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孔黎鸢发出的当天,这句话在微博热搜挂了一天。<br />
十二月二十三日,《白日暴风雪》上映,这句话又在微博热搜挂了一天。<br />
甚至还在这天生出了许多衍生体。<br />
——譬如阿亚发的这一句。<br />
以及,当付汀梨往下滑,看到朋友圈不少人发布的《白日暴风雪》观后感。<br />
以及将这句话解构、娱乐化之后的变体:<br />
【我宣布!阿鸯就是那只金色小鸟,谁也别和我争,水仙就是最合理的】<br />
【她就像一把钞票在我的世界下满了雪】<br />
【她就像一只猫在我的世界滚满了猫砂】<br />
【我就像一个水鬼在我三万字的毕业论文里只有水】<br />
……<br />
这里面当然有电影方营销宣传,以及孔黎鸢经纪公司投入公关运作舆论之后带来的效果。<br />
不过一切目前都控制得刚刚好。<br />
当然还有不同的利益方认为这是孔黎鸢为了宣传电影而给自己制造的定位。<br />
但总体来说声量不大。<br />
再加上孔黎鸢本人是个低调的,基本没在公开场所再提起过这件事。<br />
所以付汀梨猜测——纵使这段时间热度高,但再过一年半载,等孔黎鸢在安徽拍完那一部《密度最大的步履》……<br />
一切又会没有现在这般热闹了。<br />
时间就是那么令人琢磨不透的东西。世界来往浮沉,如同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奔向所有人都未知的领域。<br />
没有人会一直记得这只金色小鸟。<br />
而生活平庸,她只想孔黎鸢能够一直拍自己想要拍的电影。<br />
“最后排那位戴蓝色围巾的同学——”<br />
思绪被这句话狠狠拽了出来,付汀梨迷糊抬眼,发现站在讲台上的教授正向她发出邀请,而全教室的人都在盯着她看。<br />
她愣了几秒,迟来地意识到自己只来替一次课就被抓住提问。<br />
迎着教授和蔼的笑,以及刚刚问蓝色围巾链接那人好像在诉说“你戴蓝色围巾来上这节电影课还是太显眼”的表情。<br />
付汀梨朝那人弯着眼笑一下,然后很干脆地站了起来。<br />
“我注意到你戴了和张玉同款的蓝色围巾。”教授的语气很松弛,“还真挺漂亮的,搞得我都想去买一条试试。”<br />
于是教室里发出友好的笑声。<br />
紧接着,教授提问,<br />
“既然你那么喜欢张玉喜欢这部电影,那么我想问你,你对蓝色围巾这个意象在电影里的作用有什么看法?”许久没有进过大学课堂,付汀梨有些恍惚,但也没有发怵。<br />
只思考了一会,稍微措辞,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br />
“这条蓝色围巾是张玉女儿所赠,但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象征着她们之间浓烈的母女情感,更是本片的核心所在,它更是张玉内心情感的一个归宿,在最开始收到这条围巾时还是一个平凡的理发店老板娘,后来她在那么凶险的情况下,仍然执拗地戴这一条围巾,其实她还是想回到最开始,那个母亲节,女儿送自己这条蓝色围巾的当晚,她从对面街上端一碗麻辣烫过来,女儿过马路,吵吵嚷嚷地让她弯腰给她围上蓝色围巾的那一刻,这是她经历那么多之后,唯一看到可以喘一口气的物品……”<br />
或许这其中还有孔黎鸢的理解。<br />
这节课上完,付汀梨不仅保住了阿亚女朋友葛柠的平时成绩,还给葛柠加了十分的平时分。<br />
走出教室之前。<br />
手机上收到她关于蓝色围巾的询问回复。于是她主动走到刚刚问她链接那人的面前,微微弯着眼睛说,<br />
“不好意思,我爱人说她不是在网上买的,所以没有链接。”<br />
然后又把自己写好的纸条递给对方,“这是围巾的品牌和型号尺寸,她说是在英国买到的,你看看可不可以找找海淘。”<br />
这人受宠若惊地接过,大概是想不到她对她随意的一个要求给出如此郑重其事的答复。先是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又瞥到她无名指上悬挂着的戒指,好奇地追问,<br />
“爱人,你这么年轻就结婚了啊?”<br />
付汀梨摩挲着手上的戒指转了一圈,眼睛弯成了一条缝,<br />
“对啊,结婚了,今年夏天刚结的。”<br />
二零二二年冬,还没有人知道孔黎鸢的小鸟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付汀梨的爱人是谁。<br />
说来也奇怪,之前她们藏着躲着,到处被人发现她们相爱的踪迹,爱得战战兢兢。<br />
如今她们彼此都坦然公开,却再没有人会往这个方面去联想。<br />
兴许是因为该知晓这件事的人都已经知晓,不看好的有,看好的也有,但都因为涉及到利益相关,或者是心底善良,没有将两个只是相爱的年轻人全盘托出。<br />
不过就算全盘托出,付汀梨也没什么好怕的。<br />
在这一年她再次知晓一个道理:<br />
当一对有情人相爱得那么光明磊落,整个北半球都会变得那么渺小。<br />
-<br />
从秋天开始,付汀梨开始爱上看电影。
十二月二十三日,《白日暴风雪》上映,这句话又在微博热搜挂了一天。<br />
甚至还在这天生出了许多衍生体。<br />
——譬如阿亚发的这一句。<br />
以及,当付汀梨往下滑,看到朋友圈不少人发布的《白日暴风雪》观后感。<br />
以及将这句话解构、娱乐化之后的变体:<br />
【我宣布!阿鸯就是那只金色小鸟,谁也别和我争,水仙就是最合理的】<br />
【她就像一把钞票在我的世界下满了雪】<br />
【她就像一只猫在我的世界滚满了猫砂】<br />
【我就像一个水鬼在我三万字的毕业论文里只有水】<br />
……<br />
这里面当然有电影方营销宣传,以及孔黎鸢经纪公司投入公关运作舆论之后带来的效果。<br />
不过一切目前都控制得刚刚好。<br />
当然还有不同的利益方认为这是孔黎鸢为了宣传电影而给自己制造的定位。<br />
但总体来说声量不大。<br />
再加上孔黎鸢本人是个低调的,基本没在公开场所再提起过这件事。<br />
所以付汀梨猜测——纵使这段时间热度高,但再过一年半载,等孔黎鸢在安徽拍完那一部《密度最大的步履》……<br />
一切又会没有现在这般热闹了。<br />
时间就是那么令人琢磨不透的东西。世界来往浮沉,如同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奔向所有人都未知的领域。<br />
没有人会一直记得这只金色小鸟。<br />
而生活平庸,她只想孔黎鸢能够一直拍自己想要拍的电影。<br />
“最后排那位戴蓝色围巾的同学——”<br />
思绪被这句话狠狠拽了出来,付汀梨迷糊抬眼,发现站在讲台上的教授正向她发出邀请,而全教室的人都在盯着她看。<br />
她愣了几秒,迟来地意识到自己只来替一次课就被抓住提问。<br />
迎着教授和蔼的笑,以及刚刚问蓝色围巾链接那人好像在诉说“你戴蓝色围巾来上这节电影课还是太显眼”的表情。<br />
付汀梨朝那人弯着眼笑一下,然后很干脆地站了起来。<br />
“我注意到你戴了和张玉同款的蓝色围巾。”教授的语气很松弛,“还真挺漂亮的,搞得我都想去买一条试试。”<br />
于是教室里发出友好的笑声。<br />
紧接着,教授提问,<br />
“既然你那么喜欢张玉喜欢这部电影,那么我想问你,你对蓝色围巾这个意象在电影里的作用有什么看法?”许久没有进过大学课堂,付汀梨有些恍惚,但也没有发怵。<br />
只思考了一会,稍微措辞,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br />
“这条蓝色围巾是张玉女儿所赠,但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象征着她们之间浓烈的母女情感,更是本片的核心所在,它更是张玉内心情感的一个归宿,在最开始收到这条围巾时还是一个平凡的理发店老板娘,后来她在那么凶险的情况下,仍然执拗地戴这一条围巾,其实她还是想回到最开始,那个母亲节,女儿送自己这条蓝色围巾的当晚,她从对面街上端一碗麻辣烫过来,女儿过马路,吵吵嚷嚷地让她弯腰给她围上蓝色围巾的那一刻,这是她经历那么多之后,唯一看到可以喘一口气的物品……”<br />
或许这其中还有孔黎鸢的理解。<br />
这节课上完,付汀梨不仅保住了阿亚女朋友葛柠的平时成绩,还给葛柠加了十分的平时分。<br />
走出教室之前。<br />
手机上收到她关于蓝色围巾的询问回复。于是她主动走到刚刚问她链接那人的面前,微微弯着眼睛说,<br />
“不好意思,我爱人说她不是在网上买的,所以没有链接。”<br />
然后又把自己写好的纸条递给对方,“这是围巾的品牌和型号尺寸,她说是在英国买到的,你看看可不可以找找海淘。”<br />
这人受宠若惊地接过,大概是想不到她对她随意的一个要求给出如此郑重其事的答复。先是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又瞥到她无名指上悬挂着的戒指,好奇地追问,<br />
“爱人,你这么年轻就结婚了啊?”<br />
付汀梨摩挲着手上的戒指转了一圈,眼睛弯成了一条缝,<br />
“对啊,结婚了,今年夏天刚结的。”<br />
二零二二年冬,还没有人知道孔黎鸢的小鸟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付汀梨的爱人是谁。<br />
说来也奇怪,之前她们藏着躲着,到处被人发现她们相爱的踪迹,爱得战战兢兢。<br />
如今她们彼此都坦然公开,却再没有人会往这个方面去联想。<br />
兴许是因为该知晓这件事的人都已经知晓,不看好的有,看好的也有,但都因为涉及到利益相关,或者是心底善良,没有将两个只是相爱的年轻人全盘托出。<br />
不过就算全盘托出,付汀梨也没什么好怕的。<br />
在这一年她再次知晓一个道理:<br />
当一对有情人相爱得那么光明磊落,整个北半球都会变得那么渺小。<br />
-<br />
从秋天开始,付汀梨开始爱上看电影。