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群臣顺着方卓的思路一想,还别说,真就有那么点意思。<br/>    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纵然和你理解的有偏差,也不能否认别人的思想。<br/>    李二道:“接着说下去。”<br/>    方卓得到鼓励,问道:“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有人能说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br/>    学子之一的苗学林想要表现自己,主动答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br/>    群臣点头,表示这位学子学的很扎实。<br/>    李二也点了点头,对苗学林赞赏有加。<br/>    方卓却厉声道:“错错错!”<br/>    苗学林皱起了眉头,被那么多大佬赞赏,唯独被平安侯上来就是三个错,弄的他很尴尬。<br/>    魏征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那按照平安侯的理解,此句话怎讲?”<br/>    众人翘首以盼。<br/>    方卓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拳头一定要硬,才能获得众人的信服,要不然这个人的位置就不会稳固。”<br/>    群臣起初觉得很好笑,细细想来,也觉得是那么回事。<br/>    方卓接着道:“孔子七十二门徒,三千弟子,要是没有两下子,也降服不了他们。”<br/>    “他老人家带着三千多人的队伍周游列国,要是没有两下子,那些列国的国君为什么要听他的话呢?”<br/>    众人哑然。<br/>    见群臣还是没有反应,方卓对着站在一旁的程知节道:“程伯伯,打他。”<br/>    方卓让程知节打学子苗学林。<br/>    大殿上的群臣觉得这实在太过荒唐。<br/>    还没等程知节动手,苗学林深知不是程知节的对手,主动说好话。<br/>    方卓马上说道:“陛下,微臣只是开了一个玩笑,意在告诉各位,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的道理,大家刚才也看见了,苗同学见程伯伯的拳头比他硬,担心打起来自己吃亏,马上赔礼道歉,这能说明什么呢?”<br/>    群臣还是哑然。<br/>    “这就是实力的力量,不威别人就不能服你,就不会听你讲话。”<br/>    李二从刚开始的愤怒,到认同,直到现在的折服。<br/>    没准老祖宗的话里还真有这么一层意思,只是后人在解读上有问题。<br/>    老程被方卓当成例子,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br/>    李二道:“平安侯总是能带来一些新鲜的思潮,虽然和大众理解的有些偏差,总归还是有那么一些意思在里面,朕恕你无罪,下去吧。”<br/>    “谢主隆恩!”<br/>    方卓和老程重新归队,两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br/>    方卓下去的时候,直瞪程处默,都是他干的好事。<br/>    经过这么一折腾,殿试好像也变了味道,不过并不影响接下来的比拼。<br/>    第二轮是诗词对答。<br/>    李二说出前半句,学子打出后半句,答不出者淘汰,答多着获胜。<br/>    王圭从托盘中又拿出一张宣纸,李二示意可以开始。<br/>    王圭念道:“花无百日红。”<br/>    念完之后,指定时天逸来回答。<br/>    只见时天逸不紧不慢的向前走了一步,道:“人无百日好。”<br/>    王圭又念道:“海内文章第一。”<br/>    郑雪原回答:“朝中宰相无双。”<br/>    对答工整,正好和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宰相遥相呼应。<br/>    第一轮相对简单,众学子都答了上来。<br/>    第二轮开始加大了难度。<br/>    这一轮过后就有三个人被淘汰了,分别是邰文秉、寇祥文和云飞。<br/>    一位寒门,两位勋贵。<br/>    现在只剩下七位学子了。<br/>    第三轮只有他们七位角逐状元了。<br/>    被淘汰的三人怪自己学识浅薄,遗憾没有机会做状元。<br/>    第三轮是拟题作诗。<br/>    王圭从托盘中取出最后一张宣纸,吟唱道:“作诗题目是家国情怀。”<br/>    这是李二想看学子们对家国的情怀。<br/>    既考他们的才学,也考他们对时政的看法,一举两得。<br/>    这个题目出的巧妙。<br/>    他们有一炷香的时间来考虑。<br/>    王圭话音刚落,孟高杰出列道:“草民已有诗句。”<br/>    这种人反应快,喜欢出风头。<br/>    李二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说道:“吟来。”<br/>    孟高杰吟唱道:“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北地落天罗。”<br/>    这首诗有些意境,本意就是尽管他是书生,也要拿起手中的三尺剑,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r/>    李二点了点头,表示作的还行,不过还要等其他学子作完之后,才能最终定下谁作的最好。<br/>    接下来的学子们还没有想好,群臣们对孟高杰这首诗倒是赞赏有加。<br/>    就在这时,耿少元也作出了诗。<br/>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br/>    群臣眼前一亮,觉得这一首,就比之前孟高杰作的高了一个档次。<br/>    李二的脸上明显有了一些欣赏之意。<br/>    耿少元苦思冥想,总算作出一首自认为满意的诗作,观在场的群臣,好像他们更看好自己一些,不免心里多了些得意之色。<br/>    接下来,剩余的五位学子也都吟唱了诗句,效果明显没有耿少元的好。<br/>    状元实至名归,非耿少元莫属了。<br/>    这是群臣都比较看好的一首诗。<br/>    李二问计群臣,群臣半数以上都说耿少元的诗词作的比较贴合实际。<br/>    虽然耿少元是代表的寒门这边的学子,但是,群臣这次没有对这个问题纠结,都支持了寒门耿少元。<br/>    这也符合李二的意思。<br/>    李二就是想把一个寒门扶上状元的位置,让天下寒门学子看到希望,这样一来,大唐才有希望。<br/>    才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br/>    李纲、杜如晦、魏征等一些老臣对平安侯很不爽,就想制造一个机会好好让他丢一次人。<br/>    这是个好机会啊,他们一定要把握住。<br/>    于是,杜如晦提议,让平安侯再次粉墨登场,就以家国情怀为题,当众吟诗一首,让他们也瞧瞧平安侯的实力。<br/>    李二从刚才平安侯的表现来看,实在不敢恭维,虽然他说的有些道理,但都是强词夺理,他不相信平安侯能作出什么好诗来。<br/>    不过可以一试,就当取乐了。<br/>    这一提议很快就等到了群臣的响应,在大庭广之下,看平安侯还能如何不要脸的强词夺理。<br/>    方卓知道群臣想看他的笑话,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心道:“老匹夫们,是你们逼我的,就不要怪我放大招。”<br/>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皮皮树

大道之上

宅猪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