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已经乱了。<br />
苏州知府、同知等官员还想着殉城,城外的守道都统也组织人手御敌。<br />
只是一方是三万出头、军备不足,一方十万大军,还有火炮,交手两次,打得几万守军成了缩头乌龟。<br />
邓健这回不急了。<br />
苏州城大人多,城中粮草有限,压根支持不了不久。<br />
再说滁州军在这几城早有间人,决定要“东征”时,就有任务派下去,协助“东征军”攻城,即便不能夺门,也要烧毁粮草。<br />
等到苏州城门紧闭,守军据城御敌,城中间人也开始动起来。<br />
每个城门都有上万人马,夺门是不成了,就是烧毁粮草,也不容易。<br />
军粮所在,都是重兵把守。<br />
不过动不了军粮,不代表动不了民粮。<br />
就在滁州军包围苏州当晚,苏州城里三大粮铺与两座官仓都起火。<br />
百姓得了消息,开始拿了米袋子哄抢其他粮铺的粮食。<br />
官绅商贾,则是心惊。<br />
五大粮仓同时起点,这得多少人力?<br />
滁州军在苏州城里,到底有多少间人?<br />
要是他们的任务不是放火,而是杀人,那大家还能幸免<br />
第二天,城中百姓就开始哄抢市场上剩下的粮食。<br />
可如今这世道,就算小粮铺有粮食,也不敢往外放,还要先保着自家与亲友共有。<br />
就算偶尔两家放粮,价格一日三变,卖得极高,也供应不少百姓需求。<br />
“没粮了?老天爷呀,让不让人活呀!”<br />
“斗米千钱也行啊,这是要饿死哪个吗?”<br />
“该死的白衫贼,烧了粮仓了!”<br />
“还有粮啊,军粮还在啊!”<br />
“……”<br />
到底还存畏惧之心,大家心中嘀咕着。<br />
可等到被围城的第二天、第三天,世面上再也买不到一粒米,城中百姓就有断炊的了。<br />
往城门口去的百姓越来越多了。<br />
不是为了助力守军御敌,而是为了军粮。<br />
第二天是几十人,第三日就是几百人,等到第四日,就汇集了上千人。<br />
“粮食,粮食,再不放粮就要饿死人了!”拄着拐杖的老大娘哭嚎道。“放粮,放粮!”心中念着“法不责众”的青壮大着胆子呼喊道。<br />
守军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滁州军焦头烂额,对着手无寸铁的百姓自是没有什么好脸色。<br />
“刁民!吃了熊胆了!”<br />
守门将领直接吩咐驱逐:“撵走!不走就打,都是欠收拾的狗东西!”<br />
对着来势汹汹的滁州军,苏州守军是羊;对着百姓,苏州守军就化身为狼。<br />
被围城的惶恐不安,好像也有了发泄的渠道。<br />
“老东西,倚老卖老,滚!”<br />
随着喝骂声,老妪被推倒。<br />
“找死,回家寻你老母要粮去!”<br />
这次被刀鞘砍得一趔趄的是喊着“放粮”的青壮。<br />
百姓们开始畏惧退散,可随着官兵的暴虐,终是有人忍不住回了手。<br />
“没粮就饿死了,还怂什么吗?”<br />
不知谁喊了一句,使得不少百姓清明过来。<br />
是啊,没粮就饿了,还怕什么官兵啊?<br />
“抢家伙,不给粮食,咱们抢!”又有人喊道。<br />
城门口这么大动静,又惊动不少人,越来越多的百姓往城门口汇集。<br />
地上开始出现伤患,开始反抗的百姓手中夺了武器,对抗开始势均力敌起来。<br />
等到苏州知府、苏州同知、苏州都尉等官员得了消息,匆匆赶来,城门口的械斗伤亡已经过百。<br />
不管是守军,还是百姓,都打出火来。<br />
下场混战的人数,超过数千,将城门口堵得水泄不通。<br />
“这叫什么事儿啊!”<br />
苏州知府跺着脚,嘴里直发苦。<br />
守军都统也赶来,看着将士尸体,亦是面上发寒:“都是乱民奸细,杀,杀,杀!”<br />
苏州知府神色大变,忙道:“高大人不可!”<br />
守军都统却是恍然未闻,直接叫人传令,调另外两个城门的兵卒过来剿灭乱民。<br />
“高大人,这……”<br />
苏州知府还想要再劝。<br />
守军都统指着地上一披甲尸体,咬牙切齿道:“这是朝廷任命的三品偏将!”<br />
杀官本就等同于造反,更不要说杀的还是三品官。<br />
就是苏州知府,也不过是正四品。苏州知府冷汗涟涟,说不出话。<br />
……<br />
城外,滁州军大营。<br />
邓健已经得了消息,知晓东门里面乱了。<br />
只是具体如何,还没有消息传来。<br />
“粮仓既毁,城中百姓熬不了几日,且等!”邓健有了定论。<br />
他虽好战,却不是一味鲁莽。<br />
能以逸待劳,就得了胜利,就没有必要节外生枝。<br />
之前东征匆忙,眼下倒是不急了。<br />
因为金陵那边送了消息过来,朝廷的平叛军与泰州白衫在淮南府对上了,如今战况胶着。<br />
泰州白衫已经往亳州白衫、黄州白衫两地派人求援。<br />
第302章 血染的胜利<br />
“没往金陵求援?”<br />
霍宝诧异道。<br />
各地的白衫军说是一家,可都是各自为政。<br />
就说泰州白衫,与亳州白衫、黄州白衫又哪里有什么交情?
苏州知府、同知等官员还想着殉城,城外的守道都统也组织人手御敌。<br />
只是一方是三万出头、军备不足,一方十万大军,还有火炮,交手两次,打得几万守军成了缩头乌龟。<br />
邓健这回不急了。<br />
苏州城大人多,城中粮草有限,压根支持不了不久。<br />
再说滁州军在这几城早有间人,决定要“东征”时,就有任务派下去,协助“东征军”攻城,即便不能夺门,也要烧毁粮草。<br />
等到苏州城门紧闭,守军据城御敌,城中间人也开始动起来。<br />
每个城门都有上万人马,夺门是不成了,就是烧毁粮草,也不容易。<br />
军粮所在,都是重兵把守。<br />
不过动不了军粮,不代表动不了民粮。<br />
就在滁州军包围苏州当晚,苏州城里三大粮铺与两座官仓都起火。<br />
百姓得了消息,开始拿了米袋子哄抢其他粮铺的粮食。<br />
官绅商贾,则是心惊。<br />
五大粮仓同时起点,这得多少人力?<br />
滁州军在苏州城里,到底有多少间人?<br />
要是他们的任务不是放火,而是杀人,那大家还能幸免<br />
第二天,城中百姓就开始哄抢市场上剩下的粮食。<br />
可如今这世道,就算小粮铺有粮食,也不敢往外放,还要先保着自家与亲友共有。<br />
就算偶尔两家放粮,价格一日三变,卖得极高,也供应不少百姓需求。<br />
“没粮了?老天爷呀,让不让人活呀!”<br />
“斗米千钱也行啊,这是要饿死哪个吗?”<br />
“该死的白衫贼,烧了粮仓了!”<br />
“还有粮啊,军粮还在啊!”<br />
“……”<br />
到底还存畏惧之心,大家心中嘀咕着。<br />
可等到被围城的第二天、第三天,世面上再也买不到一粒米,城中百姓就有断炊的了。<br />
往城门口去的百姓越来越多了。<br />
不是为了助力守军御敌,而是为了军粮。<br />
第二天是几十人,第三日就是几百人,等到第四日,就汇集了上千人。<br />
“粮食,粮食,再不放粮就要饿死人了!”拄着拐杖的老大娘哭嚎道。“放粮,放粮!”心中念着“法不责众”的青壮大着胆子呼喊道。<br />
守军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滁州军焦头烂额,对着手无寸铁的百姓自是没有什么好脸色。<br />
“刁民!吃了熊胆了!”<br />
守门将领直接吩咐驱逐:“撵走!不走就打,都是欠收拾的狗东西!”<br />
对着来势汹汹的滁州军,苏州守军是羊;对着百姓,苏州守军就化身为狼。<br />
被围城的惶恐不安,好像也有了发泄的渠道。<br />
“老东西,倚老卖老,滚!”<br />
随着喝骂声,老妪被推倒。<br />
“找死,回家寻你老母要粮去!”<br />
这次被刀鞘砍得一趔趄的是喊着“放粮”的青壮。<br />
百姓们开始畏惧退散,可随着官兵的暴虐,终是有人忍不住回了手。<br />
“没粮就饿死了,还怂什么吗?”<br />
不知谁喊了一句,使得不少百姓清明过来。<br />
是啊,没粮就饿了,还怕什么官兵啊?<br />
“抢家伙,不给粮食,咱们抢!”又有人喊道。<br />
城门口这么大动静,又惊动不少人,越来越多的百姓往城门口汇集。<br />
地上开始出现伤患,开始反抗的百姓手中夺了武器,对抗开始势均力敌起来。<br />
等到苏州知府、苏州同知、苏州都尉等官员得了消息,匆匆赶来,城门口的械斗伤亡已经过百。<br />
不管是守军,还是百姓,都打出火来。<br />
下场混战的人数,超过数千,将城门口堵得水泄不通。<br />
“这叫什么事儿啊!”<br />
苏州知府跺着脚,嘴里直发苦。<br />
守军都统也赶来,看着将士尸体,亦是面上发寒:“都是乱民奸细,杀,杀,杀!”<br />
苏州知府神色大变,忙道:“高大人不可!”<br />
守军都统却是恍然未闻,直接叫人传令,调另外两个城门的兵卒过来剿灭乱民。<br />
“高大人,这……”<br />
苏州知府还想要再劝。<br />
守军都统指着地上一披甲尸体,咬牙切齿道:“这是朝廷任命的三品偏将!”<br />
杀官本就等同于造反,更不要说杀的还是三品官。<br />
就是苏州知府,也不过是正四品。苏州知府冷汗涟涟,说不出话。<br />
……<br />
城外,滁州军大营。<br />
邓健已经得了消息,知晓东门里面乱了。<br />
只是具体如何,还没有消息传来。<br />
“粮仓既毁,城中百姓熬不了几日,且等!”邓健有了定论。<br />
他虽好战,却不是一味鲁莽。<br />
能以逸待劳,就得了胜利,就没有必要节外生枝。<br />
之前东征匆忙,眼下倒是不急了。<br />
因为金陵那边送了消息过来,朝廷的平叛军与泰州白衫在淮南府对上了,如今战况胶着。<br />
泰州白衫已经往亳州白衫、黄州白衫两地派人求援。<br />
第302章 血染的胜利<br />
“没往金陵求援?”<br />
霍宝诧异道。<br />
各地的白衫军说是一家,可都是各自为政。<br />
就说泰州白衫,与亳州白衫、黄州白衫又哪里有什么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