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挥手,立刻有禁军模样的人上前将温襄拽了出来,衣带勾在柜子的一角,被骤然撕破,头上的纱帽也在此刻滚落在地上。毫无尊重体面可言。<br />
温襄被人推搡着带走了,余下所有人都被关在乾清宫的后殿里。<br />
外头天昏地暗,空气中弥漫着寒意与血腥气。<br />
温兖的兵马把守着众人,天明之后有人送来了一些水和食物。<br />
过去无论多么光鲜亮丽的人,此刻都变得不大体面。<br />
一连三天,温兖再也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温昭明独自被带回了昭阳宫。<br />
又过了五天,一个脸生的小太监来找她:“殿下可以出宫了。”<br />
温昭明走到镜前重新整饬妆容与发髻,确认无虞之后才走出宫门去。那小太监在前头引路,温昭明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很多事。<br />
其一是温襄被囚禁在皇宫深处的某座宫殿里,此刻生死不知。<br />
其二是温襄的嫡后已经以死殉国。<br />
无数大臣们都在午门外痛斥温兖窃国之罪,更有甚者,以头抢地,想要为国死节。<br />
许多人都认为温兖正在皇城深处屠戮宗亲,所以温兖才决定放回几个人,以表示自己绝无屠戮手足之意。温昭明便是其一。<br />
一路走至思善门处,不知从哪里蹿出一个人,他目眦欲裂,手握短刃,立时将刀抵在了温昭明的颈下。<br />
温昭明见过这人,他曾和宋也川同列一甲前三,是庚子科榜眼。<br />
“谢庸。”温昭明还记得他的名字。<br />
那小太监早被吓得魂飞魄散,软了骨头,谢庸斥他:“滚!”<br />
他连滚带爬地向门外跑去。<br />
近日宫中惊变,思善门处少有人来。<br />
谢庸身上还带着杖责后的伤痕,他将刀架在温昭明颈间冷声说:“身为大梁长公主,受陛下赐你的尊荣,为何不为国死节?”<br />
冷刃如冰,温昭明垂眸:“你要我殉国?”<br />
“你为何不殉?”谢庸速来沉默,此刻声音沙哑,“数位耆老都有殉节之心,你身为公主,必得为天下先才是。”<br />
“我死了便能太平了?”温昭明的眼眸平淡,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短刃而惧怕,“还是说你将我杀了,装作我死节的样子,便是你所希望的以身殉国了?”<br />
谢庸被温昭明质问得说不出话来。<br />
“无论如何你都要死。”他说话的时候又将匕首往前送了几分,在她颈侧划破了一个血口,温昭明皱着眉,仰起下颌:“那你杀我吧,用我的血,成全你的名。”<br />
这话却也当真让谢庸迟疑了一下。<br />
“你……”谢庸还要再说什么,一股力促使他骤然一顿,温昭明垂目看去,竟是一把箭带着破竹之势,自背后插进他的胸口。箭尾的翎羽嗡然颤栗,还带着铮鸣的尾音。<br />
谢庸的身子骤然向前扑倒,温昭明退后半步,踅身看去。<br />
数丈之外,宋也川正握着一把短弓站在原地。<br />
他左手持弓,右手拨弦,弓弦仍在颤栗,宋也川尚且维持着放箭的姿势。<br />
她眼中并无惧色,明亮的眼睛与他四目相对。宋也川的手缓缓垂在身侧,他似乎有些不安,轻声叫她:“昭昭。”<br />
他穿着一身玄色斓衫,头发束进丝绦中,随着晨风徐徐掠动。<br />
温昭明站在原地,宋也川犹豫着向她走了一步:“昭昭。”<br />
他眼眸中似带痛色。<br />
温昭明缓缓走向他,隔着三步远,她低声说:“你要叛国么?”<br />
宋也川丢掉手中的弓,拔出腰间的佩剑,他上前一步,将剑柄塞进温昭明的手里:“那你来杀我。”<br />
他二人的身子贴在一起,宋也川的左手裹住温昭明的右手,他将剑尖抵在自己的胸口,带着她的手腕一起用力,冷刃割破他的衣服,划开他胸口的皮肤。<br />
鲜血涌了出来。<br />
温昭明眼角骤然涌起泪意,宋也川低头吻她的眼睛,吻掉她眼角的泪水。<br />
他仍旧握着温昭明的手缓缓用力,猩红的血将他的外衣打湿,温昭明终于慌乱地想要挣脱。<br />
她悲不能抑:“你为何要这样做?”<br />
剑尖停留在他胸前一寸处,再往前便是那颗跳动的心脏。<br />
宋也川的眼眸安静地看着她,过了很久,他终于说:“我没有叛国。”<br />
“你看到的太平,不会是真正的太平。”他染血的手想要去摸温昭明的头发,看到自己掌中的血污,却又生生顿住。<br />
温昭明噙泪:“若史书将你打为反臣,你该如何?”<br />
宋也川笑:“那我就是反臣。”<br />
他的笑容还是那般澹泊清隽,好似和建业四年初见那一天,从来没有变过。<br />
佩剑掉落在地,温昭明拿手去捂他的胸口,鲜血从她指缝间溢出来。<br />
宋也川拉过她的手,另一只手捡起地上的佩剑:“和我回去。”<br />
是时正是海棠的花期,连绵的棠花欺霜赛雪,春风掠过,宛若春雪如屑。<br />
落于宋也川头上、肩旁。<br />
带着一股孤决又干净的况味。<br />
他袖带当风,一路畅通无阻地走到永安门外。<br />
他亮出染血的鱼符带温昭明走出了皇宫。<br />
坐上公主府的马车,温昭明颤抖着手去解他的外衣,宋也川仰着下颌平静地坐在那,任由她将他沾血的斓衫剥离开。<br />
中衣染着大片的血迹,温昭明掏出自己的帕子替他捂住。<br />
宋也川的身上又添了几道伤痕,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看着很新,带着一丝血口。他看着温昭明的发顶,似乎笑了一下:“你不想要我死了吗?”<br />
温昭明没见过他这么笑,似是释然,又似悲凉。他如玉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声音仍旧柔和,却又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颤。<br />
第77章<br />
温昭明叱他:“你放肆。”她仍旧是这样盛气凌人的语气, 却莫名让宋也川松了一口气。<br />
这一刻,他像是终于感受到了疼,扶着桌子躬下腰, 一手扶着温昭明的肩,另一手轻轻摸她的脸:“昭昭。”他依然在笑,脸色有些白:“我以为,你会再也不理我了。”<br />
他眸光莹莹:“能听你说话, 我真的好高兴。”<br />
宋也川话说得很慢,言语之间似带压抑的忍耐。<br />
二人安静片刻, 温昭明的目光落在自己袖口的金线上:“温襄或许不是好皇帝,但他是我兄长, 能不能留他一命。”<br />
“他不会死的。”宋也川轻声说,“温兖也不会在宫里杀人。”<br />
“听说是封无疆开的城门。”温昭明看他,“你又参与了什么?”<br />
宋也川像是没了力气, 缓缓将身子靠在温昭明身上,他的呼吸软软地吹在她颈间:“我为他献出的这一计策。”<br />
温昭明神情一凛, 宋也川继续说:“不是现在, 是在去年, 他离京就藩的那一天。我给他写了一封信, 教他如何屯兵、如何掩人耳目、如何偷铸精铁。”<br />
温昭明有些难以置信, 可始作俑者却在此刻搂着她的腰,他不再说话,似是在等她的审判。<br />
马车一路行到公主府外,温昭明掀开车帘准备起身。<br />
身后有一只手握住了她的手臂, 宋也川没有用力, 仿佛她微微用力,就能甩开他。<br />
“你若离开我, 不如在方才便杀了我。”<br />
“我没有要离开你。”温昭明静静地凝视他,“给我时间,让我想想。”<br />
*<br />
承平元年,五月初三。<br />
封无疆昭告于天下,废帝温襄,假传圣谕,谋夺皇位。<br />
是以废尊荣、除尊号,禁足于内廷。<br />
踏着一地血腥与暴雨冲刷出来的泥泞,温兖于太和殿临朝称制。<br />
暴雨方歇,太和殿前的丹墀上站了很多人。<br />
最外围,站了一圈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br />
封无疆的目光扫过丹墀上的每一个人:“诸位都曾是大梁赫赫有名的五经博士,为何却写不出陛下想要的檄文?”<br />
其中有一人嘶声道:“你所说的陛下矫诏,分明是虚言!”<br />
“慎言。”封无疆淡然说,“你所说的那人,应该改称弘定公才是。至于你说的虚言,先帝临终时,又有何人在场?南薰殿可曾拟过遗诏?”<br />
“孟大人,孟大人,您说句话啊!”那人望着孟宴礼,眼含热泪,“宵小窃国,难不成就任由他们污蔑陛下么?”<br />
孟宴礼和在场诸人一样,坚决不肯写声讨温襄的檄文。<br />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了封无疆身后,宋也川的身上。<br />
“宋也川。”<br />
宋也川向前一步,缓缓一揖:“孟大人。”<br />
“建业四年,我收你为学生。此后种种,我从没有不认你这个学生。”他看着宋也川,一字一句,“你我师徒,自此恩情两绝。”梨花如雪,随风而散。<br />
宋也川脸色微白,看着孟宴礼久久无言。<br />
孟宴礼收回目光,看向封无疆:“我孟宴礼历经数朝,早就看淡生死。就算尔等如何威逼利诱,也不能转圜我死节的决心。”<br />
说罢,他大步走到一锦衣卫身边,抽出他的佩剑,狠狠向自己的颈上抹去。<br />
众人一声低呼,残影掠过,宋也川已牢牢握住了剑刃。<br />
黏腻的血顺着刀锋流淌下来,孟宴礼抬头和宋也川四目相对。<br />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宋也川的左掌上。
温襄被人推搡着带走了,余下所有人都被关在乾清宫的后殿里。<br />
外头天昏地暗,空气中弥漫着寒意与血腥气。<br />
温兖的兵马把守着众人,天明之后有人送来了一些水和食物。<br />
过去无论多么光鲜亮丽的人,此刻都变得不大体面。<br />
一连三天,温兖再也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温昭明独自被带回了昭阳宫。<br />
又过了五天,一个脸生的小太监来找她:“殿下可以出宫了。”<br />
温昭明走到镜前重新整饬妆容与发髻,确认无虞之后才走出宫门去。那小太监在前头引路,温昭明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很多事。<br />
其一是温襄被囚禁在皇宫深处的某座宫殿里,此刻生死不知。<br />
其二是温襄的嫡后已经以死殉国。<br />
无数大臣们都在午门外痛斥温兖窃国之罪,更有甚者,以头抢地,想要为国死节。<br />
许多人都认为温兖正在皇城深处屠戮宗亲,所以温兖才决定放回几个人,以表示自己绝无屠戮手足之意。温昭明便是其一。<br />
一路走至思善门处,不知从哪里蹿出一个人,他目眦欲裂,手握短刃,立时将刀抵在了温昭明的颈下。<br />
温昭明见过这人,他曾和宋也川同列一甲前三,是庚子科榜眼。<br />
“谢庸。”温昭明还记得他的名字。<br />
那小太监早被吓得魂飞魄散,软了骨头,谢庸斥他:“滚!”<br />
他连滚带爬地向门外跑去。<br />
近日宫中惊变,思善门处少有人来。<br />
谢庸身上还带着杖责后的伤痕,他将刀架在温昭明颈间冷声说:“身为大梁长公主,受陛下赐你的尊荣,为何不为国死节?”<br />
冷刃如冰,温昭明垂眸:“你要我殉国?”<br />
“你为何不殉?”谢庸速来沉默,此刻声音沙哑,“数位耆老都有殉节之心,你身为公主,必得为天下先才是。”<br />
“我死了便能太平了?”温昭明的眼眸平淡,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短刃而惧怕,“还是说你将我杀了,装作我死节的样子,便是你所希望的以身殉国了?”<br />
谢庸被温昭明质问得说不出话来。<br />
“无论如何你都要死。”他说话的时候又将匕首往前送了几分,在她颈侧划破了一个血口,温昭明皱着眉,仰起下颌:“那你杀我吧,用我的血,成全你的名。”<br />
这话却也当真让谢庸迟疑了一下。<br />
“你……”谢庸还要再说什么,一股力促使他骤然一顿,温昭明垂目看去,竟是一把箭带着破竹之势,自背后插进他的胸口。箭尾的翎羽嗡然颤栗,还带着铮鸣的尾音。<br />
谢庸的身子骤然向前扑倒,温昭明退后半步,踅身看去。<br />
数丈之外,宋也川正握着一把短弓站在原地。<br />
他左手持弓,右手拨弦,弓弦仍在颤栗,宋也川尚且维持着放箭的姿势。<br />
她眼中并无惧色,明亮的眼睛与他四目相对。宋也川的手缓缓垂在身侧,他似乎有些不安,轻声叫她:“昭昭。”<br />
他穿着一身玄色斓衫,头发束进丝绦中,随着晨风徐徐掠动。<br />
温昭明站在原地,宋也川犹豫着向她走了一步:“昭昭。”<br />
他眼眸中似带痛色。<br />
温昭明缓缓走向他,隔着三步远,她低声说:“你要叛国么?”<br />
宋也川丢掉手中的弓,拔出腰间的佩剑,他上前一步,将剑柄塞进温昭明的手里:“那你来杀我。”<br />
他二人的身子贴在一起,宋也川的左手裹住温昭明的右手,他将剑尖抵在自己的胸口,带着她的手腕一起用力,冷刃割破他的衣服,划开他胸口的皮肤。<br />
鲜血涌了出来。<br />
温昭明眼角骤然涌起泪意,宋也川低头吻她的眼睛,吻掉她眼角的泪水。<br />
他仍旧握着温昭明的手缓缓用力,猩红的血将他的外衣打湿,温昭明终于慌乱地想要挣脱。<br />
她悲不能抑:“你为何要这样做?”<br />
剑尖停留在他胸前一寸处,再往前便是那颗跳动的心脏。<br />
宋也川的眼眸安静地看着她,过了很久,他终于说:“我没有叛国。”<br />
“你看到的太平,不会是真正的太平。”他染血的手想要去摸温昭明的头发,看到自己掌中的血污,却又生生顿住。<br />
温昭明噙泪:“若史书将你打为反臣,你该如何?”<br />
宋也川笑:“那我就是反臣。”<br />
他的笑容还是那般澹泊清隽,好似和建业四年初见那一天,从来没有变过。<br />
佩剑掉落在地,温昭明拿手去捂他的胸口,鲜血从她指缝间溢出来。<br />
宋也川拉过她的手,另一只手捡起地上的佩剑:“和我回去。”<br />
是时正是海棠的花期,连绵的棠花欺霜赛雪,春风掠过,宛若春雪如屑。<br />
落于宋也川头上、肩旁。<br />
带着一股孤决又干净的况味。<br />
他袖带当风,一路畅通无阻地走到永安门外。<br />
他亮出染血的鱼符带温昭明走出了皇宫。<br />
坐上公主府的马车,温昭明颤抖着手去解他的外衣,宋也川仰着下颌平静地坐在那,任由她将他沾血的斓衫剥离开。<br />
中衣染着大片的血迹,温昭明掏出自己的帕子替他捂住。<br />
宋也川的身上又添了几道伤痕,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看着很新,带着一丝血口。他看着温昭明的发顶,似乎笑了一下:“你不想要我死了吗?”<br />
温昭明没见过他这么笑,似是释然,又似悲凉。他如玉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声音仍旧柔和,却又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颤。<br />
第77章<br />
温昭明叱他:“你放肆。”她仍旧是这样盛气凌人的语气, 却莫名让宋也川松了一口气。<br />
这一刻,他像是终于感受到了疼,扶着桌子躬下腰, 一手扶着温昭明的肩,另一手轻轻摸她的脸:“昭昭。”他依然在笑,脸色有些白:“我以为,你会再也不理我了。”<br />
他眸光莹莹:“能听你说话, 我真的好高兴。”<br />
宋也川话说得很慢,言语之间似带压抑的忍耐。<br />
二人安静片刻, 温昭明的目光落在自己袖口的金线上:“温襄或许不是好皇帝,但他是我兄长, 能不能留他一命。”<br />
“他不会死的。”宋也川轻声说,“温兖也不会在宫里杀人。”<br />
“听说是封无疆开的城门。”温昭明看他,“你又参与了什么?”<br />
宋也川像是没了力气, 缓缓将身子靠在温昭明身上,他的呼吸软软地吹在她颈间:“我为他献出的这一计策。”<br />
温昭明神情一凛, 宋也川继续说:“不是现在, 是在去年, 他离京就藩的那一天。我给他写了一封信, 教他如何屯兵、如何掩人耳目、如何偷铸精铁。”<br />
温昭明有些难以置信, 可始作俑者却在此刻搂着她的腰,他不再说话,似是在等她的审判。<br />
马车一路行到公主府外,温昭明掀开车帘准备起身。<br />
身后有一只手握住了她的手臂, 宋也川没有用力, 仿佛她微微用力,就能甩开他。<br />
“你若离开我, 不如在方才便杀了我。”<br />
“我没有要离开你。”温昭明静静地凝视他,“给我时间,让我想想。”<br />
*<br />
承平元年,五月初三。<br />
封无疆昭告于天下,废帝温襄,假传圣谕,谋夺皇位。<br />
是以废尊荣、除尊号,禁足于内廷。<br />
踏着一地血腥与暴雨冲刷出来的泥泞,温兖于太和殿临朝称制。<br />
暴雨方歇,太和殿前的丹墀上站了很多人。<br />
最外围,站了一圈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br />
封无疆的目光扫过丹墀上的每一个人:“诸位都曾是大梁赫赫有名的五经博士,为何却写不出陛下想要的檄文?”<br />
其中有一人嘶声道:“你所说的陛下矫诏,分明是虚言!”<br />
“慎言。”封无疆淡然说,“你所说的那人,应该改称弘定公才是。至于你说的虚言,先帝临终时,又有何人在场?南薰殿可曾拟过遗诏?”<br />
“孟大人,孟大人,您说句话啊!”那人望着孟宴礼,眼含热泪,“宵小窃国,难不成就任由他们污蔑陛下么?”<br />
孟宴礼和在场诸人一样,坚决不肯写声讨温襄的檄文。<br />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了封无疆身后,宋也川的身上。<br />
“宋也川。”<br />
宋也川向前一步,缓缓一揖:“孟大人。”<br />
“建业四年,我收你为学生。此后种种,我从没有不认你这个学生。”他看着宋也川,一字一句,“你我师徒,自此恩情两绝。”梨花如雪,随风而散。<br />
宋也川脸色微白,看着孟宴礼久久无言。<br />
孟宴礼收回目光,看向封无疆:“我孟宴礼历经数朝,早就看淡生死。就算尔等如何威逼利诱,也不能转圜我死节的决心。”<br />
说罢,他大步走到一锦衣卫身边,抽出他的佩剑,狠狠向自己的颈上抹去。<br />
众人一声低呼,残影掠过,宋也川已牢牢握住了剑刃。<br />
黏腻的血顺着刀锋流淌下来,孟宴礼抬头和宋也川四目相对。<br />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宋也川的左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