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慈问了句:“成亲?”<br />
芙蕖脚步一顿,而后继续靠近,说道:“成亲吧。”<br />
他们的这一生,要么是在路上疲于奔命,一腔心血全捧给了他人,要么便是隐在别庄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无人打扰,也无纷扰。日子就像温池里的水,波澜不惊。<br />
沾湿了的衣襟拂过谢慈的肩头,牢牢的贴在了他的身体上。<br />
芙蕖俯身在他的上方,臂弯缠住他的脖颈,从身后亲吻他的颌角。<br />
吉照靠近送衣裳,盯着自己的脚下,一眼也不敢乱瞟,但耳后却无声的红透了一片。<br />
她快步退出去,站得远了些,让夜风吹散身上不正常的温度。<br />
却耳尖的听见从池子里猛然激烈的水声。<br />
吉照一个哆嗦,当即跑的更远了些,心里却开始暗暗留意芙蕖的月事。<br />
月亮爬到树梢上的时候,照的人间一片朦胧。<br />
树影婆娑下。<br />
谢慈一身玄色外袍半敞,用自己干净的里衣裹了芙蕖,抱着她从水中趟上了岸。<br />
沿途侍女所见皆背身回避。<br />
他们进了房间一宿都没有点灯。<br />
次日清晨,芙蕖睡到餍足才睁眼,摊开手心在眼前,怔怔地盯了半天。<br />
昨天他们谈及了成亲的事。<br />
果真到了这一天,芙蕖却又开始发愁。<br />
倘若要成亲,也就是在这山野间布置一番张灯结彩,外客,必然是没有的。<br />
细想,也没有谁是一定要请的。<br />
芙蕖知道,她们那些正经人家的女儿,嫁衣都是自己绣的,从晓事学了女工开始,少说也要耗上几年的时光。芙蕖从未考虑过要嫁人的事,更不曾学过女工。<br />
所以,于她而言,嫁人这回事,不是儿戏也成儿戏了。<br />
大红的锦缎送进庄子。<br />
芙蕖盯着犯愁。<br />
她问谢慈:“怎么搞?”<br />
谢慈正坐下窗下翻着一册话本子,漫不经心地说道:“你若是懒得动手,请几位绣娘入府代劳吧。”<br />
并非不可。<br />
芙蕖也觉得这是个绝佳的主意。<br />
此事办起来也快,派人到燕京城里走一趟,有的是接这种活的铺子。<br />
谢府的人办事牢靠,并没有道明身份,但他们出手阔绰,也足够让人不敢轻视,十二个绣娘当日便被接到了庄子上。<br />
寿石山别庄的平静日子并没有因为绣娘的到来而有任何波澜,因为绣娘们被安排在远离后院的所在,相隔十几亩的弯弯绕绕,想打个照面也需走上半个多时辰的路。绣娘们不被允许擅自冒犯主人家的内室,谢慈和芙蕖正沉溺在彼此的温情中,更懒得去见陌生人。<br />
直到绣娘呈上赶制的十二条喜帕时,芙蕖在院子里的秋千上,见了一位名唤凤心的小娘子。<br />
芙蕖将金翠鸳鸯的喜帕拿在手中端详,摸着细密精致的针脚,心里感叹果然术业有专攻。<br />
芙蕖一甩帕子,放回托盘中,说了一句:“赏。”<br />
竹安抓了满满一把金豆子,示意凤心上前接。<br />
凤心忙双手平举到额前,接了赏。<br />
竹安走上前,瞧着她低垂的眉眼,忽然间愣了一瞬。<br />
越是细微的动作表情越是逃不过芙蕖的眼睛。<br />
芙蕖狐疑的打量了一下这二人,等送走凤心之后,芙蕖问:“有何异常?”<br />
竹安:“异常倒是谈不上,只是令我非常诧异,方才那位小娘子的眉眼间,与姑娘您约有六七分的相似。”<br />
芙蕖听了这话,一挑眉,扬起了下巴。<br />
竹安紧接着道:“现在又不觉得像了。”<br />
芙蕖:“到底像在哪里?”<br />
竹安支吾了一会儿,说:“像你安静不说话时低眉思虑的样子。”<br />
芙蕖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像就像吧,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难道还不准人像了?<br />
可不曾料到,晚些时候,喝茶时,谢慈竟主动提起:“听说绣娘中有个人与你很像?”<br />
芙蕖摇着壶地的残渣,扫了他一眼,装作若无其事地道:“你也觉得像?”<br />
谢慈回答:“有一点。”<br />
芙蕖当即问:“你去见她了?”<br />
谢慈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寒意在绕脊徘徊,话说出口前,不免在舌尖多绕了两圈,最后道:“偶遇。”<br />
芙蕖高了三分声调:“偶遇?”<br />
谢慈只见她身段婀娜的靠了过来,倚在茶几旁侧,略高一头的审视他。<br />
芙蕖身上还沾着他的味道,只这一点,足以让他为她做任何妥协,以及纵容。<br />
谢慈捻着精致的茶杯,遮住了不自觉露出的笑,说:“是偶然,她在我书房门前失足落水,捞上来的时候,就在我的窗下。”<br />
又是她所不相信的巧合。<br />
芙蕖在望着谢慈侧脸的时候,完全做不到集中精力,手指攥着他的领口,却抑制不住蠢蠢欲动的想继续探向更深处。芙蕖就在这份纠结和恍惚中,放低了嗓音,说:“我要知道是谁搞的把戏。”<br />
谢慈颔首:“好,给我三天时间。”<br />
芙蕖:“三天吗?”<br />
谢慈已经感受到贴这皮肤游走的凉意,不动声色的改口:“一天。”<br />
芙蕖终于满意了,有些粗暴的掐着他的脖子,把人按倒在茶几下。她只给谢慈一天的时间,然而却又蛮横不讲道理的将他缠了半天,以至于后半天几乎没能见到这个人的身影,但他也没有离开庄子,只是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了书房,查阅属下递回的消息。<br />
终于,在芙蕖摆茶的与昨日同一时辰,谢慈出现,刚好赶上了第一壶桂花茶。<br />
芙蕖:“喝茶吗?”<br />
谢慈盘膝而坐,伸手向自己面前的茶杯时,却被芙蕖一只手扣住了。<br />
谢慈嘴唇一动:“渴了。”<br />
芙蕖温柔地说道:“烫。”<br />
谢慈便知道,今天想喝上这口茶不容易。<br />
他需要忍着渴再废上一番口舌。“那座绸缎庄子是皇商薛氏的产业,你请来府上的那些绣娘,有一半是伺候宫里贵人的。”<br />
芙蕖意有所指道:“宫里贵人?”<br />
所谓“宫里贵人”多年来就只有皇帝一人,众所周知,皇上尚未大婚,后宫仍然空置。<br />
芙蕖:“皇上?”<br />
谢慈没有反驳,等同于默认了她的猜测。<br />
芙蕖呼了口气:“我就说他最近过于安静了,你病后失踪了那么久,他居然没有试图找你,这本身就是件反常的事。”<br />
谢慈:“他已经不再需要我了,还找我做什么?”<br />
芙蕖反问:“他不需要你了吗?”她毫不客气道:“像你这样位高权重的朝臣,若是不需要了,会赐死吧?”<br />
谢慈道:“当然,本应如此。”他提起这件事情,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原本无关的事,“到底是我高估了他的帝王心术。”<br />
芙蕖想起了一件事:“听说他大婚在即。”<br />
谢慈点头:“他对你的执念说放就放,倒是令我很意外。”<br />
芙蕖却问:“你为什么始终觉得他执念是我?”<br />
谢慈:“你难道不觉得?”<br />
芙蕖:“不得不说一句,在这方面,你是低估了他,你们应该还会有机会坐在一起谈一谈……茶快凉了,温度正好解渴。”<br />
谢慈这回主动把送到眼前的茶按了下去:“说话不要只说一半。”<br />
芙蕖平静道:“推测在得到证实之前,什么也不是,你想听一句什么也不是的废话吗?”<br />
谢慈道:“废话!”<br />
可能是耐心快耗尽了,芙蕖从这简短的两个字中,听出了点骂街的意思,她舒展了忧虑的眉头,笑了起来。<br />
“别急,别生气。”芙蕖缓缓道:“皇上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在扬州别院,他是追着你去的,可你不理他,只把他撇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打发时间。那个院子里养了那么多女孩子,只有我最与众不同。我不是在夸自己,我在那个院子里所拥有的的一切都源自于你对我的特别对待。”<br />
谢慈安静地听着她说。<br />
芙蕖:“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还不值得他另眼相待,他想纠缠的,一直都是你。”<br />
皇上看她的目光中,从未隐含过任何倾慕之意。<br />
而一个处境艰难,受制于人的帝王,但凡有丁点野心,也不会在那种危机四伏的时候,任由自己耽于情爱。谢慈沉默着喝了一口茶,已经凉透了。<br />
绣娘中有不安好心的人,芙蕖担心自己嫁衣,一度考虑将绣娘彻底都换掉,但是那样又十分容易打草惊蛇。<br />
对比嫁衣受损,她更想弄明白小皇帝在打什么坏主意。<br />
她很能想得开,连八字合婚的吉凶不在乎了,一袭嫁衣还有什么忌讳的。<br />
第131章<br />
不出所料,绣娘凤心的落水,果然只是个开始。<br />
庄子上存的罗浮春里出现了轻量的迷药。
芙蕖脚步一顿,而后继续靠近,说道:“成亲吧。”<br />
他们的这一生,要么是在路上疲于奔命,一腔心血全捧给了他人,要么便是隐在别庄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无人打扰,也无纷扰。日子就像温池里的水,波澜不惊。<br />
沾湿了的衣襟拂过谢慈的肩头,牢牢的贴在了他的身体上。<br />
芙蕖俯身在他的上方,臂弯缠住他的脖颈,从身后亲吻他的颌角。<br />
吉照靠近送衣裳,盯着自己的脚下,一眼也不敢乱瞟,但耳后却无声的红透了一片。<br />
她快步退出去,站得远了些,让夜风吹散身上不正常的温度。<br />
却耳尖的听见从池子里猛然激烈的水声。<br />
吉照一个哆嗦,当即跑的更远了些,心里却开始暗暗留意芙蕖的月事。<br />
月亮爬到树梢上的时候,照的人间一片朦胧。<br />
树影婆娑下。<br />
谢慈一身玄色外袍半敞,用自己干净的里衣裹了芙蕖,抱着她从水中趟上了岸。<br />
沿途侍女所见皆背身回避。<br />
他们进了房间一宿都没有点灯。<br />
次日清晨,芙蕖睡到餍足才睁眼,摊开手心在眼前,怔怔地盯了半天。<br />
昨天他们谈及了成亲的事。<br />
果真到了这一天,芙蕖却又开始发愁。<br />
倘若要成亲,也就是在这山野间布置一番张灯结彩,外客,必然是没有的。<br />
细想,也没有谁是一定要请的。<br />
芙蕖知道,她们那些正经人家的女儿,嫁衣都是自己绣的,从晓事学了女工开始,少说也要耗上几年的时光。芙蕖从未考虑过要嫁人的事,更不曾学过女工。<br />
所以,于她而言,嫁人这回事,不是儿戏也成儿戏了。<br />
大红的锦缎送进庄子。<br />
芙蕖盯着犯愁。<br />
她问谢慈:“怎么搞?”<br />
谢慈正坐下窗下翻着一册话本子,漫不经心地说道:“你若是懒得动手,请几位绣娘入府代劳吧。”<br />
并非不可。<br />
芙蕖也觉得这是个绝佳的主意。<br />
此事办起来也快,派人到燕京城里走一趟,有的是接这种活的铺子。<br />
谢府的人办事牢靠,并没有道明身份,但他们出手阔绰,也足够让人不敢轻视,十二个绣娘当日便被接到了庄子上。<br />
寿石山别庄的平静日子并没有因为绣娘的到来而有任何波澜,因为绣娘们被安排在远离后院的所在,相隔十几亩的弯弯绕绕,想打个照面也需走上半个多时辰的路。绣娘们不被允许擅自冒犯主人家的内室,谢慈和芙蕖正沉溺在彼此的温情中,更懒得去见陌生人。<br />
直到绣娘呈上赶制的十二条喜帕时,芙蕖在院子里的秋千上,见了一位名唤凤心的小娘子。<br />
芙蕖将金翠鸳鸯的喜帕拿在手中端详,摸着细密精致的针脚,心里感叹果然术业有专攻。<br />
芙蕖一甩帕子,放回托盘中,说了一句:“赏。”<br />
竹安抓了满满一把金豆子,示意凤心上前接。<br />
凤心忙双手平举到额前,接了赏。<br />
竹安走上前,瞧着她低垂的眉眼,忽然间愣了一瞬。<br />
越是细微的动作表情越是逃不过芙蕖的眼睛。<br />
芙蕖狐疑的打量了一下这二人,等送走凤心之后,芙蕖问:“有何异常?”<br />
竹安:“异常倒是谈不上,只是令我非常诧异,方才那位小娘子的眉眼间,与姑娘您约有六七分的相似。”<br />
芙蕖听了这话,一挑眉,扬起了下巴。<br />
竹安紧接着道:“现在又不觉得像了。”<br />
芙蕖:“到底像在哪里?”<br />
竹安支吾了一会儿,说:“像你安静不说话时低眉思虑的样子。”<br />
芙蕖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像就像吧,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难道还不准人像了?<br />
可不曾料到,晚些时候,喝茶时,谢慈竟主动提起:“听说绣娘中有个人与你很像?”<br />
芙蕖摇着壶地的残渣,扫了他一眼,装作若无其事地道:“你也觉得像?”<br />
谢慈回答:“有一点。”<br />
芙蕖当即问:“你去见她了?”<br />
谢慈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寒意在绕脊徘徊,话说出口前,不免在舌尖多绕了两圈,最后道:“偶遇。”<br />
芙蕖高了三分声调:“偶遇?”<br />
谢慈只见她身段婀娜的靠了过来,倚在茶几旁侧,略高一头的审视他。<br />
芙蕖身上还沾着他的味道,只这一点,足以让他为她做任何妥协,以及纵容。<br />
谢慈捻着精致的茶杯,遮住了不自觉露出的笑,说:“是偶然,她在我书房门前失足落水,捞上来的时候,就在我的窗下。”<br />
又是她所不相信的巧合。<br />
芙蕖在望着谢慈侧脸的时候,完全做不到集中精力,手指攥着他的领口,却抑制不住蠢蠢欲动的想继续探向更深处。芙蕖就在这份纠结和恍惚中,放低了嗓音,说:“我要知道是谁搞的把戏。”<br />
谢慈颔首:“好,给我三天时间。”<br />
芙蕖:“三天吗?”<br />
谢慈已经感受到贴这皮肤游走的凉意,不动声色的改口:“一天。”<br />
芙蕖终于满意了,有些粗暴的掐着他的脖子,把人按倒在茶几下。她只给谢慈一天的时间,然而却又蛮横不讲道理的将他缠了半天,以至于后半天几乎没能见到这个人的身影,但他也没有离开庄子,只是将更多的时间耗费在了书房,查阅属下递回的消息。<br />
终于,在芙蕖摆茶的与昨日同一时辰,谢慈出现,刚好赶上了第一壶桂花茶。<br />
芙蕖:“喝茶吗?”<br />
谢慈盘膝而坐,伸手向自己面前的茶杯时,却被芙蕖一只手扣住了。<br />
谢慈嘴唇一动:“渴了。”<br />
芙蕖温柔地说道:“烫。”<br />
谢慈便知道,今天想喝上这口茶不容易。<br />
他需要忍着渴再废上一番口舌。“那座绸缎庄子是皇商薛氏的产业,你请来府上的那些绣娘,有一半是伺候宫里贵人的。”<br />
芙蕖意有所指道:“宫里贵人?”<br />
所谓“宫里贵人”多年来就只有皇帝一人,众所周知,皇上尚未大婚,后宫仍然空置。<br />
芙蕖:“皇上?”<br />
谢慈没有反驳,等同于默认了她的猜测。<br />
芙蕖呼了口气:“我就说他最近过于安静了,你病后失踪了那么久,他居然没有试图找你,这本身就是件反常的事。”<br />
谢慈:“他已经不再需要我了,还找我做什么?”<br />
芙蕖反问:“他不需要你了吗?”她毫不客气道:“像你这样位高权重的朝臣,若是不需要了,会赐死吧?”<br />
谢慈道:“当然,本应如此。”他提起这件事情,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原本无关的事,“到底是我高估了他的帝王心术。”<br />
芙蕖想起了一件事:“听说他大婚在即。”<br />
谢慈点头:“他对你的执念说放就放,倒是令我很意外。”<br />
芙蕖却问:“你为什么始终觉得他执念是我?”<br />
谢慈:“你难道不觉得?”<br />
芙蕖:“不得不说一句,在这方面,你是低估了他,你们应该还会有机会坐在一起谈一谈……茶快凉了,温度正好解渴。”<br />
谢慈这回主动把送到眼前的茶按了下去:“说话不要只说一半。”<br />
芙蕖平静道:“推测在得到证实之前,什么也不是,你想听一句什么也不是的废话吗?”<br />
谢慈道:“废话!”<br />
可能是耐心快耗尽了,芙蕖从这简短的两个字中,听出了点骂街的意思,她舒展了忧虑的眉头,笑了起来。<br />
“别急,别生气。”芙蕖缓缓道:“皇上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在扬州别院,他是追着你去的,可你不理他,只把他撇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打发时间。那个院子里养了那么多女孩子,只有我最与众不同。我不是在夸自己,我在那个院子里所拥有的的一切都源自于你对我的特别对待。”<br />
谢慈安静地听着她说。<br />
芙蕖:“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还不值得他另眼相待,他想纠缠的,一直都是你。”<br />
皇上看她的目光中,从未隐含过任何倾慕之意。<br />
而一个处境艰难,受制于人的帝王,但凡有丁点野心,也不会在那种危机四伏的时候,任由自己耽于情爱。谢慈沉默着喝了一口茶,已经凉透了。<br />
绣娘中有不安好心的人,芙蕖担心自己嫁衣,一度考虑将绣娘彻底都换掉,但是那样又十分容易打草惊蛇。<br />
对比嫁衣受损,她更想弄明白小皇帝在打什么坏主意。<br />
她很能想得开,连八字合婚的吉凶不在乎了,一袭嫁衣还有什么忌讳的。<br />
第131章<br />
不出所料,绣娘凤心的落水,果然只是个开始。<br />
庄子上存的罗浮春里出现了轻量的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