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侯爷见哥儿想你,想得厉害,就让余亮把我们送来了。”<br />
两人本是直接去江锦萍家,到了才知道,她们来了云山寺。<br />
在江锦萍家用过晚膳后,陆伊冉见她表姐家也住不下这么多人。<br />
只好回府。<br />
几人刚回到府上,还没进院子,就见袅袅眼眶微红,坐在伊冉苑的门口。<br />
她一人在尚京,无依无靠,她们就是她的家人。<br />
陆伊冉送袅袅来尚京时,也只为暂避风头,并没为她的将来考虑过。仔细一想,那时有些冲动。<br />
让她一个举目无亲的小姑娘,整日困在这宅院里,先不说,自己那木头弟弟会不会真心对她。<br />
自己以后回青阳了,她该怎么办?<br />
陆伊冉自责问道:“是不是,卓儿欺负你了,你给姐姐说。”<br />
袅袅摇了摇头,将脸埋在膝盖上,也不出声。<br />
“云喜,去把卓儿给我喊过来,肯定是他欺负袅袅了。”<br />
“云喜姐姐,你别去,他没欺负我。”袅袅忙起身,拦住云喜。<br />
被逼无奈,袅袅才说出实情。<br />
原来,这个坊院里有位商户人家的姑娘,她看中陆伊卓了,要为自己提亲。<br />
袅袅心里难过自卑,觉得自己比不过人家。<br />
思虑一番后,陆伊冉说道:“袅袅,你明日就去铺子学做糕点吧。你不能把时间和心思全花在卓儿身上,日后你就会明白,有一技傍身,比什么都牢靠。”<br />
如果曾经有一个人,提点自己,或许她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br />
袅袅一听十分高兴,她本来就勤快,这下不但有事做。还能学一门手艺,当时就答应下来。<br />
心情好了,爽快地回了她住的院子。<br />
陆伊冉去浴室沐浴时,阿圆跟进来,小声说道:“姑娘,侯爷给你带话了。”<br />
“他说啥?”陆伊冉神色一黯,问道。<br />
“侯爷说,你不想看到他,他就住在书房。这样一来,哥儿爹娘都能见到了。”<br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陈家大姑娘是拐子<br />
翌日陆伊冉就把袅袅带到御街的糕点铺。<br />
店里的伙计和厨房的肆厨都很意外, 她回尚京只有陆叔一人知道,大家问这问那的关心。让她心中微暖。<br />
后来陆伊冉说明来意,想让牛婶教袅袅学做糕点。<br />
牛婶爽快答应, 这么长相讨喜的姑娘, 谁人不爱。<br />
安排好好袅袅, 陆伊冉又和云喜去了绸缎铺子。<br />
她想过了,在青阳这段时日,与其为那些烦心事耗着,不如抽出一些精力放在生意上。知道明年绸缎生意要涨,她早就安排好了陆叔, 在尚京多收买一些绸缎。<br />
青阳游掌柜占了先机,她就把目光转移到尚京来。<br />
铺子仓库堆满了绸缎料子, 陆伊冉拿出账本细算一番, 一万五千两银子的本。<br />
她心不大,就按比平常价多出两成的盈利,至少也能赚万两的利润。<br />
陆叔的账本做得清楚,每一分支出都写得明明白白。<br />
“陆叔, 以后我回青阳了,尚京的生意还得劳烦你。”<br />
“你放心, 婶子她们在青阳都很好,我会照顾好他们。”<br />
陆叔态度恭敬,温声回道:“姑娘,可千万别折煞老奴,这都是老奴该做的事。”<br />
他本是陆老太爷跟前的小厮, 后来又指派跟着陆佩显。<br />
陆叔本分忠厚, 与陆佩显在外历练多年,也学了不少本事。<br />
陆伊冉出嫁后, 陆佩显就让他陪嫁到尚京。<br />
他与他的妻子虽是陆家的奴才,可陆佩显却除了他一双儿女的奴籍,还给了他买了院子和田地。<br />
江氏给他的儿女,一人一家铺子。<br />
年老后,陆佩显答应让他回青阳养老。<br />
陆家对他的恩情,他铭记于心,对陆伊冉交代的差事,也是勤勤恳恳,从未有半点私心。<br />
“我走这几月,一切可还顺利?”<br />
陆叔踌躇半晌,还是把上次糕点铺子被人诬陷,收买绸缎有人举报到京兆府的事,如实告诉了陆伊冉。<br />
“姑娘,如若不是侯爷帮我们解决,只怕……”<br />
见陆伊冉不吭声,陆叔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没再说下去。<br />
所有人都在提醒她,谢词安为她改变了很多。但他们却不知道结局,她只能时刻保持清醒提醒自己不能沉迷,要割舍。<br />
皇城司衙门。<br />
早朝后,谢词安回到衙门,继续处理积压的公务。<br />
余亮啰唆了一早上,也没能阻止他来衙门。<br />
“秦大夫特意嘱托过,侯爷要静养,这才几日,又来衙门。”<br />
谢词安也失了耐心,脸色阴沉训斥:“这般聒噪,这几日就不用跟着,留在侯府。”<br />
余亮:“……”<br />
谢词安嫌余亮烦躁,不让他到屋内伺候。<br />
余亮侍立在衙房外,后悔不已,狠狠拍打自己的臭嘴。<br />
留在侯府,他就见不到云喜了。<br />
主子不唤,余亮也不敢主动进屋。正愁没机会进屋认错,门房侍卫就来禀报,说有人在望月楼的雅间等侯爷,并递给他一封信。<br />
余亮心中一喜,敲门道:“侯爷,有事禀报。”
两人本是直接去江锦萍家,到了才知道,她们来了云山寺。<br />
在江锦萍家用过晚膳后,陆伊冉见她表姐家也住不下这么多人。<br />
只好回府。<br />
几人刚回到府上,还没进院子,就见袅袅眼眶微红,坐在伊冉苑的门口。<br />
她一人在尚京,无依无靠,她们就是她的家人。<br />
陆伊冉送袅袅来尚京时,也只为暂避风头,并没为她的将来考虑过。仔细一想,那时有些冲动。<br />
让她一个举目无亲的小姑娘,整日困在这宅院里,先不说,自己那木头弟弟会不会真心对她。<br />
自己以后回青阳了,她该怎么办?<br />
陆伊冉自责问道:“是不是,卓儿欺负你了,你给姐姐说。”<br />
袅袅摇了摇头,将脸埋在膝盖上,也不出声。<br />
“云喜,去把卓儿给我喊过来,肯定是他欺负袅袅了。”<br />
“云喜姐姐,你别去,他没欺负我。”袅袅忙起身,拦住云喜。<br />
被逼无奈,袅袅才说出实情。<br />
原来,这个坊院里有位商户人家的姑娘,她看中陆伊卓了,要为自己提亲。<br />
袅袅心里难过自卑,觉得自己比不过人家。<br />
思虑一番后,陆伊冉说道:“袅袅,你明日就去铺子学做糕点吧。你不能把时间和心思全花在卓儿身上,日后你就会明白,有一技傍身,比什么都牢靠。”<br />
如果曾经有一个人,提点自己,或许她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br />
袅袅一听十分高兴,她本来就勤快,这下不但有事做。还能学一门手艺,当时就答应下来。<br />
心情好了,爽快地回了她住的院子。<br />
陆伊冉去浴室沐浴时,阿圆跟进来,小声说道:“姑娘,侯爷给你带话了。”<br />
“他说啥?”陆伊冉神色一黯,问道。<br />
“侯爷说,你不想看到他,他就住在书房。这样一来,哥儿爹娘都能见到了。”<br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陈家大姑娘是拐子<br />
翌日陆伊冉就把袅袅带到御街的糕点铺。<br />
店里的伙计和厨房的肆厨都很意外, 她回尚京只有陆叔一人知道,大家问这问那的关心。让她心中微暖。<br />
后来陆伊冉说明来意,想让牛婶教袅袅学做糕点。<br />
牛婶爽快答应, 这么长相讨喜的姑娘, 谁人不爱。<br />
安排好好袅袅, 陆伊冉又和云喜去了绸缎铺子。<br />
她想过了,在青阳这段时日,与其为那些烦心事耗着,不如抽出一些精力放在生意上。知道明年绸缎生意要涨,她早就安排好了陆叔, 在尚京多收买一些绸缎。<br />
青阳游掌柜占了先机,她就把目光转移到尚京来。<br />
铺子仓库堆满了绸缎料子, 陆伊冉拿出账本细算一番, 一万五千两银子的本。<br />
她心不大,就按比平常价多出两成的盈利,至少也能赚万两的利润。<br />
陆叔的账本做得清楚,每一分支出都写得明明白白。<br />
“陆叔, 以后我回青阳了,尚京的生意还得劳烦你。”<br />
“你放心, 婶子她们在青阳都很好,我会照顾好他们。”<br />
陆叔态度恭敬,温声回道:“姑娘,可千万别折煞老奴,这都是老奴该做的事。”<br />
他本是陆老太爷跟前的小厮, 后来又指派跟着陆佩显。<br />
陆叔本分忠厚, 与陆佩显在外历练多年,也学了不少本事。<br />
陆伊冉出嫁后, 陆佩显就让他陪嫁到尚京。<br />
他与他的妻子虽是陆家的奴才,可陆佩显却除了他一双儿女的奴籍,还给了他买了院子和田地。<br />
江氏给他的儿女,一人一家铺子。<br />
年老后,陆佩显答应让他回青阳养老。<br />
陆家对他的恩情,他铭记于心,对陆伊冉交代的差事,也是勤勤恳恳,从未有半点私心。<br />
“我走这几月,一切可还顺利?”<br />
陆叔踌躇半晌,还是把上次糕点铺子被人诬陷,收买绸缎有人举报到京兆府的事,如实告诉了陆伊冉。<br />
“姑娘,如若不是侯爷帮我们解决,只怕……”<br />
见陆伊冉不吭声,陆叔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没再说下去。<br />
所有人都在提醒她,谢词安为她改变了很多。但他们却不知道结局,她只能时刻保持清醒提醒自己不能沉迷,要割舍。<br />
皇城司衙门。<br />
早朝后,谢词安回到衙门,继续处理积压的公务。<br />
余亮啰唆了一早上,也没能阻止他来衙门。<br />
“秦大夫特意嘱托过,侯爷要静养,这才几日,又来衙门。”<br />
谢词安也失了耐心,脸色阴沉训斥:“这般聒噪,这几日就不用跟着,留在侯府。”<br />
余亮:“……”<br />
谢词安嫌余亮烦躁,不让他到屋内伺候。<br />
余亮侍立在衙房外,后悔不已,狠狠拍打自己的臭嘴。<br />
留在侯府,他就见不到云喜了。<br />
主子不唤,余亮也不敢主动进屋。正愁没机会进屋认错,门房侍卫就来禀报,说有人在望月楼的雅间等侯爷,并递给他一封信。<br />
余亮心中一喜,敲门道:“侯爷,有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