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呢?”萧云辞捉住她的手,声音压抑,“别乱动。”<br />
温凝看着他的眼睛,眼眸含笑,“还有多久能回京?”<br />
“着急吗?”萧云辞看着她。<br />
温凝摇了摇头,猜到了他的打算,但迟疑道,“爹爹的遗骨……”<br />
“我提前为温将军准备好棺木,便是打算暂时将他安置在此。”萧云辞淡淡道,“京中近日有乱子,父皇要挣扎,我暂且不打算回去,日后再安排将温将军送回。”<br />
温凝一愣,惊愕看着他,“你在京中……有其他安排?”<br />
温凝没敢说是关于皇上的安排,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举。<br />
“是。”萧云辞轻轻抚着她的手腕,眼眸幽邃,“趁此机会,我带你多看看北明河山。”<br />
温凝惊喜而意外。<br />
……<br />
京城,寒冬森冷。<br />
宫墙内冷清而静谧,勤政殿内,皇帝冷面坐在案前,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章,想到白日官员失望而习惯了失望的眼神,眼眸森冷。<br />
他们以为自己聋了吗?<br />
“太子殿下怎么还未归?”<br />
“盼望他早日得胜,这事务快堆成山了。”<br />
“北明离了他怎么是好?”<br />
“……”<br />
皇帝忽然怒起,将桌边的奏章尽数掀翻在地。<br />
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吓得冷汗直冒,赶紧打着哆嗦吩咐远处的宫女,“快快……请皇后。”<br />
不过一会儿,皇后裹着大氅冒着寒风而来。<br />
她身上穿得随意,却没忘打扮妆容。<br />
身边的丫鬟端着一碗汤盅,像是她早已备好的。<br />
皇后来到勤政殿前,端起汤盅看了一眼汤底的浑浊,眼眸灰暗,单独入内。<br />
她一进门,便脱掉了大氅,露出一身单薄而透美的寝衣。<br />
勤政殿门顿时紧闭。<br />
很快,里头便传来了奇怪的声音。<br />
那是皇后痛苦又仿佛欢乐的惨叫,伴随着皇上兴奋而泄恨般的吼声。<br />
外头听到这些声音的宫人,都打着哆嗦,不敢多听。<br />
他们在宫中当值早的,都听闻了早年间的那些传说……<br />
据说,皇后无法生育皇嗣……都是因为皇上独特的癖好。可这掉脑袋的宫中秘事,谁也不敢提起。<br />
第九十八章<br />
勤政殿内, 衣裳乱作一团如乌云堆叠,姣好的身形白中印着红,痕迹斑驳可怖,寝衣上有隐约血渍。<br />
皇帝喘着粗气, 满身的戾气发泄殆尽, 只剩疲惫与无趣, 他单手端起皇后送来的那碗汤盅,一口气将碗参汤一饮而尽。<br />
那参汤有些苦涩, 入口并非绝佳, 可如今皇帝口渴难耐, 便顾不得那么多了。<br />
皇后缓缓从软垫上起身,看着皇帝喝完汤盅喘气的模样,缓缓松了口气, 柔声问, “皇上可舒坦些了。”<br />
“皇后, 朕的心头至宝。”皇帝来到她身侧, 看着她身上的血痕, 朝皇后伸出手。<br />
皇后颤颤巍巍将手放在他的手中,眼眸低垂, 仿佛有些愧疚。<br />
“你跟那腌狗的事,朕不再追究。”皇上将她扯入怀中, “只要你尽心服侍朕,朕便不会动你。”<br />
皇后眸光闪烁,立刻低垂眉头, 声音透出激动与感激, “多谢皇上。”<br />
可垂眸间,她眼神中却流露出几分淡淡的仇恨, 心如死灰,又绝望挣扎。<br />
她想做皇后,却从来也不想做这么身不由己的皇后。<br />
人人只当她风光无两,高贵非凡,可无人知晓,她在皇上那儿受了多少非人的折磨。<br />
她伺候皇上,多是主动而为,却没想到皇帝有那么多暴戾的癖好,欢好更像是泄愤。<br />
她为了稳固地位,只能硬着头皮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终成为皇帝心中最为特殊的那一个。<br />
可身子终究是血肉铸成,怎能经得起这般折磨,一次承受得太狠,终是落下了无法生育的病根。<br />
可皇帝却并不在意。<br />
因为他已经有了最好的皇子,最出色的萧云辞。<br />
皇帝喝了参汤,有几分疲乏,缓缓躺在榻上,等皇后伺候。<br />
皇后想到萧云辞临行前那些吩咐,面容含笑上前,用单薄的衣裳遮住身上的伤痕,仿若无事般上前伺候,像是早已习惯。<br />
“皇上,可是因为太子殿下心中烦扰。”她试探问道。<br />
“不要提他。”皇帝眼眸森冷。<br />
皇后心中暗笑,这皇帝老狗,仍旧如从前。<br />
在很久以前,徐惊奇便与她说过,皇帝为何会在床榻间如此暴戾。<br />
是个可笑的人罢了。<br />
……<br />
“父皇当年,与优秀无关。”萧云辞骑在马上,怀中搂着温凝,“他的哥哥们,各个都是人中龙凤。”<br />
这是萧云辞最好的马儿,傲气十足,能日行千里,此时带着二人,却如温顺的母马一般平稳踱步,缓慢而温柔。<br />
天边月色明亮,温凝靠在萧云辞怀里,满眼是平原壮阔的风景,耳朵里却是萧云辞柔声低沉的话语,与她说那些宫中的往事。<br />
“从来没有人觉得会是父皇继承大统,比他聪慧的皇子太多。”“可这些人,却醉心弄权,谋夺皇位,终有一日,动乱忽起,几人拼命相争,太上皇心痛不已,临死前怒极,将皇位传给了最没用的父皇。”<br />
温凝一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br />
“父皇得了皇位,众臣反对,可老皇帝已死,事情已成定局。”萧云辞笑了笑,像是讽刺,“他治理北明十年,民生凋敝,贪官污吏横行,鞑靼大肆进犯,大将军温元徽毫无后盾支持,战场硬撑一夫当关,最后还是死于叛徒之手。”<br />
温凝靠在萧云辞怀里,手指缓缓紧握。<br />
“他自知无能,却无力回天,面上威风,实际被众臣鄙夷,心中也不好受。”萧云辞冷声道,“他胆小,不敢做别的,便只能从后宫的妃子们身上找补回来。”<br />
“母妃当年若不是较早怀上身子,恐怕迟早会像皇后那般,永远无法怀上子嗣。”萧云辞声音低沉,“宫中不少嫔妃用各种借口推脱承宠,只有皇后,为了稳固地位夺得帝心,反而愈发主动。”<br />
“皇后前些年礼佛,便是想躲开吗……”温凝猜到了一些。<br />
“是,母妃死后,她听了徐惊奇的计谋,将我养在膝下,有了我护佑,她便不必再做那些违心之事。”萧云辞冷笑一声。<br />
“只因父皇离不了我,江山社稷,国家大局,难做的,得罪人的,尽数是我来解决。”<br />
温凝顿时想到,当时自己与叔叔们说起萧云辞时,他们的反应多为负面。<br />
因萧云辞手段可怖,多智而近妖。<br />
如今看来,若不是皇帝将那么多烂摊子留给萧云辞,需要他用特殊手段解决,萧云辞又怎么会在群臣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br />
温凝靠在他怀里,心中却不免翻腾,她轻轻抚上他的手,用自己的手掌温暖他的。<br />
可他却反手将她微凉的手握在掌心,他掌心滚烫,灼得她微微一颤。<br />
“不必多想,都过去了。”萧云辞的声音落在她耳边,沉沉的,“我如今已得到了这世间最好的。”<br />
温凝被他喷洒的热气沾染了脖颈,随后有吻落在她后颈。<br />
温凝赶忙道,“晏和是打算让皇后……对付皇上吗?”<br />
“嗯……”萧云辞搂紧她,“宁宁聪慧。”<br />
温凝垂眸,心中沉甸甸的。<br />
皇上看起来什么也没做,可无论是爹爹,还是萧云辞母妃,还是皇后与徐惊奇……更包括那些被鞑靼欺辱的北明百姓。<br />
这些惨剧皆由皇帝而起,归根结底,他才是罪魁祸首。<br />
萧云辞会这么做,她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觉得痛快。<br />
更何况,萧云辞打了胜仗立功而归,风头无两,皇帝心眼窄小,看到萧云辞优秀如此,极有可能心思偏颇,走向歪路。<br />
那萧云辞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树敌,相当麻烦。<br />
不如等京中纷乱尘埃落定后,再回去更好。<br />
……<br />
萧云辞将边境各项事务处理完后,便将顺城交与周叔统领大局。<br />
顺城损失惨重,还需长时间的恢复,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br />
萧云辞则没有惊动太多人,带了十几人的护卫小队,安排了车马,一路往南行。<br />
马车上,温凝掀开车帘,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这儿难得有大道,马车平稳舒适些,她神采奕奕的看着远处山峰般的重云,兴奋不已。不过一会儿,她却发觉周身被人环绕,然后被搂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br />
“看这么久了,还看不腻?”萧云辞用手指轻轻撩了撩她耳边的发丝。<br />
“不腻。”温凝笑道,“天地辽阔,神清气爽。”<br />
“你已经一个时辰没看我了。”萧云辞的手环住她的腰,咬牙道。<br />
“……”温凝一愣,侧眸看着他,却被他捉住机会擒住下巴,然后便是他微凉而意外柔软的唇瓣。<br />
她呼吸一滞,知道他的温柔背后潜藏着什么样的风暴,脑子里顿时想到一件事,今日是第六日……<br />
第六日,他不会是忍不住了吧。
温凝看着他的眼睛,眼眸含笑,“还有多久能回京?”<br />
“着急吗?”萧云辞看着她。<br />
温凝摇了摇头,猜到了他的打算,但迟疑道,“爹爹的遗骨……”<br />
“我提前为温将军准备好棺木,便是打算暂时将他安置在此。”萧云辞淡淡道,“京中近日有乱子,父皇要挣扎,我暂且不打算回去,日后再安排将温将军送回。”<br />
温凝一愣,惊愕看着他,“你在京中……有其他安排?”<br />
温凝没敢说是关于皇上的安排,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举。<br />
“是。”萧云辞轻轻抚着她的手腕,眼眸幽邃,“趁此机会,我带你多看看北明河山。”<br />
温凝惊喜而意外。<br />
……<br />
京城,寒冬森冷。<br />
宫墙内冷清而静谧,勤政殿内,皇帝冷面坐在案前,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章,想到白日官员失望而习惯了失望的眼神,眼眸森冷。<br />
他们以为自己聋了吗?<br />
“太子殿下怎么还未归?”<br />
“盼望他早日得胜,这事务快堆成山了。”<br />
“北明离了他怎么是好?”<br />
“……”<br />
皇帝忽然怒起,将桌边的奏章尽数掀翻在地。<br />
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吓得冷汗直冒,赶紧打着哆嗦吩咐远处的宫女,“快快……请皇后。”<br />
不过一会儿,皇后裹着大氅冒着寒风而来。<br />
她身上穿得随意,却没忘打扮妆容。<br />
身边的丫鬟端着一碗汤盅,像是她早已备好的。<br />
皇后来到勤政殿前,端起汤盅看了一眼汤底的浑浊,眼眸灰暗,单独入内。<br />
她一进门,便脱掉了大氅,露出一身单薄而透美的寝衣。<br />
勤政殿门顿时紧闭。<br />
很快,里头便传来了奇怪的声音。<br />
那是皇后痛苦又仿佛欢乐的惨叫,伴随着皇上兴奋而泄恨般的吼声。<br />
外头听到这些声音的宫人,都打着哆嗦,不敢多听。<br />
他们在宫中当值早的,都听闻了早年间的那些传说……<br />
据说,皇后无法生育皇嗣……都是因为皇上独特的癖好。可这掉脑袋的宫中秘事,谁也不敢提起。<br />
第九十八章<br />
勤政殿内, 衣裳乱作一团如乌云堆叠,姣好的身形白中印着红,痕迹斑驳可怖,寝衣上有隐约血渍。<br />
皇帝喘着粗气, 满身的戾气发泄殆尽, 只剩疲惫与无趣, 他单手端起皇后送来的那碗汤盅,一口气将碗参汤一饮而尽。<br />
那参汤有些苦涩, 入口并非绝佳, 可如今皇帝口渴难耐, 便顾不得那么多了。<br />
皇后缓缓从软垫上起身,看着皇帝喝完汤盅喘气的模样,缓缓松了口气, 柔声问, “皇上可舒坦些了。”<br />
“皇后, 朕的心头至宝。”皇帝来到她身侧, 看着她身上的血痕, 朝皇后伸出手。<br />
皇后颤颤巍巍将手放在他的手中,眼眸低垂, 仿佛有些愧疚。<br />
“你跟那腌狗的事,朕不再追究。”皇上将她扯入怀中, “只要你尽心服侍朕,朕便不会动你。”<br />
皇后眸光闪烁,立刻低垂眉头, 声音透出激动与感激, “多谢皇上。”<br />
可垂眸间,她眼神中却流露出几分淡淡的仇恨, 心如死灰,又绝望挣扎。<br />
她想做皇后,却从来也不想做这么身不由己的皇后。<br />
人人只当她风光无两,高贵非凡,可无人知晓,她在皇上那儿受了多少非人的折磨。<br />
她伺候皇上,多是主动而为,却没想到皇帝有那么多暴戾的癖好,欢好更像是泄愤。<br />
她为了稳固地位,只能硬着头皮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终成为皇帝心中最为特殊的那一个。<br />
可身子终究是血肉铸成,怎能经得起这般折磨,一次承受得太狠,终是落下了无法生育的病根。<br />
可皇帝却并不在意。<br />
因为他已经有了最好的皇子,最出色的萧云辞。<br />
皇帝喝了参汤,有几分疲乏,缓缓躺在榻上,等皇后伺候。<br />
皇后想到萧云辞临行前那些吩咐,面容含笑上前,用单薄的衣裳遮住身上的伤痕,仿若无事般上前伺候,像是早已习惯。<br />
“皇上,可是因为太子殿下心中烦扰。”她试探问道。<br />
“不要提他。”皇帝眼眸森冷。<br />
皇后心中暗笑,这皇帝老狗,仍旧如从前。<br />
在很久以前,徐惊奇便与她说过,皇帝为何会在床榻间如此暴戾。<br />
是个可笑的人罢了。<br />
……<br />
“父皇当年,与优秀无关。”萧云辞骑在马上,怀中搂着温凝,“他的哥哥们,各个都是人中龙凤。”<br />
这是萧云辞最好的马儿,傲气十足,能日行千里,此时带着二人,却如温顺的母马一般平稳踱步,缓慢而温柔。<br />
天边月色明亮,温凝靠在萧云辞怀里,满眼是平原壮阔的风景,耳朵里却是萧云辞柔声低沉的话语,与她说那些宫中的往事。<br />
“从来没有人觉得会是父皇继承大统,比他聪慧的皇子太多。”“可这些人,却醉心弄权,谋夺皇位,终有一日,动乱忽起,几人拼命相争,太上皇心痛不已,临死前怒极,将皇位传给了最没用的父皇。”<br />
温凝一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br />
“父皇得了皇位,众臣反对,可老皇帝已死,事情已成定局。”萧云辞笑了笑,像是讽刺,“他治理北明十年,民生凋敝,贪官污吏横行,鞑靼大肆进犯,大将军温元徽毫无后盾支持,战场硬撑一夫当关,最后还是死于叛徒之手。”<br />
温凝靠在萧云辞怀里,手指缓缓紧握。<br />
“他自知无能,却无力回天,面上威风,实际被众臣鄙夷,心中也不好受。”萧云辞冷声道,“他胆小,不敢做别的,便只能从后宫的妃子们身上找补回来。”<br />
“母妃当年若不是较早怀上身子,恐怕迟早会像皇后那般,永远无法怀上子嗣。”萧云辞声音低沉,“宫中不少嫔妃用各种借口推脱承宠,只有皇后,为了稳固地位夺得帝心,反而愈发主动。”<br />
“皇后前些年礼佛,便是想躲开吗……”温凝猜到了一些。<br />
“是,母妃死后,她听了徐惊奇的计谋,将我养在膝下,有了我护佑,她便不必再做那些违心之事。”萧云辞冷笑一声。<br />
“只因父皇离不了我,江山社稷,国家大局,难做的,得罪人的,尽数是我来解决。”<br />
温凝顿时想到,当时自己与叔叔们说起萧云辞时,他们的反应多为负面。<br />
因萧云辞手段可怖,多智而近妖。<br />
如今看来,若不是皇帝将那么多烂摊子留给萧云辞,需要他用特殊手段解决,萧云辞又怎么会在群臣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br />
温凝靠在他怀里,心中却不免翻腾,她轻轻抚上他的手,用自己的手掌温暖他的。<br />
可他却反手将她微凉的手握在掌心,他掌心滚烫,灼得她微微一颤。<br />
“不必多想,都过去了。”萧云辞的声音落在她耳边,沉沉的,“我如今已得到了这世间最好的。”<br />
温凝被他喷洒的热气沾染了脖颈,随后有吻落在她后颈。<br />
温凝赶忙道,“晏和是打算让皇后……对付皇上吗?”<br />
“嗯……”萧云辞搂紧她,“宁宁聪慧。”<br />
温凝垂眸,心中沉甸甸的。<br />
皇上看起来什么也没做,可无论是爹爹,还是萧云辞母妃,还是皇后与徐惊奇……更包括那些被鞑靼欺辱的北明百姓。<br />
这些惨剧皆由皇帝而起,归根结底,他才是罪魁祸首。<br />
萧云辞会这么做,她一点也不意外,甚至觉得痛快。<br />
更何况,萧云辞打了胜仗立功而归,风头无两,皇帝心眼窄小,看到萧云辞优秀如此,极有可能心思偏颇,走向歪路。<br />
那萧云辞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树敌,相当麻烦。<br />
不如等京中纷乱尘埃落定后,再回去更好。<br />
……<br />
萧云辞将边境各项事务处理完后,便将顺城交与周叔统领大局。<br />
顺城损失惨重,还需长时间的恢复,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br />
萧云辞则没有惊动太多人,带了十几人的护卫小队,安排了车马,一路往南行。<br />
马车上,温凝掀开车帘,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这儿难得有大道,马车平稳舒适些,她神采奕奕的看着远处山峰般的重云,兴奋不已。不过一会儿,她却发觉周身被人环绕,然后被搂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br />
“看这么久了,还看不腻?”萧云辞用手指轻轻撩了撩她耳边的发丝。<br />
“不腻。”温凝笑道,“天地辽阔,神清气爽。”<br />
“你已经一个时辰没看我了。”萧云辞的手环住她的腰,咬牙道。<br />
“……”温凝一愣,侧眸看着他,却被他捉住机会擒住下巴,然后便是他微凉而意外柔软的唇瓣。<br />
她呼吸一滞,知道他的温柔背后潜藏着什么样的风暴,脑子里顿时想到一件事,今日是第六日……<br />
第六日,他不会是忍不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