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换位思考
书接上集。上官云英继续讲故事。<br />
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br />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br />
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br />
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br />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br />
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br />
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br />
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br />
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br />
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br />
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br />
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br />
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br />
陈平他想: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待。<br />
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br />
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br />
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br />
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br />
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br />
遂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br />
孝惠帝六年,樊哙去世,谥为武侯。<br />
上官云英的这个故事讲完了,还不忘看了看范大幅的脸上的表情呢?<br />
西门飘雪拍了拍范大幅的肩膀说道:“咱家范大幅可比那个傻逼樊哙,好得多了啊!”<br />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上官云英问道。<br />
“好,讲的好啊!”<br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br />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br />
上官云英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br />
故事讲的是范大夫。范蠡辅助灭吴后归隐,发家大富,世人称为陶朱公。<br />
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楚”杀人被抓,“中男杀人,囚于楚”。<br />
陶朱公觉得杀人虽然该死,但是有钱的人杀人不该明着被处死“杀人而死,职也。<br />
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br />
于是,派小儿子带千金去楚国救人。<br />
大儿子听了想不通觉得没面子,非要去,陶朱公不同意。<br />
于是,大儿子去找他妈耍赖要死要活得,他妈出面跟陶朱公说让老大去吧,不叫老大去他就要自杀,二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大儿子先没了。<br />
陶朱公没法只好叫大儿子去“楚”找熟人庄生,送去千金。<br />
嘱咐只要送了别的别管,听庄生的就行。<br />
大儿子到那给庄生送了千金,庄生收钱嘱咐大儿子赶紧回家,别瞎打听。<br />
庄生通过运作说服楚王准备大赦。<br />
结果大儿子没听,没回家又找别人打听了,听说楚王准备大赦,二儿子肯定没事了,于是找庄生又把千金要回来。<br />
庄生本来也没想要,但是也觉得没面子,于是又找楚王上了个话,结果楚王直接下令把二儿子杀了,然后再宣布大赦。<br />
“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br />
“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br />
“楚王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大儿子傻眼了,找个车拉着尸体回家了。<br />
陶朱公一家子都哭,陶朱公独笑,说早想到这结果了。<br />
老大是苦日子过来的舍不得千金,派去准不成。老小遭惯了派去准成。<br />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上官云英问道。<br />
“好,讲的好啊!”<br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br />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br />
上官云英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br />
“停,停,下面我来讲讲故事啊!上官云英姑娘你先坐下歇一会啊!”<br />
程咬金舔着一个大肚子站了起来说道。<br />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准备把太子建废除,当时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和他在一块。<br />
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就设计把伍奢叫了回来,诬蔑太子建要谋反。<br />
伍奢坚决认为那不可能,被楚平王关进监狱里。<br />
于是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让他们赶快回来,以便一起除掉。<br />
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后,就和父亲伍奢一起遇害。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了宋国。<br />
伍子胥从楚国逃出来后,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br />
当时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和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br />
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答应。<br />
太子建报仇心切,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准备夺掉郑定公的权,不料走漏了风声,郑定公就把他杀了。<br />
伍子胥无可奈何的带着公子胜投奔吴国。<br />
要到吴国,必须经过楚地。<br />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下令要求各地官吏严查。<br />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他们来到了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关上盘查得很紧。<br />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程咬金问道。<br />
“好,讲的好啊!”<br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br />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br />
程咬金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br />
预知后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br />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br />
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br />
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br />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br />
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br />
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br />
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br />
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br />
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br />
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br />
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br />
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br />
陈平他想: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待。<br />
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br />
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br />
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br />
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br />
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br />
遂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br />
孝惠帝六年,樊哙去世,谥为武侯。<br />
上官云英的这个故事讲完了,还不忘看了看范大幅的脸上的表情呢?<br />
西门飘雪拍了拍范大幅的肩膀说道:“咱家范大幅可比那个傻逼樊哙,好得多了啊!”<br />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上官云英问道。<br />
“好,讲的好啊!”<br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br />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br />
上官云英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br />
故事讲的是范大夫。范蠡辅助灭吴后归隐,发家大富,世人称为陶朱公。<br />
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楚”杀人被抓,“中男杀人,囚于楚”。<br />
陶朱公觉得杀人虽然该死,但是有钱的人杀人不该明着被处死“杀人而死,职也。<br />
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br />
于是,派小儿子带千金去楚国救人。<br />
大儿子听了想不通觉得没面子,非要去,陶朱公不同意。<br />
于是,大儿子去找他妈耍赖要死要活得,他妈出面跟陶朱公说让老大去吧,不叫老大去他就要自杀,二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大儿子先没了。<br />
陶朱公没法只好叫大儿子去“楚”找熟人庄生,送去千金。<br />
嘱咐只要送了别的别管,听庄生的就行。<br />
大儿子到那给庄生送了千金,庄生收钱嘱咐大儿子赶紧回家,别瞎打听。<br />
庄生通过运作说服楚王准备大赦。<br />
结果大儿子没听,没回家又找别人打听了,听说楚王准备大赦,二儿子肯定没事了,于是找庄生又把千金要回来。<br />
庄生本来也没想要,但是也觉得没面子,于是又找楚王上了个话,结果楚王直接下令把二儿子杀了,然后再宣布大赦。<br />
“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br />
“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br />
“楚王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大儿子傻眼了,找个车拉着尸体回家了。<br />
陶朱公一家子都哭,陶朱公独笑,说早想到这结果了。<br />
老大是苦日子过来的舍不得千金,派去准不成。老小遭惯了派去准成。<br />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上官云英问道。<br />
“好,讲的好啊!”<br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br />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br />
上官云英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br />
“停,停,下面我来讲讲故事啊!上官云英姑娘你先坐下歇一会啊!”<br />
程咬金舔着一个大肚子站了起来说道。<br />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准备把太子建废除,当时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和他在一块。<br />
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就设计把伍奢叫了回来,诬蔑太子建要谋反。<br />
伍奢坚决认为那不可能,被楚平王关进监狱里。<br />
于是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让他们赶快回来,以便一起除掉。<br />
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后,就和父亲伍奢一起遇害。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了宋国。<br />
伍子胥从楚国逃出来后,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br />
当时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和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br />
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答应。<br />
太子建报仇心切,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准备夺掉郑定公的权,不料走漏了风声,郑定公就把他杀了。<br />
伍子胥无可奈何的带着公子胜投奔吴国。<br />
要到吴国,必须经过楚地。<br />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下令要求各地官吏严查。<br />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他们来到了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关上盘查得很紧。<br />
“所以,这些故事怎么样啊!”程咬金问道。<br />
“好,讲的好啊!”<br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br />
“再讲一个故事。”西门飘雪说道。<br />
程咬金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了啊!”<br />
预知后事如何?下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