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姐儿现在也十个月了。”郗氏叹道,“我这趟回绥哥儿他外祖家去,他有个表弟只比他小一岁,孩子都有三四个了,年初刚生的那个,还是在前一个出生三个月怀上的。”<br />
话外的意思很容易便能听明白。<br />
桃寿在心里叹息,不自觉的看向那个女子。<br />
神情始终不悲不喜。<br />
“像我们这样的大家,子孙繁衍尤为重要,权势富贵哪样不需要儿郎来支撑?”郗氏放下手中的鹧鸪盏,露出副体谅的样子来,“我也知道这是极伤身的,尤其是女子,再说府中始终只有你一人,府中大小事要指望你,还要你顾着子息,也着实是难为你,不说多的,除了你,总得再有一个。”<br />
茶汤凉下来,宝因也笑着回上一句:“母亲说的是,这件事是我想得不周全,等爷过几日从宫中回来了,我会好好商量的。”<br />
“这事还需要商量?”郗氏高声一句,“这是你的份内之事,用得着跟绥哥儿商量什么,你霸占个两年已是差不多了,况且又哪有男子会拒绝自个妻子给纳妾的,只怕会嫌少才是,你只管相看着,实在不行,过些日子我空下再来帮你。”<br />
宝因沉默,随后点头。<br />
饶是如此,郗氏仍不忘说一句:“你要是生个儿郎,我也就不着急催你给绥哥儿纳妾了。”<br />
宝因垂下眼帘,长睫遮住思绪,咽下一口茶。<br />
坐了一会儿,郗氏便说身子累起来。<br />
宝因起身离开,在游廊又遇林妙意,只听一声“嫂嫂”便擦身而过,她也不在意,只当是有什么急事。<br />
她循着长廊,走过一道道的廊柱,扶着院门迈过槛。<br />
终得几下喘息。<br />
-<br />
林却意去给郗氏请完安,回自己的姮娥院用过早食后,嫌自个呆着无趣,唉声叹气好一阵,照顾她的妈妈又给寻来许多鲁班锁之类的智巧玩具,玩上没多久,便给扔在了桌上,穿衣下榻要去微明院找自己嫂嫂和兕姐儿玩。<br />
妈妈拗不过,只好随她去。<br />
“嫂嫂!”<br />
还没走到微明院,离着至少好几尺,林妙意就兴奋地喊起来,朝人奔去。<br />
“你怎么来我这儿了?”正要提裙裳上阶的宝因被喊住,停在原地等了一会儿,而后伸手过去帮忙理了下乱飞的额发,逗笑道,“三姐去了太太那儿,我们六姐怎么不去了?”<br />
这话妈妈听了也忍不住笑起来,府中谁不知,六娘除了喜欢粘着西府大奶奶,最爱跟着的便是三娘子林妙意了。<br />
活脱脱是形影不离。<br />
“我已去太太那里请过安了。”最后几步,林却意走的极为扭捏,歪头眨眼撒娇一样没落下,握住女子的手后,想起三姐,只觉说起来也没多大意思,“早上我去找三姐一块去请安,结果三姐说什么她今儿身子不舒服,不一定能去,叫我自个先去,别耽误了时间被太太骂。”<br />
宝因牵着人上了门前石阶,往院内去:“三娘是怕自己害你受罚。”<br />
“大概是吧。”许久不见,林却意也腻歪得慌,握住便不松,“嫂嫂,我总觉得三姐和太太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次回来也是忽然做的决定,就在启程回建邺的前几天,太太、小舅母和三姐在一块谈了次话,我去问三姐,她不愿与我说,这一路上,太太与三姐也是变得比我更亲近,总是在一块儿说什么,还要躲着我。”<br />
“嫂嫂你要不去问问三姐?”刚说完,她又瞬间因三姐和自己疏远而赌起气来,“算了,左右不过是那些不能知道的话,我还不愿意知道呢。”<br />
姊妹间的事,宝因不好多说什么,这两人向来没有什么隔夜的仇,只怕最后反倒是她的不是,不如让她们自个去解决,进了屋,便吩咐侍女将那些果脯糕饼都拿出来。<br />
高平郡没这些东西吃,林却意瞧见,眼睛都亮起来,什么三姐太太早忘了,坐下便说着发生的趣事:“嫂嫂你不知道,那些舅母表姐瞧见我们带回去的东西,眼角都笑出了褶皱来,还问了好几次长兄和嫂嫂,兕姐儿都问了好几遍,天天围在太太身边转,好像太太是什么神仙西王母似的,不过太太也不觉得烦,反高兴得不行。”<br />
宝因从乳母手中抱来兕姐儿,来回踱步哄睡,听着这些话,莞尔一笑,被曾经欺压过的人捧着哄着,瞧着她们卸去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怎会不开心。<br />
-那边林妙意满脸羞意的出了福梅院,眉目间是说不出的开怀,遇见杨氏也停下来,甜腻的喊了声“二叔母万福”,随即体态轻盈的离开。<br />
杨氏瞧见,一肚子的不知所措,从前遇见她就恨不得躲远远的,但到底此次不是为她而来,没看几眼便顺路进了一处院子。<br />
看见人,开口便笑:“十几年没见,嫂子还是从前的模样。”<br />
耳朵听着这番鬼话,原有事情要吩咐下去的郗氏将玉牌收起来,也只好玩笑着回了个同样的话:“你也是半点不老,风韵犹存,光凭这张嘴就还能再年轻个几十年。”<br />
杨氏才坐下,就忙不迭的开始说些不着调的话:“嫂子可是不知道,绥哥儿媳妇当真是厉害,这家管得倒是铁面无私,我那麒哥儿自生下来,头一遭回建邺,见他这些哥哥嫂嫂,倒是不讨喜了,先是被绥哥儿骂,后又是被他绥嫂嫂克扣鲜果。”<br />
从桃寿手中拿过佛珠后,郗氏:“这些日子我不在府中,倒有许多事不知道。”<br />
说罢,偏头问留在府中的侍女。<br />
听完后,妇人不言语,只是脸色说不上多好看。<br />
杨氏又道:“不知道今年过冬,她又要如何...”<br />
丧礼上的事,郗氏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那一字一句已能倒背如流,说什么林勉享不得家庙,听见这二房的竟还敢来欺着自个这一房的人,冷笑连连:“国与家向来是没什么区别的,外头有律法礼法,府中也自然是一样,行事办事都有规矩章法,怎么凭得你一张嘴便能,再说绥哥儿是大宗,他在外头建功立业,宝姐儿身为他的正室妻子,如今府中的事我也都交给了宝姐儿去管,既然已经交出去了,那么她如何做,我都管不着的,弟妹来找我,倒是找错了,有什么过得不如意的,哪儿缺短了的,你只管去找宝姐儿便是。”<br />
说罢,似是仍不解气,嘴上继续讥着:“既然如今回了建邺,再不是巴郡那种乡野地方,林氏子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男女不同席还不知?弟妹也是大族里出来的,陇东杨氏是穷乡僻壤了些,倒不至于是这样吧?这也幸好是兕姐儿没什么大碍,绥哥儿他们两个也不追究,倘要是我这孙女出些什么事,你那哥儿的命也别想留下半条。”<br />
杨氏只探听到郗氏身边那个婆子,与谢宝因生了嫌隙,回府后也是各种话里话外的刁难,却想到还能有护着的时候。<br />
她不尴不尬的挤出个笑,要不是怕林益知道,此时也不会忍着:“嫂子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来与您说说罢了,我那是夸宝姐儿呢,东扯西扯怎么就扯到我和麒哥儿身上了。”<br />
郗氏滚着手中的佛珠,随和笑道:“只是说说便好,至于夸,弟妹来我跟前夸又管什么用,不如亲自去宝姐儿面前夸夸,倒更显你对她的喜爱。”<br />
杨氏讪讪离开。<br />
等人走后,郗氏终于是有了空闲时间,朝身边侍女吩咐道:“你拿上我的牌子去建康坊一趟,给陆府下个帖子,邀她们过府相商两个月前写信所说的事。”<br />
桃寿拿着牌子就出去了。<br />
府里虽然是大奶奶管家,可她还知道自己如今是侍奉着谁,微明院那边有些事能说,有些事不能,说也要分时候。<br />
至少不是现在。<br />
-<br />
玩到申时,林却意才回了自己院子。<br />
听着外头呼哧的风声,宝因把睡着的兕姐儿放在榻上,走去收拾了几件圆领袍、裈衣和大氅。<br />
随后喊来坐在廊下的婆子,耐心嘱咐:“你将这东西拿去二门外,吩咐个小厮送去望仙宫门外,就说是给林仆射的。”<br />
近几日男子都一直宿在兰台宫的值房中,不止是他,谢贤、郑彧连同王宣也是,似乎是为了西南匪患,皇帝特地留下三省官员,以便能够及时相商。<br />
婆子接过衣物,匆忙离去。<br />
玉藻、红鸢也接连进屋来,各自忙各自的。<br />
男子不回来的这些日子,兕姐儿偶尔会来正屋睡,夜里也都是她们两人睡在外间的床上,一起守着女子。<br />
孩子忽哭起来,宝因走回里间,不忘吩咐在心中惦记了整日的那件事:“你们明日去找沈女医来府上一趟。”<br />
在给女子铺床的红鸢想到今日用早食的时候,下意识便回头问道:“大奶奶哪儿不舒服?”<br />
“只是想给自己瞧瞧身子。”宝因坐在榻边,微微偏头,张嘴轻拍着要醒来的兕姐儿胸口,继续哄睡,话也说得不冷不淡,像是在说别人的事,“看何时能怀上。”红鸢不再说话,默默将翡翠衾铺好,没来由的说这事,必然是被福梅院那边给提点了。<br />
玉藻也安静的坐在方杌上,安安静静的做针线活,鼻头却忍不住一酸。<br />
渐渐抽泣起来。<br />
屋内另外两人被这声音引起注意,红鸢正要过去瞧瞧怎么回事,女子已过去了。<br />
宝因轻拍了下玉藻肩膀,待人抬头时,她不禁被吓了跳,而后伸手抹去那些眼泪,无奈叹道:“你又哭什么?”<br />
“我也不知道。”玉藻放下手里的针,自己擦了起来,又哭又笑的,“只是觉得胸口像有团棉花堵着似的,想说千言,却有万语都说不出来了。”<br />
宝因听后,恍然大悟般,双手合十道:“可算难为你也要修成人了,改日我可得去那祖师殿好好烧上一柱高香答谢那太上老君才好。”<br />
红鸢明白女子的意思,人活到某个时候,忽然便会像这样,也知道女子不愿看旁人为她的事哭,便跟着揶揄起来:“真是了不得,素日里有什么便能说什么的玉藻姐姐也有这时候。”<br />
被这么一逗闷,玉藻也忘了哭的缘由,只顾着羞去了。<br />
作者有话说:<br />
[1]【出处】陆游《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br />
-<br />
第83章 小产<br />
入夜许久, 寒风一阵阵的刮过。<br />
亥时的淅沥风声,到了寅时已变成惨栗。<br />
睡在外间的玉藻被这声音吵醒,只觉得耳朵都快要给吹破,在被褥里捂着耳朵, 左右翻滚, 仍隔绝不了烈烈北风。<br />
没多久, 便觉得愈发冷起来。<br />
她想起什么, 赶忙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脱在枕头旁的外衣, 一手拿着白釉莲瓣纹的烛台,一手挡在烛火前, 蹑手蹑脚的走到里间门口。<br />
挑帘进去, 先看见房内油灯闪动。<br />
玉藻忙上前, 放下烛台在高几,吹灭浸染在油内的灯芯后,重燃了支蜡烛, 将灯盏拿过一旁去, 又生怕漏了寒气进去, 不放心的掖了掖帷幔才出去。<br />
一同睡在外间的红鸢也抹着睡到迷糊的眼睛,打着哈欠醒了。<br />
“你去拢盆炭火进来。”玉藻边穿着衣裳, 边与罗汉床上的人说, “我去拿床厚些的衾被给大奶奶。”<br />
说罢便去了右边专放这些差季衣物被褥的隔间。<br />
红鸢欸了声后,也手脚利索的下床穿衣,打开隔扇门, 只见天色发起白来, 有侍女婆子已起来了。<br />
她搓手哈着气, 坐在游廊里燃炭。<br />
另一边, 玉藻也抱着床羊绒衾进到里间,正巧瞧见帷幔内的宝因从卧床下来,她放下手里的东西,先去拿来半旧青色的毡子铺在坐床上:“大奶奶怎得就起了,这天还能再睡会儿,衾被我也拿来了,不会冷。”<br />
“夜里忽然起风,本就不大能睡着,你前面进来那会儿我就醒了。”宝因坐在毡上,轻缓的搓着手取暖,昨夜沐过的乌发正散在肩头,“兕姐儿还没醒,你铺的时候小心些,要把她弄醒,可有好受的。”<br />
孩子一旦会走了,不过两三天就不再需要人扶着,到处横冲直撞,只是也愈发顽劣起来,每天还醒得早,几个乳母陪着玩,才能把她浑身的精力给耗去。<br />
“这有什么怕的,大娘子像颗珍珠圆子似的,那么喜人,我心里可愿意。”话虽如此说,但将羊毛衾放到卧床时,玉藻还是放缓了动作。<br />
宝因瞧着,轻笑一声,打着呵欠,望向窗牗,侧耳听北风。拿了件袄衣披在女子身上后,玉藻又去外间收拾好她们睡过的被褥,把榻几放在罗汉床上,归置回原样。<br />
红鸢也燃好了炭,喊人一块端进了女子房内,擦过手,再用玉搔头将女子青丝简单挽起,至于梳发髻之类的,还得等梳头娘子来。<br />
卯初两刻,春娘来过。<br />
卯正初刻去给郗氏请过安后,略感困乏的宝因脱了原先的袄衣,换上半旧棉袄,发间只插了两支珠簪,又命人搬来竹架。<br />
坐在榻边,微微俯身做女红,以打发时日。<br />
兕姐儿也被乳母带在外间玩闹着走路。<br />
忽然风声变大,外间门口的帘子被人挑起。
话外的意思很容易便能听明白。<br />
桃寿在心里叹息,不自觉的看向那个女子。<br />
神情始终不悲不喜。<br />
“像我们这样的大家,子孙繁衍尤为重要,权势富贵哪样不需要儿郎来支撑?”郗氏放下手中的鹧鸪盏,露出副体谅的样子来,“我也知道这是极伤身的,尤其是女子,再说府中始终只有你一人,府中大小事要指望你,还要你顾着子息,也着实是难为你,不说多的,除了你,总得再有一个。”<br />
茶汤凉下来,宝因也笑着回上一句:“母亲说的是,这件事是我想得不周全,等爷过几日从宫中回来了,我会好好商量的。”<br />
“这事还需要商量?”郗氏高声一句,“这是你的份内之事,用得着跟绥哥儿商量什么,你霸占个两年已是差不多了,况且又哪有男子会拒绝自个妻子给纳妾的,只怕会嫌少才是,你只管相看着,实在不行,过些日子我空下再来帮你。”<br />
宝因沉默,随后点头。<br />
饶是如此,郗氏仍不忘说一句:“你要是生个儿郎,我也就不着急催你给绥哥儿纳妾了。”<br />
宝因垂下眼帘,长睫遮住思绪,咽下一口茶。<br />
坐了一会儿,郗氏便说身子累起来。<br />
宝因起身离开,在游廊又遇林妙意,只听一声“嫂嫂”便擦身而过,她也不在意,只当是有什么急事。<br />
她循着长廊,走过一道道的廊柱,扶着院门迈过槛。<br />
终得几下喘息。<br />
-<br />
林却意去给郗氏请完安,回自己的姮娥院用过早食后,嫌自个呆着无趣,唉声叹气好一阵,照顾她的妈妈又给寻来许多鲁班锁之类的智巧玩具,玩上没多久,便给扔在了桌上,穿衣下榻要去微明院找自己嫂嫂和兕姐儿玩。<br />
妈妈拗不过,只好随她去。<br />
“嫂嫂!”<br />
还没走到微明院,离着至少好几尺,林妙意就兴奋地喊起来,朝人奔去。<br />
“你怎么来我这儿了?”正要提裙裳上阶的宝因被喊住,停在原地等了一会儿,而后伸手过去帮忙理了下乱飞的额发,逗笑道,“三姐去了太太那儿,我们六姐怎么不去了?”<br />
这话妈妈听了也忍不住笑起来,府中谁不知,六娘除了喜欢粘着西府大奶奶,最爱跟着的便是三娘子林妙意了。<br />
活脱脱是形影不离。<br />
“我已去太太那里请过安了。”最后几步,林却意走的极为扭捏,歪头眨眼撒娇一样没落下,握住女子的手后,想起三姐,只觉说起来也没多大意思,“早上我去找三姐一块去请安,结果三姐说什么她今儿身子不舒服,不一定能去,叫我自个先去,别耽误了时间被太太骂。”<br />
宝因牵着人上了门前石阶,往院内去:“三娘是怕自己害你受罚。”<br />
“大概是吧。”许久不见,林却意也腻歪得慌,握住便不松,“嫂嫂,我总觉得三姐和太太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次回来也是忽然做的决定,就在启程回建邺的前几天,太太、小舅母和三姐在一块谈了次话,我去问三姐,她不愿与我说,这一路上,太太与三姐也是变得比我更亲近,总是在一块儿说什么,还要躲着我。”<br />
“嫂嫂你要不去问问三姐?”刚说完,她又瞬间因三姐和自己疏远而赌起气来,“算了,左右不过是那些不能知道的话,我还不愿意知道呢。”<br />
姊妹间的事,宝因不好多说什么,这两人向来没有什么隔夜的仇,只怕最后反倒是她的不是,不如让她们自个去解决,进了屋,便吩咐侍女将那些果脯糕饼都拿出来。<br />
高平郡没这些东西吃,林却意瞧见,眼睛都亮起来,什么三姐太太早忘了,坐下便说着发生的趣事:“嫂嫂你不知道,那些舅母表姐瞧见我们带回去的东西,眼角都笑出了褶皱来,还问了好几次长兄和嫂嫂,兕姐儿都问了好几遍,天天围在太太身边转,好像太太是什么神仙西王母似的,不过太太也不觉得烦,反高兴得不行。”<br />
宝因从乳母手中抱来兕姐儿,来回踱步哄睡,听着这些话,莞尔一笑,被曾经欺压过的人捧着哄着,瞧着她们卸去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怎会不开心。<br />
-那边林妙意满脸羞意的出了福梅院,眉目间是说不出的开怀,遇见杨氏也停下来,甜腻的喊了声“二叔母万福”,随即体态轻盈的离开。<br />
杨氏瞧见,一肚子的不知所措,从前遇见她就恨不得躲远远的,但到底此次不是为她而来,没看几眼便顺路进了一处院子。<br />
看见人,开口便笑:“十几年没见,嫂子还是从前的模样。”<br />
耳朵听着这番鬼话,原有事情要吩咐下去的郗氏将玉牌收起来,也只好玩笑着回了个同样的话:“你也是半点不老,风韵犹存,光凭这张嘴就还能再年轻个几十年。”<br />
杨氏才坐下,就忙不迭的开始说些不着调的话:“嫂子可是不知道,绥哥儿媳妇当真是厉害,这家管得倒是铁面无私,我那麒哥儿自生下来,头一遭回建邺,见他这些哥哥嫂嫂,倒是不讨喜了,先是被绥哥儿骂,后又是被他绥嫂嫂克扣鲜果。”<br />
从桃寿手中拿过佛珠后,郗氏:“这些日子我不在府中,倒有许多事不知道。”<br />
说罢,偏头问留在府中的侍女。<br />
听完后,妇人不言语,只是脸色说不上多好看。<br />
杨氏又道:“不知道今年过冬,她又要如何...”<br />
丧礼上的事,郗氏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那一字一句已能倒背如流,说什么林勉享不得家庙,听见这二房的竟还敢来欺着自个这一房的人,冷笑连连:“国与家向来是没什么区别的,外头有律法礼法,府中也自然是一样,行事办事都有规矩章法,怎么凭得你一张嘴便能,再说绥哥儿是大宗,他在外头建功立业,宝姐儿身为他的正室妻子,如今府中的事我也都交给了宝姐儿去管,既然已经交出去了,那么她如何做,我都管不着的,弟妹来找我,倒是找错了,有什么过得不如意的,哪儿缺短了的,你只管去找宝姐儿便是。”<br />
说罢,似是仍不解气,嘴上继续讥着:“既然如今回了建邺,再不是巴郡那种乡野地方,林氏子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男女不同席还不知?弟妹也是大族里出来的,陇东杨氏是穷乡僻壤了些,倒不至于是这样吧?这也幸好是兕姐儿没什么大碍,绥哥儿他们两个也不追究,倘要是我这孙女出些什么事,你那哥儿的命也别想留下半条。”<br />
杨氏只探听到郗氏身边那个婆子,与谢宝因生了嫌隙,回府后也是各种话里话外的刁难,却想到还能有护着的时候。<br />
她不尴不尬的挤出个笑,要不是怕林益知道,此时也不会忍着:“嫂子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来与您说说罢了,我那是夸宝姐儿呢,东扯西扯怎么就扯到我和麒哥儿身上了。”<br />
郗氏滚着手中的佛珠,随和笑道:“只是说说便好,至于夸,弟妹来我跟前夸又管什么用,不如亲自去宝姐儿面前夸夸,倒更显你对她的喜爱。”<br />
杨氏讪讪离开。<br />
等人走后,郗氏终于是有了空闲时间,朝身边侍女吩咐道:“你拿上我的牌子去建康坊一趟,给陆府下个帖子,邀她们过府相商两个月前写信所说的事。”<br />
桃寿拿着牌子就出去了。<br />
府里虽然是大奶奶管家,可她还知道自己如今是侍奉着谁,微明院那边有些事能说,有些事不能,说也要分时候。<br />
至少不是现在。<br />
-<br />
玩到申时,林却意才回了自己院子。<br />
听着外头呼哧的风声,宝因把睡着的兕姐儿放在榻上,走去收拾了几件圆领袍、裈衣和大氅。<br />
随后喊来坐在廊下的婆子,耐心嘱咐:“你将这东西拿去二门外,吩咐个小厮送去望仙宫门外,就说是给林仆射的。”<br />
近几日男子都一直宿在兰台宫的值房中,不止是他,谢贤、郑彧连同王宣也是,似乎是为了西南匪患,皇帝特地留下三省官员,以便能够及时相商。<br />
婆子接过衣物,匆忙离去。<br />
玉藻、红鸢也接连进屋来,各自忙各自的。<br />
男子不回来的这些日子,兕姐儿偶尔会来正屋睡,夜里也都是她们两人睡在外间的床上,一起守着女子。<br />
孩子忽哭起来,宝因走回里间,不忘吩咐在心中惦记了整日的那件事:“你们明日去找沈女医来府上一趟。”<br />
在给女子铺床的红鸢想到今日用早食的时候,下意识便回头问道:“大奶奶哪儿不舒服?”<br />
“只是想给自己瞧瞧身子。”宝因坐在榻边,微微偏头,张嘴轻拍着要醒来的兕姐儿胸口,继续哄睡,话也说得不冷不淡,像是在说别人的事,“看何时能怀上。”红鸢不再说话,默默将翡翠衾铺好,没来由的说这事,必然是被福梅院那边给提点了。<br />
玉藻也安静的坐在方杌上,安安静静的做针线活,鼻头却忍不住一酸。<br />
渐渐抽泣起来。<br />
屋内另外两人被这声音引起注意,红鸢正要过去瞧瞧怎么回事,女子已过去了。<br />
宝因轻拍了下玉藻肩膀,待人抬头时,她不禁被吓了跳,而后伸手抹去那些眼泪,无奈叹道:“你又哭什么?”<br />
“我也不知道。”玉藻放下手里的针,自己擦了起来,又哭又笑的,“只是觉得胸口像有团棉花堵着似的,想说千言,却有万语都说不出来了。”<br />
宝因听后,恍然大悟般,双手合十道:“可算难为你也要修成人了,改日我可得去那祖师殿好好烧上一柱高香答谢那太上老君才好。”<br />
红鸢明白女子的意思,人活到某个时候,忽然便会像这样,也知道女子不愿看旁人为她的事哭,便跟着揶揄起来:“真是了不得,素日里有什么便能说什么的玉藻姐姐也有这时候。”<br />
被这么一逗闷,玉藻也忘了哭的缘由,只顾着羞去了。<br />
作者有话说:<br />
[1]【出处】陆游《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br />
-<br />
第83章 小产<br />
入夜许久, 寒风一阵阵的刮过。<br />
亥时的淅沥风声,到了寅时已变成惨栗。<br />
睡在外间的玉藻被这声音吵醒,只觉得耳朵都快要给吹破,在被褥里捂着耳朵, 左右翻滚, 仍隔绝不了烈烈北风。<br />
没多久, 便觉得愈发冷起来。<br />
她想起什么, 赶忙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脱在枕头旁的外衣, 一手拿着白釉莲瓣纹的烛台,一手挡在烛火前, 蹑手蹑脚的走到里间门口。<br />
挑帘进去, 先看见房内油灯闪动。<br />
玉藻忙上前, 放下烛台在高几,吹灭浸染在油内的灯芯后,重燃了支蜡烛, 将灯盏拿过一旁去, 又生怕漏了寒气进去, 不放心的掖了掖帷幔才出去。<br />
一同睡在外间的红鸢也抹着睡到迷糊的眼睛,打着哈欠醒了。<br />
“你去拢盆炭火进来。”玉藻边穿着衣裳, 边与罗汉床上的人说, “我去拿床厚些的衾被给大奶奶。”<br />
说罢便去了右边专放这些差季衣物被褥的隔间。<br />
红鸢欸了声后,也手脚利索的下床穿衣,打开隔扇门, 只见天色发起白来, 有侍女婆子已起来了。<br />
她搓手哈着气, 坐在游廊里燃炭。<br />
另一边, 玉藻也抱着床羊绒衾进到里间,正巧瞧见帷幔内的宝因从卧床下来,她放下手里的东西,先去拿来半旧青色的毡子铺在坐床上:“大奶奶怎得就起了,这天还能再睡会儿,衾被我也拿来了,不会冷。”<br />
“夜里忽然起风,本就不大能睡着,你前面进来那会儿我就醒了。”宝因坐在毡上,轻缓的搓着手取暖,昨夜沐过的乌发正散在肩头,“兕姐儿还没醒,你铺的时候小心些,要把她弄醒,可有好受的。”<br />
孩子一旦会走了,不过两三天就不再需要人扶着,到处横冲直撞,只是也愈发顽劣起来,每天还醒得早,几个乳母陪着玩,才能把她浑身的精力给耗去。<br />
“这有什么怕的,大娘子像颗珍珠圆子似的,那么喜人,我心里可愿意。”话虽如此说,但将羊毛衾放到卧床时,玉藻还是放缓了动作。<br />
宝因瞧着,轻笑一声,打着呵欠,望向窗牗,侧耳听北风。拿了件袄衣披在女子身上后,玉藻又去外间收拾好她们睡过的被褥,把榻几放在罗汉床上,归置回原样。<br />
红鸢也燃好了炭,喊人一块端进了女子房内,擦过手,再用玉搔头将女子青丝简单挽起,至于梳发髻之类的,还得等梳头娘子来。<br />
卯初两刻,春娘来过。<br />
卯正初刻去给郗氏请过安后,略感困乏的宝因脱了原先的袄衣,换上半旧棉袄,发间只插了两支珠簪,又命人搬来竹架。<br />
坐在榻边,微微俯身做女红,以打发时日。<br />
兕姐儿也被乳母带在外间玩闹着走路。<br />
忽然风声变大,外间门口的帘子被人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