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502节
故而最后崔朝送曜初离开鸿胪寺时还道:“若武氏宗亲归朝,不说他们本身生不生乱,必要有人借他们生乱。”<br />
曜初颔首:“我已有准备,多谢姨父告知。”<br />
**<br />
这是个有些漫长的夜晚。<br />
次日,圣神皇帝醒来,迷迷蒙蒙间,对上一双金色的眼睛。<br />
她怔住了。<br />
说来皇帝素来精神很好,但昨日到底是醉了酒,早起醒来的时候,是难得的有些头昏沉沉,而且思维启动的慢。<br />
于是她是先下意识坐起来,才看到——<br />
身上盖着一件鹤氅,屋内无人,但窗外……有一只半大的鹤,在盯着她,而且正在努力把头往窗内伸,似乎要跟她说什么。<br />
那一瞬间,皇帝连心跳都停了一下。<br />
尤其是忽然有太过熟悉的声音传来。<br />
“陛下。”<br />
鹤开口说话了!<br />
果然是她,原来她竟然是能自由切换鹤身与人身吗?<br />
这若是让人撞见可如何是好!<br />
于是皇帝猛然推开窗子,想要让她赶紧躲进来。<br />
“陛下,你刚起来,如何能这样吹风?”<br />
皇帝的手停在窗子上,然后慢慢转身。<br />
一来,是方才窗户大开时候的凌冽晨风,让皇帝头脑清醒了过来,二来……她也终于分清了声音的来源,是从背后而来的。<br />
圣神皇帝终于转过了身子,就见姜握拎着食盒站在她旁边。<br />
此时姜握搁下食盒来关窗户,边念叨:“方才我走的时候,恐屋里炭气太重,所以开了一线窗户,偏生就让它顶开了。”<br />
圣神皇帝按住额头:朕真是醉了。还好方才没有对着鹤唤人的名字,否则真是要丢人了。她应当也没看出来……<br />
才想到这儿,却见姜握边轻柔地把鹤的脑袋往外推,边笑道:“姐姐刚刚,是不是把这只鹤认作我了?”<br />
圣神皇帝:……<br />
她转头去看这只鹤,现下也知道它为何在窗边盯自己了,准确来说,是盯自己旁边——想来是姜握离开前,怕她醉酒醒来后口渴,所以在旁边放了茶点鲜果,有冬日里很难得的窖藏的樱桃。<br />
这些仙鹤也是被喂的嘴刁,估计是只吃鱼吃腻了,冬日又没有什么新鲜的浆果野果寻来吃,溜达到这里后,就丝毫不怕人的想要‘打劫御用鲜果’。<br />
这不,此时姜握想把它推出去关窗,这只鹤都不情愿,纤长的脖子转来转去,依旧是努力伸向桌子。<br />
姜握到底给了它两枚樱桃才算完。<br />
圣神皇帝围观全程,颔首认真道:“那日你说的话没错,是该教教它们规矩,不能再让它们这般拦路打劫,不劳而获!”<br />
好在没让旁人看到。*<br />
皇帝边用勺子拌黄鱼饭,边问道:“昨日有什么要事吗?朕昨日的奏疏还没看。”<br />
偏生今早又有常朝——常朝是三日一次。正月十六日大朝会,今日十九,正好便是常朝。<br />
可见,当皇帝没有完成‘作业’就要去‘上课’时,不免也要虚上一虚。<br />
不过好在,她对面的宰相总任百司,且昨日是好好办公了的。<br />
“有一件事,昨日鸿胪寺应当上了奏报。”姜握顿了顿:“陛下既然未来得及看,那我就与陛下大体说一说。”<br />
她将崔朝与曜初说的‘吐蕃求和亲事’,再与陛下道来。<br />
圣神皇帝慢悠悠用过黄鱼饭后,才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彻底恢复了往日的沉潜刚克之神采——<br />
“武氏,沾着与朕一同的姓氏罢了。”<br />
“白吃了朕这些年的粮米,也该为国做些微不足道的贡献。”!<br />
第334章 婉儿的请教<br />
这日常朝后,姜握自己申请,自己批准了半日假,午后就回府补眠去了——<br />
昨夜她总担心陛下醉酒、寒冷、心绪大动三者交加,会闹出病来。因而她一夜,就略微眯了一眯,几乎没有睡。<br />
然而陛下身体实在好,这样折腾下来,除了晨起时‘短路’了一下指鹤为人外,到了上朝的时候,就已经分毫看不出端倪了。<br />
以至于常朝时,裴行俭还忍不住数次‘向左看齐’,看了坐在他左侧的姜握好几眼。<br />
昨夜严公公一脸慌张来请,道‘大司徒,陛下醉的厉害’之时,裴行俭正好在旁边,还是他递的大氅和手炉。<br />
但今天……怎么陛下看起来依旧是尊肃圣容,且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处事决断有度。<br />
倒是大司徒,明显有些没精神,坐在宽大的交椅上,看起来似乎都快睡着了。<br />
连朝臣们讨论‘吐蕃求和亲’‘武氏宗亲归朝’‘上阳宫开学增设新式数字教学’等几件绝对不算小的朝事,她都没怎么发言。<br />
这,到底是谁醉了啊?<br />
裴行俭迷惑起来。<br />
不过很快,裴相的迷惑就变成了为自己的感伤——刚下朝,他就收到了大司徒自请自批的请假条。<br />
裴行俭:……所以甭管谁醉了,也甭管发生了什么,顶班都是我呗。<br />
*<br />
姜握一觉睡到近黄昏时分,醒来的时候,见熟悉的身影坐在跟前。<br />
她也未起身,只翻身抱了一个老虎状的软乎乎抱枕,然后问崔朝道:“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br />
年节下,鸿胪寺限定加班日,难得崔朝未入夜就到家了。<br />
崔朝并不用问什么:只看今日上朝陛下的神色,以及现在姜握的样子就可知了。<br />
想来彼此也都可安心了。<br />
他只是说起,昨日曜初寻他之事:“若有暇,你还是与曜初也宽宽心吧。”。姜握听完,笑道:“果然平时看着再稳重,到底还是孩子呢。”怪不得今日下朝后,姜握原想撑着精神跟曜初说几句‘武氏宗亲’的事儿,结果只见曜初刚下朝就急匆匆往蓬莱宫去了。<br />
她索性就直接回来补眠。<br />
“说到孩子。”崔朝端起旁边杯盏递给她:“婉儿回来了,说有一道公文难以斟酌,在书房等你。”<br />
姜握坐起来:“难得,还有王相不能给她解答的公文?”<br />
如今,姜握回想他们养过的孩子,都好似‘狡兔三窟’的小兔子——<br />
曜初当年是大半住在姜宅,小半住在宫里,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公主府,三处都算是家。<br />
婉儿也差不多。因打小就是太平的伴读,也是宫里和家里来回住,后来太平有了公主府,她做长史官的时候自然就住在那里。<br />
等她们入朝后,更是在不只一个署衙里走动……<br />
于是在这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很多时候姜握也根本不知道,这些兔宝宝们究竟在哪个‘窟’里。<br />
主打一个随缘。<br />
*<br />
姜握来到书房的时候,就见婉儿正在桌案一侧写字。<br />
哪怕她不在,婉儿还是习惯坐在书桌侧面。<br />
“师父。”<br />
见姜握进门,婉儿起身相迎,先细细打量了她几眼,才道:“晨起我见师父困倦的很,如今才好了。”<br />
师徒两人边闲聊边走向案前。<br />
姜握原还在想,如今能难住婉儿的公文是什么?莫不是高数?<br />
那……她也不想做。<br />
要是数学题的话,就让婉儿去问李师父吧。<br />
姜握在内心愉快地决定了,然后看到了案上的公文——<br />
《武氏宗亲处置预案》<br />
姜握:……<br />
她拿起来翻了翻,里面是流放各地的武氏宗亲名单——在中书省当值的好处就是,各种的公文奏报都能看到,估计婉儿今日下了朝,就去扒拉‘武氏族谱’去了。<br />
这孩子,哪里是来‘请教’她,是来通过她的反应,推测陛下心意的。<br />
姜握随手取了一支新笔,在桌上一点一点道:“你这预案做的倒是早。”<br />
眼前弟子乖乖巧巧道:“师父教的,有备无患。”<br />
婉儿的眉目秀美如坠着着露水的梨花,让人面对她的时候,从不忍大声说话,恐惊了此清雨梨花之景。<br />
此时婉儿腮上甚至还有一点点若隐若现的梨涡,如谈起诗文一般轻声细语:“毕竟不管那些武氏宗亲为人如何,只要他们回来,只要他们出现在这神都和朝堂……”<br />
“就会妨碍到公主和镇国公主。”<br />
婉儿看的清楚明白——圣神皇帝于子嗣中,更青睐镇国公主,其实明眼的朝臣都看得出来。但并不是每个看出来的朝臣,都会附和陛下之意,去追随镇国公主。<br />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br />
朝臣们选择支持的储君,真正会去考量(尤其是全心全意考量)这个储君对国有多好的臣子,还是少。<br />
大部分朝臣还是会考虑,这个储君对自己(以及家族)好不好,有没有利!<br />
镇国公主,若她为储君,为了坐稳她的位置,自然会更信任她带出来的女官、以及未来上阳宫女校里走出来的,天然就带着她这位‘副校长’烙印的学子。<br />
于是,对许多‘正常朝臣’来说,顺着皇帝的青睐去支持镇国公主,是没什么好处的。<br />
倒是去烧如今在皇帝眼里的冷灶,从各方面来说,说不定都更有利益可赚。
曜初颔首:“我已有准备,多谢姨父告知。”<br />
**<br />
这是个有些漫长的夜晚。<br />
次日,圣神皇帝醒来,迷迷蒙蒙间,对上一双金色的眼睛。<br />
她怔住了。<br />
说来皇帝素来精神很好,但昨日到底是醉了酒,早起醒来的时候,是难得的有些头昏沉沉,而且思维启动的慢。<br />
于是她是先下意识坐起来,才看到——<br />
身上盖着一件鹤氅,屋内无人,但窗外……有一只半大的鹤,在盯着她,而且正在努力把头往窗内伸,似乎要跟她说什么。<br />
那一瞬间,皇帝连心跳都停了一下。<br />
尤其是忽然有太过熟悉的声音传来。<br />
“陛下。”<br />
鹤开口说话了!<br />
果然是她,原来她竟然是能自由切换鹤身与人身吗?<br />
这若是让人撞见可如何是好!<br />
于是皇帝猛然推开窗子,想要让她赶紧躲进来。<br />
“陛下,你刚起来,如何能这样吹风?”<br />
皇帝的手停在窗子上,然后慢慢转身。<br />
一来,是方才窗户大开时候的凌冽晨风,让皇帝头脑清醒了过来,二来……她也终于分清了声音的来源,是从背后而来的。<br />
圣神皇帝终于转过了身子,就见姜握拎着食盒站在她旁边。<br />
此时姜握搁下食盒来关窗户,边念叨:“方才我走的时候,恐屋里炭气太重,所以开了一线窗户,偏生就让它顶开了。”<br />
圣神皇帝按住额头:朕真是醉了。还好方才没有对着鹤唤人的名字,否则真是要丢人了。她应当也没看出来……<br />
才想到这儿,却见姜握边轻柔地把鹤的脑袋往外推,边笑道:“姐姐刚刚,是不是把这只鹤认作我了?”<br />
圣神皇帝:……<br />
她转头去看这只鹤,现下也知道它为何在窗边盯自己了,准确来说,是盯自己旁边——想来是姜握离开前,怕她醉酒醒来后口渴,所以在旁边放了茶点鲜果,有冬日里很难得的窖藏的樱桃。<br />
这些仙鹤也是被喂的嘴刁,估计是只吃鱼吃腻了,冬日又没有什么新鲜的浆果野果寻来吃,溜达到这里后,就丝毫不怕人的想要‘打劫御用鲜果’。<br />
这不,此时姜握想把它推出去关窗,这只鹤都不情愿,纤长的脖子转来转去,依旧是努力伸向桌子。<br />
姜握到底给了它两枚樱桃才算完。<br />
圣神皇帝围观全程,颔首认真道:“那日你说的话没错,是该教教它们规矩,不能再让它们这般拦路打劫,不劳而获!”<br />
好在没让旁人看到。*<br />
皇帝边用勺子拌黄鱼饭,边问道:“昨日有什么要事吗?朕昨日的奏疏还没看。”<br />
偏生今早又有常朝——常朝是三日一次。正月十六日大朝会,今日十九,正好便是常朝。<br />
可见,当皇帝没有完成‘作业’就要去‘上课’时,不免也要虚上一虚。<br />
不过好在,她对面的宰相总任百司,且昨日是好好办公了的。<br />
“有一件事,昨日鸿胪寺应当上了奏报。”姜握顿了顿:“陛下既然未来得及看,那我就与陛下大体说一说。”<br />
她将崔朝与曜初说的‘吐蕃求和亲事’,再与陛下道来。<br />
圣神皇帝慢悠悠用过黄鱼饭后,才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彻底恢复了往日的沉潜刚克之神采——<br />
“武氏,沾着与朕一同的姓氏罢了。”<br />
“白吃了朕这些年的粮米,也该为国做些微不足道的贡献。”!<br />
第334章 婉儿的请教<br />
这日常朝后,姜握自己申请,自己批准了半日假,午后就回府补眠去了——<br />
昨夜她总担心陛下醉酒、寒冷、心绪大动三者交加,会闹出病来。因而她一夜,就略微眯了一眯,几乎没有睡。<br />
然而陛下身体实在好,这样折腾下来,除了晨起时‘短路’了一下指鹤为人外,到了上朝的时候,就已经分毫看不出端倪了。<br />
以至于常朝时,裴行俭还忍不住数次‘向左看齐’,看了坐在他左侧的姜握好几眼。<br />
昨夜严公公一脸慌张来请,道‘大司徒,陛下醉的厉害’之时,裴行俭正好在旁边,还是他递的大氅和手炉。<br />
但今天……怎么陛下看起来依旧是尊肃圣容,且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处事决断有度。<br />
倒是大司徒,明显有些没精神,坐在宽大的交椅上,看起来似乎都快睡着了。<br />
连朝臣们讨论‘吐蕃求和亲’‘武氏宗亲归朝’‘上阳宫开学增设新式数字教学’等几件绝对不算小的朝事,她都没怎么发言。<br />
这,到底是谁醉了啊?<br />
裴行俭迷惑起来。<br />
不过很快,裴相的迷惑就变成了为自己的感伤——刚下朝,他就收到了大司徒自请自批的请假条。<br />
裴行俭:……所以甭管谁醉了,也甭管发生了什么,顶班都是我呗。<br />
*<br />
姜握一觉睡到近黄昏时分,醒来的时候,见熟悉的身影坐在跟前。<br />
她也未起身,只翻身抱了一个老虎状的软乎乎抱枕,然后问崔朝道:“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br />
年节下,鸿胪寺限定加班日,难得崔朝未入夜就到家了。<br />
崔朝并不用问什么:只看今日上朝陛下的神色,以及现在姜握的样子就可知了。<br />
想来彼此也都可安心了。<br />
他只是说起,昨日曜初寻他之事:“若有暇,你还是与曜初也宽宽心吧。”。姜握听完,笑道:“果然平时看着再稳重,到底还是孩子呢。”怪不得今日下朝后,姜握原想撑着精神跟曜初说几句‘武氏宗亲’的事儿,结果只见曜初刚下朝就急匆匆往蓬莱宫去了。<br />
她索性就直接回来补眠。<br />
“说到孩子。”崔朝端起旁边杯盏递给她:“婉儿回来了,说有一道公文难以斟酌,在书房等你。”<br />
姜握坐起来:“难得,还有王相不能给她解答的公文?”<br />
如今,姜握回想他们养过的孩子,都好似‘狡兔三窟’的小兔子——<br />
曜初当年是大半住在姜宅,小半住在宫里,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公主府,三处都算是家。<br />
婉儿也差不多。因打小就是太平的伴读,也是宫里和家里来回住,后来太平有了公主府,她做长史官的时候自然就住在那里。<br />
等她们入朝后,更是在不只一个署衙里走动……<br />
于是在这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很多时候姜握也根本不知道,这些兔宝宝们究竟在哪个‘窟’里。<br />
主打一个随缘。<br />
*<br />
姜握来到书房的时候,就见婉儿正在桌案一侧写字。<br />
哪怕她不在,婉儿还是习惯坐在书桌侧面。<br />
“师父。”<br />
见姜握进门,婉儿起身相迎,先细细打量了她几眼,才道:“晨起我见师父困倦的很,如今才好了。”<br />
师徒两人边闲聊边走向案前。<br />
姜握原还在想,如今能难住婉儿的公文是什么?莫不是高数?<br />
那……她也不想做。<br />
要是数学题的话,就让婉儿去问李师父吧。<br />
姜握在内心愉快地决定了,然后看到了案上的公文——<br />
《武氏宗亲处置预案》<br />
姜握:……<br />
她拿起来翻了翻,里面是流放各地的武氏宗亲名单——在中书省当值的好处就是,各种的公文奏报都能看到,估计婉儿今日下了朝,就去扒拉‘武氏族谱’去了。<br />
这孩子,哪里是来‘请教’她,是来通过她的反应,推测陛下心意的。<br />
姜握随手取了一支新笔,在桌上一点一点道:“你这预案做的倒是早。”<br />
眼前弟子乖乖巧巧道:“师父教的,有备无患。”<br />
婉儿的眉目秀美如坠着着露水的梨花,让人面对她的时候,从不忍大声说话,恐惊了此清雨梨花之景。<br />
此时婉儿腮上甚至还有一点点若隐若现的梨涡,如谈起诗文一般轻声细语:“毕竟不管那些武氏宗亲为人如何,只要他们回来,只要他们出现在这神都和朝堂……”<br />
“就会妨碍到公主和镇国公主。”<br />
婉儿看的清楚明白——圣神皇帝于子嗣中,更青睐镇国公主,其实明眼的朝臣都看得出来。但并不是每个看出来的朝臣,都会附和陛下之意,去追随镇国公主。<br />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br />
朝臣们选择支持的储君,真正会去考量(尤其是全心全意考量)这个储君对国有多好的臣子,还是少。<br />
大部分朝臣还是会考虑,这个储君对自己(以及家族)好不好,有没有利!<br />
镇国公主,若她为储君,为了坐稳她的位置,自然会更信任她带出来的女官、以及未来上阳宫女校里走出来的,天然就带着她这位‘副校长’烙印的学子。<br />
于是,对许多‘正常朝臣’来说,顺着皇帝的青睐去支持镇国公主,是没什么好处的。<br />
倒是去烧如今在皇帝眼里的冷灶,从各方面来说,说不定都更有利益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