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川军雄起
<br />李家钰看着眼前繁荣的车站,还有周围那些建筑,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错觉。<br /><br />“这地方真的是我们曾经驻守过的山西吗?想当初咱们保卫长治的时候,山西这片土地虽然比起其他地方要富裕一些,但是远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br /><br />“李司令,这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独立纵队所到之处,就要建立这样的盛世,造福咱们的老百姓!”<br /><br />打完军阀混战打小鬼子,这些年的混战让他身心疲惫,他好像也曾失去过目标。<br /><br />但是王猛的这句话放仿佛重新给他指明了方向。<br /><br />打仗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建设更加富强繁荣的华国,为了避免老百姓不被奴役!<br /><br />“参谋长,我懂了!接下来就看咱们第四集团军的表现吧!”<br /><br />两百多公里的道路,火车四个小时就到了。<br /><br />下午四点,在运城的火车站,政府代表、市民代表把火车站挤得满满当当。<br /><br />“参谋长,这是?”<br /><br />“这你都不知道?这是特地来欢迎你们的!”<br /><br />想起上次有如此规模宏大的欢迎仪式或者送别仪式,还是在出川的时候。自那次之后,川军所到之地,别人不嫌弃就不错了,还期盼欢迎仪式?<br /><br />出川的时候他们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心情是悲壮的。<br /><br />现在他们也是国家的希望,但心情截然相反,他们是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华国的未来。<br /><br />“参谋长……”<br /><br />“不说了,把眼泪擦一擦,省的待会出去的时候被他们看见,还以为我欺负你呢!”<br /><br />李家钰抬手抹了抹眼泪。<br /><br />“走!”<br /><br />下了火车,李家钰在王猛的陪同之下来到了车站广场,那里搭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台子,而下面围的全部都是各路的记者。<br /><br />“参谋长,让我李矮子打仗可以,这让我上去发言,比杀了我还难受啊!”<br /><br />“怕什么,有我在,你尽管大胆的说!”<br /><br />半推半就之下,王猛与李家钰上了台。<br /><br />王猛走到电喇叭前面,清了清嗓子。<br /><br />“各位政府代表、市民代表,还有记者朋友、乡亲们,大家好!<br /><br />我是独立纵队的参谋长王猛,我身边的这位是独立纵队第四集团军司令员李家钰同志。<br /><br />想必大家来现场,肯定不是为了采访我,而是要采访咱们的李家钰司令员。那就抓紧时间,我们还有军务要忙!”<br /><br />此时,一名穿着白色衬衫、戴着眼镜的男记者举起手来。<br /><br />“王参谋长、李司令员,我是平顺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个全国人民都想问的问题,咱们的第四集团军预计什么时候能开赴战场杀敌?”<br /><br />王猛鼓励的看了一眼李家钰,示意他回答。<br /><br />赶鸭子上架,李家钰把电喇叭往下压了压。<br /><br />“大家好,我李家钰。今天是第四集团军改编的第一天,一切工作都还在准备当中。<br /><br />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川娃子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滴老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争取早日完成训练!”<br /><br />王猛肯定的点了点头,李家钰这段话说的有水平。<br /><br />既保守了军事秘密,也给全国老百姓吃了一个定心丸。<br /><br />此时,又一位梳着中分,头上抹的漆黑油亮的记者举起了手。<br /><br />“我是《大刚报》的记者,据我所知独立纵队所谓的第四集团军是原中央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改编而来。<br /><br />请问独立纵队是不是使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裹挟了中央政府,逼迫第三十六军整建制的归化到独立纵队?!”<br /><br />王猛看着这个油腻的记者,心里默默吐了一口唾沫:<br /><br />妈的,有事狗日的《大刚报》,重庆政府的喉舌!<br /><br />王猛正欲火力全开,狠狠骂他们一顿,可没想到被含蓄的李家钰抢了个先。<br /><br />“这位记者朋友,我不知道你出于什么目的问出这样的问题。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改编过来的每一名战士都是顺从自己的意愿做出来的选择,没有任何人胁迫他们。<br /><br />现在不会胁迫、以后更不会胁迫,而且没有任何人能胁迫我们川军!<br /><br />我们之所以选择来到独立纵队,就是为了公平的待遇、为了更好的打鬼子,为死去的川军兄弟们报仇、为无辜的华国人民报仇!同仇敌忾!<br /><br />而你,好像并不乐意看见咱们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去打小鬼子!你难道跟小鬼子是一头的?<br /><br />少做生儿子没屁眼的事!”<br /><br />李家钰说完,那名油腻的记者像是浑身长满了刺一样,本来还十分拥挤的会场竟然以他为中心,散开了一个大圈。<br /><br />而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中间,尴尬万分。<br /><br />“反正你们这就是胁迫、敲竹杠!”<br /><br />油腻的记者说完,便挤出人群,灰溜溜的逃了。<br /><br />“李家钰司令,我是《申报》记者,我记得当初川军在打淞沪会战的时候,都背着两杆枪,一支是老旧的步枪、另外一支是烟枪,被人称为是“双枪军”。<br /><br />但是我刚刚看到了一下,咱们现在的队伍是没有任何一支烟枪了,请问是发生了什么吗?”<br /><br />这“双枪军”的名头并不光彩,所以李家钰有些尴尬的杵在原地。<br /><br />王猛便接过了话头。<br /><br />“我来替李家钰将军回答。<br /><br />咱们川军弟兄之所以大部分都抽旱烟,是因为四川盆地潮湿,需要抽烟御寒。<br /><br />当初单衣单褂的川军分两批,一部分直接开赴淞沪战场,一部分直接开往陕西和山西。<br /><br />一路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得到任何补给。单衣单褂,不抽点旱烟御寒,还怎么打鬼子?<br /><br />但是现在好了,咱们独立纵队后勤保障体系完善,他们可以不用抽旱烟御寒。有烟瘾的可以抽咱们平顺生产的纸烟,没有烟瘾的干脆就戒了,所以你们就很难在看到他们的烟枪。”<br /><br />这名记者想起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川军,在淞沪战场上被小鬼子舰炮,一砸就死一个排的惨状,心里直发紧!<br /><br />“川军雄起!”<br /><br />李家钰身子一怔,低下的头再度抬了起来,看着底下的民众。<br /><br />一句句“雄起”逐渐汇聚成了惊涛骇浪,砸向了每个人的心坎。<br /><br />“雄起!雄起!雄起!”<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