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已经是半夜。<br />
等寻到一户人家时桑坛开始敲门。<br />
“谁啊?”来应门的是个年轻男子,骂骂咧咧开了门。<br />
桑坛没吭声就揪住那人领子把他摔到了地上一顿狠揍。<br />
杭子安虽然不明所以,但也跟上挥拳。<br />
挨打的人抱头在地上乱转,好容易逮住机会立刻大声呼喊。<br />
村子虽然没有监控,但家家熟悉,因此一呼百应。<br />
桑坛看见不好,拉着杭子安就跑。<br />
铁锈的味道充斥胸膛,气喘吁吁跑在洒满月色的乡间小道。<br />
杭子安好容易跑远,两人又连夜打车坐飞机回渝市。<br />
飞机起飞,杭子安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桑哥,那人谁啊?”<br />
桑坛一个博士,怎么会跟村里小伙有什么关系?<br />
桑坛没出声。<br />
杭子安就没多问,毕竟这也算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作为了,不出声就不出声吧。<br />
两人从机场连夜赶回去,等眉眉敲门时才堪堪赶上上班。<br />
眉眉以为他们俩又去外面喝酒了,气得直瞪两人。<br />
杭子安看她终于有情绪回应了,乐得龇牙咧嘴,也顾不上挨训了。<br />
不过眉眉很快就收起了脸色。<br />
继续冷冰冰对他俩。<br />
*<br />
三人一起回来,两人失意,一人无语。<br />
不过与他们集体萎靡的精神状态相反的是迅速的工作进展。<br />
他们带来了荣昌猪的资料,这是渝地一种小众猪品种,<br />
目前种群母猪只有一万多头,着实让人担忧其前景。<br />
公司内部会议上,桑坛用心给梨歌汇报完这种猪的养殖情况和食用价值。<br />
车厘子在他汇报完毕后语气颇有遗憾:“这次调度猪种一共要花200万预算呢。”<br />
眉眉瞥了桑坛一眼,似乎在跟他说“我早说了吧?”。<br />
桑坛不安扶了扶眼镜,用他的方法来对抗财务总监:“这种猪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身雪白,只有眼窝处是黑眼圈,被称为熊猫猪。”<br />
“熊猫猪?很可爱吗?”梨歌忽的问。<br />
“是啊,小时候很可爱。”桑坛忙补充,“说不定以后还能作为宠物猪来卖呢!”“黑白配色的动物都很可爱,好比大熊猫、斑头鸭、斑马……”眉眉帮桑坛说话,想了想还补充了一个,“还有黑猫警长!”<br />
同事们:……<br />
“总之这种荣昌猪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这200万花得值得!”<br />
梨歌沉吟了一下,忽然开口:“要不,不做这个项目了吧?”<br />
或许是现在盈利的项目做太多了,她有一种奇怪的第六感,感觉这个项目肯定……又会赚钱……<br />
再听到荣昌猪被称为熊猫猪之后更是不想做了。<br />
熊猫可爱,熊猫猪也可爱,万一作为宠物猪火起来怎么办?<br />
那本来不想盈利也只能被迫盈利。<br />
不就和之前那些项目差不多?<br />
梨歌现在学乖了,力求在项目初期阶段就筛选掉这些负面因素。<br />
“可是这个项目很有前景啊。”桑坛不明白为什么梨总忽然不愿接受这个项目了,只好努力游说,“您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br />
梨歌脑瓜子转得飞快:“熊猫猪这个噱头可能会盈利。”<br />
“盈利?”<br />
“我们本来做种子库是为了保全珍稀农畜业品种,结果做出个熊猫猪这种网红款,万一给我们带来生意呢。”<br />
“带来生意不好吗?”其他员工不解。<br />
“当然不好,会让竞争对手抹黑我们。”梨歌解释。<br />
“抹黑?”桑坛不解。<br />
“只要做生意就会让公众的目光注意到我们。”<br />
“把我们的善举解释为沽名钓誉,抹黑我们是打着公益的旗号盈利,这对我们的商誉是一次重大的抹黑。”<br />
梨总说得不无道理。<br />
“商誉也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呢。”<br />
熊猫猪真的能获得市场欢迎吗?<br />
花不完员工们看看熊猫猪憨态可掬的照片,觉得它真的很有可能火起来。<br />
不得不佩服梨总,果然具有前瞻眼光,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迹象。<br />
因此各个都决定不养熊猫猪。<br />
只有桑坛还想继续努力:“等等。”<br />
他忽然提出一种说法:“梨总,荣昌猪还存在一种白色个体。我们可以养白色的。”<br />
“不是熊猫猪?那可爱吗?”梨总问。<br />
“是一种变种,动物变异,全身变白,眼珠子稍微有蓝色,这里有图片。”桑坛找出图片。<br />
照片上的猪没有了熊猫猪的黑眼圈,只有雪白毛色,虽然眼珠有点蓝,但根本不好看,跟市面上人们所熟悉的白条猪有点像。果然没了黑白配色,看着与宠物猪一点都不搭边。<br />
梨歌放心下来:“那可以养。”<br />
只要没有黑白配色,不量产,这就无法盈利。<br />
长得像白条猪没关系,她又不搞畜牧业,这不算什么。<br />
“不过这种变异猪变异是因为基因缺陷,除了没有黑眼圈还会天生耳聋。”虽然领导同意了自己的提案,但桑坛还是诚恳说出了可能的缺点,“所以我们的饲养成本可能会提高。”<br />
殊不知梨总在听到她说成本高后眼前一亮。<br />
成本高?<br />
梨歌巴不得呢!<br />
她立刻拍板:“买!”<br />
“多买点!”<br />
“要有不会的可以请教石广,他养殖蕨麻猪很有一套,可以指导我们。”<br />
只要不进行批量化生产都没问题。<br />
第171章 荣昌白化猪<br />
荣昌猪成功引进, 因为白化猪种花费甚多,因此梨歌叫桑坛多多引进。<br />
其它品种的牲畜也就那么一两样,这白化荣昌猪一下就引起了200头。<br />
这50头看着不多, 却已经是将市面上能遇到的白化猪都一网打尽了,费了桑坛好大力气。<br />
至此种子库就建设完毕, 只不过完完本本也就花了200万。<br />
梨歌很意外,没想到这种子库听着宏大, 实际却花不了多少,不过她只能安慰自己:现在饲养员入场, 以后每月都要给他们支付工资, 加上维护养殖场地费用, 算下来也是一笔钱。<br />
只不过还要继续寻找花钱的渠道。<br />
思索间梨歌翻阅起公司的财务报表。<br />
这让她更加郁闷。<br />
花不完的各大版块都在稳中上升, 明明每个员工招揽时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可是一旦进了花不完公司就干劲十足,能力也似乎飙升。<br />
梨歌这个董事长从未正面过问过公司的经营问题,公司内部到现在都没任何考勤制度。<br />
更没有别的公司常见的“末位淘汰制”、“kpi考核”这样残酷严格的管理制度。<br />
可是公司的业绩就是越来越好, 营业收入也越来越高。<br />
这怎么行?<br />
梨歌摸着下巴,决定做点什么。<br />
过了两天花不完公司开始评选先进员工。<br />
选拔评选过程很快, 不过两天就评选出来了100人。<br />
他们都是在公司各大业务版块表现突出者:有机械厂的专利达人,有农产品门店的销售冠军,有玫瑰园的精油提炼工人、有云南茶园采茶最多的茶农。这得归功于花不完公司的扁平化架构, 大家没什么内讧,公司文化没有溜须拍马,能者很快就能拔尖。<br />
被选中的100人自豪之余难免想到奖励,这回优秀员工会奖励什么呢?<br />
公司上下都知道梨总一向出手大方, 这回电影投资成功后给每个员工都加了工资,平时更是奖励不断, 那么这次又会有什么奖励呢?<br />
谁知梨总在表彰他们时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们:“家乡有什么特色农业模式?”<br />
大家摸摸脑瓜,不过想到公司农业属性,便也没什么大惊小怪,老老实实把各自家乡的农业模式说出来:<br />
“我家是兴隆,老家有一套山楂栽培的流程,很老派,这个算吗?”<br />
梨总点点头。
等寻到一户人家时桑坛开始敲门。<br />
“谁啊?”来应门的是个年轻男子,骂骂咧咧开了门。<br />
桑坛没吭声就揪住那人领子把他摔到了地上一顿狠揍。<br />
杭子安虽然不明所以,但也跟上挥拳。<br />
挨打的人抱头在地上乱转,好容易逮住机会立刻大声呼喊。<br />
村子虽然没有监控,但家家熟悉,因此一呼百应。<br />
桑坛看见不好,拉着杭子安就跑。<br />
铁锈的味道充斥胸膛,气喘吁吁跑在洒满月色的乡间小道。<br />
杭子安好容易跑远,两人又连夜打车坐飞机回渝市。<br />
飞机起飞,杭子安终于忍不住问出口:“桑哥,那人谁啊?”<br />
桑坛一个博士,怎么会跟村里小伙有什么关系?<br />
桑坛没出声。<br />
杭子安就没多问,毕竟这也算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作为了,不出声就不出声吧。<br />
两人从机场连夜赶回去,等眉眉敲门时才堪堪赶上上班。<br />
眉眉以为他们俩又去外面喝酒了,气得直瞪两人。<br />
杭子安看她终于有情绪回应了,乐得龇牙咧嘴,也顾不上挨训了。<br />
不过眉眉很快就收起了脸色。<br />
继续冷冰冰对他俩。<br />
*<br />
三人一起回来,两人失意,一人无语。<br />
不过与他们集体萎靡的精神状态相反的是迅速的工作进展。<br />
他们带来了荣昌猪的资料,这是渝地一种小众猪品种,<br />
目前种群母猪只有一万多头,着实让人担忧其前景。<br />
公司内部会议上,桑坛用心给梨歌汇报完这种猪的养殖情况和食用价值。<br />
车厘子在他汇报完毕后语气颇有遗憾:“这次调度猪种一共要花200万预算呢。”<br />
眉眉瞥了桑坛一眼,似乎在跟他说“我早说了吧?”。<br />
桑坛不安扶了扶眼镜,用他的方法来对抗财务总监:“这种猪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身雪白,只有眼窝处是黑眼圈,被称为熊猫猪。”<br />
“熊猫猪?很可爱吗?”梨歌忽的问。<br />
“是啊,小时候很可爱。”桑坛忙补充,“说不定以后还能作为宠物猪来卖呢!”“黑白配色的动物都很可爱,好比大熊猫、斑头鸭、斑马……”眉眉帮桑坛说话,想了想还补充了一个,“还有黑猫警长!”<br />
同事们:……<br />
“总之这种荣昌猪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这200万花得值得!”<br />
梨歌沉吟了一下,忽然开口:“要不,不做这个项目了吧?”<br />
或许是现在盈利的项目做太多了,她有一种奇怪的第六感,感觉这个项目肯定……又会赚钱……<br />
再听到荣昌猪被称为熊猫猪之后更是不想做了。<br />
熊猫可爱,熊猫猪也可爱,万一作为宠物猪火起来怎么办?<br />
那本来不想盈利也只能被迫盈利。<br />
不就和之前那些项目差不多?<br />
梨歌现在学乖了,力求在项目初期阶段就筛选掉这些负面因素。<br />
“可是这个项目很有前景啊。”桑坛不明白为什么梨总忽然不愿接受这个项目了,只好努力游说,“您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br />
梨歌脑瓜子转得飞快:“熊猫猪这个噱头可能会盈利。”<br />
“盈利?”<br />
“我们本来做种子库是为了保全珍稀农畜业品种,结果做出个熊猫猪这种网红款,万一给我们带来生意呢。”<br />
“带来生意不好吗?”其他员工不解。<br />
“当然不好,会让竞争对手抹黑我们。”梨歌解释。<br />
“抹黑?”桑坛不解。<br />
“只要做生意就会让公众的目光注意到我们。”<br />
“把我们的善举解释为沽名钓誉,抹黑我们是打着公益的旗号盈利,这对我们的商誉是一次重大的抹黑。”<br />
梨总说得不无道理。<br />
“商誉也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呢。”<br />
熊猫猪真的能获得市场欢迎吗?<br />
花不完员工们看看熊猫猪憨态可掬的照片,觉得它真的很有可能火起来。<br />
不得不佩服梨总,果然具有前瞻眼光,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迹象。<br />
因此各个都决定不养熊猫猪。<br />
只有桑坛还想继续努力:“等等。”<br />
他忽然提出一种说法:“梨总,荣昌猪还存在一种白色个体。我们可以养白色的。”<br />
“不是熊猫猪?那可爱吗?”梨总问。<br />
“是一种变种,动物变异,全身变白,眼珠子稍微有蓝色,这里有图片。”桑坛找出图片。<br />
照片上的猪没有了熊猫猪的黑眼圈,只有雪白毛色,虽然眼珠有点蓝,但根本不好看,跟市面上人们所熟悉的白条猪有点像。果然没了黑白配色,看着与宠物猪一点都不搭边。<br />
梨歌放心下来:“那可以养。”<br />
只要没有黑白配色,不量产,这就无法盈利。<br />
长得像白条猪没关系,她又不搞畜牧业,这不算什么。<br />
“不过这种变异猪变异是因为基因缺陷,除了没有黑眼圈还会天生耳聋。”虽然领导同意了自己的提案,但桑坛还是诚恳说出了可能的缺点,“所以我们的饲养成本可能会提高。”<br />
殊不知梨总在听到她说成本高后眼前一亮。<br />
成本高?<br />
梨歌巴不得呢!<br />
她立刻拍板:“买!”<br />
“多买点!”<br />
“要有不会的可以请教石广,他养殖蕨麻猪很有一套,可以指导我们。”<br />
只要不进行批量化生产都没问题。<br />
第171章 荣昌白化猪<br />
荣昌猪成功引进, 因为白化猪种花费甚多,因此梨歌叫桑坛多多引进。<br />
其它品种的牲畜也就那么一两样,这白化荣昌猪一下就引起了200头。<br />
这50头看着不多, 却已经是将市面上能遇到的白化猪都一网打尽了,费了桑坛好大力气。<br />
至此种子库就建设完毕, 只不过完完本本也就花了200万。<br />
梨歌很意外,没想到这种子库听着宏大, 实际却花不了多少,不过她只能安慰自己:现在饲养员入场, 以后每月都要给他们支付工资, 加上维护养殖场地费用, 算下来也是一笔钱。<br />
只不过还要继续寻找花钱的渠道。<br />
思索间梨歌翻阅起公司的财务报表。<br />
这让她更加郁闷。<br />
花不完的各大版块都在稳中上升, 明明每个员工招揽时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可是一旦进了花不完公司就干劲十足,能力也似乎飙升。<br />
梨歌这个董事长从未正面过问过公司的经营问题,公司内部到现在都没任何考勤制度。<br />
更没有别的公司常见的“末位淘汰制”、“kpi考核”这样残酷严格的管理制度。<br />
可是公司的业绩就是越来越好, 营业收入也越来越高。<br />
这怎么行?<br />
梨歌摸着下巴,决定做点什么。<br />
过了两天花不完公司开始评选先进员工。<br />
选拔评选过程很快, 不过两天就评选出来了100人。<br />
他们都是在公司各大业务版块表现突出者:有机械厂的专利达人,有农产品门店的销售冠军,有玫瑰园的精油提炼工人、有云南茶园采茶最多的茶农。这得归功于花不完公司的扁平化架构, 大家没什么内讧,公司文化没有溜须拍马,能者很快就能拔尖。<br />
被选中的100人自豪之余难免想到奖励,这回优秀员工会奖励什么呢?<br />
公司上下都知道梨总一向出手大方, 这回电影投资成功后给每个员工都加了工资,平时更是奖励不断, 那么这次又会有什么奖励呢?<br />
谁知梨总在表彰他们时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们:“家乡有什么特色农业模式?”<br />
大家摸摸脑瓜,不过想到公司农业属性,便也没什么大惊小怪,老老实实把各自家乡的农业模式说出来:<br />
“我家是兴隆,老家有一套山楂栽培的流程,很老派,这个算吗?”<br />
梨总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