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217节
“而今仍以李渊之女领兵作战,不过是脱离李渊之后她什么都不是,所以只得捏着鼻子认下这帮亲人。”<br />
“这种情况下,主公若以高官厚禄为诱,她未必不肯归顺主公。”<br />
“以前是她没有选择,可当主公对她敞开大门时,她又何必做薄凉家人的先锋军呢?”<br />
“以前是她没有选择?”<br />
窦建德笑了一下,“既如此,便八百里传信于李三娘子,若她肯归降,我必以上宾待之……不。”<br />
窦建德声音微微一顿,目光斜斜向上,看向给他出主意的幕僚,“李三娘子青春几何?膝下可有儿女?”<br />
幕僚被他盯得心里直发毛。<br />
但主公询问,他没有不回答的理由,只是这个问题实在刁钻,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想到答案,“李三娘子似乎是比李渊儿子李世民年长三岁。”<br />
“李世民而今一十八岁,李三娘子便是二十一岁。”<br />
“二十一岁?”<br />
窦建德心中一喜,眼睛亮了起来,“本以为她行事妥当,颇有大将之风,年龄应当在三十岁上下,不曾想她竟这般年轻。”<br />
“二十一,风华正茂的年龄。”<br />
“是的,李三娘子极为年轻。”<br />
幕僚看了一眼窦建德。<br />
如果说刚才他还有些疑惑,但此时见主公听到李三娘子的年龄时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心中便隐隐有了一个荒唐猜想。<br />
只是这个猜想荒唐得很,他哪怕想到了,也不敢宣出口,飞快收回看向主公的视线,继续说道,“李三娘子与其丈夫柴绍是少年夫妻,而今膝下育有一子。”<br />
“有一子?”<br />
窦建德皱了皱眉,但很快,他一笑置之,“罢了,有一子便有一子,我窦建德其无容人雅量?”<br />
幕僚眼皮狠狠一跳。<br />
好的,他非常确定主公在想什么了。<br />
——主公想为郎君求娶李三娘子。<br />
窦建德笑着吩咐,“取纸笔来,我要亲自给李三娘子写信。”<br />
“不,下聘书。”<br />
幕僚:“……”<br />
您可真敢想。<br />
“李三娘子青春年少,我儿亦是热血儿郎。”<br />
“他俩年龄相仿,身世相似,如何做不得一对恩爱夫妇?”<br />
在一众幕僚神色各异目光复杂的注视中,窦建德铺开信纸,一边写,一边笑呵呵道,“做开国皇后,岂不比做一个劳什子的公主强得多?”<br />
“权力这种东西,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稳当的。”<br />
大事不妙。李世民与刘文静对视一眼,从彼此眼底看到担忧。<br />
片刻后,刘文静收回视线,拱手向前,“主公,大事不妙!”<br />
“三娘有难!主公更是危在旦夕!”<br />
李渊吃了一惊,“什么?”<br />
“天幕虽言主公为天下主,但主公此时尚未站稳跟脚,其势力远不及李密窦建德,若他们看到天幕,必会防患于未然,联合一起对主公用兵。”<br />
刘文静声音微沉,“主公应付一人已是十分艰难,如何能应对两人的左右夹击?”<br />
“依臣之见,主公当速速渡过黄河,与三娘会师一处。”<br />
刘文静一边说,一边向李世民使眼色,“三娘已平定关中,又有关中天险屏障,主公与三娘合兵一处,必能抵御李密与窦建德的联合出击。”<br />
李世民会意,立刻接道,“阿耶虽天命所归,但李密窦建德二人绝非坐以待毙之人。”<br />
“当下之计,应采取文静之言,速与阿姐合兵一处,扼守天险以待敌军。”<br />
“这……唉!”<br />
李渊长长叹气,“看来天幕也不是尽是吉兆!”<br />
“罢了罢了。”<br />
“传令三军,强渡黄河,进驻关中!”<br />
作者有话说:<br />
1:《资治通鉴》:“…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br />
第114章 番外—平阳昭公主3<br />
何等的功勋与荣耀。<br />
番外—平阳昭公主<br />
信件如雪花一般飘入关中。<br />
李琼华乃三军主将, 政务颇为繁忙,没那么多的时间来翻看信件一一回复。<br />
别人写给她的信,皆是由副将腾水瑶筛选之后按照轻重缓急拿给她, 她再针对内容去回复。<br />
今日亦是如此。<br />
腾水瑶啼笑皆非,“三娘, 这个窦建德倒是真敢想。”<br />
“旁人来招降三娘, 他也来招降三娘, 旁人开出来的条件无不是封侯拜相, 将三娘视为上宾,他也如此。”<br />
“但此人又与旁人不同,他给三娘的东西可比其他人丰厚多了。”<br />
腾水瑶将窦建德的书信拿给李琼华, 眼睛看着她,“他为膝下郎君求娶娘子, 他为开国君主, 娘子便是未来皇后,千秋万代, 永享祭祀。”<br />
【在李三娘子的帮助下,李渊成功夺得天下,称孤道寡,四时祭祀, 好不尊荣。】<br />
【自李渊开始算,大唐历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历史上与汉朝齐名的强汉盛唐。】<br />
李建成心中激动不已。——父皇为唐高祖,那他便是大唐的第二个皇帝!<br />
他与父皇一同创建了与汉朝并驾齐驱的大唐盛世!<br />
这是何等功勋与荣耀!<br />
他的大唐能与大汉齐名, 那么未来的他足以与汉武帝齐名!<br />
一众武将选择沉默。<br />
——所以, 哪怕二郎打下城池无数, 最后主公选择的太子仍是草包一个的大郎?<br />
“阿耶与大兄果然很厉害!”<br />
李元吉斜了一眼面上毫无喜色武将们,向李建成祝贺道,“天幕出现得正当其时,若无天幕替大兄辩白,只怕其他人还觉得大兄一事无成,心中不服大兄呢。”<br />
“你——”<br />
性格暴烈的武将刚开口,便被李世民拉住胳膊,未说完的话被李世民打断,而他也被李世民挡在身后。<br />
——这是让他不要与李元吉起冲突的意思。<br />
武将愤愤不平。<br />
但李世民清朗声音已在大帐响起,“大兄怎会一事无成?”<br />
“大兄调度粮草坐镇后方,若无大兄调度得当,我们怎会有今日之威?”<br />
“二兄知道就好。”<br />
李元吉阴阳怪气,“攻城略地凭的可不是一股锐气,如果没有大兄,我们未必能打到现在。”<br />
刘文静:“……”<br />
草包一个!<br />
连二郎明褒暗贬的话都听不出来,这种人也配与二郎争权势?!<br />
“三弟说得是。”<br />
李世民不欲在这种事情上与李元吉纠缠,略说几句之后,便调转话头,直接看向李渊,“阿耶,李密来得太快,此时距我们不过六十余里,若我们强渡黄河,必会引来李密趁乱围剿。”<br />
“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根本做不到在李密的包围之下强渡黄河。”<br />
李渊长长叹气,“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br />
“阿耶,三娘近日可曾送信过来?”<br />
李世民斟酌片刻,“若三娘能遣主力相助,我们两面夹击,必能大破李密。”<br />
【那么为大唐做出突出贡献,为李渊打下关中之地的李三娘子,又得到了李渊的哪些封赏呢?】<br />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br />
天幕之上,出现李三娘子的身影,女人身着薄甲,淡淡看着面前的男人。<br />
——柴绍,她的丈夫。<br />
李三娘子的神色很淡,眸光也并不迫人,可尽管如此,柴绍仍在她的注视下变得有些不自在,目光飘向一旁,曲拳轻咳掩饰自己的不自然,“三娘,你还好吗?”“我很好。”<br />
李三娘子颔首声色平平。<br />
柴绍越发不自然,“你,你过得好,我与阿耶便放心了。”<br />
李三娘子收回视线。<br />
“是阿耶让你来的吗?”<br />
她单刀直入,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波动,“阿耶想要多少人?”
“这种情况下,主公若以高官厚禄为诱,她未必不肯归顺主公。”<br />
“以前是她没有选择,可当主公对她敞开大门时,她又何必做薄凉家人的先锋军呢?”<br />
“以前是她没有选择?”<br />
窦建德笑了一下,“既如此,便八百里传信于李三娘子,若她肯归降,我必以上宾待之……不。”<br />
窦建德声音微微一顿,目光斜斜向上,看向给他出主意的幕僚,“李三娘子青春几何?膝下可有儿女?”<br />
幕僚被他盯得心里直发毛。<br />
但主公询问,他没有不回答的理由,只是这个问题实在刁钻,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想到答案,“李三娘子似乎是比李渊儿子李世民年长三岁。”<br />
“李世民而今一十八岁,李三娘子便是二十一岁。”<br />
“二十一岁?”<br />
窦建德心中一喜,眼睛亮了起来,“本以为她行事妥当,颇有大将之风,年龄应当在三十岁上下,不曾想她竟这般年轻。”<br />
“二十一,风华正茂的年龄。”<br />
“是的,李三娘子极为年轻。”<br />
幕僚看了一眼窦建德。<br />
如果说刚才他还有些疑惑,但此时见主公听到李三娘子的年龄时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心中便隐隐有了一个荒唐猜想。<br />
只是这个猜想荒唐得很,他哪怕想到了,也不敢宣出口,飞快收回看向主公的视线,继续说道,“李三娘子与其丈夫柴绍是少年夫妻,而今膝下育有一子。”<br />
“有一子?”<br />
窦建德皱了皱眉,但很快,他一笑置之,“罢了,有一子便有一子,我窦建德其无容人雅量?”<br />
幕僚眼皮狠狠一跳。<br />
好的,他非常确定主公在想什么了。<br />
——主公想为郎君求娶李三娘子。<br />
窦建德笑着吩咐,“取纸笔来,我要亲自给李三娘子写信。”<br />
“不,下聘书。”<br />
幕僚:“……”<br />
您可真敢想。<br />
“李三娘子青春年少,我儿亦是热血儿郎。”<br />
“他俩年龄相仿,身世相似,如何做不得一对恩爱夫妇?”<br />
在一众幕僚神色各异目光复杂的注视中,窦建德铺开信纸,一边写,一边笑呵呵道,“做开国皇后,岂不比做一个劳什子的公主强得多?”<br />
“权力这种东西,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稳当的。”<br />
大事不妙。李世民与刘文静对视一眼,从彼此眼底看到担忧。<br />
片刻后,刘文静收回视线,拱手向前,“主公,大事不妙!”<br />
“三娘有难!主公更是危在旦夕!”<br />
李渊吃了一惊,“什么?”<br />
“天幕虽言主公为天下主,但主公此时尚未站稳跟脚,其势力远不及李密窦建德,若他们看到天幕,必会防患于未然,联合一起对主公用兵。”<br />
刘文静声音微沉,“主公应付一人已是十分艰难,如何能应对两人的左右夹击?”<br />
“依臣之见,主公当速速渡过黄河,与三娘会师一处。”<br />
刘文静一边说,一边向李世民使眼色,“三娘已平定关中,又有关中天险屏障,主公与三娘合兵一处,必能抵御李密与窦建德的联合出击。”<br />
李世民会意,立刻接道,“阿耶虽天命所归,但李密窦建德二人绝非坐以待毙之人。”<br />
“当下之计,应采取文静之言,速与阿姐合兵一处,扼守天险以待敌军。”<br />
“这……唉!”<br />
李渊长长叹气,“看来天幕也不是尽是吉兆!”<br />
“罢了罢了。”<br />
“传令三军,强渡黄河,进驻关中!”<br />
作者有话说:<br />
1:《资治通鉴》:“…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br />
第114章 番外—平阳昭公主3<br />
何等的功勋与荣耀。<br />
番外—平阳昭公主<br />
信件如雪花一般飘入关中。<br />
李琼华乃三军主将, 政务颇为繁忙,没那么多的时间来翻看信件一一回复。<br />
别人写给她的信,皆是由副将腾水瑶筛选之后按照轻重缓急拿给她, 她再针对内容去回复。<br />
今日亦是如此。<br />
腾水瑶啼笑皆非,“三娘, 这个窦建德倒是真敢想。”<br />
“旁人来招降三娘, 他也来招降三娘, 旁人开出来的条件无不是封侯拜相, 将三娘视为上宾,他也如此。”<br />
“但此人又与旁人不同,他给三娘的东西可比其他人丰厚多了。”<br />
腾水瑶将窦建德的书信拿给李琼华, 眼睛看着她,“他为膝下郎君求娶娘子, 他为开国君主, 娘子便是未来皇后,千秋万代, 永享祭祀。”<br />
【在李三娘子的帮助下,李渊成功夺得天下,称孤道寡,四时祭祀, 好不尊荣。】<br />
【自李渊开始算,大唐历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历史上与汉朝齐名的强汉盛唐。】<br />
李建成心中激动不已。——父皇为唐高祖,那他便是大唐的第二个皇帝!<br />
他与父皇一同创建了与汉朝并驾齐驱的大唐盛世!<br />
这是何等功勋与荣耀!<br />
他的大唐能与大汉齐名, 那么未来的他足以与汉武帝齐名!<br />
一众武将选择沉默。<br />
——所以, 哪怕二郎打下城池无数, 最后主公选择的太子仍是草包一个的大郎?<br />
“阿耶与大兄果然很厉害!”<br />
李元吉斜了一眼面上毫无喜色武将们,向李建成祝贺道,“天幕出现得正当其时,若无天幕替大兄辩白,只怕其他人还觉得大兄一事无成,心中不服大兄呢。”<br />
“你——”<br />
性格暴烈的武将刚开口,便被李世民拉住胳膊,未说完的话被李世民打断,而他也被李世民挡在身后。<br />
——这是让他不要与李元吉起冲突的意思。<br />
武将愤愤不平。<br />
但李世民清朗声音已在大帐响起,“大兄怎会一事无成?”<br />
“大兄调度粮草坐镇后方,若无大兄调度得当,我们怎会有今日之威?”<br />
“二兄知道就好。”<br />
李元吉阴阳怪气,“攻城略地凭的可不是一股锐气,如果没有大兄,我们未必能打到现在。”<br />
刘文静:“……”<br />
草包一个!<br />
连二郎明褒暗贬的话都听不出来,这种人也配与二郎争权势?!<br />
“三弟说得是。”<br />
李世民不欲在这种事情上与李元吉纠缠,略说几句之后,便调转话头,直接看向李渊,“阿耶,李密来得太快,此时距我们不过六十余里,若我们强渡黄河,必会引来李密趁乱围剿。”<br />
“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根本做不到在李密的包围之下强渡黄河。”<br />
李渊长长叹气,“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br />
“阿耶,三娘近日可曾送信过来?”<br />
李世民斟酌片刻,“若三娘能遣主力相助,我们两面夹击,必能大破李密。”<br />
【那么为大唐做出突出贡献,为李渊打下关中之地的李三娘子,又得到了李渊的哪些封赏呢?】<br />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br />
天幕之上,出现李三娘子的身影,女人身着薄甲,淡淡看着面前的男人。<br />
——柴绍,她的丈夫。<br />
李三娘子的神色很淡,眸光也并不迫人,可尽管如此,柴绍仍在她的注视下变得有些不自在,目光飘向一旁,曲拳轻咳掩饰自己的不自然,“三娘,你还好吗?”“我很好。”<br />
李三娘子颔首声色平平。<br />
柴绍越发不自然,“你,你过得好,我与阿耶便放心了。”<br />
李三娘子收回视线。<br />
“是阿耶让你来的吗?”<br />
她单刀直入,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波动,“阿耶想要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