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们全村,不,全乡的农户都集中合作建立这个合作社,由我们公司承担所有的费用,村民们则进出自由。以后我们公司统一出面签供销合同、种植、生产、销售,到最后有利益采用分红的方式平均分配给村民。”<br />
村长不愧是一村之长,不好糊弄,他立刻就指出几个漏洞:<br />
“ 村民跟你的公司之间怎么分红?你们抽几成利?村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收入拱手让出?”<br />
“我们公司抽一成利。”梨歌回答,“因为我们可以帮村民找销路,所以比他们自己被二道贩子赚中间费更划算。”<br />
“这跟租用我们村民的地有什么区别?”村长不满。<br />
“当然不同,前期种子都我们出,村民自己种,后期收购我们才会出现。”梨歌自有城府。<br />
“大家地里的产量不同,为什么后期收益要均分?”<br />
“这……”这当然是为了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最终导致赔钱啊。<br />
当然不能这么回答。<br />
梨歌脑子转了一圈:“是为了公平公正嘛。”<br />
“这根本不是公平啊。”村长不满意,“这是胡闹。”<br />
他老人家叹了口气,烟锅袋在门口磕磕,磕出一把烟灰:“梨歌啊,我知道你想带大伙共同致富,但是俗话说人性难测。”<br />
“你在村里开设的食堂就很好,薄利为村民提供便利,一看就是个好孩子,可好多事并不是你好心就能办成的。”<br />
“你想做生意,不如统一给大家送苗、平时指点大家种植、等收成后集中收购,符合收购标准的才收走,这样既能赚钱又能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村长眯着眼睛思忖。<br />
看来村长真的不好糊弄,梨歌只好拿出从前的经验:“之前我带着同事去了趟荷兰参观现代农业。他们已经在采用合作社模式了。”<br />
“荷兰?”村长很吃惊,他显然没想到资本主义国家会有这种产物。<br />
“是啊。”梨歌点点头,“还有北美和新西兰的农场主。这种合作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并不罕见,而且这本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跟主义没关系。”<br />
“可人家也没均分吧?”村长立刻抓住了重点。<br />
“这……”梨歌语塞,的确人家没有均分收益,而是根据各家的投入最后产出。<br />
可那样她怎么赔钱呢?<br />
她好说歹说,村长都没有答应。他老人家的思维受到了巨大冲击,或许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重返童年。<br />
因此没有立刻答应:“让我想想。我也要再跟村里乡亲们商量商量。”<br />
第135章 农业合作社<br />
虽然村长处处反对, 梨歌还是决定成立农村合作社。不过对于村长的一些意见进行了修改。<br />
第一条原则,就是合作社是每户村民都能自愿进出,<br />
“梨家妮儿, 你可要说清楚,为什么成立合作社。”村民们围着梨歌, 其中一位村民代表询问梨歌。<br />
“成立合作社,以后我们就一起租用拖拉机耕种, 一起雇无人机,节约成本。”<br />
“合作社一来帮大家牵头联系种子、农药这些, 收割时统一联系收割机。”<br />
这些倒没什么难以接受的, 像是村里本来就有宗族或是关系好的几家人合作雇佣收割机的事,<br />
现在不过扩大到了全村范围, 统一谈判的话也方便跟对面砍价,村民们倒也能接受。“再者大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我们花不完公司统一收购,再打上我们村子的商标, 统一销售对外,我们也就有了一个统一商标。”<br />
“这不就是品牌效应吧?”村民里有见识的, “就像阳澄湖大闸蟹,对外好宣传。”<br />
“还有就是我们团结起来好讲价。”<br />
“每每市面上都会有二道贩子来找我们压价。小时候课本上有篇《多收了三五斗》不就是写这个的?老百姓就算丰收了也不好赚钱。”<br />
“譬如市场上二道贩子韭菜收购价是1毛钱,他们卖到城里的商超就是1块钱, 我们合作社把村民们联合到了一起,统一出面联系城里的商超,以9毛钱售出。<br />
我们农民多赚8毛钱,城里的商超则节约了1毛钱, 大家皆大欢喜。”<br />
梨歌这么一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了:“这是把我们团结起来。”<br />
“这是好事啊。”<br />
村民们没意见。<br />
"我们村就推举村长做合作社社长吧?”有人提议。<br />
村长婉拒:“要是别的我还行, 这个我不行,要找城里商超,不如找老李。”<br />
老李笑笑:“好,正好我就是做这个的。有门道。”<br />
梨歌私下里问过爸爸:“这样对您的生意有影响吗?”<br />
老李满不在乎:“还能照常做,又不是只赚这一单钱。”<br />
“只不过这费用怎么出?”<br />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br />
“因为花不完公司牵头,这成立和维护的费用都由花不完公司出。”梨歌早有安排。<br />
村民们没什么好说,这成立合作社,他们又不用出钱,只享受好处,这是天大的好处。<br />
梨歌松了口气。<br />
因为村长反对,她就在后期设置的时候把平均分配取消、将盈利取消、将整个合作社做成了慈善性质而非盈利性质。果然这样更好推广。<br />
“我们为什么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啊?”苏笑是一万个不理解,公司现在蒸蒸日上,随便都能找到一个盈利项目,为什么还要做这个?<br />
“这世界上又不是每件事情是利益驱动的。”<br />
梨歌回答得合情合理,倒让公司其他人都说不出什么,梨歌是的确经常做这些慈善。<br />
农业合作社就此开始,只不过因为村民们热烈支持,因此也几乎没花什么钱。<br />
1.5亿最后只花了几万,毫发无伤。<br />
梨歌看着剩下的钱,索性又想了个花钱的招:把花不完旗下的农产品店为农业超市。<br />
目前花不完旗下有100来家农产品店,分布在大、特大、中型城市里。只不过都是一家门店,并不属于大超市。<br />
1.5亿优先用于扩大特大城市的几家店面,剩下有多少花多少。<br />
这样的措施倒没引来员工们的阻挠,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也都觉得超市群扩张也是一件好事。<br />
对于可能产生的巨大收益梨歌也提前做了控制:“只要收支平衡就好。”这就交给了车厘子,车厘子现在招了几个精算师和注会师,保证能让超市收支平衡。<br />
“只不过为什么不盈利呢?”车厘子问题多多。<br />
“现在还在前期嘛,以吸引客户为主。”<br />
车厘子想想也觉得对,现在大小城市的超市本就是饱和的程度,要有什么赚钱的法子也轮不到她们这些新手大学生。<br />
再说前期能做到无亏损本就是难事。<br />
花完了账面上的资金,梨歌这才松了口气。<br />
这段时间梨家也发生了一件大喜事——梨爱兰彻底痊愈了。<br />
经过累月的看心理医生,梨爱兰终于怯退了自己的心魔。<br />
她痊愈的第一件事就是勇敢去参加自己的同学会。<br />
梨歌忙答应了到时候陪着去。<br />
梨爱兰兴致满满,又有些近乡情更怯,今天张罗着去美容院做脸,<br />
明天想割个双眼皮,后天买了一衣柜衣裳。<br />
节俭朴素了半辈子的人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注重穿衣打扮。<br />
老李悄悄跟梨歌感慨:“难得你妈如今缓过来了,我们爷俩也不能拖后腿。”<br />
这个梨歌知道。<br />
她听姥姥讲过,当年梨爱兰在县城一中读高中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心气高,<br />
可惜高考落榜了,她受不了这个打击不吃不喝好几天,还是姥姥端着鸡蛋汤哭着求闺女喝她才开始吃饭。<br />
虽然开始吃饭,但人总是木木呆呆没什么精气神,活像个行尸走肉,梨家那几年又是给闺女散心又是请跳大神,闹了好几年才让梨爱兰恢复了些精气神。<br />
后来梨爱兰30岁结婚,抱养了梨歌才渐渐有了重新生活的心气。<br />
高考这个词也就成了梨家的禁忌。<br />
这些年就没听说过梨爱兰参加过任何过去同学聚会。回娘家也是早上去晚上走,压根儿不出去跟村里的人聊天见面,悄无声息得像是没这个人。<br />
因为这个缘故梨歌懂事点点头:“放心吧爸,我绝不拖后腿。”<br />
是以后来梨爱兰抓住她给她瞎打扮时梨歌也没有任何二话,任由梨爱兰把她打扮得粉粉嫩嫩活像个洋娃娃,与她黑白灰的审美极度不符。<br />
梨爱兰的高中同学聚会是在江浦县城,在当年的县中学旁边一家酒店。<br />
梨歌特意开车陪梨爱兰前往赴会。<br />
这次是周年同学聚会,所以来的人很多,梨歌一进场就看到各种阿姨叔叔已经落座,脸上都有些岁月的沧桑。<br />
看到梨爱兰带着梨歌进来,在场的人皆是一愣,随后才有人惊讶出声:“是梨班长?”<br />
“可不就是梨班长?不认得啦?”旁边一位阿姨嗔怪。<br />
梨歌认识这个阿姨,她叫焦艳丽,也住在梨家村,这次聚会的消息就是她告诉梨爱兰的,因此梨歌忙点头颔首:“焦姨好。叔叔阿姨们好。”<br />
其他人也都凑过来:“梨班长!”梨歌能感觉到妈妈牵着自己的手微微颤抖,她忙反握回去给妈妈鼓劲。<br />
梨爱兰这才像心里稍安,微微颔首:“大家好。”<br />
焦艳丽引导她们落座,周围的同学早就你一言我一语问起来了:<br />
“这都有30年没见你了?你去哪里了?”<br />
“听你们同村的几个说你嫁到了外县,怎么连音信都没有?”<br />
“唉,当年梨班长成绩那么好,我还当你复读去了。”<br />
梨爱兰的手又不受控制颤抖了起来。
村长不愧是一村之长,不好糊弄,他立刻就指出几个漏洞:<br />
“ 村民跟你的公司之间怎么分红?你们抽几成利?村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收入拱手让出?”<br />
“我们公司抽一成利。”梨歌回答,“因为我们可以帮村民找销路,所以比他们自己被二道贩子赚中间费更划算。”<br />
“这跟租用我们村民的地有什么区别?”村长不满。<br />
“当然不同,前期种子都我们出,村民自己种,后期收购我们才会出现。”梨歌自有城府。<br />
“大家地里的产量不同,为什么后期收益要均分?”<br />
“这……”这当然是为了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最终导致赔钱啊。<br />
当然不能这么回答。<br />
梨歌脑子转了一圈:“是为了公平公正嘛。”<br />
“这根本不是公平啊。”村长不满意,“这是胡闹。”<br />
他老人家叹了口气,烟锅袋在门口磕磕,磕出一把烟灰:“梨歌啊,我知道你想带大伙共同致富,但是俗话说人性难测。”<br />
“你在村里开设的食堂就很好,薄利为村民提供便利,一看就是个好孩子,可好多事并不是你好心就能办成的。”<br />
“你想做生意,不如统一给大家送苗、平时指点大家种植、等收成后集中收购,符合收购标准的才收走,这样既能赚钱又能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村长眯着眼睛思忖。<br />
看来村长真的不好糊弄,梨歌只好拿出从前的经验:“之前我带着同事去了趟荷兰参观现代农业。他们已经在采用合作社模式了。”<br />
“荷兰?”村长很吃惊,他显然没想到资本主义国家会有这种产物。<br />
“是啊。”梨歌点点头,“还有北美和新西兰的农场主。这种合作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并不罕见,而且这本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跟主义没关系。”<br />
“可人家也没均分吧?”村长立刻抓住了重点。<br />
“这……”梨歌语塞,的确人家没有均分收益,而是根据各家的投入最后产出。<br />
可那样她怎么赔钱呢?<br />
她好说歹说,村长都没有答应。他老人家的思维受到了巨大冲击,或许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重返童年。<br />
因此没有立刻答应:“让我想想。我也要再跟村里乡亲们商量商量。”<br />
第135章 农业合作社<br />
虽然村长处处反对, 梨歌还是决定成立农村合作社。不过对于村长的一些意见进行了修改。<br />
第一条原则,就是合作社是每户村民都能自愿进出,<br />
“梨家妮儿, 你可要说清楚,为什么成立合作社。”村民们围着梨歌, 其中一位村民代表询问梨歌。<br />
“成立合作社,以后我们就一起租用拖拉机耕种, 一起雇无人机,节约成本。”<br />
“合作社一来帮大家牵头联系种子、农药这些, 收割时统一联系收割机。”<br />
这些倒没什么难以接受的, 像是村里本来就有宗族或是关系好的几家人合作雇佣收割机的事,<br />
现在不过扩大到了全村范围, 统一谈判的话也方便跟对面砍价,村民们倒也能接受。“再者大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我们花不完公司统一收购,再打上我们村子的商标, 统一销售对外,我们也就有了一个统一商标。”<br />
“这不就是品牌效应吧?”村民里有见识的, “就像阳澄湖大闸蟹,对外好宣传。”<br />
“还有就是我们团结起来好讲价。”<br />
“每每市面上都会有二道贩子来找我们压价。小时候课本上有篇《多收了三五斗》不就是写这个的?老百姓就算丰收了也不好赚钱。”<br />
“譬如市场上二道贩子韭菜收购价是1毛钱,他们卖到城里的商超就是1块钱, 我们合作社把村民们联合到了一起,统一出面联系城里的商超,以9毛钱售出。<br />
我们农民多赚8毛钱,城里的商超则节约了1毛钱, 大家皆大欢喜。”<br />
梨歌这么一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了:“这是把我们团结起来。”<br />
“这是好事啊。”<br />
村民们没意见。<br />
"我们村就推举村长做合作社社长吧?”有人提议。<br />
村长婉拒:“要是别的我还行, 这个我不行,要找城里商超,不如找老李。”<br />
老李笑笑:“好,正好我就是做这个的。有门道。”<br />
梨歌私下里问过爸爸:“这样对您的生意有影响吗?”<br />
老李满不在乎:“还能照常做,又不是只赚这一单钱。”<br />
“只不过这费用怎么出?”<br />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br />
“因为花不完公司牵头,这成立和维护的费用都由花不完公司出。”梨歌早有安排。<br />
村民们没什么好说,这成立合作社,他们又不用出钱,只享受好处,这是天大的好处。<br />
梨歌松了口气。<br />
因为村长反对,她就在后期设置的时候把平均分配取消、将盈利取消、将整个合作社做成了慈善性质而非盈利性质。果然这样更好推广。<br />
“我们为什么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啊?”苏笑是一万个不理解,公司现在蒸蒸日上,随便都能找到一个盈利项目,为什么还要做这个?<br />
“这世界上又不是每件事情是利益驱动的。”<br />
梨歌回答得合情合理,倒让公司其他人都说不出什么,梨歌是的确经常做这些慈善。<br />
农业合作社就此开始,只不过因为村民们热烈支持,因此也几乎没花什么钱。<br />
1.5亿最后只花了几万,毫发无伤。<br />
梨歌看着剩下的钱,索性又想了个花钱的招:把花不完旗下的农产品店为农业超市。<br />
目前花不完旗下有100来家农产品店,分布在大、特大、中型城市里。只不过都是一家门店,并不属于大超市。<br />
1.5亿优先用于扩大特大城市的几家店面,剩下有多少花多少。<br />
这样的措施倒没引来员工们的阻挠,这主要是因为大家也都觉得超市群扩张也是一件好事。<br />
对于可能产生的巨大收益梨歌也提前做了控制:“只要收支平衡就好。”这就交给了车厘子,车厘子现在招了几个精算师和注会师,保证能让超市收支平衡。<br />
“只不过为什么不盈利呢?”车厘子问题多多。<br />
“现在还在前期嘛,以吸引客户为主。”<br />
车厘子想想也觉得对,现在大小城市的超市本就是饱和的程度,要有什么赚钱的法子也轮不到她们这些新手大学生。<br />
再说前期能做到无亏损本就是难事。<br />
花完了账面上的资金,梨歌这才松了口气。<br />
这段时间梨家也发生了一件大喜事——梨爱兰彻底痊愈了。<br />
经过累月的看心理医生,梨爱兰终于怯退了自己的心魔。<br />
她痊愈的第一件事就是勇敢去参加自己的同学会。<br />
梨歌忙答应了到时候陪着去。<br />
梨爱兰兴致满满,又有些近乡情更怯,今天张罗着去美容院做脸,<br />
明天想割个双眼皮,后天买了一衣柜衣裳。<br />
节俭朴素了半辈子的人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注重穿衣打扮。<br />
老李悄悄跟梨歌感慨:“难得你妈如今缓过来了,我们爷俩也不能拖后腿。”<br />
这个梨歌知道。<br />
她听姥姥讲过,当年梨爱兰在县城一中读高中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心气高,<br />
可惜高考落榜了,她受不了这个打击不吃不喝好几天,还是姥姥端着鸡蛋汤哭着求闺女喝她才开始吃饭。<br />
虽然开始吃饭,但人总是木木呆呆没什么精气神,活像个行尸走肉,梨家那几年又是给闺女散心又是请跳大神,闹了好几年才让梨爱兰恢复了些精气神。<br />
后来梨爱兰30岁结婚,抱养了梨歌才渐渐有了重新生活的心气。<br />
高考这个词也就成了梨家的禁忌。<br />
这些年就没听说过梨爱兰参加过任何过去同学聚会。回娘家也是早上去晚上走,压根儿不出去跟村里的人聊天见面,悄无声息得像是没这个人。<br />
因为这个缘故梨歌懂事点点头:“放心吧爸,我绝不拖后腿。”<br />
是以后来梨爱兰抓住她给她瞎打扮时梨歌也没有任何二话,任由梨爱兰把她打扮得粉粉嫩嫩活像个洋娃娃,与她黑白灰的审美极度不符。<br />
梨爱兰的高中同学聚会是在江浦县城,在当年的县中学旁边一家酒店。<br />
梨歌特意开车陪梨爱兰前往赴会。<br />
这次是周年同学聚会,所以来的人很多,梨歌一进场就看到各种阿姨叔叔已经落座,脸上都有些岁月的沧桑。<br />
看到梨爱兰带着梨歌进来,在场的人皆是一愣,随后才有人惊讶出声:“是梨班长?”<br />
“可不就是梨班长?不认得啦?”旁边一位阿姨嗔怪。<br />
梨歌认识这个阿姨,她叫焦艳丽,也住在梨家村,这次聚会的消息就是她告诉梨爱兰的,因此梨歌忙点头颔首:“焦姨好。叔叔阿姨们好。”<br />
其他人也都凑过来:“梨班长!”梨歌能感觉到妈妈牵着自己的手微微颤抖,她忙反握回去给妈妈鼓劲。<br />
梨爱兰这才像心里稍安,微微颔首:“大家好。”<br />
焦艳丽引导她们落座,周围的同学早就你一言我一语问起来了:<br />
“这都有30年没见你了?你去哪里了?”<br />
“听你们同村的几个说你嫁到了外县,怎么连音信都没有?”<br />
“唉,当年梨班长成绩那么好,我还当你复读去了。”<br />
梨爱兰的手又不受控制颤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