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哈哈哈哈,这家伙的表情也太丑了吧哈哈哈哈。”<br/> 半晌才抬起头,脸上意气高昂。<br/> 他骄傲地说:“你看,就跟你说了他可烦我。”<br/> 第127章 春和<br/> 张玉庄久久没能收回视线。<br/> 阳光穿过巨大梧桐投下一地斑驳,瞧不清,理还乱。<br/> 在道场里的这些日子,规律、死板、晦暗,画卷由命写就,一成不变。<br/> 沉重枷锁之中,若说稍有温暖角落,只有那个病骨一身的师父了。<br/> 那几个孩子绝不是肯默默吃亏的性子,一定要报复回来。<br/> 怎知那宁恙跟个泥鳅似的滑不溜手,他们设计几次要把人堵住再收拾一遍,总被他逃了去。<br/> 所以还是张玉庄遭了殃。<br/> 他们趁着大家都在正殿静坐之时悄悄溜了出来,拎着几桶水去把他床榻浇了个湿透。<br/> 还嫌不够,又拿墨水写写画画,留下几句侮辱之词在他房间墙上。<br/> 等张玉庄回房看到这些,已是月上梢头。<br/> 他默默放下书箱,转头出去和了墙粉预备先将墙刷了。<br/> 折返时却看见自己房间不知何时亮起烛光,房间里,师父正负手看着墙上那些字,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也只是微微侧头一瞬,随即又凝神去看那些字。<br/> 因着师父要看,张玉庄也不多说什么,默默放下刷子和陶碗去到师父身后。<br/> 良久,那个沉静沧桑的声音才说:“少年人总是要热烈些才好,像他们几个,怒意和敌对总是不加遮掩直来直去。”<br/> 这话像是在夸行恶者,张玉庄低头沉默,不知该如何回应。<br/> 师父转过身,慈祥的目光落在自己爱徒头上:“玉庄,你觉得这些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br/> 这个原因道场人尽皆知。<br/> 张玉庄垂目回答:“因为他们讨厌我。”<br/> 师父倒是毫不意外他这么直白,反而抚须笑起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细说来听听呢?”<br/> “细说?”张玉庄困惑抬头。<br/> “对,细说。”师父点头,“细说一下他们为何要讨厌你。”<br/> 张玉庄低声道:“因为我的身份,因为我虽然生在天家,却遭帝心厌弃。”<br/> “所以他们认为我再无出路,于是看不起我。”<br/> “对也不对。”师父悠悠闲闲抬盏品茶,而后才接着说,“世间没有无缘由的恶意,行恶业需要理由,任何人都可以小瞧你,但从小看到做些什么,这中间是你错了。”<br/> 这话让张玉庄陷入沉默,他抬头看向师父,眼中满是疑惑:“弟子何错之有?”<br/> 师父放下茶盏,目光温和:“你想想,他们为何一而再,再而三挑衅?”<br/> 张玉庄皱眉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因为我从不反抗?”<br/> “玉庄啊,会有人整日去拿拳头砸刀刃吗?”师父微笑道。<br/> 张玉庄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那会令其受伤,并且毫无意义。”<br/> “正是如此。”师父点头,“你的沉默不是美德,反而给了他们继续下去的勇气。”<br/> 张玉庄垂目去看自己的脚尖,声音有些低沉:“弟子认为他们这般行径毫无意义,是以不想与其争辩甚至动手,会搅入无端是非。”<br/> “那些孩子虽然行径可恶,但罪不至死。”师父轻叹一声,“忍耐从来都不是良好品质,你明白吗?”<br/> 这个话头转得太急,张玉庄一时没懂,眼中露出困惑。<br/> 半晌,才回答:“弟子从未觉得他们该死。”<br/> “我知你心性如何,你自然不会这么想。”师父问,“你为何修道?”<br/> 张玉庄毫不犹豫地说:“济世度人,护佑苍生。”<br/> 师父温和地笑了:“然修道者之志,非为逃避世俗,亦非独善其身。”<br/> “世间多艰,妖魔横行,是故修道之人励精图治,锻体炼魄,以期能力日增,如此,堪成大器。”<br/> 张玉庄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分寒暑苦修的原因。<br/> 但此刻他不明白这和他不还手有什么关系。<br/> “行恶的尽头是万劫不复。”师父说,“你既为了济世度人,这不仅仅是需要你对抗妖魔,也要你心怀苍生。”<br/> “心怀苍生,何以见迷途之人而不加以引导。”<br/> “你今日无作为,一是因为心知自己修为在他们之上,所以不屑与其多说。但你何尝又不是用自己的无作为,将他们向歧途上推了一把呢?”<br/> “适当的反击,或许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会让一个你素未谋面之人因此受惠。”<br/> 张玉庄微微一怔。<br/> 师父捕捉到了他这个反应,慈祥地笑道:“今日树一善人,他日可令百人受恩。今日留一恶念,他日或害千人受苦。”<br/> “你压得住自己的恶念,那是你修道之人的本分,去压住别人的恶念,才是你修道之人的责任,你明白了吗?”<br/> “你有能力去引导,尚且因沉默至此,可想过若是没有能力之人,那些被迫选择放弃挣扎之人,会因为这些恶念遭受什么?”<br/> 师父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张玉庄心中炸响。<br/> 可是。<br/> “如果我反抗,可能会伤到他们。”<br/> 师父轻轻摇头:“反抗的目的不是伤害,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br/> “只有知错,才能改正。”<br/> 张玉庄若有所思地点了头:“弟子明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