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御驾亲自将太子一行送到了京城外。<br />
这一路上,城中的百姓尽数涌上街头,看到萧云辞的麒麟银甲,纷纷跪下,仿佛虔诚的为萧云辞祈求上苍,祈求这一战能大败敌军。<br />
反而是皇帝的御驾无人观望,被冷落在前,仿佛那是个摆设。<br />
皇帝心中有些失落,可他也清楚,如今他还能有什么不满?<br />
萧云辞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太子,万般难题若不是有萧云辞在,北明恐怕早就……<br />
到了城门外,萧云辞下马,跪在皇帝御驾之前。<br />
皇帝隔着帘子,高高在上的看着自己皇儿,按规矩说了一些祝福之语。<br />
萧云辞应了,起身重新上马,临走前,却忽然回眸,看了一眼距离御驾有些远的地方,有一辆马车。<br />
那是太子府的马车,马车车帘掀开,那姑娘双眸通红,正呆呆地看着他。<br />
萧云辞心中一疼,可如今他却连安慰之语也没法与她说,他缓缓朝她颔首,然后勾起嘴角,朝她笑了笑。<br />
萧云辞平日不少笑,可他总是笑得阴沉,像是有满肚子的计谋,令人怎么看都捉摸不透。<br />
可如今他的笑容,却比这午后的阳光还要刺目。<br />
随后,他便驱马前行,带着大军,往未知的区域行去,只留给温凝一个银色盔甲的背影。<br />
一切都仿佛定格在此时,温凝看着那背影死死地抓住帘子,心中仿佛被什么狠狠捅了一刀。<br />
耳边传来送行众臣的讨论声。<br />
“太子此行,恐怕是……唉。”<br />
“是啊,第一次带兵出征,而那鞑靼敢点明让太子去,便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对付太子……这哪里是战场,那是明晃晃的陷阱!鞑靼那边的命令,恐怕是……”<br />
“战场可以输,萧云辞必须死。”<br />
“皇上他也不顾及太子的性命吗?除了太子,如今还有谁更适合继承皇位?”<br />
“有什么办法,总比京城都被攻占了好,这场仗迟早都要打的。”<br />
温凝看着萧云辞的背影,脑子里却恍然浮现出爹爹寻常出征时的场景。<br />
爹爹的盔甲是金色的,在阳光下亮的惊人。<br />
温凝回回都会来给爹爹送行,看着爹爹身穿一身盔甲,神采奕奕的骑马带兵远去,爹爹总是想着她,所以每次临走前,都会在人群中寻找她的身影,然后朝她咧嘴笑。<br />
最后那一次,爹爹笑得极灿烂,他看着温凝,仿佛再说,“早点回家丫头,等爹爹回来。”<br />
然后他再也没回来。<br />
这是温凝的噩梦,从幼时到如今,也是她一直的痛苦和遗憾。<br />
“起驾——回宫——”<br />
马车声重新想起,众人纷纷远去。<br />
也不知过了多久,温凝都没有吩咐车夫启程回府。<br />
“殿下,回去吗?”木槿看着温凝呆呆的模样,担忧问道。温凝忽然动了,她朝着身侧的木槿说话,说出的话却仿佛不像是自己的声音,像是别人的,冷静的几乎没有感情。<br />
“太子府你与晴月先行代管,若是我回不来……厢房的梳妆匣里还有金银细软,你收拾了拿去卖掉,实在不行去找钱夫人帮忙,她看在我的面儿上,应当会待你们不错。”<br />
“啊?殿下!您要去哪!”木槿惊慌的声音仿佛遥远至极,温凝的脑子嗡嗡响,她手指颤抖,用最快的速度拆了马车前拴着的棕红马儿。<br />
然后她伸手抓起马车上的无忧剑,翻身上马。<br />
还好,还好幼时爹爹教过她骑马。<br />
“驾!”她直接用无忧剑的剑鞘轻轻敲了敲马儿,马儿瞬间惊起,朝着远方驰骋而去。<br />
木槿面色苍白,几乎丢了魂儿,惊惧的看着温凝远去的背影,半晌回不过神来。<br />
周围还未离开的官员看到这一幕,也都目瞪口呆。<br />
“刚刚离开的是谁?”<br />
“太子妃!是太子妃!”<br />
“这可怎么是好!”<br />
温凝骑着马在树林间穿梭,风吹过她的耳朵,呼呼的风声几乎吹进她冰凉的心窟窿里。<br />
她手指冰凉,用最大的力气捉着缰绳,去追那太子的行军队伍。<br />
终于,远远地,她终于可以看到那一身银甲。<br />
她提起一口气,“驾——”<br />
萧云辞浑身陡然僵住了。<br />
周围都是铠甲撞击脆响声和马蹄声,可他却似乎听到了温凝的声音。<br />
“晏和!”那声音更清晰。<br />
“吁——”萧云辞止住马儿,调转马头回身。<br />
只见山林间棕马狂奔,脚步如飞,温凝坐在马上,极标准的动作,她的发已经全散了,披散在她身后,如同黑缎的瀑布。<br />
她似乎在流泪,眼神中却透着执着。<br />
萧云辞胸腔仿佛被狠狠撞了,撞得他几乎无法承受。<br />
可她驱使的马儿终究是跑得太疯,到了萧云辞的跟前,却根本刹不住,萧云辞看着她,朝她伸出手。<br />
温凝瞬间明白他的意思,不必多言,在靠近萧云辞的一瞬,她飞扑过去,直接被萧云辞一把捞进了自己的怀里。<br />
马儿“嘶鸣”一声,温凝却已经被萧云辞死死地拥入怀中。<br />
那盔甲冰凉坚硬,温凝却觉得心中滚烫。<br />
她已经泣不成声,“我与你同去,晏和!”<br />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温凝想要抓住他的衣襟,却发现他胸前都是盔甲,根本没有东西可抓,便只能死死地搂住了他的脖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当初说过,什么都会带着我,赈灾也好……打仗也一样,你不可以食言!”<br />
“我不会拖后腿,我跟你同生共死,萧晏和!”<br />
萧云辞眼眸猛地一震,看着温凝的眼神,深得仿佛黑潭水,不见底。“好,都听你的。”<br />
第八十二章<br />
温凝的长发飘落在马背上, 宛如黑锦织成的长瀑,她搂着萧云辞的脖颈,眼泪不受控制往下掉。<br />
方才,行军的队伍都听到了太子殿下坐骑这边的动静, 原本周围的护卫还在准备护驾, 却被一旁的眼尖的邓吾拦住了。<br />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却让周围有幸见到这一幕的人们永生难忘。<br />
太子妃披散长发,还是一身女子的衣裙, 便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 从马上直接冲到了太子殿下的跟前。<br />
衣袂飘飞, 太子妃便如一阵风一般吹落到太子爷的怀里。<br />
一番话说完,不仅是萧云辞,周围所有听到的人, 都禁不住动容, 有的小兵想到家中的妻儿, 也是红了眼眶, 悄悄的抹眼泪。<br />
其余的大多数士兵, 都看温凝看呆了。<br />
方才马上的风将她的脸吹得发红,眼眶鼻尖也是红的, 甚至双唇都是红的,可她面颊又因冷风吹得发白, 一幅可怜兮兮如兔子般的模样,让她所说的“我不会拖后腿”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大家怎么看都觉得她是被保护的对象。<br />
可是方才她那骑马冲过来的勇猛举动, 和所谓的“同生共死”, 却又让她的话有些有迹可循。<br />
寻常女子,能做出如此豁得出去的事情, 可谓是凤毛麟角。<br />
不久后,那匹棕红色的马儿被下属的将士找了回来,温凝回过神来,看到那惊魂未定的马儿,心中生出愧疚,“我不该骑那么快。”<br />
萧云辞将她抱在怀里,轻轻的用手指抚摸她的长发,闻言轻笑一声,“你知道就好。”<br />
温凝咬着唇挪开眼,这时她安下心来,这才发现行军队伍前后无数将士都转头看她,脸猛地泛红,躲进了萧云辞的怀里。<br />
萧云辞笑意更甚,单手挑起她的长发,“现在知道羞了?”<br />
温凝垂着脑袋,抹了抹脸上的泪,抽噎两声,“一时情急。”<br />
“情急?”萧云辞双眸晨晨看着她腰间挂着的无忧剑,“情急还不忘带着无忧剑?”<br />
温凝垂眸,有些心虚。<br />
她昨夜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可一直在犹豫,所以她做了些准备,却没有准备太多。<br />
直到刚刚分别的最后一刻,她才想明白,做出了最终的决定。<br />
看着她一脸犯错误似的神情,萧云辞笑着伸手,从马儿腰间挂着的那些昭示着德胜归来的彩锦拆了,揉成长束,勾起她的头发,帮她将头发扎得高高的。<br />
扎成的马尾利索方便,只给温凝留了脸颊两侧的碎发。<br />
他深深看了她一眼,笑道,“将门风采。”<br />
温凝闻言,顿时想到了爹爹。<br />
她眼眶微微泛红,目光莹润,却一下精神起来,朝着萧云辞笑得甘甜,“多谢晏和夸奖。”<br />
萧云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行军途中无法停歇,他死死按捺着胸中的早已要决堤的情绪,勉强维持着平静。<br />
二人并未耽搁多少时间,便跟上了行军队伍。<br />
温凝重新骑上那匹棕红马儿倒是花了些功夫,那马儿也许是怕了她的无忧剑,被人找回来以后,一看到温凝便躲,怎么也不让她上马。<br />
温凝好言相劝许久,最后将无忧剑交给萧云辞保管,这才让棕红马儿愿意让温凝重新骑上去。秋风萧瑟,路途上风卷起一路尘埃,秋叶飘零旋落。<br />
萧云辞与温凝并肩骑行,随着答大部队一路往顺城赶去。<br />
即便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赶路,可如此多的士兵连夜赶路也是不可能的,众人走了一天一夜,已经困乏交夹无法再行进,温凝也已经疲惫不堪,坐在马上久了,她的腿内也被磨破了皮,疼得她走路都宛如刀割。<br />
于是这一夜,萧云辞宣布安营扎寨一晚,明日一早再启程。<br />
军队驻扎在村镇附近,这儿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是不错的扎营地。<br />
军队扎营不同于上次赈灾,条件差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此次为了早日赶到顺城,众人心中都很压抑,疾行了一天一夜,众人又疲惫又痛苦,心中挂念着顺城的那些百姓。<br />
鞑靼放出话,一日不到便屠千人,他们休息的时候,就可能有百姓在鞑靼手中失去性命。
这一路上,城中的百姓尽数涌上街头,看到萧云辞的麒麟银甲,纷纷跪下,仿佛虔诚的为萧云辞祈求上苍,祈求这一战能大败敌军。<br />
反而是皇帝的御驾无人观望,被冷落在前,仿佛那是个摆设。<br />
皇帝心中有些失落,可他也清楚,如今他还能有什么不满?<br />
萧云辞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太子,万般难题若不是有萧云辞在,北明恐怕早就……<br />
到了城门外,萧云辞下马,跪在皇帝御驾之前。<br />
皇帝隔着帘子,高高在上的看着自己皇儿,按规矩说了一些祝福之语。<br />
萧云辞应了,起身重新上马,临走前,却忽然回眸,看了一眼距离御驾有些远的地方,有一辆马车。<br />
那是太子府的马车,马车车帘掀开,那姑娘双眸通红,正呆呆地看着他。<br />
萧云辞心中一疼,可如今他却连安慰之语也没法与她说,他缓缓朝她颔首,然后勾起嘴角,朝她笑了笑。<br />
萧云辞平日不少笑,可他总是笑得阴沉,像是有满肚子的计谋,令人怎么看都捉摸不透。<br />
可如今他的笑容,却比这午后的阳光还要刺目。<br />
随后,他便驱马前行,带着大军,往未知的区域行去,只留给温凝一个银色盔甲的背影。<br />
一切都仿佛定格在此时,温凝看着那背影死死地抓住帘子,心中仿佛被什么狠狠捅了一刀。<br />
耳边传来送行众臣的讨论声。<br />
“太子此行,恐怕是……唉。”<br />
“是啊,第一次带兵出征,而那鞑靼敢点明让太子去,便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对付太子……这哪里是战场,那是明晃晃的陷阱!鞑靼那边的命令,恐怕是……”<br />
“战场可以输,萧云辞必须死。”<br />
“皇上他也不顾及太子的性命吗?除了太子,如今还有谁更适合继承皇位?”<br />
“有什么办法,总比京城都被攻占了好,这场仗迟早都要打的。”<br />
温凝看着萧云辞的背影,脑子里却恍然浮现出爹爹寻常出征时的场景。<br />
爹爹的盔甲是金色的,在阳光下亮的惊人。<br />
温凝回回都会来给爹爹送行,看着爹爹身穿一身盔甲,神采奕奕的骑马带兵远去,爹爹总是想着她,所以每次临走前,都会在人群中寻找她的身影,然后朝她咧嘴笑。<br />
最后那一次,爹爹笑得极灿烂,他看着温凝,仿佛再说,“早点回家丫头,等爹爹回来。”<br />
然后他再也没回来。<br />
这是温凝的噩梦,从幼时到如今,也是她一直的痛苦和遗憾。<br />
“起驾——回宫——”<br />
马车声重新想起,众人纷纷远去。<br />
也不知过了多久,温凝都没有吩咐车夫启程回府。<br />
“殿下,回去吗?”木槿看着温凝呆呆的模样,担忧问道。温凝忽然动了,她朝着身侧的木槿说话,说出的话却仿佛不像是自己的声音,像是别人的,冷静的几乎没有感情。<br />
“太子府你与晴月先行代管,若是我回不来……厢房的梳妆匣里还有金银细软,你收拾了拿去卖掉,实在不行去找钱夫人帮忙,她看在我的面儿上,应当会待你们不错。”<br />
“啊?殿下!您要去哪!”木槿惊慌的声音仿佛遥远至极,温凝的脑子嗡嗡响,她手指颤抖,用最快的速度拆了马车前拴着的棕红马儿。<br />
然后她伸手抓起马车上的无忧剑,翻身上马。<br />
还好,还好幼时爹爹教过她骑马。<br />
“驾!”她直接用无忧剑的剑鞘轻轻敲了敲马儿,马儿瞬间惊起,朝着远方驰骋而去。<br />
木槿面色苍白,几乎丢了魂儿,惊惧的看着温凝远去的背影,半晌回不过神来。<br />
周围还未离开的官员看到这一幕,也都目瞪口呆。<br />
“刚刚离开的是谁?”<br />
“太子妃!是太子妃!”<br />
“这可怎么是好!”<br />
温凝骑着马在树林间穿梭,风吹过她的耳朵,呼呼的风声几乎吹进她冰凉的心窟窿里。<br />
她手指冰凉,用最大的力气捉着缰绳,去追那太子的行军队伍。<br />
终于,远远地,她终于可以看到那一身银甲。<br />
她提起一口气,“驾——”<br />
萧云辞浑身陡然僵住了。<br />
周围都是铠甲撞击脆响声和马蹄声,可他却似乎听到了温凝的声音。<br />
“晏和!”那声音更清晰。<br />
“吁——”萧云辞止住马儿,调转马头回身。<br />
只见山林间棕马狂奔,脚步如飞,温凝坐在马上,极标准的动作,她的发已经全散了,披散在她身后,如同黑缎的瀑布。<br />
她似乎在流泪,眼神中却透着执着。<br />
萧云辞胸腔仿佛被狠狠撞了,撞得他几乎无法承受。<br />
可她驱使的马儿终究是跑得太疯,到了萧云辞的跟前,却根本刹不住,萧云辞看着她,朝她伸出手。<br />
温凝瞬间明白他的意思,不必多言,在靠近萧云辞的一瞬,她飞扑过去,直接被萧云辞一把捞进了自己的怀里。<br />
马儿“嘶鸣”一声,温凝却已经被萧云辞死死地拥入怀中。<br />
那盔甲冰凉坚硬,温凝却觉得心中滚烫。<br />
她已经泣不成声,“我与你同去,晏和!”<br />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温凝想要抓住他的衣襟,却发现他胸前都是盔甲,根本没有东西可抓,便只能死死地搂住了他的脖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当初说过,什么都会带着我,赈灾也好……打仗也一样,你不可以食言!”<br />
“我不会拖后腿,我跟你同生共死,萧晏和!”<br />
萧云辞眼眸猛地一震,看着温凝的眼神,深得仿佛黑潭水,不见底。“好,都听你的。”<br />
第八十二章<br />
温凝的长发飘落在马背上, 宛如黑锦织成的长瀑,她搂着萧云辞的脖颈,眼泪不受控制往下掉。<br />
方才,行军的队伍都听到了太子殿下坐骑这边的动静, 原本周围的护卫还在准备护驾, 却被一旁的眼尖的邓吾拦住了。<br />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却让周围有幸见到这一幕的人们永生难忘。<br />
太子妃披散长发,还是一身女子的衣裙, 便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 从马上直接冲到了太子殿下的跟前。<br />
衣袂飘飞, 太子妃便如一阵风一般吹落到太子爷的怀里。<br />
一番话说完,不仅是萧云辞,周围所有听到的人, 都禁不住动容, 有的小兵想到家中的妻儿, 也是红了眼眶, 悄悄的抹眼泪。<br />
其余的大多数士兵, 都看温凝看呆了。<br />
方才马上的风将她的脸吹得发红,眼眶鼻尖也是红的, 甚至双唇都是红的,可她面颊又因冷风吹得发白, 一幅可怜兮兮如兔子般的模样,让她所说的“我不会拖后腿”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大家怎么看都觉得她是被保护的对象。<br />
可是方才她那骑马冲过来的勇猛举动, 和所谓的“同生共死”, 却又让她的话有些有迹可循。<br />
寻常女子,能做出如此豁得出去的事情, 可谓是凤毛麟角。<br />
不久后,那匹棕红色的马儿被下属的将士找了回来,温凝回过神来,看到那惊魂未定的马儿,心中生出愧疚,“我不该骑那么快。”<br />
萧云辞将她抱在怀里,轻轻的用手指抚摸她的长发,闻言轻笑一声,“你知道就好。”<br />
温凝咬着唇挪开眼,这时她安下心来,这才发现行军队伍前后无数将士都转头看她,脸猛地泛红,躲进了萧云辞的怀里。<br />
萧云辞笑意更甚,单手挑起她的长发,“现在知道羞了?”<br />
温凝垂着脑袋,抹了抹脸上的泪,抽噎两声,“一时情急。”<br />
“情急?”萧云辞双眸晨晨看着她腰间挂着的无忧剑,“情急还不忘带着无忧剑?”<br />
温凝垂眸,有些心虚。<br />
她昨夜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可一直在犹豫,所以她做了些准备,却没有准备太多。<br />
直到刚刚分别的最后一刻,她才想明白,做出了最终的决定。<br />
看着她一脸犯错误似的神情,萧云辞笑着伸手,从马儿腰间挂着的那些昭示着德胜归来的彩锦拆了,揉成长束,勾起她的头发,帮她将头发扎得高高的。<br />
扎成的马尾利索方便,只给温凝留了脸颊两侧的碎发。<br />
他深深看了她一眼,笑道,“将门风采。”<br />
温凝闻言,顿时想到了爹爹。<br />
她眼眶微微泛红,目光莹润,却一下精神起来,朝着萧云辞笑得甘甜,“多谢晏和夸奖。”<br />
萧云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行军途中无法停歇,他死死按捺着胸中的早已要决堤的情绪,勉强维持着平静。<br />
二人并未耽搁多少时间,便跟上了行军队伍。<br />
温凝重新骑上那匹棕红马儿倒是花了些功夫,那马儿也许是怕了她的无忧剑,被人找回来以后,一看到温凝便躲,怎么也不让她上马。<br />
温凝好言相劝许久,最后将无忧剑交给萧云辞保管,这才让棕红马儿愿意让温凝重新骑上去。秋风萧瑟,路途上风卷起一路尘埃,秋叶飘零旋落。<br />
萧云辞与温凝并肩骑行,随着答大部队一路往顺城赶去。<br />
即便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赶路,可如此多的士兵连夜赶路也是不可能的,众人走了一天一夜,已经困乏交夹无法再行进,温凝也已经疲惫不堪,坐在马上久了,她的腿内也被磨破了皮,疼得她走路都宛如刀割。<br />
于是这一夜,萧云辞宣布安营扎寨一晚,明日一早再启程。<br />
军队驻扎在村镇附近,这儿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是不错的扎营地。<br />
军队扎营不同于上次赈灾,条件差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此次为了早日赶到顺城,众人心中都很压抑,疾行了一天一夜,众人又疲惫又痛苦,心中挂念着顺城的那些百姓。<br />
鞑靼放出话,一日不到便屠千人,他们休息的时候,就可能有百姓在鞑靼手中失去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