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瞮道:“齐国国都在益州成都。他们肯定是不会主动归还的。黔中倒是可以商量,咱们放出风声去,说周女皇曾说过,只要我们助她回国登基,就会把黔中还与我们大宋。”<br />
骆意点头:“不是不可以。不要说助周女皇回国登基,只说助她回国。齐国不还为这事来过国书么,正好。再表明益州和黔中本就是我们大宋的。还要暗示,大宋不会给齐国借道,咱们骆将军的便宜可不是好占的。”<br />
他说着,觉得很可行。<br />
借着齐国周姓姐弟俩的矛盾,先把黔中要回来。<br />
至于益州,肯定还得打。<br />
骆意想到,立刻就提起笔,写了几封信,以骆乔的名义分别送往建康和荆州。<br />
第279章<br />
开春之后, 冰消雪融,豫、相、洛三州联合屯兵荥阳、虎牢两地,主帅骆乔, 威慑司州。<br />
长安大乱, 连下几道国书去建康,诘问宋帝是不是一意孤行挑起战争。<br />
宋国鸿胪寺回以国书, 反问西魏, 宋国在自己的国土上屯兵, 关你们西魏何事,与其操心我国屯兵,不如操心操心你们自己的赏雪楼建好没有, 缺不缺石料木材。<br />
穆泰在朝上大怒, 喊:“给朕即刻发兵,攻打荥阳!”<br />
廷上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没有一个人应。<br />
皇帝疯了,他们可没疯, 先不说打不打得赢,兵呢,粮草呢。<br />
穆泰不管这些, 只知道自己的命令下了, 没一个人搭理。<br />
以前阳奉阴违, 现在是直接跟他对着干,接下来是不是要造反?!<br />
他狂怒,当廷就要把兵部尚书砍头。<br />
廷上终于有了动静, 跪倒一片求皇帝息怒, 但没有人去动兵部尚书。<br />
穆泰无能狂怒,只得拂袖而去, 回宣室殿的时候一名刚调来伺候的内侍手脚重了一点点,摆放碗碟时弄出了声响,立刻就被穆泰借题发挥,下令杖毙。<br />
没人敢劝皇帝,未央宫里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br />
尸体抬走,清水冲刷了血迹,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同是内侍宫人,有的对此已经麻木,有的物伤其类。<br />
凉风殿的美人听了眼线来报,顿时有了个主意。<br />
她起身唤人为她梳妆打扮,并要求:“妆容妖媚一些,如此才能不辜负那些大臣们给我的‘妖妃’之名。”<br />
宫人们动作麻利地为她梳妆,不一会儿,原本艳丽的五官就变得妖气十足,坐实“妖妃”之名。<br />
她软腰款摆的到了宣室殿,一声婉转绕耳:“陛下~~~~~”<br />
穆泰看到是她,脸色也并没有好一些,颇为不耐地问:“朕没有传唤你,你来做什么?”<br />
“得知陛下心烦,奴家怎能安心待着。”美人倚到穆泰身上,纤纤柔荑在他身上游走,“陛下被人欺负了,奴家心疼。”<br />
“贱人,谁说朕被人欺负,这天下谁能欺负得了朕!”穆泰大怒,毫不怜香惜玉地推开美人。<br />
美人幽幽地说:“那女魔头在荥阳、虎牢屯兵不就是在欺负陛下么。”<br />
穆泰:“……”<br />
美人一看有戏,立刻爬起来,缠在穆泰身上,右手抚在他的心口,帮他大骂女魔头。穆泰的神色渐渐放松,显然美人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br />
那女魔头欺人太甚,宋国那个窝囊废惧怕她,他大魏的朝臣也惧怕他,但他穆泰可不怕!<br />
“陛下真命天子,当然不会怕女魔头。”美人说:“奴家以为,陛下就该给女魔头一个教训,断不可让她再继续嚣张下去。”<br />
穆泰深以为然。<br />
“陛下何必御驾亲征,亲自去给女魔头一个教训,想必那女魔头听到陛下威名就会吓得逃跑。”<br />
“御驾亲征?”穆泰吓了一跳,张嘴就否定:“不可能!”<br />
美人一脸疑惑:“为何不可能,陛下不会是也同朝中那些废物大臣一般,害怕那女魔头吧?”<br />
穆泰冷嗤:“朕会怕,笑话!”<br />
美人道:“那陛下为何不敢御驾亲征?”<br />
穆泰顺着她的话就是:“谁我朕不敢!”<br />
美人立刻就缠在穆泰身上,一脸真情实感的崇拜:“奴家就知道,陛下是全天底下最英明神武之人。”<br />
穆泰在美人一声声的吹捧当中,逐渐迷失自己。<br />
到了三月,又有一个坏消息传到长安。<br />
嵇充在上党屯兵,无论是与宋国达成合作,还是想捡漏宋国,对长安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br />
司州一失,雍州危矣。<br />
西魏大臣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疯狂想对策。<br />
他们不顾穆泰震怒,强行叫停了赏雪楼工程,又派人去岐州面见岐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魏正值危难之际,兄弟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而不是同室操戈,陛下自您离开后一直都在后悔,只是他到底是皇帝,还是得王爷您先服软才行。<br />
岐王本就是个软弱性子,被如此情深意切地劝说,当即就有些意动。<br />
要不是有性命之忧,他是绝不会连夜逃出长安的,到了衡水郡,他没有一日好睡过,夜夜噩梦都是穆泰带兵打上门来砍了他的头,要不就是王妃凄厉地质问他逃走为什么不带她。<br />
他手上没什么可用之人,要不是穆泰为了建赏雪楼而突然退兵,他早就再度逃跑了。<br />
如果……如果能再度回到以前的日子……<br />
岐王拿不定主意,去问门客。<br />
门客只反问了一句:“回去不难,难的是,皇帝再度对王爷下手,王爷有把握能逃得掉吗?”<br />
岐王语塞。<br />
他真的没有再一次死里逃生的把握。<br />
纠结到后来,岐王痛哭。<br />
他既不想看大魏遭此危机,说不定灭国都有可能,又不想死,还是死在兄弟手里。<br />
该怎么办呐?<br />
往日给他出了不少主意的门客这一次始终保持沉默,让岐王自己做决定。<br />
在岐王不知道的地方,他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来衡水郡的说客没有劝回岐王,但也不是无功而返,岐王的地盘上收了一批夏粮,让他带回去了近百车。<br />
长安的大臣们得知这个结果,亦是无可奈何。<br />
“倘若当初登基的是岐王,咱们大魏说不定比现在要好些。”工部尚书有感而发:“至少岐王仁慈听劝,不像今上刚愎自用。”<br />
户部尚书捂住他的嘴,惊呼:“你不要命了,说这种话!”<br />
工部尚书挣脱了口鼻上的手,道:“没有旁人我才敢说的,你就说我的话有没有道理吧。”<br />
户部尚书并不否认,可他谨慎惯了,也不敢附和。<br />
皇帝荒唐至极,又不像之前有帝师规劝约束,反倒是叫他们六部空前团结起来,是政斗也没有了,乱弹劾也没有了,齐心协力把朝政撑起来。<br />
“我不想做亡国奴啊!”工部尚书如此叹道。<br />
户部尚书连连点头,谁又想呢。<br />
他能想象得到亡国之后他们的日子会有多惨,他们怎么对待汉人的,待汉人强势后定会百倍偿还。<br />
或许……<br />
换个皇帝真能行得通。<br />
户部与工部找到其他四部,将想法一说,看得出来四人有意动。<br />
刑部尚书迟疑:“可内史令和侍中……”<br />
兵部尚书愤慨道:“这两人都是靠着讨好昏君才身居高位的,咱们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br />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釜底抽薪。”吏部尚书倒是最有决心的,“我同意拼这一把。”<br />
礼部尚书忧虑地说:“今日在宣室殿觐见陛下,他又提御驾亲征之事。”<br />
五位尚书:“……”<br />
从三月到现在六月,皇帝对御驾亲征还没死心,真是不晓得怎么说他了。<br />
他对自己是不是太自信了,他有什么能力御驾亲征,他上过战争吗?读过兵书吗?拿得起到吗?<br />
张嘴就是御驾亲征。<br />
上两个御驾亲征的,一个被圈在建康,一个下落不明。<br />
御驾亲征,御驾亲征,他穆泰征得起吗?!<br />
六部尚书说起“御驾亲征”就一肚子怨气,这昏君真不想伺候了,就想立刻马上换个皇帝。<br />
六人达成一致,开始捣鼓起来。<br />
朝堂上,西魏分别向宋国、齐国和刘行谨部派出使臣,求和与搞事的意味儿明显。<br />
他们也不装了,能拖延一时是一时。<br />
今年风调雨顺,宋国等到秋收后肯定又有钱打仗了,他们只能一边求和一边搞事。<br />
齐国现在为黔中之地头疼不已,肯定恨死宋国了,这个时候不挑拨什么时候挑拨。<br />
刘行谨那边,与嵇充的联盟一看就是岌岌可危的,嵇充收了个义女要嫁娶幽州联姻,刘行谨就收了个义子娶那个义女,两人联姻了又没完全联。嵇充要是能拿下司州哪怕一小块地盘,刘行谨就该慎重考虑与他的联盟了。还有那个女魔头,她辛辛苦苦攻打司州,嵇充在旁边捡漏,她能乐意?<br />
西魏朝廷认真起来,顶住昏君的压力,做事还是有些章法的。<br />
他们甚至连矩州也派了使臣,还有宋国的三位王爷那里也暗地里派人去许以好处。<br />
“长安那些人还是能顶用的。”骆乔站在田边看着大片大片正在成熟的麦子,对骆意说:“要早些年他们如此顶上,他们那位帝师也不至于熬干心血。”<br />
骆意说:“正是有嵇帝师一力扛起朝堂,他们才能放心政斗。很难说,长安如今的局面,嵇帝师是不是也得负一点儿责,他把魏帝当儿子看待,就怕魏帝被朝臣欺负了。”<br />
“看他们这么努力,其实我还挺期待他们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骆乔笑了一下,手拂过青黄的麦穗,“不过,我等不了太久,我的麦子快成熟了。”<br />
这片麦地是她亲手种的。
骆意点头:“不是不可以。不要说助周女皇回国登基,只说助她回国。齐国不还为这事来过国书么,正好。再表明益州和黔中本就是我们大宋的。还要暗示,大宋不会给齐国借道,咱们骆将军的便宜可不是好占的。”<br />
他说着,觉得很可行。<br />
借着齐国周姓姐弟俩的矛盾,先把黔中要回来。<br />
至于益州,肯定还得打。<br />
骆意想到,立刻就提起笔,写了几封信,以骆乔的名义分别送往建康和荆州。<br />
第279章<br />
开春之后, 冰消雪融,豫、相、洛三州联合屯兵荥阳、虎牢两地,主帅骆乔, 威慑司州。<br />
长安大乱, 连下几道国书去建康,诘问宋帝是不是一意孤行挑起战争。<br />
宋国鸿胪寺回以国书, 反问西魏, 宋国在自己的国土上屯兵, 关你们西魏何事,与其操心我国屯兵,不如操心操心你们自己的赏雪楼建好没有, 缺不缺石料木材。<br />
穆泰在朝上大怒, 喊:“给朕即刻发兵,攻打荥阳!”<br />
廷上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没有一个人应。<br />
皇帝疯了,他们可没疯, 先不说打不打得赢,兵呢,粮草呢。<br />
穆泰不管这些, 只知道自己的命令下了, 没一个人搭理。<br />
以前阳奉阴违, 现在是直接跟他对着干,接下来是不是要造反?!<br />
他狂怒,当廷就要把兵部尚书砍头。<br />
廷上终于有了动静, 跪倒一片求皇帝息怒, 但没有人去动兵部尚书。<br />
穆泰无能狂怒,只得拂袖而去, 回宣室殿的时候一名刚调来伺候的内侍手脚重了一点点,摆放碗碟时弄出了声响,立刻就被穆泰借题发挥,下令杖毙。<br />
没人敢劝皇帝,未央宫里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br />
尸体抬走,清水冲刷了血迹,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同是内侍宫人,有的对此已经麻木,有的物伤其类。<br />
凉风殿的美人听了眼线来报,顿时有了个主意。<br />
她起身唤人为她梳妆打扮,并要求:“妆容妖媚一些,如此才能不辜负那些大臣们给我的‘妖妃’之名。”<br />
宫人们动作麻利地为她梳妆,不一会儿,原本艳丽的五官就变得妖气十足,坐实“妖妃”之名。<br />
她软腰款摆的到了宣室殿,一声婉转绕耳:“陛下~~~~~”<br />
穆泰看到是她,脸色也并没有好一些,颇为不耐地问:“朕没有传唤你,你来做什么?”<br />
“得知陛下心烦,奴家怎能安心待着。”美人倚到穆泰身上,纤纤柔荑在他身上游走,“陛下被人欺负了,奴家心疼。”<br />
“贱人,谁说朕被人欺负,这天下谁能欺负得了朕!”穆泰大怒,毫不怜香惜玉地推开美人。<br />
美人幽幽地说:“那女魔头在荥阳、虎牢屯兵不就是在欺负陛下么。”<br />
穆泰:“……”<br />
美人一看有戏,立刻爬起来,缠在穆泰身上,右手抚在他的心口,帮他大骂女魔头。穆泰的神色渐渐放松,显然美人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br />
那女魔头欺人太甚,宋国那个窝囊废惧怕她,他大魏的朝臣也惧怕他,但他穆泰可不怕!<br />
“陛下真命天子,当然不会怕女魔头。”美人说:“奴家以为,陛下就该给女魔头一个教训,断不可让她再继续嚣张下去。”<br />
穆泰深以为然。<br />
“陛下何必御驾亲征,亲自去给女魔头一个教训,想必那女魔头听到陛下威名就会吓得逃跑。”<br />
“御驾亲征?”穆泰吓了一跳,张嘴就否定:“不可能!”<br />
美人一脸疑惑:“为何不可能,陛下不会是也同朝中那些废物大臣一般,害怕那女魔头吧?”<br />
穆泰冷嗤:“朕会怕,笑话!”<br />
美人道:“那陛下为何不敢御驾亲征?”<br />
穆泰顺着她的话就是:“谁我朕不敢!”<br />
美人立刻就缠在穆泰身上,一脸真情实感的崇拜:“奴家就知道,陛下是全天底下最英明神武之人。”<br />
穆泰在美人一声声的吹捧当中,逐渐迷失自己。<br />
到了三月,又有一个坏消息传到长安。<br />
嵇充在上党屯兵,无论是与宋国达成合作,还是想捡漏宋国,对长安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br />
司州一失,雍州危矣。<br />
西魏大臣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疯狂想对策。<br />
他们不顾穆泰震怒,强行叫停了赏雪楼工程,又派人去岐州面见岐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魏正值危难之际,兄弟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而不是同室操戈,陛下自您离开后一直都在后悔,只是他到底是皇帝,还是得王爷您先服软才行。<br />
岐王本就是个软弱性子,被如此情深意切地劝说,当即就有些意动。<br />
要不是有性命之忧,他是绝不会连夜逃出长安的,到了衡水郡,他没有一日好睡过,夜夜噩梦都是穆泰带兵打上门来砍了他的头,要不就是王妃凄厉地质问他逃走为什么不带她。<br />
他手上没什么可用之人,要不是穆泰为了建赏雪楼而突然退兵,他早就再度逃跑了。<br />
如果……如果能再度回到以前的日子……<br />
岐王拿不定主意,去问门客。<br />
门客只反问了一句:“回去不难,难的是,皇帝再度对王爷下手,王爷有把握能逃得掉吗?”<br />
岐王语塞。<br />
他真的没有再一次死里逃生的把握。<br />
纠结到后来,岐王痛哭。<br />
他既不想看大魏遭此危机,说不定灭国都有可能,又不想死,还是死在兄弟手里。<br />
该怎么办呐?<br />
往日给他出了不少主意的门客这一次始终保持沉默,让岐王自己做决定。<br />
在岐王不知道的地方,他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来衡水郡的说客没有劝回岐王,但也不是无功而返,岐王的地盘上收了一批夏粮,让他带回去了近百车。<br />
长安的大臣们得知这个结果,亦是无可奈何。<br />
“倘若当初登基的是岐王,咱们大魏说不定比现在要好些。”工部尚书有感而发:“至少岐王仁慈听劝,不像今上刚愎自用。”<br />
户部尚书捂住他的嘴,惊呼:“你不要命了,说这种话!”<br />
工部尚书挣脱了口鼻上的手,道:“没有旁人我才敢说的,你就说我的话有没有道理吧。”<br />
户部尚书并不否认,可他谨慎惯了,也不敢附和。<br />
皇帝荒唐至极,又不像之前有帝师规劝约束,反倒是叫他们六部空前团结起来,是政斗也没有了,乱弹劾也没有了,齐心协力把朝政撑起来。<br />
“我不想做亡国奴啊!”工部尚书如此叹道。<br />
户部尚书连连点头,谁又想呢。<br />
他能想象得到亡国之后他们的日子会有多惨,他们怎么对待汉人的,待汉人强势后定会百倍偿还。<br />
或许……<br />
换个皇帝真能行得通。<br />
户部与工部找到其他四部,将想法一说,看得出来四人有意动。<br />
刑部尚书迟疑:“可内史令和侍中……”<br />
兵部尚书愤慨道:“这两人都是靠着讨好昏君才身居高位的,咱们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br />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釜底抽薪。”吏部尚书倒是最有决心的,“我同意拼这一把。”<br />
礼部尚书忧虑地说:“今日在宣室殿觐见陛下,他又提御驾亲征之事。”<br />
五位尚书:“……”<br />
从三月到现在六月,皇帝对御驾亲征还没死心,真是不晓得怎么说他了。<br />
他对自己是不是太自信了,他有什么能力御驾亲征,他上过战争吗?读过兵书吗?拿得起到吗?<br />
张嘴就是御驾亲征。<br />
上两个御驾亲征的,一个被圈在建康,一个下落不明。<br />
御驾亲征,御驾亲征,他穆泰征得起吗?!<br />
六部尚书说起“御驾亲征”就一肚子怨气,这昏君真不想伺候了,就想立刻马上换个皇帝。<br />
六人达成一致,开始捣鼓起来。<br />
朝堂上,西魏分别向宋国、齐国和刘行谨部派出使臣,求和与搞事的意味儿明显。<br />
他们也不装了,能拖延一时是一时。<br />
今年风调雨顺,宋国等到秋收后肯定又有钱打仗了,他们只能一边求和一边搞事。<br />
齐国现在为黔中之地头疼不已,肯定恨死宋国了,这个时候不挑拨什么时候挑拨。<br />
刘行谨那边,与嵇充的联盟一看就是岌岌可危的,嵇充收了个义女要嫁娶幽州联姻,刘行谨就收了个义子娶那个义女,两人联姻了又没完全联。嵇充要是能拿下司州哪怕一小块地盘,刘行谨就该慎重考虑与他的联盟了。还有那个女魔头,她辛辛苦苦攻打司州,嵇充在旁边捡漏,她能乐意?<br />
西魏朝廷认真起来,顶住昏君的压力,做事还是有些章法的。<br />
他们甚至连矩州也派了使臣,还有宋国的三位王爷那里也暗地里派人去许以好处。<br />
“长安那些人还是能顶用的。”骆乔站在田边看着大片大片正在成熟的麦子,对骆意说:“要早些年他们如此顶上,他们那位帝师也不至于熬干心血。”<br />
骆意说:“正是有嵇帝师一力扛起朝堂,他们才能放心政斗。很难说,长安如今的局面,嵇帝师是不是也得负一点儿责,他把魏帝当儿子看待,就怕魏帝被朝臣欺负了。”<br />
“看他们这么努力,其实我还挺期待他们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骆乔笑了一下,手拂过青黄的麦穗,“不过,我等不了太久,我的麦子快成熟了。”<br />
这片麦地是她亲手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