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卫视正计划拍一个类似《逃生游戏》的剧集呢,林编,我们真是太有默契了。”<br />
华泰那边找了林济好几回,林济却一直没有给出确定的时间,他只能对着下属叹气:“现在用金钱攻势也难了。”<br />
本以为林济就是去电影圈试个水,可事实证明,不管在什么圈子里,有才华的人都不会被埋没,《逃生游戏》不止是小爆而已,就算是华泰这样的老江湖,依然会感慨于《逃生游戏》的超高性价比。<br />
华泰估摸着,林济既然扎进了电影圈,恐怕就不愿意回电视剧圈了。<br />
他们这些拍电视的偶尔都会自嘲,说自己是技术工种,那群拍电影的是艺术家。<br />
青蓝卫视给编剧的薪酬在业内数一数二,林济拿到的就是编剧的最高价,但和《逃生游戏》的利润比起来……林济目前写的所有剧本加起来的收入似乎都不太够。<br />
虽然林济能拿到额外的分成,但拍十部剧和一部电影的利润一样,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br />
不过在华泰最后一次联络林济时,林济却给出了肯定的回复:“下一部我还是计划写电视剧。”<br />
“和我们合作?”<br />
“……不一定。”<br />
华泰:“林编,不觉得我们上次合作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吗?”<br />
林济:“……不觉得。”<br />
华泰:“……”<br />
作为青蓝卫视的总监,华泰有些好面子,很多话不太好讲,但事实是,青蓝卫视最近几年最拿得出手的剧依然是《后宫》和《静梧传》,并没有其他的好作品产出。<br />
提起这两部剧,华泰依旧抬头挺胸充满自信,但再不和林济合作一把的话,他总有种预感——十年后,青蓝卫视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还是《后宫》和《静梧传》。<br />
两部剧播的时候,华泰觉得这俩能让青蓝卫视吹十年,但能吹十年不代表十年只能吹这俩。<br />
对于一家一线卫视而言,这不免有些尴尬了。<br />
华泰清楚,对林济下功夫的必然不止他一个,楚天舟章力纯这两人平时不声不响,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但说不准就在什么时候给他下个绊子。<br />
第109章 编剧比赛<br />
【林济下一部计划写电视剧哎, 我以为他要在电影圈扎根了。】<br />
【《逃生游戏》票房30亿了吧?林济居然还是回了电视剧圈。】<br />
【只能说神的思想不能与吾等凡人共鸣,我要是票房破30亿,我走路都抬着下巴, 编剧行业拜拜, 劳资再也不写了。】<br />
【林济真的别太爱了……】<br />
编剧圈如今最火热的事件, 显然是《逃生游戏》票房破了30亿, 编剧们一边眼热, 一边感慨林济成功在电影圈立足了。<br />
【仔细想想,这事也只有林济能办到, 不管是票房30亿, 还是回来继续写电视剧。】<br />
【原来我还有点看不惯林济, 现在想想,换成是我的话,恐怕早就躺在分红上睡大觉了。】<br />
【林济还是爱这一行,他是头部,我心服口服。】<br />
林济刚写《战神返乡》的时候, 同行们觉得他爱搞噱头爱炒作, 对他相当不服,但到现在, 林济不仅展现出了行业顶尖的实力,更是一门心思扎根在了电视剧圈。<br />
不管怎么说, 林济是凭真本事火的, 这一点就足够叫他昂首挺胸了。<br />
同行们甚至隐隐有一丝窃喜,电影圈那群人平日里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 遇上林济还不是被降服了?一年里, 票房超30亿的电影才几部?<br />
再细分的话,回报率50倍以上的电影又有几部?<br />
他们输给林济一点不丢脸。<br />
……<br />
《逃生游戏》下画后, 票房陆续打进林济账户里,说实话,林济当初对它的期待只是小赚一笔,却没想,这部电影直接让他的银行余额多了个零。<br />
林济确实没想好该怎么花这笔钱。<br />
捐款嘛,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捐,国影他是绝对不会捐,而编剧界的其他款项又由类似《剧作家》编委的这群人把持着。<br />
林济思考了一阵,捐了一部分给论坛的新兴编剧联盟,还有一些给合作过的卫视——比如旭日卫视,林济指定一笔款项用于英雄故事推广,又比如济川厂,林济捐的款不会对济川厂的日常经营产生任何影响,但好歹能改善一下小部分工人的生活。<br />
“要不办个常规的编剧比赛?”郭瑞给林济提供了一个思路。<br />
稻米视频当初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办了场比赛,结果遇上了《战神返乡》这个剧本。<br />
“水平高的年轻编剧其实挺多的,只是出头的机会少。”<br />
林济想想也有道理。<br />
他和各家卫视陆续有过合作,在林济看来,卫视的总监们大多还是年富力强型,自身并不排斥和年轻编剧合作,但问题在于,年轻编剧缺少和卫视接触的渠道——就以大江卫视为例,每年投给大江卫视的剧本堆成了山,一线编剧尚且要排队上剧,哪里轮得到年轻编剧?<br />
编剧比赛办起来倒不难,林济只需要挂个名,最后负责审剧本就行,费用之类的林济直接出了。<br />
他好歹在编剧圈里混了几年,虽说口碑一般般,倒也有几个关系不错的编剧,林济这边才透露了自己办比赛的计划,对方就欣然同意了。<br />
事实上,林济本人就是最大的招牌。<br />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短剧、长剧和电影三个领域都有热门作品的林济俨然已经是编剧圈的神话,哪怕只是借他的名号,都有无数编剧踊跃投稿。<br />
不过在比赛筹备的后期,京戏忽然找上门了,询问林济能不能让京戏加个名。<br />
现在的主办方是新兴编剧联盟,加一个京戏也不是不行,何况京戏那边有编剧专业的往届生和应届生,能为比赛多添些人气。<br />
等编剧比赛贴出宣传广告,一众围观群众却默默开始@国影。<br />
“再不积极点的话,林济真的跟京戏跑了。”<br />
“emmm……林济办的比赛,选择的合作对象偏偏是京戏,林济之前还去京戏办过讲座的吧?别光顾着在校友动态那里拿林济吹牛,也做些留住人的实事啊。”<br />
“人家京戏能联合林济办活动,国影就不行吗?没必要那么傲慢啊。”<br />
国影:“……”<br />
国影心里苦。<br />
旁人都以为是国影高高在上不肯和林济合作,可如今,林济已经是国影编剧专业最出众的毕业生,国影什么办法都想了,就是想加深和林济之间的联系,但林济完全不给面子。<br />
难道国影不想在校友风采录里狠狠吹一吹林济吗?<br />
难道国影不想和林济一起办比赛搞活动吗?只要林济肯合作,这种好事哪里能轮到京戏?<br />
京戏那边拉拢不到林济去读研,就鼓动着给林济一个荣誉硕士,想尽一切办法蹭林济的热度,可惜国影对此毫无办法。<br />
不过林济这比赛一办,国影就鼓动编剧专业的毕业生积极参与。
华泰那边找了林济好几回,林济却一直没有给出确定的时间,他只能对着下属叹气:“现在用金钱攻势也难了。”<br />
本以为林济就是去电影圈试个水,可事实证明,不管在什么圈子里,有才华的人都不会被埋没,《逃生游戏》不止是小爆而已,就算是华泰这样的老江湖,依然会感慨于《逃生游戏》的超高性价比。<br />
华泰估摸着,林济既然扎进了电影圈,恐怕就不愿意回电视剧圈了。<br />
他们这些拍电视的偶尔都会自嘲,说自己是技术工种,那群拍电影的是艺术家。<br />
青蓝卫视给编剧的薪酬在业内数一数二,林济拿到的就是编剧的最高价,但和《逃生游戏》的利润比起来……林济目前写的所有剧本加起来的收入似乎都不太够。<br />
虽然林济能拿到额外的分成,但拍十部剧和一部电影的利润一样,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br />
不过在华泰最后一次联络林济时,林济却给出了肯定的回复:“下一部我还是计划写电视剧。”<br />
“和我们合作?”<br />
“……不一定。”<br />
华泰:“林编,不觉得我们上次合作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吗?”<br />
林济:“……不觉得。”<br />
华泰:“……”<br />
作为青蓝卫视的总监,华泰有些好面子,很多话不太好讲,但事实是,青蓝卫视最近几年最拿得出手的剧依然是《后宫》和《静梧传》,并没有其他的好作品产出。<br />
提起这两部剧,华泰依旧抬头挺胸充满自信,但再不和林济合作一把的话,他总有种预感——十年后,青蓝卫视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还是《后宫》和《静梧传》。<br />
两部剧播的时候,华泰觉得这俩能让青蓝卫视吹十年,但能吹十年不代表十年只能吹这俩。<br />
对于一家一线卫视而言,这不免有些尴尬了。<br />
华泰清楚,对林济下功夫的必然不止他一个,楚天舟章力纯这两人平时不声不响,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但说不准就在什么时候给他下个绊子。<br />
第109章 编剧比赛<br />
【林济下一部计划写电视剧哎, 我以为他要在电影圈扎根了。】<br />
【《逃生游戏》票房30亿了吧?林济居然还是回了电视剧圈。】<br />
【只能说神的思想不能与吾等凡人共鸣,我要是票房破30亿,我走路都抬着下巴, 编剧行业拜拜, 劳资再也不写了。】<br />
【林济真的别太爱了……】<br />
编剧圈如今最火热的事件, 显然是《逃生游戏》票房破了30亿, 编剧们一边眼热, 一边感慨林济成功在电影圈立足了。<br />
【仔细想想,这事也只有林济能办到, 不管是票房30亿, 还是回来继续写电视剧。】<br />
【原来我还有点看不惯林济, 现在想想,换成是我的话,恐怕早就躺在分红上睡大觉了。】<br />
【林济还是爱这一行,他是头部,我心服口服。】<br />
林济刚写《战神返乡》的时候, 同行们觉得他爱搞噱头爱炒作, 对他相当不服,但到现在, 林济不仅展现出了行业顶尖的实力,更是一门心思扎根在了电视剧圈。<br />
不管怎么说, 林济是凭真本事火的, 这一点就足够叫他昂首挺胸了。<br />
同行们甚至隐隐有一丝窃喜,电影圈那群人平日里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 遇上林济还不是被降服了?一年里, 票房超30亿的电影才几部?<br />
再细分的话,回报率50倍以上的电影又有几部?<br />
他们输给林济一点不丢脸。<br />
……<br />
《逃生游戏》下画后, 票房陆续打进林济账户里,说实话,林济当初对它的期待只是小赚一笔,却没想,这部电影直接让他的银行余额多了个零。<br />
林济确实没想好该怎么花这笔钱。<br />
捐款嘛,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捐,国影他是绝对不会捐,而编剧界的其他款项又由类似《剧作家》编委的这群人把持着。<br />
林济思考了一阵,捐了一部分给论坛的新兴编剧联盟,还有一些给合作过的卫视——比如旭日卫视,林济指定一笔款项用于英雄故事推广,又比如济川厂,林济捐的款不会对济川厂的日常经营产生任何影响,但好歹能改善一下小部分工人的生活。<br />
“要不办个常规的编剧比赛?”郭瑞给林济提供了一个思路。<br />
稻米视频当初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办了场比赛,结果遇上了《战神返乡》这个剧本。<br />
“水平高的年轻编剧其实挺多的,只是出头的机会少。”<br />
林济想想也有道理。<br />
他和各家卫视陆续有过合作,在林济看来,卫视的总监们大多还是年富力强型,自身并不排斥和年轻编剧合作,但问题在于,年轻编剧缺少和卫视接触的渠道——就以大江卫视为例,每年投给大江卫视的剧本堆成了山,一线编剧尚且要排队上剧,哪里轮得到年轻编剧?<br />
编剧比赛办起来倒不难,林济只需要挂个名,最后负责审剧本就行,费用之类的林济直接出了。<br />
他好歹在编剧圈里混了几年,虽说口碑一般般,倒也有几个关系不错的编剧,林济这边才透露了自己办比赛的计划,对方就欣然同意了。<br />
事实上,林济本人就是最大的招牌。<br />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短剧、长剧和电影三个领域都有热门作品的林济俨然已经是编剧圈的神话,哪怕只是借他的名号,都有无数编剧踊跃投稿。<br />
不过在比赛筹备的后期,京戏忽然找上门了,询问林济能不能让京戏加个名。<br />
现在的主办方是新兴编剧联盟,加一个京戏也不是不行,何况京戏那边有编剧专业的往届生和应届生,能为比赛多添些人气。<br />
等编剧比赛贴出宣传广告,一众围观群众却默默开始@国影。<br />
“再不积极点的话,林济真的跟京戏跑了。”<br />
“emmm……林济办的比赛,选择的合作对象偏偏是京戏,林济之前还去京戏办过讲座的吧?别光顾着在校友动态那里拿林济吹牛,也做些留住人的实事啊。”<br />
“人家京戏能联合林济办活动,国影就不行吗?没必要那么傲慢啊。”<br />
国影:“……”<br />
国影心里苦。<br />
旁人都以为是国影高高在上不肯和林济合作,可如今,林济已经是国影编剧专业最出众的毕业生,国影什么办法都想了,就是想加深和林济之间的联系,但林济完全不给面子。<br />
难道国影不想在校友风采录里狠狠吹一吹林济吗?<br />
难道国影不想和林济一起办比赛搞活动吗?只要林济肯合作,这种好事哪里能轮到京戏?<br />
京戏那边拉拢不到林济去读研,就鼓动着给林济一个荣誉硕士,想尽一切办法蹭林济的热度,可惜国影对此毫无办法。<br />
不过林济这比赛一办,国影就鼓动编剧专业的毕业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