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韫柔若经霜蒲兰,若这个孩子再落下去,她此生也难有孕了。<br />
“那不谈此事,这遭过后,皇嫂的身体可还能被调养起来?”<br />
她更怕的是这种三番两次的摧折会于谢韫的寿数有碍。<br />
“奴婢亦不知。”<br />
长公主的步子不自觉加快,旷然宫道间回荡着蛩音,却只能无头无脑地撞在各人心上。<br />
待入得殿中,谢韫被掩在锦绣帷帐之后,压在华美衾被之下,沉沉无知觉。<br />
“娘娘适才才睡下的。”脚踏上的小宫女亦是一双绵红泪眼,低低禀道。<br />
元承晚颔首,将步子放得极轻,欲要亲自上前一观谢韫面色。<br />
这千工拔步床台高面阔,镂金刻凤,可谢韫躺在里头,只占了极小的一片地儿。<br />
元承晚凝她半晌,弯身悄悄将她一截伶仃惨白的腕塞回被子里。<br />
谢韫生的极美,下颌尖尖,额面秀致。<br />
哪怕此刻无知无觉地阖眸,亦能看出些惹人怜爱的柔婉。<br />
可元承晚记得小皇嫂方成婚时,一张面庞带些稚气,笑起来团团如满月,无阴无翳。<br />
她这些年渐渐成熟起来,成了谁都挑不出一丝错处的皇后,素日也常同她讲那套妇必敬夫的道理。<br />
谢韫说哪怕是皇兄,闭起门来也需她多哄着他些。<br />
元承晚不知她是怎么去哄。<br />
可是这样一个冷漠多谋的君王,一个在此刻都不愿在妻子面前露出泪眼,与她分担苦涩的丈夫,她若要哄他,又该花去多少心思呢?<br />
她若哄好了他,又有谁来顾她呢?<br />
元承晚倚坐在床头许久,终究没等到谢韫苏醒。<br />
临走前,长公主替皇嫂掩起帐幔,径自离开。<br />
她尚有一件紧要的事须得问问皇兄。<br />
元承绎仍在方才的高台之上,元承晚却不知他这冷风是为谁而受。<br />
与其在这里自苦一般地吹着冷风,何不如陪到皇嫂身边,以丈夫的肩膀与她分担些许伤痛,带去安慰。<br />
“皇兄——”仿佛连她的声音也要被吞没在风中。<br />
元承绎再回过身来,又是一副深沉难测的面孔。<br />
方才的片刻脆弱已然被化解在冠冕龙袍之下,被化解在他沉沉难辨喜怒的眼中。<br />
“皇嫂她睡了过去,”长公主微微被风吹的眯了眸,捋开唇畔碎发,道,“若当真的话,皇兄你预备怎么办,皇嫂她……”<br />
“狸狸,”<br />
元承绎出声打断了她,话音同他的意志一般,沉硬如钢,却冷酷无比:<br />
“皇家不能没有继承人,你知晓的。”元承晚哑然,所有话都被堵在喉头。<br />
皇兄登基七年未曾选过秀,若此番当真决意如此,自己甚至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劝诫一二。<br />
于天下,选秀之事乃是世家乐见其成的,他们亟需从自己族门中贡献美人,腰肢如柳唇如蜜,就此软化君王的意志。<br />
于私,她身为天子亲妹,她不该说什么。<br />
可是她在此刻仍多了句嘴:<br />
“皇兄,皇嫂是个极好极好的女子,她这五年吃了太多苦。若……若你当真,当真要有那一日,你莫要负她。”<br />
元承绎未答。<br />
她却执着地望着皇兄的眼,要等一个回答。<br />
于是谁人都没有留意殿角处消失的一片衣袂。<br />
正是方才带长公主入殿的那名宫人。<br />
她一贯受皇后器重。<br />
而此刻正该沉沉睡去的谢韫也茫着一双眼。<br />
那张素来绽着温和笑意的美人面难得可以休息一会儿,不带什么表情,就这么漠然地盯着帐顶承尘。<br />
仿佛要同她腹中那个被放弃的孩子一道,就此被湮没于这金玉堆出的巍巍皇城之中。<br />
第40章 无爱<br />
长公主跨出丹凤门时, 秋日高阳正至天中,惨淡地散露出白光。<br />
可她并未直接归府,她尚且同人有约。<br />
按她原本设想, 自己同阿隐玩上半天,及至午间整饬过仪容,便可去见李释之。<br />
长公主生有玉蕊琼英之貌,不必雕琢便已是绝色, 可她一贯喜欢在外人面前严妆华服。<br />
仿佛着上另一层银甲, 可令旁人心生畏惧。<br />
但此刻已来不及了, 她整了整身上素裳, 吩咐马仆径自将鸾车驶至玉京楼。<br />
李释之已在此候她多时了。<br />
白面温文的男子见她入来, 躬身徐徐行了个礼。<br />
抬起眼眸时,唇角笑意温润如昔, 没有表露出丝毫不耐。<br />
李释之家学甚严, 自己生性也孤高清许, 素日从不愿涉足这等娱游之地。<br />
可哪怕元承晚将他约在了闻名上京的销金窟脂粉堆里, 他也生不出半分不情愿。<br />
儒雅的男子有礼有节, 连目光都在一瞬对视后便轻轻落在她眉间, 十分克制。<br />
而后颊侧酒窝不知不觉间深了些许。<br />
她并未如往日一般严妆, 仅一身家常的温婉模样便来见他,李释之心头莫名起了些热意。<br />
可长公主要直入正题, 他也能极快地肃下心神:“李卿, 听闻皇兄授你入三法司,从旁佐助徐汝贤和桑仲玉纂修法典?”<br />
李释之颔首,恭敬拱手拜谢:“多谢殿下赐臣良机。”<br />
他之前的确心有篇章, 但终归未能成体统,那篇得了圣上青眼的《盐铁新论》亦是在同元承晚有过一番长谈后, 才被她点化而成的。<br />
“卿家多礼,”元承晚不欲同他拘泥在这些客套之上,“本宫今日诏你,是有一惑要请教于你。”<br />
李释之谨肃神情,垂下眼眸细听。<br />
“商贾重利,趋易避难,本宫听闻有人提议在十三道的僻闭之塞设常平盐仓,每岁食盐皆交由官府押送。”<br />
对面的男子颔首。<br />
不止如此,他还知这提议之人并非旁人,正是晋阳长公主的驸马,裴御史。<br />
“本宫以为此计甚妙。”<br />
她朱唇染笑,一瞬开颜:“只是此为一计,另一计不知可有定夺?”<br />
“卿家以为,如何缉查私盐?”<br />
李释之话音缓徐,温润如其人:“其实十三道为防私铸兵器,于各漕运通衢要道,都有派驻兵员查探往来。”<br />
“如今三司大人们的构想是就场粜盐,就便运销。那么各道之间本就有措可防,臣以为此为一计;<br />
“但除此之外,更应置下巡院,主调人马专门查惩奸盗贩私之人。”<br />
“若论及缉查私盐一事,扼制漕运远比陆运更为关键,故臣以为,若置巡院,首推江南道,其乃东南都会,商贾如织,河道通行环错若绳网,其下半数治郡皆为行盐地区。”<br />
“若江南道的水清了,天下的盐也就不愁了。”<br />
元承晚目光赞许,李释之果真不愧她旧年慧眼赏识。<br />
“卿家思谋缜密,本宫受教。那日后便待卿家施展了。”<br />
李释之面色微红。<br />
下一瞬却敏锐地自长公主的话中听出了什么:“殿下要臣……”<br />
“不错。”<br />
她琥珀眸中流溢出别样的神采,牢牢摄住对面的年轻男子:<br />
“扬州当汴河之冲,富商冠绝,本宫要你去做这个巡院使。”<br />
李释之凝住她眸子,半晌未敢言,甚至忘了呼吸。<br />
……<br />
长公主自出宫建府便时常混迹于玉京楼,论及对楼中布局结构的了解,想必同楼主樊娘不相上下。<br />
她同李释之会面的这间厢房乃是特制而成,外人并不能知晓。<br />
二人于其间详谈甚久,窗外裙裾翩跹的女娥素手燃起灯火,一盏盏渐次亮起,连缀成一片星河。<br />
直至整栋楼阁被妆点成花光金影的人间天堂,长公主方止了对话。<br />
“卿家之慧略,乃我大周之幸。”飒气明艳的女郎以这样一句赞誉为今日长谈做了终结。<br />
李释之压抑下心头的欢悦,复又深深一礼。<br />
他同她相识五年,她一向不吝啬金银,亦不吝啬对旁人展露出绝代的风华傲致。<br />
不吝啬自那张娇艳的红唇间吐出令人心脉沸腾的赞美。<br />
可旁人若为她倾尽生死,在时喜时忧的甜蜜中煎熬干最后一滴心血,却至死也无法自那双剔透如琥珀的眼眸中望见自己的倒影。<br />
她生若神女,便当真是无情无爱,故而也能无碍无伤。<br />
李释之在身后久久凝望那一抹倩影,而后化作唇畔一抹怅然笑意。
“那不谈此事,这遭过后,皇嫂的身体可还能被调养起来?”<br />
她更怕的是这种三番两次的摧折会于谢韫的寿数有碍。<br />
“奴婢亦不知。”<br />
长公主的步子不自觉加快,旷然宫道间回荡着蛩音,却只能无头无脑地撞在各人心上。<br />
待入得殿中,谢韫被掩在锦绣帷帐之后,压在华美衾被之下,沉沉无知觉。<br />
“娘娘适才才睡下的。”脚踏上的小宫女亦是一双绵红泪眼,低低禀道。<br />
元承晚颔首,将步子放得极轻,欲要亲自上前一观谢韫面色。<br />
这千工拔步床台高面阔,镂金刻凤,可谢韫躺在里头,只占了极小的一片地儿。<br />
元承晚凝她半晌,弯身悄悄将她一截伶仃惨白的腕塞回被子里。<br />
谢韫生的极美,下颌尖尖,额面秀致。<br />
哪怕此刻无知无觉地阖眸,亦能看出些惹人怜爱的柔婉。<br />
可元承晚记得小皇嫂方成婚时,一张面庞带些稚气,笑起来团团如满月,无阴无翳。<br />
她这些年渐渐成熟起来,成了谁都挑不出一丝错处的皇后,素日也常同她讲那套妇必敬夫的道理。<br />
谢韫说哪怕是皇兄,闭起门来也需她多哄着他些。<br />
元承晚不知她是怎么去哄。<br />
可是这样一个冷漠多谋的君王,一个在此刻都不愿在妻子面前露出泪眼,与她分担苦涩的丈夫,她若要哄他,又该花去多少心思呢?<br />
她若哄好了他,又有谁来顾她呢?<br />
元承晚倚坐在床头许久,终究没等到谢韫苏醒。<br />
临走前,长公主替皇嫂掩起帐幔,径自离开。<br />
她尚有一件紧要的事须得问问皇兄。<br />
元承绎仍在方才的高台之上,元承晚却不知他这冷风是为谁而受。<br />
与其在这里自苦一般地吹着冷风,何不如陪到皇嫂身边,以丈夫的肩膀与她分担些许伤痛,带去安慰。<br />
“皇兄——”仿佛连她的声音也要被吞没在风中。<br />
元承绎再回过身来,又是一副深沉难测的面孔。<br />
方才的片刻脆弱已然被化解在冠冕龙袍之下,被化解在他沉沉难辨喜怒的眼中。<br />
“皇嫂她睡了过去,”长公主微微被风吹的眯了眸,捋开唇畔碎发,道,“若当真的话,皇兄你预备怎么办,皇嫂她……”<br />
“狸狸,”<br />
元承绎出声打断了她,话音同他的意志一般,沉硬如钢,却冷酷无比:<br />
“皇家不能没有继承人,你知晓的。”元承晚哑然,所有话都被堵在喉头。<br />
皇兄登基七年未曾选过秀,若此番当真决意如此,自己甚至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劝诫一二。<br />
于天下,选秀之事乃是世家乐见其成的,他们亟需从自己族门中贡献美人,腰肢如柳唇如蜜,就此软化君王的意志。<br />
于私,她身为天子亲妹,她不该说什么。<br />
可是她在此刻仍多了句嘴:<br />
“皇兄,皇嫂是个极好极好的女子,她这五年吃了太多苦。若……若你当真,当真要有那一日,你莫要负她。”<br />
元承绎未答。<br />
她却执着地望着皇兄的眼,要等一个回答。<br />
于是谁人都没有留意殿角处消失的一片衣袂。<br />
正是方才带长公主入殿的那名宫人。<br />
她一贯受皇后器重。<br />
而此刻正该沉沉睡去的谢韫也茫着一双眼。<br />
那张素来绽着温和笑意的美人面难得可以休息一会儿,不带什么表情,就这么漠然地盯着帐顶承尘。<br />
仿佛要同她腹中那个被放弃的孩子一道,就此被湮没于这金玉堆出的巍巍皇城之中。<br />
第40章 无爱<br />
长公主跨出丹凤门时, 秋日高阳正至天中,惨淡地散露出白光。<br />
可她并未直接归府,她尚且同人有约。<br />
按她原本设想, 自己同阿隐玩上半天,及至午间整饬过仪容,便可去见李释之。<br />
长公主生有玉蕊琼英之貌,不必雕琢便已是绝色, 可她一贯喜欢在外人面前严妆华服。<br />
仿佛着上另一层银甲, 可令旁人心生畏惧。<br />
但此刻已来不及了, 她整了整身上素裳, 吩咐马仆径自将鸾车驶至玉京楼。<br />
李释之已在此候她多时了。<br />
白面温文的男子见她入来, 躬身徐徐行了个礼。<br />
抬起眼眸时,唇角笑意温润如昔, 没有表露出丝毫不耐。<br />
李释之家学甚严, 自己生性也孤高清许, 素日从不愿涉足这等娱游之地。<br />
可哪怕元承晚将他约在了闻名上京的销金窟脂粉堆里, 他也生不出半分不情愿。<br />
儒雅的男子有礼有节, 连目光都在一瞬对视后便轻轻落在她眉间, 十分克制。<br />
而后颊侧酒窝不知不觉间深了些许。<br />
她并未如往日一般严妆, 仅一身家常的温婉模样便来见他,李释之心头莫名起了些热意。<br />
可长公主要直入正题, 他也能极快地肃下心神:“李卿, 听闻皇兄授你入三法司,从旁佐助徐汝贤和桑仲玉纂修法典?”<br />
李释之颔首,恭敬拱手拜谢:“多谢殿下赐臣良机。”<br />
他之前的确心有篇章, 但终归未能成体统,那篇得了圣上青眼的《盐铁新论》亦是在同元承晚有过一番长谈后, 才被她点化而成的。<br />
“卿家多礼,”元承晚不欲同他拘泥在这些客套之上,“本宫今日诏你,是有一惑要请教于你。”<br />
李释之谨肃神情,垂下眼眸细听。<br />
“商贾重利,趋易避难,本宫听闻有人提议在十三道的僻闭之塞设常平盐仓,每岁食盐皆交由官府押送。”<br />
对面的男子颔首。<br />
不止如此,他还知这提议之人并非旁人,正是晋阳长公主的驸马,裴御史。<br />
“本宫以为此计甚妙。”<br />
她朱唇染笑,一瞬开颜:“只是此为一计,另一计不知可有定夺?”<br />
“卿家以为,如何缉查私盐?”<br />
李释之话音缓徐,温润如其人:“其实十三道为防私铸兵器,于各漕运通衢要道,都有派驻兵员查探往来。”<br />
“如今三司大人们的构想是就场粜盐,就便运销。那么各道之间本就有措可防,臣以为此为一计;<br />
“但除此之外,更应置下巡院,主调人马专门查惩奸盗贩私之人。”<br />
“若论及缉查私盐一事,扼制漕运远比陆运更为关键,故臣以为,若置巡院,首推江南道,其乃东南都会,商贾如织,河道通行环错若绳网,其下半数治郡皆为行盐地区。”<br />
“若江南道的水清了,天下的盐也就不愁了。”<br />
元承晚目光赞许,李释之果真不愧她旧年慧眼赏识。<br />
“卿家思谋缜密,本宫受教。那日后便待卿家施展了。”<br />
李释之面色微红。<br />
下一瞬却敏锐地自长公主的话中听出了什么:“殿下要臣……”<br />
“不错。”<br />
她琥珀眸中流溢出别样的神采,牢牢摄住对面的年轻男子:<br />
“扬州当汴河之冲,富商冠绝,本宫要你去做这个巡院使。”<br />
李释之凝住她眸子,半晌未敢言,甚至忘了呼吸。<br />
……<br />
长公主自出宫建府便时常混迹于玉京楼,论及对楼中布局结构的了解,想必同楼主樊娘不相上下。<br />
她同李释之会面的这间厢房乃是特制而成,外人并不能知晓。<br />
二人于其间详谈甚久,窗外裙裾翩跹的女娥素手燃起灯火,一盏盏渐次亮起,连缀成一片星河。<br />
直至整栋楼阁被妆点成花光金影的人间天堂,长公主方止了对话。<br />
“卿家之慧略,乃我大周之幸。”飒气明艳的女郎以这样一句赞誉为今日长谈做了终结。<br />
李释之压抑下心头的欢悦,复又深深一礼。<br />
他同她相识五年,她一向不吝啬金银,亦不吝啬对旁人展露出绝代的风华傲致。<br />
不吝啬自那张娇艳的红唇间吐出令人心脉沸腾的赞美。<br />
可旁人若为她倾尽生死,在时喜时忧的甜蜜中煎熬干最后一滴心血,却至死也无法自那双剔透如琥珀的眼眸中望见自己的倒影。<br />
她生若神女,便当真是无情无爱,故而也能无碍无伤。<br />
李释之在身后久久凝望那一抹倩影,而后化作唇畔一抹怅然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