,你们过来看看!”</p><p></p><p>就在这时,刘伯温忽然出声喊道,吸引了二人的注意力,秦煊和张居正来到刘伯温身旁,目光紧盯着后者手指的地方。</p><p></p><p>还不等二人开口询问,刘伯温及时分析道:</p><p></p><p>“根据我仔细的观察,袁绍此举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幽州。”</p><p></p><p>“你们看看,目前袁绍已经占据了幽州大部,将公孙瓒的主力团团围困在易京地区进行长时间围困战术,企图困死对方。”</p><p></p><p>“而且为此准备了大量的兵力。”</p><p></p><p>“一旦~~~~”</p><p></p><p>“一旦冀州遭遇严重威胁,他必定会抽调大量部队,拆东墙补西墙,从而让公孙瓒有喘息之机!”</p><p></p><p>还不等刘伯温说完,张居正就将他接下来的话抢先说了出来。</p><p></p><p>“没错,而且根据地图所示,平原郡的位置对于冀州来说非常重要,是一道战略缓冲地带。”</p><p></p><p>“袁绍在青州其他地区布置的兵力有限,这才让我们这么快就兵临平原,因此对于袁绍而言青州其他地区可有可无。”</p><p></p><p>“但公孙瓒可是袁绍的心头大患,他是不可能抽调大量部队来和我们对抗,必定是想借着谈判来让我们停火,从而迅速消灭公孙瓒。”</p><p></p><p>这就是顶级谋士刘伯温的恐怖洞察力以及逆天智商展现,仅仅通过一张地图就分析出了袁绍此举背后的深意。</p><p></p><p>“唉,那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其他诸侯发兵攻打我们,这样岂不是更有威胁性吗?”</p><p></p><p>秦煊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袁绍可是掌握着小皇帝这个政治大杀器,为何不用呢?</p><p></p><p>他身边可有沮授,田丰等一众谋士,不可能不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大作用,反而让袁绍提出和谈的建议。</p><p></p><p>“这~~~~”</p><p></p><p>刘伯温和张居正二人摇了摇头,对于袁绍的想法根本猜不透。</p><p></p><p>“主公,如今李靖将军还在等着您的回信呢,袁绍没有动用皇帝这个招牌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p><p></p><p>“依在下之言,答应袁绍和谈的条件,至于公孙瓒的死活和我们无关,反正我们已经做出了行动,这样也算是个交代。”</p><p></p><p>张居正开口说道,他们当初的想法就是出兵青州减轻公孙瓒面临的压力,至于对方的死活听天由命。</p><p></p><p>可谁想到袁绍竟然会为了消灭公孙瓒而放弃青州。</p><p></p><p>“伯温你的意思呢?”秦煊问道。</p><p></p><p>“可以答应袁绍的谈判条件,毕竟我们的准备不足以和对方消耗下去,至于公孙瓒我们与他没有任何同盟关系,那个使者也走了。”</p><p></p><p>刘伯温也赞同张居正的想法,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p><p></p><p>“那行,我这就写信给李靖,让他全权处理!”</p><p></p><p>随后秦煊便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快马加鞭送达前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