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的无脑女配[七零] 第92节
转头跟送自己的两个朋友告别着,看着下意识送自己,下意识跟着车子跑了两步的两个朋友。<br />
看着这个自己待了四年,也奉献了四年青春的地方。<br />
看着这个村子,最亮的大队办公室,以及外面的黑泉和小广场。<br />
看着那个修在村子门口,看着也特别气派的春花服装厂。<br />
苏陈年一言不发着,但在车子最后真正的慢慢的拐出来时。<br />
他最后还是忍不住,狠狠的看向后面。<br />
他把这里的所有景色,所有外观,以及所有耻辱,都统统的记在了自己的心里。<br />
许久回头后,苏陈年闭着眼睛靠在后面的椅背上,突然的想起了今天沈三叔跟他说的一段话。<br />
“孩子,如果暂时转不了正,又没有办法真正的得到重用。那就是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看看书吧。也许未来有一天,你就能被推荐着进大学去学习几年。或者没准几年后,我们国家也能像以前那样恢复高考。再不济,你好好的读书,也能参加国家的各种选拔。反正,不要把自己路走窄了。想要前途,想要机会,想要转正。不是只有走关系这一条路,如果实在不行,你也可以试试重新考进来了。没准到时候,你甚至可以能考到你现在单位的上一级。<br />
反正春花的事情,你也别生气。这个丫头的脾气,我算是明白了,就是一点亏都不吃,就是特别能闹。对于这样一点亏不吃,找到一点机会就咬人,还不分场合就咬人的。我们这种还想要身份和脸面的人,只能下意识的躲着了。而且你只要躲远了,不去主动招惹她了,她基本就不会理你的。像我家老二,人家就一次都没有找过他麻烦,这个也许就是我家老二的厉害之处。”<br />
在心里认真的回想着今天的一切,想着自己妻子今天红着眼睛尽量忍耐的画面。<br />
这一刻苏陈年,就是忍着委屈和怒气,暂时把一切都屈辱的记下了。<br />
*<br />
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了。<br />
晚上吃饭时,一切似乎跟以前一模一样。<br />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无论是赵麟还是沈春花,其实都明白有些地方是不一样了。<br />
但无论两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两人都本能克制着,也无视着。<br />
这个晚上,终于平平安安的过去后。<br />
到了第二天,在沈春花和赵麟上班时,他们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了。<br />
因为以前的时候,两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一起。<br />
所以这次在意外接到电话时,也是两人凑在一起听的。<br />
当从那些电话里,听到别人询问他们的电热毯怎么卖的时候。刹那间沈春花就明白,她昨天做的那些广告植入,应该是真的起作用了。<br />
“赵麟,我们凑钱自己开个店吧?”<br />
因为工作的事情,沈春花迅速的抛去了心里的那一点点别扭,立马就像平时那样跟赵麟商量起来。<br />
“你的意思是?这样好吗?”<br />
沈春花的意思,赵麟其实是明白的。<br />
但他们完全没有开店的经验,就这么点时间他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开好一个店面。<br />
所以在沈春花提议时,赵麟就下意识的犹豫了起来。<br />
“这样肯定好,以前我们不能开店自己卖衣服,一是我们没钱,二是我们的衣服没有名气也没有特色。但现在,这个东西在我们这里可是独一份。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再找代理,再拿出去推销,让别人赚中间的差价呢。以前我们是没有条件,所以求着别人代理代卖。但从这个东西起,就应该是别人求着我们拿代理权了。”<br />
说到生意,沈春花的眼睛里就全是兴奋的亮光。感觉赵麟应该没有懂,沈春花还拉过旁边的一张纸,开始跟赵麟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和愿望。<br />
“就是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是我们春花服装厂的招牌产品了。我们先用春花电热毯,彻底的打响知名度。等大家熟悉春花这个品牌了,那我们公司的春花童装,春花大衣,春花裙子等,就慢慢的全部都有影响力了。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关于春花的品牌,里面甚至不用只仅限于衣服和电热毯这些,我们甚至可以做春花玩具,春花化妆品等等。<br />
当然,这些都说的太远了。但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我们可以开始真正的做品牌了。我们工厂的第一炮,这个时候其实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做的特别特别好,特别特别有名气。等名气做好了,就像现在这样,买家家生意其实就是主动上门的。这个时候,我们业务员再次出去推销,就不用像以前那么费劲了。”<br />
说着话的沈春花,说着说着脸上就再次露出了笑容。<br />
一直望着她的赵麟,有些无法描述的沈春花现在这种表情和笑容。<br />
转头看着身边,跟他肩膀挨着肩膀,几乎亲密无间的妻子。<br />
看着她此刻的状态,看着她的笑脸。他就是清楚的明白了,他在对方心里眼里,其实就是一点都不重要了。至少,应该远没有她的厂子和梦想重要了。<br />
“厂长,经理,你们在吗?我从安城带来了一个朋友,他对我们产品非常感兴趣,你们现在方便跟他聊一下吗?”<br />
就在沈春花跟赵麟,一起窝在办公室畅想未来时。<br />
去外面要账的沈大成突然回来了,他不但回来了,他还跟以前一样,突然从外面勾来了一个客户。<br />
“在,你先把客户带到的你们办公室,我立马就过来。”<br />
突然听到沈大成的敲门声,尽管有点意外他怎么不直接进来。<br />
但沈春花还是迅速的应答着,然后迅速翻起了自己抽屉和包包。<br />
就在沈春花起身,拿着一根口红,迅速涂抹嘴唇。又飞快的解开自己的头发,给自己做起造型时。<br />
赵麟从离她极近的位置上站起,也慢慢悠悠的检查起自己的衣服和鞋子。<br />
然后两分钟后,收拾的人魔狗样——不,收拾的整整齐齐的两人。就出了厂长和经理办公室,就一起去接待沈大成大老远带来的那位客人了。<br />
“你们厂子不错啊,虽然发生了意外,但还能立马挺过来,那说明有实力啊。”<br />
在外面的客户,明显是被打了预防针的。<br />
听着对方的话,沈春花高兴的迎了上去:“哪里,哪里,也是靠着政府和村子的支持,侥幸坚持而已。陈老板是吧,欢迎欢迎,我是沈春花,这位是我丈夫赵麟。”<br />
“你好!”<br />
“你好,你好!”<br />
一阵介绍和认识后,沈春花也没有犹豫,就带着客户立马去参观他们的厂子了。<br />
对方来这里,其实就是奔着他们的电热毯过来的。<br />
等进了车间后,看着密密麻麻的工人和机器后。<br />
看着他们生产的电热毯,对方立马两眼发光了。<br />
“这个电热毯,我们已经决定自己开店销售了。陈老板如果感兴趣,到时我们可以让陈老板加盟一下。不过现在说这些过早了,难得张老板你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们就先看看,后续的事情,我们看完了再说。”<br />
做生意,天天想着怎么赚钱,怎么把自己的生意做大,真的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br />
反正这一刻,等见到熟悉的客户了。<br />
穿着白色大衣,卷发飘飘,红唇艳艳的沈春花,就一下子来干劲了,就兴致勃勃带着这位意外过来的客户,认真的参观起他们的公司。<br />
而望着这样的沈春花,不光过来的客户惊艳了。甚至连他们厂子的所有人,也都下意识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特别开心和骄傲的感觉。第70章<br />
沈大成带来的陈老板, 是看了他们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再加上听到了沈大成的介绍,最后才动了亲自过来的打算。<br />
而就在那个时候,沈春花才知道她的事情昨天晚上就上了陇城新闻了。<br />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br />
等看到沈春花在电视镜头里哭诉什么陇城的头一份, 很多对生意敏感的,就已经看出商机了。<br />
然后外面的人, 在看了新闻报纸上的报道, 或者听了几个电台的广播新闻后。都在讨论沈春花应不应该找李担要钱,以及应不应该让年龄小小的李担, 现在就待在厂子里打工赚钱。<br />
上次沈春花大闹政府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确确实实的威胁和影响到了很多的军人,甚至烈士遗孤的真实利益。所以很多军人, 很多烈士遗孤以及军校生,都开始感同身受,就开始给政府施压。开始督促政府, 赶快改善这一方面的不足。<br />
但这次的事情, 其实只关系到沈春花和李家。就算沈春花身后有几十个家庭, 但在外面的人看来,影响还是极小的。<br />
就是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涉及面特别小。<br />
所以很快这件事情虽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度, 但这些讨论也只是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一个小谈论点,并没有引起什么真正的大影响。<br />
就是这件事情, 确实让这两天的报纸和电视台电台等增加了销量和收视率, 但是却没有人会专门的因为这事写信过来找沈春花。也没有人专门的找到沈春花和沈家村的电话, 专门的给沈春花打来辱骂和鼓励的电话。<br />
大家只是讨论,只是在像做辩论一样, 讨论到底谁才是对的。<br />
大家只是对此事保持一定的关注度,但这个关注度并没有上升到大家一定要为这个做什么的地步。<br />
但一些做生意的,却已经看出门道。已经开始找起了春花服装厂的电话,主动联系着过来看看了。<br />
在一阵繁忙中,这边的离京报记者还给沈春花打了一个电话,说要采访她一下。<br />
然后沈春花在百忙中,再次跟离京报的记者见了一次面。<br />
这次沈春花在自家的工厂中接待了对方,她回答了对方的一些疑问,也跟记者表明了,她只是暂时让李担现在这里打寒假工。等寒假结束了,她就会放对方去学校。<br />
因为沈春花的话,专门过来的记者,也算满意了。<br />
然后沈春花还给对方专门送了两条他们工厂生产的电热毯。然后暗示着,让对方提一下他们的工厂生产的产品。<br />
“自从发生那次火灾,我们厂子确实挺困难的。所以即便我知道这么上新闻,可能还是会有人骂我,但我还是上了。我就是希望,通过这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春花服装厂的产品。而且如果这次新品的销量不好,我和我的员工今年可能就过不了一个好年了,所以——”<br />
跟聪明人说话,是时候就要真诚一点。<br />
真诚是必杀技,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虚假的。<br />
反正在对上大老远过来的离报记者时,沈春花没有像之前那么搞什么暗暗带货。她只是对着来人,十分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也说出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br />
“这——”<br />
对于离报陇城分部的记者,他们对沈春花其实一点都不陌生。<br />
两个多月前,他们报社报道了沈春花在抗美援朝纪念活动上的慷慨发言。<br />
因为那个报道,他们还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并且推动了陇县全县政府班子的积极改动。<br />
而这次,他们是完完整整的采访了沈春花。详细的了解了李大贵烧春花服装厂的真正原因,最后他们意外得到了沈春花说的,春天就让李担去学校的承诺。<br />
反正沈春花在之前接受的采访里,从来都没有直接的说出,她会送李担去学校的事情。<br />
所以在记者的眼里,这个结果就是他们促成的。难得沈春花如此给他们报社面子,此刻见沈春花如此的直白和真诚。见她又说到了新品销量如果不好,他们厂子可能会不好,他们大家可能会过不了好年的话。<br />
所以在回去后,看着后续沈春花又送的几个,让他们帮忙试用一下的春花牌电热毯。<br />
年轻记者在想了又想后,最后就在文章上删除了一段无关紧要的内容。然后按照沈春花的要求,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春花服装厂的现在生产的新品,以及他们工厂现在正在面临的困境。<br />
“这次那位老人给沈春华造成了将近两万的损失,但考虑对方孙子年龄还小,沈春花最后只让对方签订了一份一万块的欠条,并且说十年内还清就可以了。答应是是答应了,但回来看着烧了一大半的厂子,沈春花还是特别难过。因为他们的公司的新品——春花牌电热毯,才刚刚进行完所有的实验工作,才刚刚投入生产。<br />
这款产品是他们的新品,是陇县的第一条电热毯,它甚至算是整个西北西南的第一条。至少除了在沪市离京这样的大城市出现过比较高档的电热毯外,离国的其他地方,暂时还是没有这个东西的。沈春花原本对他们自己产出的电热毯寄予厚望的,陇县黑水沟公社的领导和所有春花服装厂的员工,也对他们的新品寄予厚望。<br />
他们想把这独一份的温暖,早早的送到陇县的千家万户。他们也想过年的时候多领几块奖金,想给自家孩子多买一斤糖果或者多买一件漂亮衣服。但所有的一切,现在都濒临破灭了。但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努力着,还是坚持着。我这次过去时,他们工厂所有的五十多个员工,全部都缩在没有烧毁的那几个屋子里。他们厂房,确实有些太挤了。沈春花这个厂长的办公室,到现在都还是黑的。没有钱装修,现在只能这些了。这是当时所有人,跟我说的话——”<br />
写报道的记者,原本只是想写一小段的。
看着这个自己待了四年,也奉献了四年青春的地方。<br />
看着这个村子,最亮的大队办公室,以及外面的黑泉和小广场。<br />
看着那个修在村子门口,看着也特别气派的春花服装厂。<br />
苏陈年一言不发着,但在车子最后真正的慢慢的拐出来时。<br />
他最后还是忍不住,狠狠的看向后面。<br />
他把这里的所有景色,所有外观,以及所有耻辱,都统统的记在了自己的心里。<br />
许久回头后,苏陈年闭着眼睛靠在后面的椅背上,突然的想起了今天沈三叔跟他说的一段话。<br />
“孩子,如果暂时转不了正,又没有办法真正的得到重用。那就是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看看书吧。也许未来有一天,你就能被推荐着进大学去学习几年。或者没准几年后,我们国家也能像以前那样恢复高考。再不济,你好好的读书,也能参加国家的各种选拔。反正,不要把自己路走窄了。想要前途,想要机会,想要转正。不是只有走关系这一条路,如果实在不行,你也可以试试重新考进来了。没准到时候,你甚至可以能考到你现在单位的上一级。<br />
反正春花的事情,你也别生气。这个丫头的脾气,我算是明白了,就是一点亏都不吃,就是特别能闹。对于这样一点亏不吃,找到一点机会就咬人,还不分场合就咬人的。我们这种还想要身份和脸面的人,只能下意识的躲着了。而且你只要躲远了,不去主动招惹她了,她基本就不会理你的。像我家老二,人家就一次都没有找过他麻烦,这个也许就是我家老二的厉害之处。”<br />
在心里认真的回想着今天的一切,想着自己妻子今天红着眼睛尽量忍耐的画面。<br />
这一刻苏陈年,就是忍着委屈和怒气,暂时把一切都屈辱的记下了。<br />
*<br />
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了。<br />
晚上吃饭时,一切似乎跟以前一模一样。<br />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无论是赵麟还是沈春花,其实都明白有些地方是不一样了。<br />
但无论两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两人都本能克制着,也无视着。<br />
这个晚上,终于平平安安的过去后。<br />
到了第二天,在沈春花和赵麟上班时,他们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了。<br />
因为以前的时候,两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一起。<br />
所以这次在意外接到电话时,也是两人凑在一起听的。<br />
当从那些电话里,听到别人询问他们的电热毯怎么卖的时候。刹那间沈春花就明白,她昨天做的那些广告植入,应该是真的起作用了。<br />
“赵麟,我们凑钱自己开个店吧?”<br />
因为工作的事情,沈春花迅速的抛去了心里的那一点点别扭,立马就像平时那样跟赵麟商量起来。<br />
“你的意思是?这样好吗?”<br />
沈春花的意思,赵麟其实是明白的。<br />
但他们完全没有开店的经验,就这么点时间他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开好一个店面。<br />
所以在沈春花提议时,赵麟就下意识的犹豫了起来。<br />
“这样肯定好,以前我们不能开店自己卖衣服,一是我们没钱,二是我们的衣服没有名气也没有特色。但现在,这个东西在我们这里可是独一份。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再找代理,再拿出去推销,让别人赚中间的差价呢。以前我们是没有条件,所以求着别人代理代卖。但从这个东西起,就应该是别人求着我们拿代理权了。”<br />
说到生意,沈春花的眼睛里就全是兴奋的亮光。感觉赵麟应该没有懂,沈春花还拉过旁边的一张纸,开始跟赵麟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和愿望。<br />
“就是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是我们春花服装厂的招牌产品了。我们先用春花电热毯,彻底的打响知名度。等大家熟悉春花这个品牌了,那我们公司的春花童装,春花大衣,春花裙子等,就慢慢的全部都有影响力了。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关于春花的品牌,里面甚至不用只仅限于衣服和电热毯这些,我们甚至可以做春花玩具,春花化妆品等等。<br />
当然,这些都说的太远了。但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我们可以开始真正的做品牌了。我们工厂的第一炮,这个时候其实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做的特别特别好,特别特别有名气。等名气做好了,就像现在这样,买家家生意其实就是主动上门的。这个时候,我们业务员再次出去推销,就不用像以前那么费劲了。”<br />
说着话的沈春花,说着说着脸上就再次露出了笑容。<br />
一直望着她的赵麟,有些无法描述的沈春花现在这种表情和笑容。<br />
转头看着身边,跟他肩膀挨着肩膀,几乎亲密无间的妻子。<br />
看着她此刻的状态,看着她的笑脸。他就是清楚的明白了,他在对方心里眼里,其实就是一点都不重要了。至少,应该远没有她的厂子和梦想重要了。<br />
“厂长,经理,你们在吗?我从安城带来了一个朋友,他对我们产品非常感兴趣,你们现在方便跟他聊一下吗?”<br />
就在沈春花跟赵麟,一起窝在办公室畅想未来时。<br />
去外面要账的沈大成突然回来了,他不但回来了,他还跟以前一样,突然从外面勾来了一个客户。<br />
“在,你先把客户带到的你们办公室,我立马就过来。”<br />
突然听到沈大成的敲门声,尽管有点意外他怎么不直接进来。<br />
但沈春花还是迅速的应答着,然后迅速翻起了自己抽屉和包包。<br />
就在沈春花起身,拿着一根口红,迅速涂抹嘴唇。又飞快的解开自己的头发,给自己做起造型时。<br />
赵麟从离她极近的位置上站起,也慢慢悠悠的检查起自己的衣服和鞋子。<br />
然后两分钟后,收拾的人魔狗样——不,收拾的整整齐齐的两人。就出了厂长和经理办公室,就一起去接待沈大成大老远带来的那位客人了。<br />
“你们厂子不错啊,虽然发生了意外,但还能立马挺过来,那说明有实力啊。”<br />
在外面的客户,明显是被打了预防针的。<br />
听着对方的话,沈春花高兴的迎了上去:“哪里,哪里,也是靠着政府和村子的支持,侥幸坚持而已。陈老板是吧,欢迎欢迎,我是沈春花,这位是我丈夫赵麟。”<br />
“你好!”<br />
“你好,你好!”<br />
一阵介绍和认识后,沈春花也没有犹豫,就带着客户立马去参观他们的厂子了。<br />
对方来这里,其实就是奔着他们的电热毯过来的。<br />
等进了车间后,看着密密麻麻的工人和机器后。<br />
看着他们生产的电热毯,对方立马两眼发光了。<br />
“这个电热毯,我们已经决定自己开店销售了。陈老板如果感兴趣,到时我们可以让陈老板加盟一下。不过现在说这些过早了,难得张老板你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们就先看看,后续的事情,我们看完了再说。”<br />
做生意,天天想着怎么赚钱,怎么把自己的生意做大,真的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br />
反正这一刻,等见到熟悉的客户了。<br />
穿着白色大衣,卷发飘飘,红唇艳艳的沈春花,就一下子来干劲了,就兴致勃勃带着这位意外过来的客户,认真的参观起他们的公司。<br />
而望着这样的沈春花,不光过来的客户惊艳了。甚至连他们厂子的所有人,也都下意识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特别开心和骄傲的感觉。第70章<br />
沈大成带来的陈老板, 是看了他们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再加上听到了沈大成的介绍,最后才动了亲自过来的打算。<br />
而就在那个时候,沈春花才知道她的事情昨天晚上就上了陇城新闻了。<br />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br />
等看到沈春花在电视镜头里哭诉什么陇城的头一份, 很多对生意敏感的,就已经看出商机了。<br />
然后外面的人, 在看了新闻报纸上的报道, 或者听了几个电台的广播新闻后。都在讨论沈春花应不应该找李担要钱,以及应不应该让年龄小小的李担, 现在就待在厂子里打工赚钱。<br />
上次沈春花大闹政府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确确实实的威胁和影响到了很多的军人,甚至烈士遗孤的真实利益。所以很多军人, 很多烈士遗孤以及军校生,都开始感同身受,就开始给政府施压。开始督促政府, 赶快改善这一方面的不足。<br />
但这次的事情, 其实只关系到沈春花和李家。就算沈春花身后有几十个家庭, 但在外面的人看来,影响还是极小的。<br />
就是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涉及面特别小。<br />
所以很快这件事情虽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度, 但这些讨论也只是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一个小谈论点,并没有引起什么真正的大影响。<br />
就是这件事情, 确实让这两天的报纸和电视台电台等增加了销量和收视率, 但是却没有人会专门的因为这事写信过来找沈春花。也没有人专门的找到沈春花和沈家村的电话, 专门的给沈春花打来辱骂和鼓励的电话。<br />
大家只是讨论,只是在像做辩论一样, 讨论到底谁才是对的。<br />
大家只是对此事保持一定的关注度,但这个关注度并没有上升到大家一定要为这个做什么的地步。<br />
但一些做生意的,却已经看出门道。已经开始找起了春花服装厂的电话,主动联系着过来看看了。<br />
在一阵繁忙中,这边的离京报记者还给沈春花打了一个电话,说要采访她一下。<br />
然后沈春花在百忙中,再次跟离京报的记者见了一次面。<br />
这次沈春花在自家的工厂中接待了对方,她回答了对方的一些疑问,也跟记者表明了,她只是暂时让李担现在这里打寒假工。等寒假结束了,她就会放对方去学校。<br />
因为沈春花的话,专门过来的记者,也算满意了。<br />
然后沈春花还给对方专门送了两条他们工厂生产的电热毯。然后暗示着,让对方提一下他们的工厂生产的产品。<br />
“自从发生那次火灾,我们厂子确实挺困难的。所以即便我知道这么上新闻,可能还是会有人骂我,但我还是上了。我就是希望,通过这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春花服装厂的产品。而且如果这次新品的销量不好,我和我的员工今年可能就过不了一个好年了,所以——”<br />
跟聪明人说话,是时候就要真诚一点。<br />
真诚是必杀技,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虚假的。<br />
反正在对上大老远过来的离报记者时,沈春花没有像之前那么搞什么暗暗带货。她只是对着来人,十分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也说出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br />
“这——”<br />
对于离报陇城分部的记者,他们对沈春花其实一点都不陌生。<br />
两个多月前,他们报社报道了沈春花在抗美援朝纪念活动上的慷慨发言。<br />
因为那个报道,他们还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并且推动了陇县全县政府班子的积极改动。<br />
而这次,他们是完完整整的采访了沈春花。详细的了解了李大贵烧春花服装厂的真正原因,最后他们意外得到了沈春花说的,春天就让李担去学校的承诺。<br />
反正沈春花在之前接受的采访里,从来都没有直接的说出,她会送李担去学校的事情。<br />
所以在记者的眼里,这个结果就是他们促成的。难得沈春花如此给他们报社面子,此刻见沈春花如此的直白和真诚。见她又说到了新品销量如果不好,他们厂子可能会不好,他们大家可能会过不了好年的话。<br />
所以在回去后,看着后续沈春花又送的几个,让他们帮忙试用一下的春花牌电热毯。<br />
年轻记者在想了又想后,最后就在文章上删除了一段无关紧要的内容。然后按照沈春花的要求,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春花服装厂的现在生产的新品,以及他们工厂现在正在面临的困境。<br />
“这次那位老人给沈春华造成了将近两万的损失,但考虑对方孙子年龄还小,沈春花最后只让对方签订了一份一万块的欠条,并且说十年内还清就可以了。答应是是答应了,但回来看着烧了一大半的厂子,沈春花还是特别难过。因为他们的公司的新品——春花牌电热毯,才刚刚进行完所有的实验工作,才刚刚投入生产。<br />
这款产品是他们的新品,是陇县的第一条电热毯,它甚至算是整个西北西南的第一条。至少除了在沪市离京这样的大城市出现过比较高档的电热毯外,离国的其他地方,暂时还是没有这个东西的。沈春花原本对他们自己产出的电热毯寄予厚望的,陇县黑水沟公社的领导和所有春花服装厂的员工,也对他们的新品寄予厚望。<br />
他们想把这独一份的温暖,早早的送到陇县的千家万户。他们也想过年的时候多领几块奖金,想给自家孩子多买一斤糖果或者多买一件漂亮衣服。但所有的一切,现在都濒临破灭了。但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努力着,还是坚持着。我这次过去时,他们工厂所有的五十多个员工,全部都缩在没有烧毁的那几个屋子里。他们厂房,确实有些太挤了。沈春花这个厂长的办公室,到现在都还是黑的。没有钱装修,现在只能这些了。这是当时所有人,跟我说的话——”<br />
写报道的记者,原本只是想写一小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