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姐姐事忙,那我就不打扰了。”<br />
沈榆忽然站起身,余光一瞥,“二皇子不懂事自有皇上来教,但大人不懂事,可就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br />
第92章 流言<br />
听竹顺势打开殿门, 又扶着女子缓步离去,片刻间,整个内殿只剩下吴婕妤一人。<br />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 坐在那紧紧握着椅背, 神色晦涩不明。<br />
宫女从殿外进来,面上带着几分急切, “怎么办, 兰昭仪该不会觉得二皇子那些话是主子教的吧?”<br />
说到这, 又面露怒意, “都是外头那些不长眼的蠢货,昭仪娘娘来了竟然都不知道知会一声,倘若真让兰昭仪听了进去, 晚上再告诉皇上, 那皇上指定觉得是主子您教养不利, 说不定又把扶养之权给收了回去,这可如何是好。”<br />
吴婕妤疲倦的揉了揉额心,告诉皇上事小,真让对方以为自己别有异心, 指不定她明日就落的个陈妃那样下场,对方清除异己的手段她也不是没有见识过。<br />
现在只有两条路, 无论哪一条都不好走。<br />
“去取纸笔来。”她突然睁开眼。<br />
宫女怔了怔, 也不敢多问其他,立即退下去取笔墨纸砚。<br />
出了丽水殿,外头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听竹立即撑起油纸伞, 不由往后看了眼,“二皇子如今还小, 今日的事明日就忘了,想必只要好好教导,应该不会记恨主子。”<br />
但前提是需要好生教养,不然养母如此,二皇子日日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听了进去。<br />
就算日后真听进去什么闲言碎语,那也是日后的事,至少如今不能让二皇子落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手里。<br />
“他说的没错。”沈榆神色平静,“教不教都一样,如今不懂,今后也会懂,那不如让他早些知道。”<br />
这颗定时炸弹迟早都要爆炸,现在还不宜拆雷,那就先让他炸伤引雷的人。<br />
“主子的意思是……”听竹好似明白了什么。<br />
沈榆掸了掸肩上的雨珠,并未多言。<br />
雨势渐大,回到颐华宫时外头已经是瓢泼大雨,沐浴更衣后她才松快几分,今天又是几个太医会诊,言词间依旧是那一套话,少出门少靠近那些花花草草。<br />
宫里的太医比任何人都清楚有孕者怎么样滑胎的几率更大,这都是历经两朝从业数十年得来的经验。<br />
把完了脉,几个太医也陆陆续续离开,只是彼此心里都个同样的疑问,这兰昭仪真是个怪人,他们见到过那么多有孕的妃子,从先帝时期开始,每一个娘娘都会询问腹中胎儿是男是女,没有一个例外。<br />
唯独这兰昭仪从来不问此事相关,其实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主子都不问,他们自然也不好开口,凡事也没有十成把握,万一说错了,最后也是徒增是非,还不如什么都不说。<br />
送走了太医,听竹吩咐完小厨房上午膳后,又跟着进入内殿,小心翼翼将门关上。<br />
“王嬷嬷说玉淑仪精神依旧萎靡,从太后娘娘薨逝后便一直如此,长久下去怕是会伤着自个。”<br />
沈榆一边翻着书,静静听着窗外的雨声,淡声道:“你晚些时候去尚宫局一趟,传玉淑仪母亲明日进宫,自然而然就有人让她药到病除。”<br />
玉淑仪如今只是自责,自责太后死前还在替自己打算,自己却还当众忤逆太后,心里头肯定会过意不去,甚至开始懊恼是不是自己的抉择错了,如果当初听了太后的话,那么太后亦能安心的薨逝。<br />
纠结一阵就好了,等到母子团聚,得知了母亲的日子也不好过,自然而然就会清醒过来为自己和母亲谋划,届时也会清楚,这宫里不需要不切实际的幻想,唯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br />
凡事皆有利弊,对方一入宫就被太后小心护着,也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人情冷暖,自然也就体会不到那种如履薄冰的心态,这宫里哪个刚进宫的新人会愿意养别人的孩子,基本都是久久无宠或者痛失子嗣的人才会有这个想法。<br />
“奴婢待会就去。”听竹立即点头,不由暗叹主子想的的确周到。<br />
春雨绵绵,如皇后所言,这一阵想来都是如此,如今殿内不烧地龙亦不会冷,透过窗口亦能看到外头含苞待放的花朵,沈榆并未让人全移栽出去,自己每日也不会经过那里,隔着如此远也闻不到什么,何必杯弓蛇影自相惊扰。皇后不让去请安,她自然也懒得再去,再纠结这些礼数,反倒显得惺惺作态。<br />
许是见了自己母亲,玉淑仪的状态也好了起来,还带了些青梅过来看她,而不再像先前那般萎靡不振。<br />
玉淑仪前脚刚走,文妃佟妃两人后脚就上了门,还都带着一些小孩玩的玩意,说是都让太医检查过了,绝对没有问题。<br />
“今日吹的什么风,玉淑仪才刚走两位姐姐便过来了,今日也不是臣妾生辰呀。”沈榆满脸疑惑。<br />
佟妃解下披风递给听竹,一边瞥了她眼,“难不成寻常无事就不能来看妹妹了?真是叫人好生伤心。”<br />
“本宫知道了,定是上回碰见了皇上,妹妹铁定以为本宫又是来这偶遇皇上的了。”<br />
听到佟妃的话,文妃落座在软榻一侧,不由笑了起来,“本宫亦是听说在这能碰见皇上,便与佟妃姐姐一并搭伙过来了。”<br />
沈榆笑而不语,一边亲自清洗茶具给两人沏茶。<br />
摒退其他宫人,听竹退出内殿顺带关上门。<br />
“妹妹如今月份这么重了,太医难道没有说过是皇子还是公主?”佟妃忍不住问道。<br />
沈榆微微抬眼,语气平静,“太医说的也不一定准,不如听天由命,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臣妾都喜欢。”<br />
看她这样子心里必定是有了底,佟妃两人面面相觑,也没有再多问,毕竟她们的关系也没有亲切到这个地步。<br />
贵妃纵然好,可是谁知道这不声不响的毒蛇会不会哪一日发狂咬人,与那种阴毒的人她们也谈不到一起。<br />
“妹妹无亲眷在朝为官,有些消息难免闭塞,其实也是本宫看不过去了,才想来提醒妹妹一句。”佟妃神情忽然变得正经。<br />
沈榆一边碾着茶饼,面露疑惑,“两位姐姐不妨直言。”<br />
文妃皱着眉,神情难得严肃,“雪灾刚过,江南一带雨灾又不断,不少百姓流离失所,于是朝中便议论纷纷,不知是哪个多嘴的,说自从妹妹怀有身孕后,先是太后缠绵病榻薨逝,后又天灾不断,还说……妹妹这胎怕是不祥之兆,倘若诞下只会危害国运,更会危及皇上龙体安康。”<br />
“如今这等流言早已无法扼制,还有人建议皇上让钦天监卜算妹妹这胎是否不祥之兆,皇上自然斥责了一番,可纵然皇上有心相护,但是若任由这种流言蜚语越演愈烈,到时候对妹妹恐怕会愈发不利。”<br />
听到这话,沈榆忽然抬起头,面上出现一丝震惊,好似也是才从两人口中听到此事。<br />
继而又眉头紧蹙,“臣妾开罪的人不在少数,有今日之祸亦不奇怪。”<br />
也不早,只是在几日前听到的,王嬷嬷想要扼制但是被她阻止了,让流言愈演愈烈多好,也能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牛鬼蛇神在暗中窥伺,这一波炸了出来,也免得她今后一个个来揪。<br />
鬼神之说可以杀人,同样的,也可以造神,权看如何利用罢了。<br />
“妹妹先莫要忧心,若是气着自个反倒不划算。”佟妃立即安慰起来,“如今只是在朝中流传,尚且还有挽救的余地,可若是任其流传到民间,到时候才是大祸。”<br />
“太后薨逝那是因为旧疾复发,天灾不断那也不是头一回如此,这些岂能怪在妹妹身上,公道自在人心,本宫与佟妃都是站在妹妹这头的,只要妹妹需要,本宫亦可让父亲替妹妹说一句公道话,也免得让那些心怀鬼胎之辈胡说八道。”文妃满脸严谨。<br />
女子眼眶一红,好似难以抑制心里头的委屈,不由拿起手帕拭泪,声音哽咽,“两位姐姐待臣妾如此情深义重,让臣妾何以为报。”<br />
佟妃起身轻抚着她背,“妹妹这是说什么话,这宫里生个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可越是这样,就越要让那些歹毒之辈居心落空,宫里头也就只有几个子嗣,咱们自己若都分崩离析了,岂不是反倒中了那些人的下怀。”<br />
好像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女子点点头,面上有些犹疑,“那依两位姐姐所见,这时臣妾该如何做?”<br />
佟妃和文妃相视一眼,后者压低声音,“妹妹如今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稳住皇上就好,皇上疼爱妹妹,爱屋及乌肯定也不会让这种流言继续流传下去。”<br />
说到这,佟妃意味深长的道:“只是人心隔肚皮,妹妹要小心吴婕妤才是,今日她父亲亦在朝中揣测妹妹腹中是否乃不祥之兆,若说此事吴婕妤一概不知怕是不可能,妹妹还是当心些为好。”<br />
第93章 触怒<br />
“可臣妾与吴婕妤从未有过不睦, 她为何要这样做?”沈榆面上有些难以置信。佟妃叹口气,意味深长的看向她隆起的腹部,“妹妹怀着龙裔, 这便是最大的罪过, 她得了二皇子抚育之权,自然也就不像以往那么与世无争, 谁不想更进一步呢?”<br />
宫里头就那么两个皇子, 虽说今后还未可知, 但今后的事谁又说得准, 自然是能除掉一个对手就除掉一个的好,亦能给二皇子扫清障碍,那吴婕妤的心思向来深的很。<br />
“难怪……”沈榆苦笑一声, 也不再多言, 只是慢慢给两人倒了杯茶。<br />
谁摊上这种事都会心烦意乱, 好似知道她如今心绪揉杂,佟妃两人也没有再危言耸听说一些糟心的事,宽慰了几句,让她莫要太忧心, 万事以龙裔要紧。<br />
沈榆自然是点头称是,好像此刻已经有些心事重重, 见此, 佟妃两人便也各自离去。<br />
出了颐华宫,外头依旧下着小雨,各自由宫人乘伞坐上轿撵, 望了望着春雨绵绵的天, 文妃神色有些复杂,这些事她从来不爱掺和, 也懒得掺和,可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女儿想想。<br />
她可以不在乎身外物,但是女儿今后势必要出嫁,皇上心思还未可知,如今卖对方一个人情,今后对方亦能替她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说不定能挑个好额驸,那这已经是她毕生所求。<br />
“这吴婕妤也是大架势,往日在德妃手底下倒是一点也看不出她还有这等本事。”佟妃拂了扶鬓边流苏,不知为谁感叹,“没有家世的妃嫔,在宫里总是这样步步维艰。”<br />
倘若换作德妃在时,看吴婕妤哪敢说一个字,说到底还是觉得如今有了二皇子这个筹码,也就不需要再依靠旁人,干脆过河拆桥清除障碍,只是对方忘了一点,如今的兰昭仪哪里还是曾经的兰选侍,皇上的心在哪里公道就在哪里。<br />
“再显赫的家世也抵不过皇上一人的心思,还是她糊涂了。”文妃叹口气,继而乘着轿撵远去。<br />
细雨打湿窗台,沈榆坐在软榻前一边翻着书,听竹则在一旁收着茶具,语气难免透着揣测。<br />
“主子觉得佟妃娘娘当真没有替大皇子夺位之心?”<br />
随手翻过一页,沈榆头也未抬,“凡事哪有绝对,审时度势才能走的长远。”<br />
有人争就放手,没人争就争一把,谁不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但也要看清现状,至少佟妃如今还没有乱了心智。<br />
佟妃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若是大皇子聪慧过人,那无论如何也会替孩子争一把,倘若不是那块料,自然而然也就歇了所有心思,安安心心给大皇子博个亲王当当。<br />
其实她们靠拢自己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没有家世,必须依靠她们的帮忙,大家亦能互惠互利,但如果靠近贵妃,说不定随时都会被卸磨杀驴。<br />
一个人只手遮天只会惹来无数忌惮,大家相互合作,和和美美,彼此相安无事,皇后也轻松,但前提是要将那些不确定因素除去,不然这份安定随时都会被打破,但佟妃她们不敢动手,所以也只是多番明里暗里告诉她其中危害。<br />
也不急,总有让她们冲的时候。<br />
但有些人势必要先解决,蝎子尾巴的针虽不起眼,可却是会要人命,这种隐患没有必要留着。<br />
这场雨下到申时才停,霍荀是酉时来的,一般这个时辰都是要留下陪她用晚膳,然后再回清心殿处理公务。<br />
随着屋外的通报声响起,她刚扶着肚子走下软榻,男人就已经迈进了内殿,顺势扶住了她胳膊,声音醇厚,“朕说过,今后无须多礼,这是命令不可违。”<br />
闻言,沈榆面露几分无奈,“皇上的话臣妾岂敢违抗。”<br />
“雨天路滑尽量少出门,朕得空就会来看你。”<br />
男人眉眼温和,意从心起,“朕想了个字,你看看。”<br />
许是早就得到了吩咐,李长禄没多久就端来了笔墨纸砚,还都是研好的墨。<br />
执笔时看见软榻内侧里的虎头帽,霍荀顺势拿过来打量几眼,却发觉尺寸好似不对,幼儿的头围不会如此大。<br />
沈榆将针线都放进篮子里,颇为感慨,“臣妾早日去了一趟宣宁宫,见二皇子还在因思念陈妃娘娘而哭闹不止,不免心生怜惜,这么小的孩子没有了母妃,自然是整日哭闹,不知为何就想着给二皇子绣一顶帽子,全当臣妾的心意,毕竟……陈妃娘娘多多少少也是因臣妾的缘故才意外死在火中。”<br />
霍荀眼帘微垂,声音低沉,“陈妃是意外身亡,与你无关,亦无须多想。”<br />
沉默半响,似也生了些恻隐之心,霍荀看向李长禄,“去把二皇子接来。”<br />
后者怔了下,继而连忙点头,“奴才这就去。”纵然朝中流言蜚语,但霍荀依旧只字未提,只是提笔在纸上落下几字。<br />
如上回的各种不满不同,这回他好似颇为中意,眼角眉梢间都是认真。<br />
沈榆嘴角抿着一个弧度,拿起那张纸看了眼,上面只有两个字,屿,沅。<br />
一男一女好似都不错,没有什么特别扎眼的含义,的确不会让人瞩目。<br />
霍屿,他是希望孩子能像孤屿一样,纵然海浪四起,亦能在危险中屹立不退。
沈榆忽然站起身,余光一瞥,“二皇子不懂事自有皇上来教,但大人不懂事,可就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br />
第92章 流言<br />
听竹顺势打开殿门, 又扶着女子缓步离去,片刻间,整个内殿只剩下吴婕妤一人。<br />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 坐在那紧紧握着椅背, 神色晦涩不明。<br />
宫女从殿外进来,面上带着几分急切, “怎么办, 兰昭仪该不会觉得二皇子那些话是主子教的吧?”<br />
说到这, 又面露怒意, “都是外头那些不长眼的蠢货,昭仪娘娘来了竟然都不知道知会一声,倘若真让兰昭仪听了进去, 晚上再告诉皇上, 那皇上指定觉得是主子您教养不利, 说不定又把扶养之权给收了回去,这可如何是好。”<br />
吴婕妤疲倦的揉了揉额心,告诉皇上事小,真让对方以为自己别有异心, 指不定她明日就落的个陈妃那样下场,对方清除异己的手段她也不是没有见识过。<br />
现在只有两条路, 无论哪一条都不好走。<br />
“去取纸笔来。”她突然睁开眼。<br />
宫女怔了怔, 也不敢多问其他,立即退下去取笔墨纸砚。<br />
出了丽水殿,外头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听竹立即撑起油纸伞, 不由往后看了眼,“二皇子如今还小, 今日的事明日就忘了,想必只要好好教导,应该不会记恨主子。”<br />
但前提是需要好生教养,不然养母如此,二皇子日日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听了进去。<br />
就算日后真听进去什么闲言碎语,那也是日后的事,至少如今不能让二皇子落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手里。<br />
“他说的没错。”沈榆神色平静,“教不教都一样,如今不懂,今后也会懂,那不如让他早些知道。”<br />
这颗定时炸弹迟早都要爆炸,现在还不宜拆雷,那就先让他炸伤引雷的人。<br />
“主子的意思是……”听竹好似明白了什么。<br />
沈榆掸了掸肩上的雨珠,并未多言。<br />
雨势渐大,回到颐华宫时外头已经是瓢泼大雨,沐浴更衣后她才松快几分,今天又是几个太医会诊,言词间依旧是那一套话,少出门少靠近那些花花草草。<br />
宫里的太医比任何人都清楚有孕者怎么样滑胎的几率更大,这都是历经两朝从业数十年得来的经验。<br />
把完了脉,几个太医也陆陆续续离开,只是彼此心里都个同样的疑问,这兰昭仪真是个怪人,他们见到过那么多有孕的妃子,从先帝时期开始,每一个娘娘都会询问腹中胎儿是男是女,没有一个例外。<br />
唯独这兰昭仪从来不问此事相关,其实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主子都不问,他们自然也不好开口,凡事也没有十成把握,万一说错了,最后也是徒增是非,还不如什么都不说。<br />
送走了太医,听竹吩咐完小厨房上午膳后,又跟着进入内殿,小心翼翼将门关上。<br />
“王嬷嬷说玉淑仪精神依旧萎靡,从太后娘娘薨逝后便一直如此,长久下去怕是会伤着自个。”<br />
沈榆一边翻着书,静静听着窗外的雨声,淡声道:“你晚些时候去尚宫局一趟,传玉淑仪母亲明日进宫,自然而然就有人让她药到病除。”<br />
玉淑仪如今只是自责,自责太后死前还在替自己打算,自己却还当众忤逆太后,心里头肯定会过意不去,甚至开始懊恼是不是自己的抉择错了,如果当初听了太后的话,那么太后亦能安心的薨逝。<br />
纠结一阵就好了,等到母子团聚,得知了母亲的日子也不好过,自然而然就会清醒过来为自己和母亲谋划,届时也会清楚,这宫里不需要不切实际的幻想,唯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br />
凡事皆有利弊,对方一入宫就被太后小心护着,也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人情冷暖,自然也就体会不到那种如履薄冰的心态,这宫里哪个刚进宫的新人会愿意养别人的孩子,基本都是久久无宠或者痛失子嗣的人才会有这个想法。<br />
“奴婢待会就去。”听竹立即点头,不由暗叹主子想的的确周到。<br />
春雨绵绵,如皇后所言,这一阵想来都是如此,如今殿内不烧地龙亦不会冷,透过窗口亦能看到外头含苞待放的花朵,沈榆并未让人全移栽出去,自己每日也不会经过那里,隔着如此远也闻不到什么,何必杯弓蛇影自相惊扰。皇后不让去请安,她自然也懒得再去,再纠结这些礼数,反倒显得惺惺作态。<br />
许是见了自己母亲,玉淑仪的状态也好了起来,还带了些青梅过来看她,而不再像先前那般萎靡不振。<br />
玉淑仪前脚刚走,文妃佟妃两人后脚就上了门,还都带着一些小孩玩的玩意,说是都让太医检查过了,绝对没有问题。<br />
“今日吹的什么风,玉淑仪才刚走两位姐姐便过来了,今日也不是臣妾生辰呀。”沈榆满脸疑惑。<br />
佟妃解下披风递给听竹,一边瞥了她眼,“难不成寻常无事就不能来看妹妹了?真是叫人好生伤心。”<br />
“本宫知道了,定是上回碰见了皇上,妹妹铁定以为本宫又是来这偶遇皇上的了。”<br />
听到佟妃的话,文妃落座在软榻一侧,不由笑了起来,“本宫亦是听说在这能碰见皇上,便与佟妃姐姐一并搭伙过来了。”<br />
沈榆笑而不语,一边亲自清洗茶具给两人沏茶。<br />
摒退其他宫人,听竹退出内殿顺带关上门。<br />
“妹妹如今月份这么重了,太医难道没有说过是皇子还是公主?”佟妃忍不住问道。<br />
沈榆微微抬眼,语气平静,“太医说的也不一定准,不如听天由命,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臣妾都喜欢。”<br />
看她这样子心里必定是有了底,佟妃两人面面相觑,也没有再多问,毕竟她们的关系也没有亲切到这个地步。<br />
贵妃纵然好,可是谁知道这不声不响的毒蛇会不会哪一日发狂咬人,与那种阴毒的人她们也谈不到一起。<br />
“妹妹无亲眷在朝为官,有些消息难免闭塞,其实也是本宫看不过去了,才想来提醒妹妹一句。”佟妃神情忽然变得正经。<br />
沈榆一边碾着茶饼,面露疑惑,“两位姐姐不妨直言。”<br />
文妃皱着眉,神情难得严肃,“雪灾刚过,江南一带雨灾又不断,不少百姓流离失所,于是朝中便议论纷纷,不知是哪个多嘴的,说自从妹妹怀有身孕后,先是太后缠绵病榻薨逝,后又天灾不断,还说……妹妹这胎怕是不祥之兆,倘若诞下只会危害国运,更会危及皇上龙体安康。”<br />
“如今这等流言早已无法扼制,还有人建议皇上让钦天监卜算妹妹这胎是否不祥之兆,皇上自然斥责了一番,可纵然皇上有心相护,但是若任由这种流言蜚语越演愈烈,到时候对妹妹恐怕会愈发不利。”<br />
听到这话,沈榆忽然抬起头,面上出现一丝震惊,好似也是才从两人口中听到此事。<br />
继而又眉头紧蹙,“臣妾开罪的人不在少数,有今日之祸亦不奇怪。”<br />
也不早,只是在几日前听到的,王嬷嬷想要扼制但是被她阻止了,让流言愈演愈烈多好,也能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牛鬼蛇神在暗中窥伺,这一波炸了出来,也免得她今后一个个来揪。<br />
鬼神之说可以杀人,同样的,也可以造神,权看如何利用罢了。<br />
“妹妹先莫要忧心,若是气着自个反倒不划算。”佟妃立即安慰起来,“如今只是在朝中流传,尚且还有挽救的余地,可若是任其流传到民间,到时候才是大祸。”<br />
“太后薨逝那是因为旧疾复发,天灾不断那也不是头一回如此,这些岂能怪在妹妹身上,公道自在人心,本宫与佟妃都是站在妹妹这头的,只要妹妹需要,本宫亦可让父亲替妹妹说一句公道话,也免得让那些心怀鬼胎之辈胡说八道。”文妃满脸严谨。<br />
女子眼眶一红,好似难以抑制心里头的委屈,不由拿起手帕拭泪,声音哽咽,“两位姐姐待臣妾如此情深义重,让臣妾何以为报。”<br />
佟妃起身轻抚着她背,“妹妹这是说什么话,这宫里生个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可越是这样,就越要让那些歹毒之辈居心落空,宫里头也就只有几个子嗣,咱们自己若都分崩离析了,岂不是反倒中了那些人的下怀。”<br />
好像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女子点点头,面上有些犹疑,“那依两位姐姐所见,这时臣妾该如何做?”<br />
佟妃和文妃相视一眼,后者压低声音,“妹妹如今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稳住皇上就好,皇上疼爱妹妹,爱屋及乌肯定也不会让这种流言继续流传下去。”<br />
说到这,佟妃意味深长的道:“只是人心隔肚皮,妹妹要小心吴婕妤才是,今日她父亲亦在朝中揣测妹妹腹中是否乃不祥之兆,若说此事吴婕妤一概不知怕是不可能,妹妹还是当心些为好。”<br />
第93章 触怒<br />
“可臣妾与吴婕妤从未有过不睦, 她为何要这样做?”沈榆面上有些难以置信。佟妃叹口气,意味深长的看向她隆起的腹部,“妹妹怀着龙裔, 这便是最大的罪过, 她得了二皇子抚育之权,自然也就不像以往那么与世无争, 谁不想更进一步呢?”<br />
宫里头就那么两个皇子, 虽说今后还未可知, 但今后的事谁又说得准, 自然是能除掉一个对手就除掉一个的好,亦能给二皇子扫清障碍,那吴婕妤的心思向来深的很。<br />
“难怪……”沈榆苦笑一声, 也不再多言, 只是慢慢给两人倒了杯茶。<br />
谁摊上这种事都会心烦意乱, 好似知道她如今心绪揉杂,佟妃两人也没有再危言耸听说一些糟心的事,宽慰了几句,让她莫要太忧心, 万事以龙裔要紧。<br />
沈榆自然是点头称是,好像此刻已经有些心事重重, 见此, 佟妃两人便也各自离去。<br />
出了颐华宫,外头依旧下着小雨,各自由宫人乘伞坐上轿撵, 望了望着春雨绵绵的天, 文妃神色有些复杂,这些事她从来不爱掺和, 也懒得掺和,可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女儿想想。<br />
她可以不在乎身外物,但是女儿今后势必要出嫁,皇上心思还未可知,如今卖对方一个人情,今后对方亦能替她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说不定能挑个好额驸,那这已经是她毕生所求。<br />
“这吴婕妤也是大架势,往日在德妃手底下倒是一点也看不出她还有这等本事。”佟妃拂了扶鬓边流苏,不知为谁感叹,“没有家世的妃嫔,在宫里总是这样步步维艰。”<br />
倘若换作德妃在时,看吴婕妤哪敢说一个字,说到底还是觉得如今有了二皇子这个筹码,也就不需要再依靠旁人,干脆过河拆桥清除障碍,只是对方忘了一点,如今的兰昭仪哪里还是曾经的兰选侍,皇上的心在哪里公道就在哪里。<br />
“再显赫的家世也抵不过皇上一人的心思,还是她糊涂了。”文妃叹口气,继而乘着轿撵远去。<br />
细雨打湿窗台,沈榆坐在软榻前一边翻着书,听竹则在一旁收着茶具,语气难免透着揣测。<br />
“主子觉得佟妃娘娘当真没有替大皇子夺位之心?”<br />
随手翻过一页,沈榆头也未抬,“凡事哪有绝对,审时度势才能走的长远。”<br />
有人争就放手,没人争就争一把,谁不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但也要看清现状,至少佟妃如今还没有乱了心智。<br />
佟妃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若是大皇子聪慧过人,那无论如何也会替孩子争一把,倘若不是那块料,自然而然也就歇了所有心思,安安心心给大皇子博个亲王当当。<br />
其实她们靠拢自己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没有家世,必须依靠她们的帮忙,大家亦能互惠互利,但如果靠近贵妃,说不定随时都会被卸磨杀驴。<br />
一个人只手遮天只会惹来无数忌惮,大家相互合作,和和美美,彼此相安无事,皇后也轻松,但前提是要将那些不确定因素除去,不然这份安定随时都会被打破,但佟妃她们不敢动手,所以也只是多番明里暗里告诉她其中危害。<br />
也不急,总有让她们冲的时候。<br />
但有些人势必要先解决,蝎子尾巴的针虽不起眼,可却是会要人命,这种隐患没有必要留着。<br />
这场雨下到申时才停,霍荀是酉时来的,一般这个时辰都是要留下陪她用晚膳,然后再回清心殿处理公务。<br />
随着屋外的通报声响起,她刚扶着肚子走下软榻,男人就已经迈进了内殿,顺势扶住了她胳膊,声音醇厚,“朕说过,今后无须多礼,这是命令不可违。”<br />
闻言,沈榆面露几分无奈,“皇上的话臣妾岂敢违抗。”<br />
“雨天路滑尽量少出门,朕得空就会来看你。”<br />
男人眉眼温和,意从心起,“朕想了个字,你看看。”<br />
许是早就得到了吩咐,李长禄没多久就端来了笔墨纸砚,还都是研好的墨。<br />
执笔时看见软榻内侧里的虎头帽,霍荀顺势拿过来打量几眼,却发觉尺寸好似不对,幼儿的头围不会如此大。<br />
沈榆将针线都放进篮子里,颇为感慨,“臣妾早日去了一趟宣宁宫,见二皇子还在因思念陈妃娘娘而哭闹不止,不免心生怜惜,这么小的孩子没有了母妃,自然是整日哭闹,不知为何就想着给二皇子绣一顶帽子,全当臣妾的心意,毕竟……陈妃娘娘多多少少也是因臣妾的缘故才意外死在火中。”<br />
霍荀眼帘微垂,声音低沉,“陈妃是意外身亡,与你无关,亦无须多想。”<br />
沉默半响,似也生了些恻隐之心,霍荀看向李长禄,“去把二皇子接来。”<br />
后者怔了下,继而连忙点头,“奴才这就去。”纵然朝中流言蜚语,但霍荀依旧只字未提,只是提笔在纸上落下几字。<br />
如上回的各种不满不同,这回他好似颇为中意,眼角眉梢间都是认真。<br />
沈榆嘴角抿着一个弧度,拿起那张纸看了眼,上面只有两个字,屿,沅。<br />
一男一女好似都不错,没有什么特别扎眼的含义,的确不会让人瞩目。<br />
霍屿,他是希望孩子能像孤屿一样,纵然海浪四起,亦能在危险中屹立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