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开春,神鼎军兵临雁门郡广武城下,带兵的都不是骆乔,是她手底下的幢主甘彭。<br />
刘行谨配合神鼎军从灵丘出兵,合围广武城。<br />
围城四个月后,广武城矢尽粮绝,嵇充自刎于宅邸,其部下开城投降。<br />
肆州被拿下之后,刘行谨将一早就准备好的降书交给甘彭,请他转交给骆乔。<br />
“还请转告骆将军,当年应某之事,望能说到做到。”<br />
甘彭接过降书,说:“将军早就吩咐过,让我告诉你,她答应之事,绝不会食言。”<br />
当年骆乔骆意在攻打邺城之前,只身前往幽州见刘行谨,拿了个假传国玉玺给他,就曾答应过,只要骆乔在一日,幽州就是刘行谨的地盘。<br />
现在,只要刘行谨臣服,她说的话就一直有效。<br />
刘行谨这些年占据幽、燕、安、营四州,亦是一方强盛诸侯。<br />
但看如今天下大势,宋将一统,他若不及时做出抉择,就是下一个嵇充了。<br />
因此,他没有考虑太久,送上了降书,但他玩了个心眼,把降书送给骆乔而不是宋国皇帝。<br />
“刘行谨心眼还挺多。”骆乔收到降书,叫人原封不动地送去建康。<br />
降书到了建康,皇帝龙心大悦,将安州、营州都划入幽州,授刘行谨为幽州牧,统领幽州军政。<br />
自此,除了齐国那块地,宋国统一了中原。<br />
以黄河为界,宋国北方的兵权悉数握在骆乔手中,即使是幽州,刘行谨也得听从比他官大一级的车骑将军调遣。<br />
宋国南方,柳光庭的死并没有平息士族反对均田,反而反对之声更大,士族联合起来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就在这年秋收时节,士族叫朝廷看到了他们的强势。<br />
秋收之后,就是秋税征收之时,士族将征税官赶走,联合罢税。<br />
更有甚者,集结起自己手里的奴隶和庄户,武力抗税,打死征税官的都有。<br />
皇帝在式乾殿上大发雷霆,然朝中大臣半数以上都是士族出身,他们对此保持沉默,新贵们说话的分量又不够。<br />
彭城郡里也有抗税的士族,闻瑾十岁之后就被严夙教着处理封邑里的政务,如今大部分政务都处理得有模有样,可士族抗税这种大事他从未遇见过,徐州刺史黄进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br />
“严先生,士族抗税是反对舅舅推行均田,您曾经说过,士族坐大就是因为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他们是不会把土地给朝廷的,那该怎么办呢?派兵强攻吗?”<br />
严夙不答反问:“王爷,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说了什么,您还记得吗?”<br />
闻瑾很快答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br />
严夙笑着点头:“很对。”<br />
闻瑾就懂了,派兵强攻是下策,伤的是大宋自己人。<br />
可不用兵,怎么才能让士族乖乖缴税呢?<br />
“不是不用兵,是兵要用在点子上。”严夙道。<br />
闻瑾明白:“像武力抗税的,就要用兵镇压,否则人人效法,大宋就内乱了。可其他的要怎么对付呢?”<br />
严夙道:“王爷想不明白就看着你舅舅是怎么处理的。黄刺史要再上门来,你就把何都督也请来,一起喝茶。”<br />
“我知道。”这一招闻瑾用得可熟练了,黄进想折腾他,他就让何文斌来。不仅彭城郡盯着建康的动静,大宋都盯着建康的动静,尤其是士族。<br />
皇帝宣召尚书令,骆意甫一入宫,建康大大小小的士族就卯足了劲儿打听宫里的动向。<br />
“骆卿,现在该如何是好?”闻燮当了多年的傀儡皇帝,是最清楚门阀士族究竟势大到何种程度的,但他还是低估了士族,没想到他们竟敢抗税。<br />
席荣不在了,门阀士族竟更加狂妄。<br />
现在想来,当初怕是有席荣镇着,那些士族才不敢放肆。<br />
闻燮想,自己恐怕是老了,越来越喜欢回忆从前,时常忆起席荣,越回忆竟越是理解席荣。<br />
“陛下不必着急,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骆意道。<br />
闻燮:“什么办法?”<br />
骆意说了两个字:“迁都。”<br />
“迁都?”闻燮瞠大了眼,“迁哪儿?长安?”<br />
骆意点头:“自然。长安在席雍州的治理下繁华不输建康,长乐、未央等宫殿具以收拾妥当,只等着陛下入主。关中之地,四面天险,作为国都比建康更适合。届时,国都长安,洛州洛阳、扬州建康、并州太原、益州成都为陪都。”<br />
“等等,成都?”闻燮怀疑自己听错了。<br />
“就是成都。”骆意说:“益州咱们早晚要收复的。”<br />
闻燮心说:行吧,成都。<br />
“陛下在朝上宣布迁都时,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咱们不着急下诏,先做好准备,待诏书一下咱们就走,杀士族一个措手不及。”<br />
“陛下都去了长安,大宋朝廷中心肯定就得往长安移,还想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他们就得跟去长安,北边可不是他们熟悉的地界儿了。将来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岂不简单。”<br />
闻燮边听骆意说边猛猛点头:“妙啊。对,就迁都,马上迁。”<br />
“陛下既同意,便即刻下诏,让六部九卿清点封存近十年的卷宗,国库、私库、皇庄林苑全部清点。”骆意连清点封存的借口都想好了,“就以这次抗税为由。陛下以为如何?”<br />
陛下觉得甚好。<br />
当天就下了清点诏书,并在诏书中夹带私货,痛斥目无王法纲纪的门阀士族。<br />
第292章<br />
所有人都盯着朝廷的动向, 尤其是在皇帝宣诏了骆意进宫后。<br />
与骆意议事毕的第二天,显阳殿下诏,派兵镇压武力抗税的士族, 以及各衙门清点封存近十年卷宗。<br />
然后, 就没有动静了。<br />
对抗税的士族朝廷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br />
士族们欢呼,新贵们失望。<br />
“黄口小儿, 不过尔尔。”士族们为自己的胜利欢宴通宵, 放浪形骸。<br />
但也有清醒者意识到事情远没有结束。<br />
骆意骆仲志, 天下最年轻的尚书令,三年前以智计收复黔中至今被人津津乐道,面对这种情形他束手无策, 这可能吗?<br />
更何况还有他姐姐骆高羽。文的不行, 就来武的,这五年里, 这姐弟俩配合得不要太默契。<br />
可身在长安的骆乔也半点儿动静没有,还很有兴致的带着丈夫、女儿去爬山。<br />
“传说这座山是神仙修炼之所, 山上隐居了修道求仙之人。”席瞮摸了摸趴在骆乔背上的女儿的小手,确定她没有冷。<br />
长安现在各路探子太多,很烦人, 骆意来信说了迁都之事, 未免打草惊蛇, 骆乔和席瞮一合计干脆趁着秋高气爽来爬山,先避开那些烦人的刺探。<br />
他们选了一条相对平缓的山路,然不到一个时辰, 小姑娘就走不动了, 被母亲背着上山。<br />
“那他们、他们变神仙了吗?”<br />
“求仙,当然还是在求, 还不是仙。”<br />
“为什么还不是仙?”<br />
“可能是方法没用对。”<br />
“那是什么方法呢?”<br />
“阿爹不求仙,不知道呀。”<br />
“阿爹为什么不求仙呀?”<br />
三四岁的年纪正是对外界最好奇的时候,总是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席澧小姑娘胆子大,比别的三岁小孩儿问题更多,是个小话痨,最喜缠着大人问问题。<br />
席瞮对女儿相当有耐心,无论女儿的问题多荒诞,他都会认真回答。<br />
相比之下,骆乔就简单粗暴一些,直接把女儿没完没了的为什么终结:“因为你阿爹求仙了,就没人回答你的为什么了。”<br />
“为什么呀?”小姑娘问。<br />
骆乔胡说八道:“因为求仙之人不能跟凡夫俗子说话,会成不了仙。”<br />
小姑娘认真想了一会儿,觉得母亲说得很有道理,便对父亲说:“那阿爹你不要求仙哦,不然就不能跟狸儿说话了。”<br />
席瞮好笑,却很认真地答应女儿,不会求仙,会陪着狸儿长大。<br />
一家三口带着亲兵仆役几十人,爬了大半日听见了轰鸣的水声,已到了半山瀑布处。<br />
瀑布旁有前人建的观瀑亭,仆役们上前将其打扫干净,未免瀑布水雾送来的凉气儿冷到家中小女郎,还生了火堆。<br />
席澧小姑娘是被母亲背上来的,一点儿没累着,这会儿可有精神了,在观瀑亭里里外外跑来跑去,指着一棵树兴奋喊:“小猴子!”<br />
追在她身后的仆役们顺着她的手朝树上看去,果然有一只浑身金色毛茸茸的猴子。<br />
小姑娘就跑回亭中拿了两个点心又跑回树下,举起两只小短手:“小猴子,给你吃。”<br />
猴子在树上看着她,对她手里的点心不为所动。<br />
“它为什么不吃呀?”小姑娘举着手蹦跶,想把猴子引过来。<br />
“猴子是吃桃的,不爱吃点心。”仆役小心地看护着。<br />
“小猴子为什么爱吃桃,不爱吃点心?”小姑娘不理解,点心那么好吃,居然会有猴不喜欢吃。<br />
仆役们汗涔涔,这个要怎么回答,他们也不是猴子,不知道猴子为什么吃桃不吃点心。<br />
小姑娘没有得到答案,小猴子也荡着树枝走了,她跑回亭中扑到父亲腿上,问小猴子为什么不吃点心。这题骆乔会:“因为它就是不喜欢点心,就跟你不喜欢吃青菜一样。”<br />
“可是、可是我有吃啊,每次我都把碗里的青菜吃光光了。”青菜就是不好吃嘛。<br />
“那你可真棒。”骆乔给女儿鼓掌,然后示意其他人一起鼓掌。<br />
小姑娘就在这热烈的掌声中迷失了。<br />
待晚间回到山下庄子里,面对碗里的青菜皱着小鼻子闷头全扒拉进嘴里,超厉害的。<br />
一家三口在庄子上住了小一月,此时秋收已过,最大的事也就是冬季兵役操练,有甘彭等人负责,也用不着骆乔亲自看着。<br />
待天气转冷,一家三口又转去了骊山,那里有温泉地热。
刘行谨配合神鼎军从灵丘出兵,合围广武城。<br />
围城四个月后,广武城矢尽粮绝,嵇充自刎于宅邸,其部下开城投降。<br />
肆州被拿下之后,刘行谨将一早就准备好的降书交给甘彭,请他转交给骆乔。<br />
“还请转告骆将军,当年应某之事,望能说到做到。”<br />
甘彭接过降书,说:“将军早就吩咐过,让我告诉你,她答应之事,绝不会食言。”<br />
当年骆乔骆意在攻打邺城之前,只身前往幽州见刘行谨,拿了个假传国玉玺给他,就曾答应过,只要骆乔在一日,幽州就是刘行谨的地盘。<br />
现在,只要刘行谨臣服,她说的话就一直有效。<br />
刘行谨这些年占据幽、燕、安、营四州,亦是一方强盛诸侯。<br />
但看如今天下大势,宋将一统,他若不及时做出抉择,就是下一个嵇充了。<br />
因此,他没有考虑太久,送上了降书,但他玩了个心眼,把降书送给骆乔而不是宋国皇帝。<br />
“刘行谨心眼还挺多。”骆乔收到降书,叫人原封不动地送去建康。<br />
降书到了建康,皇帝龙心大悦,将安州、营州都划入幽州,授刘行谨为幽州牧,统领幽州军政。<br />
自此,除了齐国那块地,宋国统一了中原。<br />
以黄河为界,宋国北方的兵权悉数握在骆乔手中,即使是幽州,刘行谨也得听从比他官大一级的车骑将军调遣。<br />
宋国南方,柳光庭的死并没有平息士族反对均田,反而反对之声更大,士族联合起来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就在这年秋收时节,士族叫朝廷看到了他们的强势。<br />
秋收之后,就是秋税征收之时,士族将征税官赶走,联合罢税。<br />
更有甚者,集结起自己手里的奴隶和庄户,武力抗税,打死征税官的都有。<br />
皇帝在式乾殿上大发雷霆,然朝中大臣半数以上都是士族出身,他们对此保持沉默,新贵们说话的分量又不够。<br />
彭城郡里也有抗税的士族,闻瑾十岁之后就被严夙教着处理封邑里的政务,如今大部分政务都处理得有模有样,可士族抗税这种大事他从未遇见过,徐州刺史黄进找上门来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br />
“严先生,士族抗税是反对舅舅推行均田,您曾经说过,士族坐大就是因为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他们是不会把土地给朝廷的,那该怎么办呢?派兵强攻吗?”<br />
严夙不答反问:“王爷,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说了什么,您还记得吗?”<br />
闻瑾很快答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br />
严夙笑着点头:“很对。”<br />
闻瑾就懂了,派兵强攻是下策,伤的是大宋自己人。<br />
可不用兵,怎么才能让士族乖乖缴税呢?<br />
“不是不用兵,是兵要用在点子上。”严夙道。<br />
闻瑾明白:“像武力抗税的,就要用兵镇压,否则人人效法,大宋就内乱了。可其他的要怎么对付呢?”<br />
严夙道:“王爷想不明白就看着你舅舅是怎么处理的。黄刺史要再上门来,你就把何都督也请来,一起喝茶。”<br />
“我知道。”这一招闻瑾用得可熟练了,黄进想折腾他,他就让何文斌来。不仅彭城郡盯着建康的动静,大宋都盯着建康的动静,尤其是士族。<br />
皇帝宣召尚书令,骆意甫一入宫,建康大大小小的士族就卯足了劲儿打听宫里的动向。<br />
“骆卿,现在该如何是好?”闻燮当了多年的傀儡皇帝,是最清楚门阀士族究竟势大到何种程度的,但他还是低估了士族,没想到他们竟敢抗税。<br />
席荣不在了,门阀士族竟更加狂妄。<br />
现在想来,当初怕是有席荣镇着,那些士族才不敢放肆。<br />
闻燮想,自己恐怕是老了,越来越喜欢回忆从前,时常忆起席荣,越回忆竟越是理解席荣。<br />
“陛下不必着急,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骆意道。<br />
闻燮:“什么办法?”<br />
骆意说了两个字:“迁都。”<br />
“迁都?”闻燮瞠大了眼,“迁哪儿?长安?”<br />
骆意点头:“自然。长安在席雍州的治理下繁华不输建康,长乐、未央等宫殿具以收拾妥当,只等着陛下入主。关中之地,四面天险,作为国都比建康更适合。届时,国都长安,洛州洛阳、扬州建康、并州太原、益州成都为陪都。”<br />
“等等,成都?”闻燮怀疑自己听错了。<br />
“就是成都。”骆意说:“益州咱们早晚要收复的。”<br />
闻燮心说:行吧,成都。<br />
“陛下在朝上宣布迁都时,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咱们不着急下诏,先做好准备,待诏书一下咱们就走,杀士族一个措手不及。”<br />
“陛下都去了长安,大宋朝廷中心肯定就得往长安移,还想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他们就得跟去长安,北边可不是他们熟悉的地界儿了。将来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岂不简单。”<br />
闻燮边听骆意说边猛猛点头:“妙啊。对,就迁都,马上迁。”<br />
“陛下既同意,便即刻下诏,让六部九卿清点封存近十年的卷宗,国库、私库、皇庄林苑全部清点。”骆意连清点封存的借口都想好了,“就以这次抗税为由。陛下以为如何?”<br />
陛下觉得甚好。<br />
当天就下了清点诏书,并在诏书中夹带私货,痛斥目无王法纲纪的门阀士族。<br />
第292章<br />
所有人都盯着朝廷的动向, 尤其是在皇帝宣诏了骆意进宫后。<br />
与骆意议事毕的第二天,显阳殿下诏,派兵镇压武力抗税的士族, 以及各衙门清点封存近十年卷宗。<br />
然后, 就没有动静了。<br />
对抗税的士族朝廷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br />
士族们欢呼,新贵们失望。<br />
“黄口小儿, 不过尔尔。”士族们为自己的胜利欢宴通宵, 放浪形骸。<br />
但也有清醒者意识到事情远没有结束。<br />
骆意骆仲志, 天下最年轻的尚书令,三年前以智计收复黔中至今被人津津乐道,面对这种情形他束手无策, 这可能吗?<br />
更何况还有他姐姐骆高羽。文的不行, 就来武的,这五年里, 这姐弟俩配合得不要太默契。<br />
可身在长安的骆乔也半点儿动静没有,还很有兴致的带着丈夫、女儿去爬山。<br />
“传说这座山是神仙修炼之所, 山上隐居了修道求仙之人。”席瞮摸了摸趴在骆乔背上的女儿的小手,确定她没有冷。<br />
长安现在各路探子太多,很烦人, 骆意来信说了迁都之事, 未免打草惊蛇, 骆乔和席瞮一合计干脆趁着秋高气爽来爬山,先避开那些烦人的刺探。<br />
他们选了一条相对平缓的山路,然不到一个时辰, 小姑娘就走不动了, 被母亲背着上山。<br />
“那他们、他们变神仙了吗?”<br />
“求仙,当然还是在求, 还不是仙。”<br />
“为什么还不是仙?”<br />
“可能是方法没用对。”<br />
“那是什么方法呢?”<br />
“阿爹不求仙,不知道呀。”<br />
“阿爹为什么不求仙呀?”<br />
三四岁的年纪正是对外界最好奇的时候,总是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席澧小姑娘胆子大,比别的三岁小孩儿问题更多,是个小话痨,最喜缠着大人问问题。<br />
席瞮对女儿相当有耐心,无论女儿的问题多荒诞,他都会认真回答。<br />
相比之下,骆乔就简单粗暴一些,直接把女儿没完没了的为什么终结:“因为你阿爹求仙了,就没人回答你的为什么了。”<br />
“为什么呀?”小姑娘问。<br />
骆乔胡说八道:“因为求仙之人不能跟凡夫俗子说话,会成不了仙。”<br />
小姑娘认真想了一会儿,觉得母亲说得很有道理,便对父亲说:“那阿爹你不要求仙哦,不然就不能跟狸儿说话了。”<br />
席瞮好笑,却很认真地答应女儿,不会求仙,会陪着狸儿长大。<br />
一家三口带着亲兵仆役几十人,爬了大半日听见了轰鸣的水声,已到了半山瀑布处。<br />
瀑布旁有前人建的观瀑亭,仆役们上前将其打扫干净,未免瀑布水雾送来的凉气儿冷到家中小女郎,还生了火堆。<br />
席澧小姑娘是被母亲背上来的,一点儿没累着,这会儿可有精神了,在观瀑亭里里外外跑来跑去,指着一棵树兴奋喊:“小猴子!”<br />
追在她身后的仆役们顺着她的手朝树上看去,果然有一只浑身金色毛茸茸的猴子。<br />
小姑娘就跑回亭中拿了两个点心又跑回树下,举起两只小短手:“小猴子,给你吃。”<br />
猴子在树上看着她,对她手里的点心不为所动。<br />
“它为什么不吃呀?”小姑娘举着手蹦跶,想把猴子引过来。<br />
“猴子是吃桃的,不爱吃点心。”仆役小心地看护着。<br />
“小猴子为什么爱吃桃,不爱吃点心?”小姑娘不理解,点心那么好吃,居然会有猴不喜欢吃。<br />
仆役们汗涔涔,这个要怎么回答,他们也不是猴子,不知道猴子为什么吃桃不吃点心。<br />
小姑娘没有得到答案,小猴子也荡着树枝走了,她跑回亭中扑到父亲腿上,问小猴子为什么不吃点心。这题骆乔会:“因为它就是不喜欢点心,就跟你不喜欢吃青菜一样。”<br />
“可是、可是我有吃啊,每次我都把碗里的青菜吃光光了。”青菜就是不好吃嘛。<br />
“那你可真棒。”骆乔给女儿鼓掌,然后示意其他人一起鼓掌。<br />
小姑娘就在这热烈的掌声中迷失了。<br />
待晚间回到山下庄子里,面对碗里的青菜皱着小鼻子闷头全扒拉进嘴里,超厉害的。<br />
一家三口在庄子上住了小一月,此时秋收已过,最大的事也就是冬季兵役操练,有甘彭等人负责,也用不着骆乔亲自看着。<br />
待天气转冷,一家三口又转去了骊山,那里有温泉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