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魔头连下两郡,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反观平阳郡的将士,听到“骆”字都能睡不着觉,士气低迷。<br />
敌强我弱,打也不是不能打,只不过是拿命填。<br />
那投降呢?<br />
平阳郡守望向堂中众官吏。<br />
回来的校尉说了,女魔头承诺,他们投降的都会被妥善安置,毕竟打下了地盘还需要人治理。<br />
“郡守?”<br />
“那就……”<br />
七月中,平阳郡守向神鼎军主帅骆乔投降,请骆将军善待平阳郡百姓。<br />
司州只剩高阳郡一地了。<br />
第283章<br />
弘农之西, 是南北横亘的稠桑原。<br />
稠桑原北林黄河、南面秦岭、东边是弘农河,峭壁陡立,原上林木茂密难以通人, 中有一条东西向的裂缝, 东出入口的关隘就是函谷关。<br />
函谷道三十余里,宽不过数丈, 车不能方轨, 马不能联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护卫着中原西进关中的安全。<br />
然函谷关一失,关中与中原的要道被切, 长安的兵马出不来, 只能眼睁睁看着骆乔席卷司州。<br />
长安兵马虽从潼关出与湖县兵马一起绕道秦岭想拦截从南渑池过来的洛州军,可秦岭是轻易能过的?<br />
秦岭会平等地教训每一个妄图挑战它自然之威的人。<br />
长安、湖县兵马根本绕不过去, 只能老老实实走崤函道,直面被杨氏临时封起来的函谷关西出入口。<br />
长安兵马与高阳郡兵马分别攻打函谷关和弘农城, 久攻不下。<br />
更糟糕的是,骆乔带兵到弘农城了。<br />
“骆将军。”<br />
杨氏族长率领族人们在城外迎接,见到了骆乔, 他的心才彻底安定下来。<br />
他走的这一步没有错。<br />
“杨先生, 辛苦。”骆乔下马, 与杨氏族长和族老们见礼。<br />
有弘农杨氏的投诚,她夺取司州事半功倍。<br />
当晚,杨氏族地设宴, 虽在战时不能喝酒, 却也是热闹十足。<br />
骆乔抵达弘农郡当日,高阳郡守就下令先退兵二十里, ,他毫无把握能与骆乔正面对抗。<br />
在弘农城停留了两日,骆乔去了函谷关。<br />
高阳郡守松了一口气,换成长安紧张起来了。<br />
然,骆乔到了函谷关后并没有挥兵西进,半点儿动静也无。<br />
不对,也不算没有动静。建康终于松口愿意与长安和谈。<br />
宋国形势大好,突然就愿意和谈,怎么看其中都有诈。<br />
“那你们说,有什么诈。”穆元对六部尚书说。<br />
他这个皇帝只当了月余,他觉得仿佛过了十年那么长,每一天醒来他都希望自己是在做梦,他身在岐王府里,而不是未央宫。<br />
六部尚书拥立他为皇帝,是因为他比弟弟穆泰好控制,他们嘴里说着是为了朝廷为了大魏,实际上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权势。<br />
他都知道。<br />
身边的门客逃的逃死的死,他身陷未央宫,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敢做。<br />
他这个皇帝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放刘氏离开。<br />
他们做不成夫妻了,他惟愿她往后余生皆顺遂。<br />
“荀先生在散关等着,我给你安排了新的身份,安排好了人马保护你,还有金银绢帛,你往南走,离开大魏,找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安顿下来。忘掉长安的一切,忘掉自己的姓氏,也忘掉我。阿湄,我无能,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br />
刘氏紧紧抱着穆元,哭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我不走,我们结发为夫妻,就是要一生一世的。”<br />
“不,你必须走。我们两个总得活一个。”穆元推开妻子,郑重地说:“你必须走,你走了,我就什么都不怕了。”<br />
刘氏离开长安的那一日,天高云淡,穆元登上城楼目送车队直至再看不见。<br />
五日后,穆元得知平阳郡守投降。<br />
再五日,骆乔抵达函谷关。<br />
这么一尊杀神挡在自己家门口,长安岂能不慌了手脚。<br />
建康又透露出可以和谈的意思,这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br />
无论如何,建康愿意和谈,长安求之不得。<br />
穆元每日端坐在朝堂上,听六部尚书争论和谈的进展,听得多了也能大概明白,明白了就想劝他们不要把宋国想得太好,杀神还在函谷关没走。<br />
高阳郡守知道长安正在与建康和谈,看送来的邸报似乎和谈还算顺利,但他不敢放松警惕,一直盯着弘农郡和函谷关的动静。<br />
他一边安排人想办法潜伏进弘农郡和函谷关,又不停派人向华州刺史求援。<br />
“华州紧邻雍州、司州,司州若覆灭,下一个就是华州。”<br />
高阳郡守派去的说客口才不错,华州刺史心有所动,但他是谨慎惯了的人,宁可不做也不愿做错,前头弘农郡和函谷关被占如此大事他都没有贸然出兵,就是他谨慎的性格所致。<br />
华州因地里位置的原因拱卫雍州,西魏在此置兵两万,是个不多不少的数字,让华州既能在敌人打过来时可以出兵援救,又防着华州司牧拥兵自重。<br />
魏国的先祖在制衡一道上费尽心思。<br />
只是这一任华州刺史实在是太谨慎了,高阳说客口水都说干了,他才同意考虑一下,还要派人随说客一同回高凉城见过高阳郡守后再做决定。<br />
说客此时此刻都想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能说服一个木头疙瘩,绝对是他人生最辉煌的履历之一。<br />
华州刺史让他极其信任的治中从事去高凉城,高阳郡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去了军营里。<br />
“谁能想到,函谷关都能丢。”高阳郡守痛心叹息,“骆乔到了弘农之后,将士们多少有些怯战,她的凶名……君寿你也知道的。”<br />
华州治中从事心有戚戚焉地点头,就是那位凶名太盛,他们刺史才不敢出兵的。以往他们都觉得刺史谨慎过头了,但放到现在又觉得谨慎点好啊。<br />
“朝廷正在跟建康和谈,无论如何咱们都得把函谷关和弘农拿回来。”高阳郡守斗志满满。<br />
华州从事没有当场应下,只道要先回去禀报刺史。<br />
晚间,他们回到营帐之中,还没坐下,士兵来报有流寇袭营,打退一拨又来一拨,打退一拨又来一拨,没完没了了简直,请郡守示下。<br />
这显然是有预谋的,高阳郡守请华州从事在帐中稍坐,他去看看。<br />
华州从事本想跟去看看,站起来后又觉得两方还未谈成,就插手高阳部的事不妥当,便又坐下来了。<br />
帐子不是中军大帐,而是高阳郡守用来谈事的,他离开后,只有华州从事一人在帐中。<br />
他百无聊赖地在帐中转了一圈,肚子有些饿,便去让外面的士兵送些吃食来,掀开帘子就看到不远处的中军大帐有烛火,便问士兵:“你们郡守回来了?”<br />
士兵答是。<br />
华州从事就觉得奇怪,高阳郡守既然处理完事情了,怎么不来跟他知会一声,把他晾在这边自己去了大帐。<br />
他便往大帐走,被大帐前守卫的士兵拦住不让进,既不让他进,也不去通报。<br />
“郡守说了,任何人不得来打扰。”<br />
这是在防贼吗?<br />
华州从事恼了,把他们华州请来,又防贼一样拦着他不准进大帐,那他就偏要进去。<br />
士兵们面对华州从事强闯也不敢武力阻拦,他们都知道,这是郡守请来的贵客。<br />
这边要强闯,那边不敢暴力阻拦,惊叫华州从事强闯成功了。<br />
他一掀开帘子就看到高阳郡守把一封信收到袖笼里去,笑脸相迎,并不计较他强闯大帐。<br />
华州刺史让治中从事来高凉,除了对他极度信任外,还有就是他特别多疑。<br />
谨慎配多疑,这就是华州的特色。<br />
高阳郡守这怪异的举动叫华州从事心底生疑,但他把疑惑按捺住了,先道歉,称是当心郡守才这般强闯的。<br />
对方都诚心诚意地道了歉,高阳郡守能怎么办,只能原谅他。<br />
两人各怀心思一起用了晚膳,待歇下后,华州从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br />
什么信能叫高阳郡守那么紧张?<br />
第二日,他就跟高阳郡守告辞,说要回去好好与刺史商议出兵一事,郡守便送走他,还给了许多高阳郡的土仪。<br />
回到澄城,从事立刻找到刺史,把高阳一行的精力一五一十说出来。<br />
然后,刺史给他看了一封信。<br />
“贺先想占了我们华州?!”从事惊呼:“这怎么可能!”<br />
“贺先此人一向阴险,他有此想法,我并不意外。”刺史道。<br />
“使君,这信是哪来的?”从事觉得奇怪,这信没头没尾,字迹方方正正,纸笺没有特色,何人如此谨慎,送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离间他们华州和高阳郡吗。<br />
“突然出现在我书房里,没查到是何人所放,”刺史道:“不过,我查到了这信所用之墨是长安喜用的隃麋墨。”从事道:“所以信是长安那边送来的?既然是长安,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再说,隃麋墨稀有,但也并非长安独有。”<br />
这信真是太多疑点了,每一个字都透着怪异。<br />
还有高阳郡守,他也藏起了一封信,那又是什么信,他为什么那么紧张。<br />
华州商议了一番,决定先按兵不动,看高阳郡后面会有什么动作。<br />
-<br />
“信都送去了?没露出什么破绽?”<br />
骆意问回来的察子。
敌强我弱,打也不是不能打,只不过是拿命填。<br />
那投降呢?<br />
平阳郡守望向堂中众官吏。<br />
回来的校尉说了,女魔头承诺,他们投降的都会被妥善安置,毕竟打下了地盘还需要人治理。<br />
“郡守?”<br />
“那就……”<br />
七月中,平阳郡守向神鼎军主帅骆乔投降,请骆将军善待平阳郡百姓。<br />
司州只剩高阳郡一地了。<br />
第283章<br />
弘农之西, 是南北横亘的稠桑原。<br />
稠桑原北林黄河、南面秦岭、东边是弘农河,峭壁陡立,原上林木茂密难以通人, 中有一条东西向的裂缝, 东出入口的关隘就是函谷关。<br />
函谷道三十余里,宽不过数丈, 车不能方轨, 马不能联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护卫着中原西进关中的安全。<br />
然函谷关一失,关中与中原的要道被切, 长安的兵马出不来, 只能眼睁睁看着骆乔席卷司州。<br />
长安兵马虽从潼关出与湖县兵马一起绕道秦岭想拦截从南渑池过来的洛州军,可秦岭是轻易能过的?<br />
秦岭会平等地教训每一个妄图挑战它自然之威的人。<br />
长安、湖县兵马根本绕不过去, 只能老老实实走崤函道,直面被杨氏临时封起来的函谷关西出入口。<br />
长安兵马与高阳郡兵马分别攻打函谷关和弘农城, 久攻不下。<br />
更糟糕的是,骆乔带兵到弘农城了。<br />
“骆将军。”<br />
杨氏族长率领族人们在城外迎接,见到了骆乔, 他的心才彻底安定下来。<br />
他走的这一步没有错。<br />
“杨先生, 辛苦。”骆乔下马, 与杨氏族长和族老们见礼。<br />
有弘农杨氏的投诚,她夺取司州事半功倍。<br />
当晚,杨氏族地设宴, 虽在战时不能喝酒, 却也是热闹十足。<br />
骆乔抵达弘农郡当日,高阳郡守就下令先退兵二十里, ,他毫无把握能与骆乔正面对抗。<br />
在弘农城停留了两日,骆乔去了函谷关。<br />
高阳郡守松了一口气,换成长安紧张起来了。<br />
然,骆乔到了函谷关后并没有挥兵西进,半点儿动静也无。<br />
不对,也不算没有动静。建康终于松口愿意与长安和谈。<br />
宋国形势大好,突然就愿意和谈,怎么看其中都有诈。<br />
“那你们说,有什么诈。”穆元对六部尚书说。<br />
他这个皇帝只当了月余,他觉得仿佛过了十年那么长,每一天醒来他都希望自己是在做梦,他身在岐王府里,而不是未央宫。<br />
六部尚书拥立他为皇帝,是因为他比弟弟穆泰好控制,他们嘴里说着是为了朝廷为了大魏,实际上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权势。<br />
他都知道。<br />
身边的门客逃的逃死的死,他身陷未央宫,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敢做。<br />
他这个皇帝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放刘氏离开。<br />
他们做不成夫妻了,他惟愿她往后余生皆顺遂。<br />
“荀先生在散关等着,我给你安排了新的身份,安排好了人马保护你,还有金银绢帛,你往南走,离开大魏,找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安顿下来。忘掉长安的一切,忘掉自己的姓氏,也忘掉我。阿湄,我无能,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br />
刘氏紧紧抱着穆元,哭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我不走,我们结发为夫妻,就是要一生一世的。”<br />
“不,你必须走。我们两个总得活一个。”穆元推开妻子,郑重地说:“你必须走,你走了,我就什么都不怕了。”<br />
刘氏离开长安的那一日,天高云淡,穆元登上城楼目送车队直至再看不见。<br />
五日后,穆元得知平阳郡守投降。<br />
再五日,骆乔抵达函谷关。<br />
这么一尊杀神挡在自己家门口,长安岂能不慌了手脚。<br />
建康又透露出可以和谈的意思,这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br />
无论如何,建康愿意和谈,长安求之不得。<br />
穆元每日端坐在朝堂上,听六部尚书争论和谈的进展,听得多了也能大概明白,明白了就想劝他们不要把宋国想得太好,杀神还在函谷关没走。<br />
高阳郡守知道长安正在与建康和谈,看送来的邸报似乎和谈还算顺利,但他不敢放松警惕,一直盯着弘农郡和函谷关的动静。<br />
他一边安排人想办法潜伏进弘农郡和函谷关,又不停派人向华州刺史求援。<br />
“华州紧邻雍州、司州,司州若覆灭,下一个就是华州。”<br />
高阳郡守派去的说客口才不错,华州刺史心有所动,但他是谨慎惯了的人,宁可不做也不愿做错,前头弘农郡和函谷关被占如此大事他都没有贸然出兵,就是他谨慎的性格所致。<br />
华州因地里位置的原因拱卫雍州,西魏在此置兵两万,是个不多不少的数字,让华州既能在敌人打过来时可以出兵援救,又防着华州司牧拥兵自重。<br />
魏国的先祖在制衡一道上费尽心思。<br />
只是这一任华州刺史实在是太谨慎了,高阳说客口水都说干了,他才同意考虑一下,还要派人随说客一同回高凉城见过高阳郡守后再做决定。<br />
说客此时此刻都想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能说服一个木头疙瘩,绝对是他人生最辉煌的履历之一。<br />
华州刺史让他极其信任的治中从事去高凉城,高阳郡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去了军营里。<br />
“谁能想到,函谷关都能丢。”高阳郡守痛心叹息,“骆乔到了弘农之后,将士们多少有些怯战,她的凶名……君寿你也知道的。”<br />
华州治中从事心有戚戚焉地点头,就是那位凶名太盛,他们刺史才不敢出兵的。以往他们都觉得刺史谨慎过头了,但放到现在又觉得谨慎点好啊。<br />
“朝廷正在跟建康和谈,无论如何咱们都得把函谷关和弘农拿回来。”高阳郡守斗志满满。<br />
华州从事没有当场应下,只道要先回去禀报刺史。<br />
晚间,他们回到营帐之中,还没坐下,士兵来报有流寇袭营,打退一拨又来一拨,打退一拨又来一拨,没完没了了简直,请郡守示下。<br />
这显然是有预谋的,高阳郡守请华州从事在帐中稍坐,他去看看。<br />
华州从事本想跟去看看,站起来后又觉得两方还未谈成,就插手高阳部的事不妥当,便又坐下来了。<br />
帐子不是中军大帐,而是高阳郡守用来谈事的,他离开后,只有华州从事一人在帐中。<br />
他百无聊赖地在帐中转了一圈,肚子有些饿,便去让外面的士兵送些吃食来,掀开帘子就看到不远处的中军大帐有烛火,便问士兵:“你们郡守回来了?”<br />
士兵答是。<br />
华州从事就觉得奇怪,高阳郡守既然处理完事情了,怎么不来跟他知会一声,把他晾在这边自己去了大帐。<br />
他便往大帐走,被大帐前守卫的士兵拦住不让进,既不让他进,也不去通报。<br />
“郡守说了,任何人不得来打扰。”<br />
这是在防贼吗?<br />
华州从事恼了,把他们华州请来,又防贼一样拦着他不准进大帐,那他就偏要进去。<br />
士兵们面对华州从事强闯也不敢武力阻拦,他们都知道,这是郡守请来的贵客。<br />
这边要强闯,那边不敢暴力阻拦,惊叫华州从事强闯成功了。<br />
他一掀开帘子就看到高阳郡守把一封信收到袖笼里去,笑脸相迎,并不计较他强闯大帐。<br />
华州刺史让治中从事来高凉,除了对他极度信任外,还有就是他特别多疑。<br />
谨慎配多疑,这就是华州的特色。<br />
高阳郡守这怪异的举动叫华州从事心底生疑,但他把疑惑按捺住了,先道歉,称是当心郡守才这般强闯的。<br />
对方都诚心诚意地道了歉,高阳郡守能怎么办,只能原谅他。<br />
两人各怀心思一起用了晚膳,待歇下后,华州从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br />
什么信能叫高阳郡守那么紧张?<br />
第二日,他就跟高阳郡守告辞,说要回去好好与刺史商议出兵一事,郡守便送走他,还给了许多高阳郡的土仪。<br />
回到澄城,从事立刻找到刺史,把高阳一行的精力一五一十说出来。<br />
然后,刺史给他看了一封信。<br />
“贺先想占了我们华州?!”从事惊呼:“这怎么可能!”<br />
“贺先此人一向阴险,他有此想法,我并不意外。”刺史道。<br />
“使君,这信是哪来的?”从事觉得奇怪,这信没头没尾,字迹方方正正,纸笺没有特色,何人如此谨慎,送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离间他们华州和高阳郡吗。<br />
“突然出现在我书房里,没查到是何人所放,”刺史道:“不过,我查到了这信所用之墨是长安喜用的隃麋墨。”从事道:“所以信是长安那边送来的?既然是长安,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再说,隃麋墨稀有,但也并非长安独有。”<br />
这信真是太多疑点了,每一个字都透着怪异。<br />
还有高阳郡守,他也藏起了一封信,那又是什么信,他为什么那么紧张。<br />
华州商议了一番,决定先按兵不动,看高阳郡后面会有什么动作。<br />
-<br />
“信都送去了?没露出什么破绽?”<br />
骆意问回来的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